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博弈与生活全集
4985400000004

第4章 伺机而动的策略选择——博弈的分类 (1)

第二章伺机而动的策略选择——博弈的分类 (1)

在信息公共的情况下,谁也彼此知晓另一方行动的结果,如果信息不对称,任何一方的行动,我们都不可预知,我们又不敢盲目的采取行动,在没有信息和信息公共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做出决策?

完全信息中的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信息对于博弈双方来说是信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双方在博弈中所决定的决策是同时的,这个同时不是指时间上的一致性,而是在对方做决策前不为对方所知的!这样的博弈就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同时决策最经典的例子当属博弈论里的“智猪博弈”的故事。

猪圈里有两头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食槽,另一头有一个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次按钮,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谁就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食槽,大猪吃到9个单位猪食,小猪只能吃1个单位;若两猪同时到达食槽,大猪吃7个单位猪食,小猪只能吃3个单位;若小猪先到,大猪吃6个单位猪食,小猪只能吃4个单位。

按照上述规则,大猪、小猪同时按动按钮,则两猪同时到达食槽,则扣除成本,大猪、小注分别得到5个、1个单位的猪食;若大猪按动按钮,小猪在食槽边等待,则大猪、小注分别得到4个、4个单位的猪食;若大猪等待,大猪、小猪分别得到9个、-1个单位的猪食;若两个猪都等待,显然没有猪食进槽,即两猪都只能得到0个单位的猪食。

我们假定大猪选择“等待”,则根据上述分析,小猪选择“等待”是占优战略;假定大猪选择“按动”按钮,则根据上述分析,小猪选择“等待”仍然是占优战略。所以小注总应该选择“等待”。此时,做类似的分析,可知,大猪的最优选择只能是“按动”。故,本案例中的纳什均衡是:大猪选择“按动”,小猪选择“等待”。

在此均衡之下,大猪、小猪分别得到4个、4个单位的猪食。提请注意,所得相同。故而,多劳者,不多得!

“智猪博弈”的广泛应用表现在:股份公司大小股东监督责任的承担、股市中“小户跟大户”现象、市场中大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公共产品的供应、经济改革中不同受益群体的积极性差异等。

智猪博弈给我们揭示了在信息公共的情况下,不同时博弈所面临的必然的搭便车的情况,因为行动是同时进行的,一方(大猪)行动后,其他方(小猪)也开始行动。大猪按动按纽的成果总是被小猪占有一部分。这是一个典型的搭便车的行为。弱势一方总是搭强势一方的便车。如果博弈双方都是对等的,两者同时博弈却不知彼此的策略,会怎样呢?比如两个都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在掌握了大量的公共信息后,又当如何博弈?

《三国演义》描写了这样的故事:曹操带领大军进攻东吴,诸葛亮来到东吴,劝说东吴与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大军,都督周瑜向诸葛亮请教如何破曹操的百万大军。周瑜说,我昨天察看曹操水寨,极为严整、有章法,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攻破的。我想了一个计策,不知道是否可行,请先生为我决策。孔明则说:都督不要说,我们各自写在手上,看一看是否一样。

瑜大喜,教取笔砚来,先自暗写了,却送与孔明;孔明亦暗写了,两人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原来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孔明掌中亦一“火”字。瑜曰:“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

在诸葛亮和周瑜未在掌中写出“火”字之前,或者尽管他们在掌中写出“火”字但没有互相观看之前,火攻曹操为一个致胜的妙计是他们两个人所知道的,但周瑜不知道诸葛亮知道这个策略。此时很有可能的是,诸葛亮知道周瑜知道这个策略,但周瑜以为诸葛亮不知道他知道这个策略,但不管怎么说两人彼此并不知道对方要用什么策略。

此时,两人的公共信息是对于时局的掌握和对岸上曹操北方军队的状况了解,在这样的信息下,两人同时决策用火,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是一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里的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与静态博弈是不一样的,静态博弈是双方同时行动,而且只博弈一次,动态博弈是多次博弈而不断进行,比如下象棋,你走一步,对方走一步。在行动策略上,有一个先后的顺序,谁先动第一步,紧后谁动第二步,动态博弈既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也是一个策略选择有次序的过程。动态博弈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博弈。

在一家小旅馆里,一位住店的男青年走入厕所。突然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郎闪电似地挤身跟着进了厕所,并迅速地把厕所门关上,对青年说道:“把你的钱和手表给我,不然我就喊你非礼。”

厕所里没有第三者,真相难以说清,不给钱女郎就喊非礼,弄不好会使自己声名狼藉。男青年遇此困境,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急中生智,用手指指自己张大的嘴巴,又指指自己的耳朵,然后“呜呜啊啊”地叫起来。

女郎见事情不顺利,便想转身溜走。此时男青年掏出钢笔递给她,并将自己的手掌伸出来,示意女郎把刚才的话写在他的手掌上。

青年这一动作如此逼真,女郎以为真的遇到了哑巴,失去了警惕。她还想继续敲诈,便拿起笔在男青年的手上写道:“把钱和手表给我,不然就喊你非礼!”

这个青年取得了女郎的罪证,便一把抓住她,大喊一声“抓抢劫犯!”

女郎是坏蛋,每天捉弄别人,没想到今天被人捉弄了,在青年与女郎的博弈过程中,先是女郎威胁青年,接着是青年急中生智装哑巴,女郎与青年这一先一后的行为就是动态博弈了,青年是根据女郎的威胁策略做出的装哑巴的行动,但到这里博弈过程并未结束,动态博弈就是把博弈过程重复下去,如果是无限重复,那就是无限动态博弈,有限重复就是有限动态博弈,像平时玩的接龙游戏属于无限博弈。而我们案例中的女郎与青年的博弈显然是个有限重复博弈,接着女郎根据小伙子的行动,判断出小伙子是哑巴,然后做出在小伙子手上写字的举动,直到小伙子又做出行动策略:喊抓抢劫犯。至此,整个博弈过程结束。在博弈中,每个局中人的举动显然是先根据对方的行动做出的。在做出每一步行动前,信息对他们都是公共的,即小伙子知道姑娘想害她,姑娘是个抢劫犯,而姑娘知道小伙子是个无辜的人,也是自己合适的下手对象。一方是好人,一方是坏蛋,这是两个局中人的基本状况。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典型的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静态博弈的双方更难以掌握博弈的结局,因为,双方不但是不知道彼此的策略选择,而且对于博弈的结局的公共知识都是不对称的,有的掌握的多些,有的掌握的少些,显然掌握的多些的局中人更容易做出正确的策略选择。

比如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就是一次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是役,曹操掌握了许攸所提供的信息,在曹与袁之间虽然实力相差悬殊,但曹操的信息明显多于袁绍,他们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在曹袁之间的博弈中,局中人曹操在判断上更有优势!我们看下官渡之战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