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4983300000031

第31章 对症下药——八种体质增强免疫法1

第五章 对症下药——八种体质增强免疫法1

增强免疫的最大玄机是明白自己是何“体质”

中医很重视体质,任何食疗如果没有依照个人体质进行,就可能导致虚不受补,反而会“愈补愈糟糕”。不同的个体,其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差别,大致上来分,人的体质主要分为阴虚、阳虚、气血虚、痰湿、淤血等九种类型。在考虑进补的时候,就应当根据不同体质的特殊需要,“辨体施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食物来补充缺乏的营养,恢复身体的健康。这种建立在体质差异上的饮食养生,是传统饮食保健学的特点之一,对增进健康、提高疾病抗病能力方面有重大的意义。

根据以下类型体质的表现特征,你可以测一测,你是属于哪种体质,这样才可以为在自己制订相匹配的食疗方案。

1.阴虚体质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或久病不愈,就容易导致阴虚体质,多见于体型较瘦的人。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脸色暗淡无光或潮红,有时会有红热感;口舌容易干燥、口渴时喜欢喝冷饮、四肢怕热、易烦易怒容易失眠、大便偏干、小便偏少、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2.阳虚体质

如若一个人呈现出阳气偏衰、机能减退、热量不足、抗寒能力低弱的生理特征,那他就属于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大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所致,较常见于体型白胖者。主要表现为脸色淡白无光、口淡不渴、体寒喜暖、四肢欠温、不耐寒冷、精神不振、懒言、大便溏泻、小便清长或短少、舌淡胖嫩苔浅、脉象沉细无力。

3.气虚体质

气虚为中医术语,一般是指体质虚或久病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表现,如经常感到倦怠无力、语言低微、懒言少动,动则气短或气喘、饮食不香、多汗或自汗,动辄易患感冒等,均为气虚之象。气虚又有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和肾气虚之分。若气虚以饮食不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下垂、脱肛为主者,为脾气虚;若以呼吸短促、久咳久喘或汗多易感冒为主,则重在肺气虚;心气虚是以心慌气短为主要表现;肾气虚则以腰酸软无力、下肢浮肿、小便频数甚或遗尿为常有表现。因此对于气虚者谈进补,在补气的基础上,要兼顾到脏器之虚。

4.血虚体质

机体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就是血虚之象,这多因失血过多,或者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或因营养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而引起,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指甲口唇眼睑色淡,甚至毛发枯槁、稀疏脱落、全身乏力,妇女月经量减少色淡,经期错后,严重者出现闭经,化验检查可有血小板、红细胞等减少征象。

5.痰湿体质

人体水分代谢功能减退、痰湿停滞在体内,就易于导致痰湿体质的形成。痰多大多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以形体肥胖的人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喜好甜食、精神疲倦、嗜睡、头脑昏沉、身体常觉千斤重、睡觉易打鼾、代谢能力不佳,积聚废物于体内、进多出少。这类型的人如果运动少,很容易产生关节酸痛、肠胃不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文明病。

6.淤血体质

淤血体质常见于身体较瘦的人,他们大多血行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志长期抑郁或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主要表现为头发易脱落、肤色暗沉、唇色暗紫、舌是紫色或有淤斑、眼眶黯黑、脉象细弱。此类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纪未到就已出现老人斑,有些则常有身上某部分感到疼痛的困扰;如女性生理期时容易痛经,男性身上多有淤青等。此种疼痛症在夜晚会更加严重。

7.中性体质

还有一类人,他们阴阳平衡、气血旺盛流畅、脏腑功能正常协调、身体抗病能力强,这就是中性体质。形成中性体质的人不仅是先天禀赋良好,也有后天调养得当的功劳。如果你具备体质不寒不热、胖瘦匀称、体格健壮、发茂黑泽、面色光泽、食欲正常、睡眠良好、耐寒耐暑、精力充沛、舌淡红润有泽、舌苔淡薄、脉象和缓有力等特征,那恭喜你,你是健康的中性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