梃击案是这样发生的。一天中午,一个壮汉手拿枣木棍顺利闯入太子宫,准备行刺,这时好在被值班太监当场抓获,朱常洛才幸运地躲过一劫。一个农民为何能闯进戒备森严的皇宫大殿,又是怎样轻易找到太子住所?看来此中必有内情,经过反复的审理,郑贵妃被牵扯进案情里。此案没有进一步追查,两个太监做了替死鬼便草草结束。不过郑贵妃是否真正指使了这次刺杀,一直没有定论,此案成为了明宫三大案之一。
泰昌帝的身体从小极弱,即位之初处理政务非常繁忙,加上在后宫的无节制纵欲,他终于病倒了。这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吃几副补药,静心调养一段时间就能复原。但是执掌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向皇帝进了一济泻药,泰昌帝当天晚上腹泻三四十次,身体一下就被拖垮,而且病情日益恶化。就在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泰昌帝服用了第一粒药丸后,病情有所好转,用了第二粒后便昏昏睡去,于第二天清晨驾崩。这件事被称为红丸案,此案也不了了之。
泰昌帝即位后,其子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居住乾清宫。泰昌帝驾崩后,乾清宫被李选侍控制,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想当皇太后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李选侍虽然已经“移宫”,但斗争并未因此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突然失火,经抢救,才把李选侍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布谣言指责皇帝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对这些谣传进行了批驳。到此,“移宫案”风波才暂时告一段落。
泰昌帝朱常洛没当皇帝之时处处小心,事事留心。当了皇帝没几天又莫名其妙而死,生前命运极其坎坷,死后陵寝也是采用当年景泰帝废弃的陵地,命运对帝王竟也如此捉弄。
谁被称为“木匠皇帝”?
明熹宗时,正是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的时期,在外有金兵侵扰,在内有明末起义。
明熹宗却不务正事,不听先贤教诲,而对木匠活情有独钟,只知道做木器活,整天与斧子、刨子、锯子打交道,盖小宫殿,全然不顾国家大事,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不仅贪玩,而且还玩得很有“水平”。朱由校从小便有木匠天分。他不仅经常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而且技巧非常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只能对其望尘莫及。据说,被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可以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全要亲自操作,还乐此不疲,甚至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手造的漆器、梳匣、床等,都装饰了五彩,细致精巧,出人意料。明熹宗一般自己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用一年多工夫就制造出了一张床。床板能折叠,携带移动都非常方便,床架上还有各种花纹做装饰,美观大方,当时的工匠都为之叹服。
明熹宗还善于用木材做各种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具备神态,五官四肢,动作也非常惟妙惟肖。熹宗还派内监将其带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熹宗因此更加高兴,往往制作到下半夜也不休息,常叫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
明熹宗对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他都喜欢亲自动手,并乐于创造新花样,让身旁太监们对他的作品欣赏评论。明熹宗还喜欢将自己的雕镂技艺发挥在木制器物上。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其形象非常逼真。天启帝也善于雕琢玉石,他常将自己用玉石雕刻的各种印章,赏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
纵观熹宗的一生,虽然荒唐昏聩,但究竟是一个欠教育的顽童的行径,不是大奸大恶之人(虽然他的昏聩对明朝祸害无穷)。归根结底应将罪归于天启帝的祖父万历皇帝,万历不喜欢他的长子,也不关心他的教育,长子时常处于自身难保当中,自然导致长孙的教育被忽视。甚至在熹宗继位时,据说他竟大字不识几个,遑论朝政。
明末闯王李自成究竟是何许人也?
李自成(1606~1645年)原名鸿基,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明末时发动起义,攻破北京城,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
李自成崇祯二年(1629年)发动起义,后来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不仅勇猛且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了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益增高。第二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崇祯十年(1637年),杨嗣昌会兵10万人,增加粮饷28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攻战策略,使起义军的流动性受到限制,然后各个击破,最后歼灭。这种方法在二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投降了明,在渭南潼关南原李自成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败。李自成大难不死,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在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躲避,次年东山再起。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迂安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坏城墙进入关内,因此发动了第四次入关战。杨嗣昌坚持“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极力主张与清议和,但其主张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的强烈反对。崇祯和战不定,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擒闯王。十三年,李自成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围困,他以五十骑突出包围,进入河南境内。其时中原发生了严重的灾荒,阶级矛盾极其尖锐。李自成部将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到处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很快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将明朝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歼灭,乘此胜利攻占了西安。第二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为永昌。不久攻克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因为起义军领袖在胜利时犯了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吴三桂被逼反。
满洲贵族入关后,联合吴三桂进攻农民军。李自成军迎战失利,退出北京后,率军在河南,陕西进行抗击活动。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的时候,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投降清廷后,又在暗中继续着抗清斗争。
崇祯皇帝是自缢而死的吗?
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在公元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明熹宗没有子嗣,在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将皇位传给朱由检,次年改年号“崇祯”。在位17年(1627~1644年),当北京被造反军李自成攻破后自缢,死后葬于思陵。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着灭顶之灾。明军在与清军和农民起义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战斗力已完全丧失。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攻破京城。
十八日晚,朱由检和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市景山),远远望着彰义门和城外一带的连天烽火,哀声叹息,徘徊无语。回宫后就写下诏书,授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又将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召入宫内,简单嘱托了儿子们几句,就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到外戚家躲避战火。
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一国之母,理应为国殉葬。”周皇后也哭泣着说:“妾跟随你十八年,陛下从没有听过妾的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要妾死,妾怎么敢不死?”
接着崇祯帝又杀了几个嫔妃及幼女昭仁公主,并命令左右去让张皇后赶快自尽。
张皇后隔帘拜了几拜,欲自缢但还未身亡,就被李自成闯入宫中救下,还派人保护,但张皇后还是在第二晚自尽。
朱由检又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一起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之后,也自缢了。
朱由检忙又将15岁的长公主召来,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在帝王家降生啊!”说完用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公主的左臂,接着又将她的右肩砍断,公主当场昏倒在地。
十九日,他与太监王承恩又一次登上了煤山寿皇亭,这里曾经是崇祯帝检阅内操的地方,可如今这里却成了他要去面见列祖列宗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崇祯帝脱下皇袍与王承恩相对而缢。两天后,人们才发现国君已僵死。
四月初,大顺政权派人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思陵)之中。
郑成功于何时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争,是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二月至十二月期间发生的,南明延平王郑成功从福建厦门渡海,收复了被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战争主要是经过穿越鹿耳门登陆禾寮港、水陆战台江迫降赤嵌楼、海战破荷舰攻台获全胜等阶段,最终将荷兰殖民者击败,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中,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早在公元230年,吴王孙权就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余甲士,航海到达台湾。元代的巡检司设在澎湖,负责管理台湾与澎湖列岛。17世纪上半叶,荷兰殖民主义者对亚洲进行大规模侵略,锋及台湾。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舰队司令韦麻郎率军入侵澎湖、筑城,被明都司沈有容驱逐。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舰队司令雷约兹又率军入侵澎湖,被明福建巡抚南居益驱逐。天启四年(1624年),荷军再次入侵台湾,并且在台湾西南部大员岛东岸修建热兰遮城(当时中国人称之为台湾城或红毛城,位于今台南市安平镇),后又在该城西修筑乌特利支堡。之后,南明延平王郑成功将与台湾海峡相望的金门、厦门作为抗清的大本营。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从台湾发迹。荷、郑双方在海外贸易方面,矛盾十分突出,顺治十二年郑成功对台实行经济封锁。两年后荷兰殖民者屈服,并且开始贡饷银、硫磺、箭坯等,郑成功方取消禁令。十六年郑成功率军北伐南京,遭惨败(参见郑成功抗清之战)。郑成功便将目光移向台湾,考虑收复台湾。十八年正月,守卫台湾的荷兰舰队司令樊特朗返回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台湾兵力空虚;驻守舟山、福建的清八旗军也先后调回北京。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决定渡海东征台湾。
经过顽强抗战,郑成功终于取胜,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殖民统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郑成功收复领土,不仅在当时得到台湾同胞的强烈支持,而且为中华民族抗击海外侵略,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写下了光辉篇章。
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与清太祖努尔哈赤前期的准备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后改称兴京,今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1583年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他懂得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与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控制局势,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率军攻打古勒寨。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听了李成梁的指挥之后,百般诱使阿太开城,最终古勒寨被攻破且又被屠城。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这时也在败军之中,因长相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偷偷放走。努尔哈赤在归途中受到额亦都等人的拥戴,以十三副盔甲作为装备。
回到建州后,他修筑城池、设立大臣、制定法律、管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按照军事组织的形式,把女真人都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一边进行战争,一边进行生产活动。这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不仅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称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开始公开反叛明王朝。1618年,他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发誓要出师讨伐明朝,举国震惊。1619年,明朝军队惨败于萨尔浒之战,几年间丧失了辽东七十城。1621年,努尔哈赤攻取了辽阳、沈阳,后将都城迁于辽阳。1625春,他不顾贝勒诸臣的反对,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从东京(辽阳)起程,晚上留宿于虎皮驿,第二日抵达沈阳。从此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便成了沈阳。
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其位。他秉承父亲的遗愿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且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壮大,在登上帝位后,追尊努尔哈赤为太祖高皇帝。
为清军入关打下基础的是哪位皇帝?
皇太极的一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可以用“鹰扬天下”来概括。皇太极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奋斗,为之后清军入关,定都燕京,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条件。
清太宗(1592~1643年),满洲爱新觉罗氏,名皇太极(也称皇太子、洪太极、黄台吉),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后金第二代君主。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分别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多次带兵攻打明朝,将西部国界扩张到锦州、宁远一线。
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于崇德八年(1643年)去世,年52岁。
后葬于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后金进入辽沈之后,不仅当地汉人从事农业劳动,连满族也将农业作为本业了。
皇太极非常爱惜民力,所以下令停止修城筑墙,为的是使百姓安心耕种。他下令,对于所有村庄田土,八旗既然已经稳定下来,以后就不允许变更了。对庄民的财产和所养牛羊鸡猪等,都不许任意妄取。
努尔哈赤所在时的后金带有浓厚的民族原始特色。皇太极当汗以后,倾心依照明朝大搞专制集权。他刚上台,就设立了八大臣管理国务,称八固山额真,在旗内总管一切事务,国家有事,需同诸贝勒“偕坐共议”,狩猎出师,各自率领本旗兵行,还负有稽察责任。固山额真的设立,极大地削弱了诸贝勒的权力,却加强了汗权。最初政府机构一直不大完善,直到皇太极为汗的第五年,为了强化中央统治,皇太极采取汉官宁完我的建议,仿照明朝的政体,正式设立了六部,并让多尔衮等诸贝勒分管各部,贝勒之下,每部设满、蒙、汉承政三员,参政八员,启心郎一员。只有工部省设蒙古、汉军参政六员。后来证明,由于六部的设立,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皇太极在位期间,四处征战,励精图治,爱惜民力。他的功绩使大清朝的根基更加稳固,为之后顺治帝顺利进关做好了一定准备。
哪次战役后朝鲜成为清朝从属国?
丙子之役是满族努尔哈赤自建立后金以后第二次大规模入侵朝鲜的战争,发生于崇德元年(1636年)至崇德二年(1637年)。这次战争后,使朝鲜成为了清的从属国。
韩国相关史书中将其称为“丙子胡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