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剧中,由于客观的女性主体(女性编剧、女观众、女主角)的存在,带有女性意识的主旨及价值观被贯之于剧情,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女性特有的道德观以及情感诉求。比如,由于女性观众群的意见参与,决定了电视剧《大长今》以皇帝对长今的爱无果而终,而长今和闵大人的爱得以圆满为结尾。这种体现女性渴望忠诚爱情的剧情几乎让绝大部分韩国爱情剧的结尾如出一辙而无悬念,即便如此类型化,韩国编剧仍然始终遵守着类似这样不伤害女性意识的规则。比如,韩剧中若出现婚外情,不论剧情如何发展,当事人在剧中定会受到外界以及内心的谴责。事实上,这种编剧定式是一种女性话语权的表达,通过剧情,女性的话语权得以释放。与此同时,女性所需要的情感庇护、凄美的爱情等在韩剧模式中均有体现,满足了女性的幻想特质及情感宣泄诉求。总之,韩剧让诸多女观众着迷的原因之一,就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平衡现实生活。
(三)黏性节奏
韩剧的节奏较为“黏性”,表象为情节细碎、节奏缓慢、动态画面少。这也是很多观众对韩剧褒贬不一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这与韩剧的“边写、边拍、边播”体制以及受众的观赏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边拍、边播不可能大跨度地设置戏剧场景,而场景的单调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观赏者的疲劳;另一方面,慢节奏的情节发展也较为适合以家庭主妇为主的电视剧观众(尤其是连续剧以及日日连续剧观众)。
从韩剧的编剧角度来说,造成此特点的内部原因是:
其一,常规型叙事。电视剧的叙事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情节剧的叙事风格,讲究矛盾的尖锐与情节的跌宕起伏,戏剧人物类型化,对观者会有较大的心理刺激;另一种是写实剧的叙事风格,按照生活的常规和本来面目记录生活、表现人物,着重贴近生活。大多数的韩剧在叙述风格上都采取的是第二种类型,即便是虚构的历史剧,也会通过对生活史事的考证加强常规型叙事的力度。比如历史剧《大长今》是根据《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中关于朝鲜历史上首位女性御医的寥寥记载编写而成的。虽然剧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均为虚构,但为了追求风格写实,剧本在考证当时相关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上颇下工夫,全剧甚至对行医、做料理的过程不厌其烦地进行展示。
其二,情节信息量较少。电视剧是由一系列情节构成的,情节编织得紧或松,取决于情节信息量一部电视剧的情节信息量多少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包含的事件数量来衡量。的大小。韩剧的着眼点较为微观,不肆意制造庞大的场面、重大的情节,情节展现的精致与细微是其特质。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韩国家庭剧中,比如在家庭剧《爱情是什么》中,剧中通过两个家庭——传统保守的旧式家庭与现代民主的新式家庭之间的摩擦,展现了现代韩国的家庭观与爱情观,戏剧情节均为家庭琐事,具有极大的重复性,符合了现实中的生活状态——细致与重叠性。
其三,戏剧转折较小,场场之间的因果关系较为紧密。情节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情节点之间交织的密度、强弱、张弛及明暗构成了不同的戏剧艺术效果,而韩剧相对地在分析问题环节上加重了笔墨,使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接受戏剧结果。同时,韩剧在戏剧主要矛盾上不吝重复强调、在戏剧转折处充分铺垫、对转折后的结果进行强调,这些手法导致了戏剧发展的悬念性差,但同时也使观者心理处于较为平缓的观赏心态。
其四,对话多且长。以叙事见长的电视剧通常会用大段的对话弥补小屏幕画面信息的不足。尤其是韩剧的家庭剧,其空间较少变化,固定机位多、长镜头多,节奏感弱,对话成为展现剧情的重中之重。此特点对于不同的观者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对于将观看电视剧作为一种伴随状态的观众来说,对话多使“听”电视剧成为可能,暂时的离位不会导致对剧情理解的缺失。对于注意力较为集中的观众来说,对话多,静态画面多所造成的节奏缓慢反而会导致“无趣”。
总的来说,造成韩剧节奏黏性的原因是多元的,同时也将利弊共存,这是韩剧(尤其是家庭剧)长期与固定受众群的收看需求磨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编剧中的“修辞态度”
(一)类型的
韩剧编剧在人物及剧情设置上都离不开类型的框架,这是韩剧发展到较为成熟期的标志,同时也是韩剧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瓶颈”,因为类型既代表着成熟,也意味着刻板。
1.人物设置类型化
韩剧在人物类型设置上通常采取褒贬分明的方法,即人物塑造类型化。主人公多被塑造成较为完美的人物——青春、靓丽、纯真、正直、善良和智慧于一身,而与他(她)对立的人物虽不一定是罪大恶极,但一定具备某种令人反感的缺点。比如在爱情剧《爱上女主播》中,女主角善美是一个心地善良,人见人爱的女孩,虽然自小失去了母亲,却在父亲的百般呵护及隔壁家母子的疼爱下成长,体现了外表美丽,内心坚强的完美女性形象。而其对立面迎美却是心胸狭隘,诡计多端的坏女人形象。由于两者性格的对立,又在人物关系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形成鲜明的对立情境,矛盾、纠葛由此得以展开、激化和解决。
同时,在爱情剧中,具有较为典型的“四角恋情”。剧中人物关系以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波折的恋情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分别与男、女主人公对立的两个人物,而且这两个人物分别热恋着男、女主人公,并通过各种情况阻止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结合。比如《冬季恋歌》中的男二号和女二号相奕和彩琳是四角关系中的两角,是他们的出现,使重逢后的主人公俊尚和惟珍难以团圆,而又是他们的退出使得结局得以圆满。
2.剧情设置类型化
意大利剧作家卡罗·葛齐曾宣布:世界上只能有36种戏剧境遇。他所举的36种境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行动中、人与人的外部冲突中产生的,如“求告”有求告的人与权威者,“援救”有不幸的人与威胁者,“复仇”有复仇的人与作恶者;另一类是在思想或感情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像“疯狂”、“鲁莽”、“悔恨”、“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等。韩剧在戏剧境遇的选择上多依赖于人与人的外部冲突,通过行动使剧情发展浅显易懂,容易识别。
此外,韩剧的结构样式多以爱情剧和历史剧为单线发展,家庭剧以多线发展为主。
同时,无论是单线结构还是多线结构,韩剧的人物命运往往总在“悬疑状态”上,上半集解决前一集的旧悬念,下半集建立新悬念,环环相扣,连续前进。
(二)超现实的
“艺术本身却并非是对生活现实的实录和复制,而是一个重新构筑和创造出来的‘审美幻想’世界。”韩剧在编剧过程中,采用了艺术化的叙事方式,典型性、理想性地设置情节,使观众在一种超出现实生活的情绪氛围里面满足自己的观赏需求。
1.“灰姑娘+白马王子”的爱情模式
韩剧的超现实性最突出的表现渠道要属爱情剧。从这一点上来讲,韩剧几乎成了完美爱情的代名词。韩剧的爱情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人对爱情标准的期许和认知。比如,普通人(尤其是女性)可以被优秀人士认可、追求并得到圆满结局,这是典型的“灰姑娘情节”。
除了善于制造“梦幻情节”,韩剧在台词写作上也相当唯美,是观众“理想爱情对象”应该具备的语言情商。比如在《冬季恋歌》中的一段经典誓言:“其他星星都换了方位,北极星依然会在原地。当别人不了解你,不原谅你,甚至离开你,只要我守在原地,你就不会迷路。”
2.永远向上的主题
除了韩剧中浓重的“爱情至上”氛围,在几乎所有的韩剧中,均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这也是韩剧的超现实艺术风格的表现之一。
韩剧总是蕴涵着伦理文化与道德美感,观众不用费力地判断人物品质的优良,而是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投注在欣赏剧情对人性的忠诚、坚忍、善良等优良品质的渲染上。这种一贯的表现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与人类共通的价值观相符,去除因不同国家而产生的观赏障碍;其二,惩恶扬善的命题规则比较符合年轻受众以及女性受众的观赏需求(而现实社会中,面对复杂的善恶关系,男性的承受力一般大于女性);其三,通过韩剧中导人向上的高尚创作价值观的展现,韩剧受众(包括韩国以外的观众)对韩国的国民性都有了较高的正面评价。
3.喜剧结局
韩剧的大团圆结局有别于“皆大欢喜”的喜剧模式,而绝大部分采用的是“悲剧——调和——喜剧”的喜剧模式。因此,韩剧并非喜剧,而是一种“悲喜交加”的双重戏剧结构,而范式是有别于写实剧的,它的理想主义成分固化其中。
(四)娱乐的
韩剧中蕴涵着极大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不仅是商业文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受众至上”制作观的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商业文化带来的戏说史剧现象以及韩剧中的意趣气氛。
1.虚构的历史剧
对于历史剧,中国学者有较为针对性的论述,且对历史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持狭义观者认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持广义历史剧观者认为:“历史剧和历史有联系,却是在性质上完全不相同的东西——历史剧是艺术创作,而历史则是过去时代事实的记录。”
在2000年《许浚》推出之前,韩国的历史剧多以狭义史剧观为主,高成本的制作(韩国历史剧的摄制成本约为现实题材剧的1.5~2倍)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为了迎合以女性为主的观众群,《许浚》在仅有少量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加以杜撰,形成了具有鲜明娱乐元素的“广义历史剧”。迄今为止,《许浚》在韩剧的最高收视率排行榜上仍然名列第四名。自此,《商道》、《海神》和《大长今》等“戏说历史剧”鱼贯而出。
韩剧历史剧的“戏说风”与其电视剧的商业意识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商业文化也有意识形态性,那么,它的意识形态作用就是使大多数人安于现状,逃离现实,排除对于自身异化的意识。它对现实的认识并不超前于平民,通过为平民制造一些封闭于文本中的幸福体验,使人们对现状心安理得,获得一种虚假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越来越多的韩剧受众热衷于这种现实的“解药”。
2.富于意趣的人物和情节
韩剧鲜有纯喜剧,但富于意趣的人物和情节却几乎在每部韩剧中均有体现。因此,无论是悲伤或者严肃,“意趣”点将成为整部戏剧的调和剂,使观者心理不至失衡或观赏氛围过于压抑。这些充盈在韩剧中的意趣点通常通过有趣的人物、情境、语言和细节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