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时代的灵魂
49988400000023

第23章 画信

宁声涛在大姨家渡过了暑假里的二十天,本计划耍半个月,大姨一家包括大表哥四表哥盛情难却下,就多耍了几天。

大姨家所在的山区,确实比宁声涛所在的城市海拔更高,温度更低,去大姨家耍简直有点避暑的意思。宁原基喜欢看新闻,也看天气预报,对比了一下两个地方的天气,宁原基总结,大姨家比自己家平均要低上3到5摄氏度。

喜欢研究和探索的宁声涛查阅了资料发现,大姨家所在县城的海拔主要是1200米到1500米的海拔,而自己家所在城市海拔只有350米到450米。记得自己曾经和大表哥讨论过这个温度的问题,大表哥告诉宁声涛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就算是同一纬度海拔高也意味着温度更低,何况还相差了接近4度的纬度差。又是纬度更高,又是海拔更高,自然温度更低一些。而且城市人口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温度,宁声涛家所在城市活动着20多万人,而县城只有3、4万人口。

在送行去乘坐长途大巴的时候,大姨多次表达希望每年宁声涛一家都可以来县城玩,当然包桂兰也不断邀请自己的大姐到家里玩,而且还是代表着自己一家和宁声涛舅舅一家人的意思。

令宁声涛长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一家人今后多次到大姨家度假,可大姨在宁声涛懂事以来只是在十九年之后的2008年才来过他家一次,那个时候他舅舅已经逝世了快十年了。也就是说,在宁声涛的记忆中,自己从未见过舅舅去大姨家,也未过大姨去舅舅家。作为亲兄妹,难道他们年轻的时候有过什么解不开的矛盾?

回到家之后,还有十天就要开学了,宁声涛需要把下学期的书本预习预习。在去大姨家之前,他已经把暑假作业做完了。母亲是单位里的带队教师,带着接近二十个住在院里读书在城里的孩子。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比宁声涛年龄更小,也有三个比宁声涛年龄更大的孩子。宁声涛希望自己在读书之余进行对下学期在学校要学习的课本的预习,于是包桂兰就从比他更大的孩子那里去借了教材。这不能说明宁声涛有多么爱好学习,对于他这样的孩子来说,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学习只是他的业余,读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书才是他的兴趣和生活。

在离开大姨家的时候,他曾经提出要给自己的侄儿小魔王陈善丰写信,他实现了承诺。当他把一张信纸写的满满当当的装进信封时,觉得自己是坚持了舅舅提醒他的做法,读书做学问不是为了自己谋利为自己可以炫耀和超越他人,而是为了帮助人。

开学了,在应该收到回信的时间,宁声涛等待了一周,还是没有回信。又等了一周,还是没有回信,他开始怀疑邮政出了些问题,信件也许没有送到,于是他又写了第二封信。

打电话给四表哥,四表哥说不知道陈善丰收到信没有,说要问问四嫂王清秀。等到确定两个大人都不知道陈善丰收到信件没有,问这个小魔王的时候,他只是说不知道有这个事情。难道两封信都没收到?

四表哥觉得就算一封信丢失了,也不可能两封信一起丢失,于是找到学校的收发室和小魔王的班主任。终于明白了其实陈善丰收到了两封信,不过第一封他打开看了看,知道是那个见过一面的书呆子小表叔的时候,很不屑的把信纸折叠了纸飞机。第一封信变成了纸飞机,第二封信更惨,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家伙弄到哪里去了。

当四表哥在电话中说了这个情况,并表示非常抱歉和感激之情后,就说这个孩子可能是根本无救了,不要再浪费宁声涛的时间来写信了。

宁声涛从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这个性格可能来自于他的父亲和母亲。他父亲当年作为地主崽子,咬牙坚持给宁声涛的爷爷送饭,还在落实政策之后读了大学,那都是需要毅力的事情。他母亲在一个山区中当知青,一批来的人都返城去了,第二批来的人又返城了,她还是在坚持着。多次自杀的心都有了,可最后还是坚持到了“守着云开见月明”。

宁声涛又写了第三封信,不过这封信与前两封很不相同,他是用画画的方式写的。一是陈善丰不喜欢学习,可能识字也不多;二是陈善丰才小学二年级,大概也只能认识五六百个字吧。

接着宁声涛又写了第四封信,第五封信……

后来为了使自己写的信能够更有针对性和效果,他找到自己葫芦娃隐身帮中最讨厌读书最喜欢打架最喜欢闹事的郑宇来看。直到郑宇看懂,并且有兴趣看为止,他才把信发出去。

四年级上期就要结束了,寒假也要到了。宁声涛已经给在远方的侄儿陈善丰发出了十五封信。除了最开始的两封信主要是用文字写的,后面的十三封信都是画画的方式写的。就这样,宁声涛的画画水平得到了不小的锻炼,使得他后来还能画出不错的画作。十五封信,却从来没有一封回信。

元旦节后,宁声涛接到了一封来自大姨那个县城的信。不过从信封看,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笔迹,只能来自一个成熟的稳重的又有些霸气的人的笔迹。打开信封来看,里面写信的人落款是陈哲洋,果然是四表哥写的信。

四表哥在信里说,非常感激自己的小表弟,陈善丰拿了两三封信回家给他和王清秀看,问是什么意思。四表哥对宁声涛采用这种奇异的方式和陈善丰通信非常支持也非常理解。一方面希望宁声涛能够坚持,一方面又觉得这样耽搁宁声涛“宝贵”的看书时间很不好意思。感觉到陈善丰有些变化,会去琢磨这些小表叔寄过来的信。有一次王清秀发现陈善丰在看一堆画着各种类似漫画的信纸,本来不知道是哪儿来的什么画,直到他拿出两三封画信来找父母问,他们才知道这些画信是宁声涛寄来的。

得到四表哥的鼓励和感谢,宁声涛更坚定了信念,坚持着每周给陈善丰寄一封画信。这些画信最初没有什么主题,主要是身边的人和一些小故事。后来他又开始将一些哲理和教子良方的小故事用画画的方式寄给陈善丰,最负责的一封信,总共用了五篇信纸,讲述了古代那个著名的浪子回头的故事,也就是那个三国后期西晋时代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寒假了,宁声涛写信不再寄到学校,而是寄到陈善丰家里。这个时候,他一般在信里除了画作以外还会写上几十个字给画作做个解释,也会写另一张信纸给四表哥和四嫂表示问候。

就这样,宁声涛在九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坚持着给自己小两岁两个月的侄儿陈善丰写了三十一封信,其中就有二十九封画信。

这些信件中有十二封信是宁声涛的精心制作,包含了“周处浪子回头”、“龟兔赛跑”、“华佗尝药”、“养由基学箭”、“佛主涅槃”、“割肉喂鹰”、“天宝中举还银”、“白跖苏涣”、“李白见婆婆磨针”、“韦应物乱世回头”、“王冕学画”、“陈子昂伤人自省”的故事。这些故事一般都是宁声涛从书上看来的励志故事,只不过宁声涛用自己幼稚的画笔进行了加工,呈现给不喜欢看书识字的陈善丰看。

基本上整个小学四年级,宁声涛就主要做了这么一件事,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不知道远方的陈善丰怎么样,不过身边的小伙伴到是有些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那个主要目标主要实验对象郑宇,这个长得很蛮气,力气很大的吃得多睡不够的家伙还是改变了很多。原来是每次老师点名没完成作业的孩子就去操场上跑步就一定有他,可是自从不断的受到宁声涛给陈善丰寄过去的画作的影响之后,每次跑步还是有他,只不过都是他自己坚持锻炼而不再是老师惩罚他了。

郑宇比宁声涛低一个年级,但比陈善丰高一个年级。宁声涛从郑宇的变化感觉到自己的方法还是有些效果的,不过因为陈善丰更小,也许效果并不如郑宇那么理想也说不定,所以他决定再继续坚持下去。

暑假到了,原本没有计划的宁声涛一家,再次受到大姨和四表哥一家的盛情邀请。一方面是旅途要花费不少钱,第二个是去了以后也会花费大姨和两个表哥不少的钱,给他们增加不少麻烦,包桂兰和宁原基本来给宁声涛说今年暑假就不去大姨家了。可是当四表哥在电话里说你们不来看看陈善丰有什么变化吗?你们不想再加把劲儿让小魔王变成乖乖学生吗?四表哥既然这么说,包桂兰也就盛情难却,责任难脱,只好答应了。

舅舅家三表姐的女儿年涵娇听宁声涛吹大姨家多好玩,终于也忍不住要和他们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