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培养淡定力:人要怎样自我调整 (2)
破窗效应,指如果有人打破了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摇号买车的政策一出台,就有人对其产生了质疑。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称,如果一个人想先摇中一个号然后再转卖这个号,哪怕不能改变名称,只要有人冒名顶替,自己就可以从中牟利。这个制度设计只设计了权利,没有设计责任,权利和责任严重不对称。
于是,在“限购令”出台后,有人称自己有特殊渠道,保证5天内上好车牌,否则全额退款,手续费2万。
像这样“上出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不在少数,如此下,很容易引发规则被破坏的连锁反应。因为摇号购车限制的是多数人,守规则的得不到鼓励和保护,破坏规则的得不到处罚,就容易引发破窗效应。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有一种预防性的思想,要避免我们不想要的结果出现,就要在事情发生前,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还未出现破窗现象时,我们就要做好预防准备。
第一,树立危机意识。从主观上来看,没有人希望负面因素出现,但是,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很多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天灾无法避免,但应急措施可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或控制在最小范围;人祸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重视对它的预防,是否有较强的危机意识。所谓树立危机意识,就是在危机发生前,对危机的普遍性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积极主动地迎战危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做好对破窗的预控。危机预控是在对危机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之后,在危机产生之前,运用科学有效的理论及方法,以减少危机产生的损失、增加收益的经济活动。我们可采取回避、分散、抑制、转嫁等有效措施的有机结合,通过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达到预防和控制危机的目的。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然有些破窗不可避免,我们就应时时绷紧破窗这根弦,多一些破窗意识,多制定几套策略对付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破窗。
兴趣是怎么样成为动力的
凡到过牡蛎湾拜访西奥多?罗斯福的人,无不对他广博的知识感到惊奇。无论是一个牧童、纽约政客,还是一位外交家,罗斯福都知道同他谈些什么。
他能做到的原因是,无论什么时候,罗斯福在接见每一位来访者之前都尽力了解这位客人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以便找到共同的话题。
由此可见,兴趣可以成为一种交际话题,拉近彼此关系。
小李是位作者,他曾经与某出版社的主编多次进行出书条件的交涉,虽然试着找出双方都能满意的条件,但总觉得还是差了那么一步。
大概在交涉了七八次后的某一天,由于长时间的商谈下来,双方都感到疲倦,于是换了场所,到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坐坐。
主编是一个爱好打保龄球的人,小李也喜欢这个运动,坐下来时,小李先开口道:“上个礼拜天,我到保龄球馆打球,可是手风很不顺,没什么战绩。”
话一说完,他便观察对方的反应,果然不出所料,主编兴致勃勃地问:
“怎么?你也喜欢打保龄球吗?”
“我虽然不擅长,却很热爱这种休闲活动,常常去打。”
“哈哈!其实我也喜欢,几天不摸球就手痒痒。”
“战绩如何?”
“最高分是258。”
“呵!这可是专业水准了。”
一谈到感兴趣的话题,主编情绪就越来越高涨,不仅与小李约定下次一同去打球,而且还说:“这个约定和出版的条件无关,完全是两码事。”几天后,双方便签订了合同,而且是大致按照小李所希望的条件订立的。
与人交谈时,我们可以围绕对方感兴趣的某一点,可以是一件衣服、一位名人、一本有趣的书。那么,为什么当我们触及别人或者自己的兴趣点时,就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我们的兴趣爱好又是怎样操控我们的内心,从而成为我们的动力(也有可能是阻力)的呢?
兴趣不仅可以成为人际交往的动力,就我们自身而言,人们只要对某些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理解、记忆、消化这些知识,并且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推广、运用,从而做到精益求精、推陈出新。
根据这样的认知,专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参与实验人员分成两组去组装玩具。第一组的人本身对组装玩具很有兴趣,第二组则不然,每组装一个玩具所给的费用是越来越少的。最后,相比非兴趣组,兴趣组对酬劳变少显得不是很在意。在这个实验中,兴趣组成员产生了一种“幻觉”——以为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他们把兴趣中的愉悦感转化成了工作的意愿。当我们把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时,我们会从这样的行为中获得快乐和愉悦感,同时,还会引发热情和欲望,从而提高我们的行动效率。
由此看来,兴趣是一个动力性的存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用兴趣推动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呢?
首先,尽量在工作中以苦为乐,善于在枯燥无味的工作中发现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因素,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大大节约时间。
其次,从社会交往角度来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就是说我们越喜欢某一事物就越喜欢接近和接纳它。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同样,每个人的兴趣也不一样。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考虑到他人的兴趣,不能只顾自己的喜好,避免为双方交流设置障碍。
缓解焦虑:要当心,别担心
从心理学上讲,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
现在,形形色色的焦虑充斥人们的生活,不胜枚举,它们侵蚀人们的灵魂和肌体,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有一个已到知天命之年的老人刘宋玲得了一种怪病——她一听到“饿”字,马上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即使两小时前她刚吃过饭。她一天吃十多顿饭,但依然感觉饥肠辘辘。
“感到饿就吃,才吃一点马上就不饿了,可过一会儿,又感到饿。”刘宋玲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强。“吃完饭不到两个小时,又饿得心慌,一听到别人说饿,马上就觉得自己腹中空空,就是晚上,也要爬起来吃上三四顿饭。”
刘宋玲四处求医,有医生认为她患了胃溃疡,但检查结果是一切正常。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宋玲的饥饿感越来越强烈,已经达到了只要别人一说“饿”字,她就会焦虑得“头发都竖立起来”的状态。她到心理医生那里看病时,还随身携带了大量的方便面、方便粉丝等食品,只要一饿,马上就吃。这一天她吃了13顿饭。
经过心理专家诊断,刘宋玲患的是非常严重的焦虑障碍,主要是对“饿”很敏感,产生了焦虑心理,这也与她一饿就吃,一吃就饱,每次食量只有一点点有关。
确诊后,心理卫生中心的专家用特殊治疗方案对她进行治疗。一周后,刘宋玲的饥饿感不再那么强烈;两周后,饥饿感得到初步缓解;到了第三周,刘宋玲严重的饥饿焦虑症已得到很大改善。
专家指出,焦虑大多是心理原因所致,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战胜焦虑的方法之一是客观冷静地分析、评估我们所处的境遇,确定和估计一下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结果。通过分析,会发现最坏的结果并没有糟糕到山崩地裂、地球爆炸的程度,而且坏事真的发生,我们也可以承受它。有意思的是,我们预先担忧的事通常不会发生。就算不幸真的发生了,也往往没有预计中的可怕,损失也并不那么惨重。
其实大灾大祸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人们总是习惯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担忧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的事,其实这真是杞人忧天,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