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4990200000039

第39章 家庭万能胶:怎样“黏合”家庭关系 (1)

第十四章 家庭万能胶:怎样“黏合”家庭关系 (1)

单亲妈妈为何会成恶婆婆

俗话说得好:找一个什么样的老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一个什么样的婆婆!如果碰上个恶婆婆,那做媳妇的可是有“受不完的罪”了!

半夜11点多,有人敲门,谭辉在书房听到妻子喊自己出去,原来是谭辉的表妹张靓来了。她提着行李,满脸泪痕地坐在沙发上。

“你怎么了?”谭辉妻子关切地问。

“我跟我婆婆大吵一架,跑出来。我先来你们家住几天,躲躲她。”张靓咬牙切齿地说。

其实,张靓自从结婚后,就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两人常有矛盾。谭辉曾劝说表妹和她婆婆暂时先分开住,但她说婆婆早年丧夫,独自把儿子养大,现在老了,她也不忍心让婆婆一个人住,所以,磕磕绊绊地也就一直这么过了下来。

谭辉见过表妹的婆婆,是个悲观的老太太,年纪轻轻失去丈夫后,就陷入了孤独与痛苦之中。

张靓后来断断续续地跟谭辉提到,她的婆婆对儿子管得很严,有时半夜还把儿子叫去聊天;看到自己和她儿子有什么亲昵动作,就在一旁冷嘲热讽,然后含沙射影地哀叹自己孤单可怜。

张靓的婆婆的行为显然是由严重的悲观情绪引起的,这种情绪所造成的孤僻,使得婆媳二人相处困难,最终恶化到了反目离家的地步。

其实,从人的心理来看,孤独本来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性,但是极度的孤独或者长期的孤独使自己与世隔绝,就容易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了。有孤独心理障碍的人,会认为全世界都抛弃了他,正如张靓的婆婆那样,她早年丧夫,是个单亲妈妈,她经历过的人情冷暖让她对生活充满了畏惧和不安。现在,她年纪大了,儿子结婚后,她害怕唯一的儿子被媳妇抢走,所以想尽办法要把儿子“夺回来”。

一般情况下,单亲妈妈因为和子女相依为命,所以对子女有一种本能的保护情结,这也是张靓和婆婆之间的矛盾所在。两个女人都想独占一个男人,自然无法和平共处。由于老人的行为是源自于她对孤独的恐惧,所以如果任由这种孤独感发展下去,很可能会造成老人心理的扭曲。面对这种情况,子女或儿媳应多和老人沟通,让老人明白,他们并不是一个只会用金钱去“打发”老人的人,要让老人感受到子女与他的精神交流和感情沟通。

帮助老人走出孤独的阴影呢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要经常给老人一些鼓励,不要老是让他们一个人闷在家里,最好还能和他们一起参加一些性质温和的户外活动。多给老人一些乐观、积极的精神暗示,与他们一起接触生活中阳光的一面。

其次,让老人多交一些同龄的朋友,多参加同龄人的集体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添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趣味性,也可以让老人与同龄人进行充分地交流。

最后,还可以让老人再次给自己定一个人生目标,比如,帮助老人培养一些适当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既能有效地度过空闲的时光,又能及时接触一些新事物、新信息。

儿子为什么结婚后也要和母亲睡

恋母情结的说法源于古希腊神话。

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的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

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个青年是俄狄浦斯,就是当年那个被丢弃的婴儿。后来,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底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不久,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谕,才知道俄狄浦斯犯了弑父娶母的罪行。结果,俄狄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泊。

根据这个故事,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称为“俄狄浦斯情结”。通俗地讲,恋母情结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

恋母情结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男性的一种正常心理,一位男性根据其从小到大受生活环境影响的不同,恋母情结的程度也不同。有的男性儿童时期在外面受到欺负就向母亲求助,他认为最安全的港湾就是母亲的臂膀。

男性常将自己视作家庭的顶梁柱,所以,多数父亲往往都扮演着大山一般不可动摇的角色。而为了支撑这座大山,往往就需要一定的社会认可,而事业上的成功也成了这种认可的突出表现之一。

“爸爸,陪我一起玩吧。”

“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

“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乖,宝贝,爸爸上班回来,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

这些对话,常存在于父亲和儿子之间,而大多数父亲们的这种疏忽,可能会令儿子只得依赖于母亲。而这就很容易造成父爱和母爱不均衡,也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很不利。

阿忠从外表看是一个纯爷们儿,他有着健壮的体格,有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还有一位美丽的太太。但是,他觉得自己有些异常,总是惴惴不安。因为他自觉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和母亲躺在一起进入梦乡,那时他会感觉自己躺在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

由于他只愿意和母亲睡在一起,所以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后悔。他说,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很少照顾他,现在他虽然长大了,却还是很渴望和母亲在一起度过温馨的时光,仿佛这样可以弥补儿时的缺憾似的。

生活中,男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必须坚强,因此就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内心难免产生恐惧和焦虑。可是男人内心的“问题”并不愿意随便对外人说,同时他又需要诉说和宣泄,也想撒娇和展示心中的不安,他不想承认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负担社会责任的角色,而渴望回到童年——一个自己不用思虑太多、痛苦太多的时代。这个时候,母亲的怀抱似乎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栖息地。

心理学家提出,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学习父亲,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但是,如果这个对象替代没有发展完善,就会出现成年后的男子仍然想要依靠或者亲昵于自己的母亲。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过于依赖母亲,或者是过于仰赖别人力量的心理,男性需要做一些预防:

首先,我们要发掘自身的闪光点,克服拘谨,多表达或者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爱情。同时,要建立自己的精神体系,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社会角色认知,让自己适应自身与社会的改变和发展,让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共同成长,而不再依赖。

其次,建立理性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工作和社交活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争取自我实现,体现自我价值,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存目标,并为此而奋斗和逐渐坚强,在磨砺之中锻炼自己的人格。

孩子是怎样给家长实施家庭软暴力的

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纵容娇惯,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要星星不敢摘月亮。他们以为“只要我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将来就会孝顺我”,但事实往往并不会如父母所愿。

孩子气家长,常见的情况是不听话,让干什么不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却偏干什么,说话不礼貌,有错不改,胡搅蛮缠,非让家长听他的不可,这些属于孩子的一般缺点。而有些孩子甚至经常谩骂家长,专门说让家长听了寒心的话,甚至以离家出走或自杀相威胁,以让父母生气为乐趣,这就不是一般的缺点了,而变成了孩子对家长的家庭软暴力。

有一对夫妇结婚四年喜得一子,取名贝贝,视为至宝,夫妻二人对他百般呵护,一味迁就他。贝贝上幼儿园时动不动就踢人、打人、咬人,家里谁也管不了,还居然让奶奶学乌龟并骑在奶奶身上满地爬。贝贝上幼儿园经常讲条件,常以不上幼儿园为要挟,要求家人带他去吃肯德基或麦当劳。就这样从幼儿园到小学至现在的中学,只要贝贝开口,父母就无条件地满足他。后来这对夫妇找到心理专家咨询,妻子说:“我们以为只要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将来就会孝顺我们。可我们家贝贝就是从小百般呵护,吃、穿、用都满足他,但是他不仅没有学到感激和体贴,反而回到家就活像个小霸王,经常冲我们乱发脾气。有一次我问他:‘将来我们老了怎么办?’你知道他怎么回答我?他竟然说:‘那还不好办,你没看报纸吗?安乐死呀!’这句话就像钢刀扎在我的心上,真是让人后悔莫及啊。”

贝贝之所以发展成现在这样,与家长的娇纵不无关系,生活中,此类事例并不少见。

现代的健康概念,不只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全状态。上述案例中的贝贝表现得占有欲强、为所欲为、无理取闹,发展到最后甚至感情淡漠,他的心理发育是不健全的。探究其深层原因,不难发现这种心理发育的异常与家庭的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家庭是孩子的心灵根据地,孩子敢于在精神上虐待父母,是家长从小过分纵容的恶果,是家庭教育的失误。

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尊重和孝顺长辈的品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要在精神上给予关照,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富足。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更要以人文道德为先。而父母自身也要做好榜样,不要只知道用言语来教导孩子是非善恶而对自身的德行放松警惕,否则,孩子会对父母所说的话产生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