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49627100000035

第35章 对大陆对台宣传工作的思考(5)

二、避免生疏化,凸现亲和力

大陆媒体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要避免给台湾同胞以生疏感,否则报道容易“事倍功半”。笔者以为,大陆媒体在避免生疏化,培养亲和力方面有以下几个途径:

1.设立专门报道部门

为增强台海问题报道力度,凸现大陆媒体对两岸事务的重视,大陆媒体可以适度增设内部涉台报道机构。目前,大陆众多媒体中,设立专门涉台报道部门的相当少,即便有也大多挂靠在国内部,有的与国际部合而为一。

在中央级媒体中,新华社、法制日报社、中国新闻社都设立了港澳台部,《经济日报》则设立国际与港澳台部,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下设了对台部,央视海外中心下属的中文国际频道主要目标受众是台湾同胞。目前,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共有6个对台宣传栏目:《海峡两岸》、《台湾百科》、《天涯共此时》、《互动星期天》、《闽南话时间》和《两岸万事通》。这些栏目都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促进加强两岸沟通的重要作用。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涉台时事新闻评论栏目《海峡两岸》,以“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为节目宗旨,报道翔实,资料全面,立场准确,颇受大陆民众的喜爱。笔者以为,中央主流媒体应该在设立涉台报道部门中领先一步,以给地方媒体作良好示范。

在地方媒体中,单独的涉台报道部门很鲜见。比较有影响的是福建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海峡论坛》成为两岸四地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涉台电视栏目,但仍旧不是一个独立部门。笔者以为,在沿海发达地区、台胞较多的地区,如福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媒体应因应两岸关系变化,未雨绸缪,完成相关部门的酝酿和设立。

2.培养一流报道人才

随着大陆媒体对台海问题关注面的不断拓展,必将涌现一大批情系国家统一、关心台海问题的新闻工作者。笔者以为,大陆媒体要因势利导,着力培养政治敏锐性强、业务能力精、报道兴趣浓的青年记者,早日让他们活跃在台海问题报道领域。

一流的报道人才,主要体现在精准把握政策法规、敏锐跟踪最新形势、准确把握新闻报道口径、严格执行报道纪律,这样的报道才会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最大限度缩小两岸距离。前文提到的“一个中国”新闻稿事件就是不善于跟踪最新形势变化一个例证。

3.使用可亲报道语言

大陆媒体要在内容美、形式美的同时,也力争做到语言美。硬梆梆的标语口号式的“大道理”,只会拉大台湾民众与大陆的距离。

对台海问题的报道,2005年以来,随着国民党跨越60年后的登陆之旅,两岸民间交流规模日渐提升,大陆媒体在与台湾政界的交流中、与台湾民众的互动中、与台湾同行的沟通中,无意之间引入了一些大陆闻所未闻的词汇,诸如“愿景”、“奥步”、“菁英”、“体认”等,台湾政治人物选举时的用语,诸如“大家说好不好”、“大家说对不对”等也为大陆所感知。这些都是两岸交流过程中的新生事物,但是大陆媒体不拘泥于形式,予以理解并加以接受,“五项愿景”甚至写进了国共会谈公报,这些都收到相当好的正面效果。

大陆媒体的台海问题报道也要实行“三贴近”,即贴近台湾社会、贴近台湾民情、贴近台湾实际,其中,带有柔柔亲情的语言、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语言是拉近两岸心灵距离的重要元素。笔者认为,在台海问题报道中,大陆媒体的用词可以因地而异,因时而异,适当引入台湾同胞比较熟知的词汇。

譬如:两岸在一些用语上存在差异,大陆的“地铁”或“城铁”,台湾地区称为“捷运”;大陆所指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台湾地区称“换日线”;大陆常用的“全球气候变暖”,台湾地区称“全球暖化”。

在台海问题报道时,大陆媒体的用语要尽量少用政治性色彩过浓的词汇,多些理性描述,多些修辞手法,多用数字说话,这样的报道可以赢得台湾民众的信任,以事实服人,以情感动人,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避免程式化,凸显感召力

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加之两岸之间长期存在隔阂,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民众的多变性和差异性比较明显,对大陆的认同感并不令人乐观。海外有学者甚至尖锐地提出,台海问题的实质就是民族认同感发生异化。面对这些新情况,大陆媒体必须切实提升媒体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以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和争取台湾民众。

1.果断出击,及时纠正外媒恶意报道

国外媒体出于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自然不希望两岸实现和解。美国两大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通过台海问题报道,拉升台湾,打压大陆,或说理言之凿凿,或引用事例现身说法,夸大大陆对台湾“威胁”,不仅可将国际社会注意力引到台海问题上来,更可伺机挑动两岸对立。有时候大陆善意被美国媒体貌似客观地报道一下,就变成“恶意”了。这些报道不胜枚举,俯拾即是。

例如:2005年5月5日,新华社发出一篇报道:

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5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上海宣布,大陆同胞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同时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于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并对其中10余种实行零关税。

2005年5月6日,《纽约时报》在A11版,用122字的篇幅报道了这一新闻,标题是《当心“特洛伊”熊猫?》,文中提到:“一些台湾独立人士认为,这两只熊猫是‘特洛伊’熊猫。一些动物保护组织认为熊猫不应成为政治礼物”。台湾民进党当局原本就对熊猫赠台推三阻四,《纽约时报》的报道,加深了台湾当局对大陆用熊猫作为“统战工具”的疑虑。

2.浓墨重彩,大幅报道大陆对台善举

2006年4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斐济时强调,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媒体应该忠实服务于国家利益,在追求中国统一的过程中,大陆媒体应牢记使命,对大陆对台湾的善举都要集中报道。

(1)引导——引导舆论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发表会谈新闻公报,确定两岸关系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为落实“胡连会”达成的共同愿景,国共两党着手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原拟于2005年12月15日在台北举行,国民党方面邀请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及数十位学者、官员赴台参会。因台湾民进党当局拒绝大陆人士赴台,中国国民党建议将两岸经贸论坛移至大陆举办。2006年4月14日至15日,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办。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国民党4位副主席、亲民党代表、新党主席郁慕明及台湾多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共17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大陆媒体对此次两岸经贸论坛广泛关注,予以集中报道。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在一时间内进行报道,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都辟出专题,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两岸经贸论坛开幕式,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今日关注》等栏目中,通过对多位嘉宾的连线采访,为两岸和平共赢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两岸关系朝缓和的方向迈进。通过大陆媒体的集中报道,大陆方面公布十五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迅速传遍台湾。

国民党、亲民党对两岸经贸论坛的成功召开深感振奋,甚至在民进党内也有一些人士要求陈水扁支持两岸经贸论坛。2005年4月19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对两岸经贸论坛表达正面态度,认为对于论坛的共识,只要对台湾有利,可全盘考虑推动。

大陆媒体的强势报道,为促进两岸关系的缓和、打击“台独”势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008年4月,当台湾当选副领导人萧万长参加博鳌论坛时,大陆给予贵宾级礼遇。4月12日,备受瞩目的胡萧会登场,胡锦涛亲切会见萧万长。会见结束时,胡锦涛请萧万长先生代为转达对马英九、吴伯雄、连战等人的问候。在博鳌期间,从参加晚宴到观看表演,萧万长都被安排在第一排,而不是以往的第三排。包括前文提到的大陆快速反应、妥善处理“一个中国”新闻稿事件,都显示了大陆的诚意和善意,同时也得到台湾民众高度肯定。

萧万长博鳌之行结束后,据台湾《中国时报》民调显示,50%的人觉得大陆方面表现出善意;64%认为此举有助拼经济;觉得两岸友好的民众达到39%,创历史新高。

(2)烘托——烘托气氛

2001年初,大陆江苏泰州女孩陈霞因患白血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但是常规化疗后病情没见明显好转,骨髓移植成了救治病人唯一的希望。为了挽救陈霞的生命,2001年3月,医院决定向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求助。幸运的是,在该中心找到了骨髓移植的理想人选。最后台湾方面决定,于2001年6月13日抽取献髓者骨髓并将骨髓由台湾送至苏州。当天晚上21点25分,骨髓顺利运达苏州。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这一从宝岛台湾经由香港到达苏州的跨越海峡的“用爱接力,20小时抢救生命”救助活动划下完美句号。两岸四地的媒体,对这一事件给予充分报道,从13日早上7点到晚上23点30分,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大陆江苏广电总台、苏州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电视直播,新华网、新浪网进行现场文字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等媒体,集中报道新闻事件、分析事件来龙去脉、书写两岸骨肉真情。由于苏州是台胞在大陆集中居住地之一,加上当时陈水扁在台湾上台不久,两岸关系并无大的突破,大陆、台湾、香港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两岸“同宗同祖,血浓于水”通过媒体的报道再次得以升华,进一步拉近两岸民众的心。

2001年6月14日,《苏州日报》以头版4/5的篇幅报道这条新闻,标题是《跨越海峡的真情》,图文并茂,主照片是“生命之髓”,视觉冲击力极强。《苏州日报》这则新闻版面获当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文字报道则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与苏州广电总台也因为联合制作这条新闻同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在中国新闻奖评奖史上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