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特·帕金森认为:“管理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主持一些重要活动,而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相处,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作为管理者,如果你能够运用这种艺术,便能无往而不胜。
管理是一项和人打交道的工作,管理者有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人际关系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对员工、对上司、对同事以及形势做出灵敏的反应,以创造一个安全、自在,大家都能开诚布公、以心换心的工作氛围。
1.尊重部门里的每一个员工
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说:“自始自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成功的关键。”员工绝不仅仅是单靠工资就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经济人”,而且是有着获得别人尊重和信赖等心理需求的“社会人”。每个人都有思想和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管理者需要员工尊重自己,员工同样也希望管理者能够尊重自己,身为管理者,你做到了这点,你的员工才会更好地尊重你,才会愿意配合你的工作。
作为管理者,千万不要总是表现得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应该尊重每一位员工,包括他们的意见和思想,甚至他们的隐私。
小案例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训马师,他经常带着自己的马术团四处演出。每到一处,他们的精彩表演,都会受到当地观众热烈的欢迎。后来,他的马术团代表国家去参加一场杂技比赛。他和那些马儿精湛的表演,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每一名观众和评委,最终赢得了大赛金奖。
赛后,一些记者采访这位训马师,问了他一个相同的问题:“您是不是用了什么秘诀来训练这些马匹呢?”这位训马师听了之后异常坦诚地说:“秘诀是有的,那就是要学会尊重它们!”
很多的管理者总是埋怨身边没有人才,找不到人才,要么就是叹息人才的流失,说到底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没有人才,还是我们自身存在某种缺陷呢?其实,如果使用得当,每个员工都是一匹千里马,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就是你要尊重他们,对人才做到尊重、尊重、再尊重,创造使他们满意的工作环境,自然,你的身边就会人才济济。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去尊重别人,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调动起人的积极性。
尊重这个词听起来容易,说起来简单,做到却很难。因为尊重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是由里而外透射的人格,而要形成这种人格,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和积累,但这也恰恰是一个企业和管理者获得成功的秘密。
惠普的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在参加一次商界领袖聚会时,对与会者就如何追逐公司利润侃侃而谈,他说:“一家公司有比为股东挣钱更崇高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应该承认他们的尊严。”正是这种尊重别人的思想和精神,才缔造出了今天惠普这个产业帝国。
小案例
惠普公司成立的时候,仅有1538美元资产,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检测和测量仪器公司,微型计算机产量位居美国第二。惠普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有赖于它的管理之道。
惠普的管理之道由五个不可分割的核心价值构成。第一个就是: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惠普的每一位管理者都尊重自己的员工,深信每个员工都有他的重要性。惠普的两位创始人戴维·帕卡德和比尔·休利特曾热情洋溢地总结了惠普的精神:惠普之道,归根结底,就是信任个人的诚实和正直。
惠普从不对员工随意猜忌,总是将员工视为自己人。在惠普,存放电气和机械零件的实验室备品库是全面开放的,这种全面开放不仅是允许工程师在工作中任意取用,而且实际上还鼓舞他们拿回家供个人使用。因为惠普的观点是:不管他们拿这些零件做的事情是否与其工作有关,反正只要他们摆弄这些玩意就总能学到点儿东西。
尊重员工带给企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人将员工消极怠工、寻找借口的原因归结为人的惰性,其实未必如此,很多时候是由于缺乏一种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特别是那些高素质的人才,那种不尊重人、不关心人的“小庙”,是供不了这样的“大菩萨”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相互理解、轻松、和谐的氛围,管理者恰恰就是这种氛围的缔造者。如果你做到了尊重每一个员工,他们自然会乖乖地在你的领导下进行分工合作,你带出来的,一定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从这个角度来说,尊重人也是塑造管理者人格魅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公司是由大家组合而成的,不管是公司老板,还是管理层,或者员工,在人格方面大家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不同的只是在工作上扮演的角色差异,没了管理者,自然是“鸟无头不飞”,没了员工,管理者就成了“光杆司令”。你的员工是你的工作伙伴,甚至我们应该以“同事”来称呼他们,这不是给他们一个“名分”,而是对他们的尊重。
员工在工作中,难免会出错,大可不必死抓住不放,一味地严厉责备、拼命打压,那样只能让员工打心眼儿里产生对立情绪,在以后的工作中必然处处排斥,时时抵触。彼此的关系自然就只剩下命令和接受,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什么事情让问题全面爆发。
不可能所有的员工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家总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有着各种背景、各种性格、不同的生活经验,你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并尽量找出共同点。而且作为管理者,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管理方法,你应该尝试着量身定做,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使团队更和谐、更高效。
作为管理者,要尊重下属的不同意见。员工的有些意见很可能对方案有补充作用,毕竟你一个人考虑问题不可能十全十美,况且,工作不是1+1=2那样,往往是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拿出来最终结果就行了,如果所有的员工都能够齐心协力地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共同努力,不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2.要当“调解员”,不做“和事佬”
身为一个管理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可能就是员工之间闹矛盾了,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矛盾总是无法避免的。都是自己的手下,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伤了谁都是管理者不愿看到的。如果矛盾处理不好、处理不公,还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一旦事情闹大,反映到高层那里,你的管理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质疑。
当员工发生冲突,“官司”已经打到了你那里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当一个“和事佬”。名字虽然叫“和事佬”,但事实上往往不能“和事”,只能“和稀泥”。这种畏首畏尾,甚至是欺软怕硬的态度,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让矛盾升级,让事情恶化,这是处理矛盾时的首要大忌。
小案例
在索尼公司,当员工之间发生矛盾时,在进行调解之前,闹矛盾的员工需要先后经过5个房间:
第一个房间是哈哈镜室。满脸怒容的员工进去后,看到哈哈镜中自己的怪异模样,一般会忍不住笑起来,情绪也会有所缓和。
第二个房间是傲慢像室。工作人员会让生气的员工拿着橡胶榔头去打橡胶造的傲慢塑像,让闹意见者尽情发泄出气,直到心理平衡为止。
第三个房间是弹力球室。墙上绑着一个连着强力橡皮筋的球,工作人员让生气的员工使劲拉开球,然后放开,球打在墙上马上反弹打在他的身上。这叫利用了力学原理--发生冲突的双方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这可以让闹矛盾的员工好好想一想。
第四个房间是劳资、劳工关系展览室。让闹矛盾的员工去看过去资方怎样关心员工,以及员工之间怎样互相友爱的实例,加强闹矛盾员工的心理触动。
第五个房间叫思想恳谈室。经理接见闹矛盾的员工,并解决矛盾。员工经过了以上四个房间,此时大多冷静了下来。解决冲突就容易多了。矛盾解决后,经理一般还会对闹矛盾的员工勉励一番,并给予物质奖励。
这就是著名的“过五关熄火法”。产生矛盾的双方往往情绪比较激动,这时你不需要马上处理,最好的方法,是先表示已经受理了这个矛盾,请双方先回去冷静一下,平稳自己的情绪,你稍后会去亲自找他们谈话,了解问题。
俗话说“钓鱼不在急水滩”,选择风平浪静的地方才会有收获。当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管理者不要急于表态肯定谁或否定谁,一定要保持冷静,把你的心态调整到一个公平的角色上,绝对不能火冒三丈、拍案而起,那样无异于火上浇油。你不妨先来个冷处理,等双方冷静下来之后,再心平气和地给双方摆事实、讲道理。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把自己拉下马。
你需要尽快调查了解矛盾,这是处理好矛盾的前提。不要凭自己的想当然,感情用事,主观判断,那是绝对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要知道,自己认为的好员工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表现再差的员工也有在理的一刻。你可以分别找他们以及相关人员谈话,弄清楚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双方纷争的对象是什么,以及冲突的产生是由于谣言,还是误会。如果仅仅是一场误会,你就可以邀请他们一起进行沟通,把误会澄清,矛盾自然就解决了。
解决这种问题,一般要暗中进行。因为人们都有爱面子心理,私下解决能够很好地给双方保留面子。不过对于那种不伤面子,同时又有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事情,则可以拿到桌面上来,以教育其他员工。
很多时候,双方矛盾的焦点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冲突也只是一时冲动,在你的降温处理之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有所悔悟,这时,你只要安抚他们情绪,听他们各报委屈,了解他们的苦恼,矛盾就迎刃而解了,甚至有些冲突根本不需要解决,大家睡过一觉后,矛盾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员工之间的矛盾超出了工作范围,甚至根本与工作无关,比如恋人之间的矛盾、夫妻之间的矛盾、亲戚之间的矛盾,这时候不要轻易介入。这些事情往往比较麻烦,一旦介入就可能引火烧身,把自己套住,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过,有时候,这种非工作原因引起的矛盾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作为管理者,可以从影响工作的角度做一些思想工作,善意地提醒一下即可。
有时候,员工在你的说服引导之下,一方已经认错了,表示愿意给你道歉,但拒绝向对方认错,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强扭的瓜不甜”,对于这种人,你不必非要求他低声下气地认错,你可以约他们一起吃饭,用一杯酒,在缓和的气氛里,拉近他们的距离,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地缓和了他们的矛盾。
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你可以调整双方的工作岗位,让他们“眼不见心不烦”。不过有时候,这招是行不通的,双方谁都走不开。你不妨以毒攻毒,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故意安排他们合作,让他们彻底磨合,说不定他们自己都会“化戾气为祥和”。不过,这是下策,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我们既要“请合适的人上车”,也要让不合适的人下船,对于那种恶意制造矛盾者,绝对不能手软。对于那种恶意传闲话、故意制造事端、生怕天下太平的人,必须果断解决,坚决予以辞退,绝对不能留恋,不管他位有多高、才有多高,都不能用。
3.部门之间有矛盾,调解还需你帮衬
在开会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人力资源部责怪销售部人员流动过于频繁,销售部责怪生产部订单处理太慢,生产部责怪采购部物料供应不及时,采购部责怪财务部拨款不及时,财务部责怪业务部不考虑公司利益,业务部责怪人力资源部培训不过关,结果讨论会变成了批斗会,大家相互指责。
为什么不同的部门之间会有这种矛盾呢?
(1)不同的部门目标有差异
公司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工设置部门的时候,每个部门的目标就已经确定了,尽管大家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各行其是,以本部门的利益为中心,这样自然就不能与其他部门相协调,矛盾也就应运而生了。
(2)不同的部门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
不同的功能决定了不同部门看问题的角度,因此往往会出现财务部认为A方案好,销售部觉得B方案棒的现象,如果一时难以协调,就会引起冲突。
(3)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
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制定出完善的部门责任制,即使有,也可能执行不力,一旦出事,大家就互相推诿,都不说那是自己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
(4)各部门的利益没能满足
每个部门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自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一般来说,公司总会做全局性考量,然后根据不同部门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于是那些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部门就会指责其他部门。
小案例
市场部经理在一次部门工作会议上对大家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向公司高层反映的,可以提出来,我会在部门经理例会上反馈给总经理。”
一个员工马上应声说:“我觉得公司财务部付款时间拖得太长,客户意见特别大。我觉得财务应该提高工作效率。”“一石激起千层浪”,话匣子一开,大家把平时的不满都发泄了出来,有的抱怨食堂菜谱单调,有的抱怨客服部反馈不及时,有的抱怨工资低,更有甚者认为公司的经营思路有问题……市场部经理一一做了记录,说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