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有所医的回顾—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49626800000007

第7章 贵州民族自治州医药卫生发展历程(4)

改革开放30年来,黔西南州的妇幼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一是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建立健全。1978-1988年,黔西南州建立了8个县(市)妇幼保健站(所);1988-1998年,州级建立了妇幼保健院;到2008年,全州9所妇幼保健机构基本建立健全。二是妇幼卫生工作条件得到改善。改革开放后,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州、县、乡、村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建设的力度,增加了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卫生三项基本建设项目、妇幼卫生合作项目、第九个卫生发展项目妇幼卫生子项目等项目和宁波市对口扶贫项目的启动实施,黔西南州妇幼保健院和8县(市)妇幼保健站(所)得以新建、改建和扩建业务用房,业务用房面积由5815平方米增加到12099平方米,30年翻了一番。三是妇幼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妇幼卫生机构仅靠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老三件”开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开革开放30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逐年加大投入,为州、县、乡、村妇幼卫生组织配备了70个品目、5000余台(件)、价值600万元妇幼保健设备,使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四是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改革开放初期,黔西南州妇幼保健机构人员少、素质低,仅有职工88名,其中,业务技术人员72名。30年来,黔西南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通过培训、进修、在职教育等,妇幼保健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县级以上机构妇幼保健人员总数达到207人,业务技术人员达到174名,其中高级(医师以上)达到78名。五是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90年代以来,黔西南州先后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世界银行等合作,利用外资115万美元开展了“加强中国基层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项目”、“生殖健康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第九个卫生发展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理念,建立了妇幼卫生可行性筹资机制,增加了妇幼卫生投入,提高了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六是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和政府对妇女儿童生存权和发展权越来越关注与尊重,黔西南州妇幼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大幅度下降到0.6544‰、27.01‰、35.64‰,分别比改革开放之初下降了74.88‰、72.38‰、70.97‰,实现了我州妇女儿童两个发展规划的阶段性目标。

卫生管理监督体系

“卫生管理监督体系”是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依法行政的需要,2002年才从原卫生防疫站分离出来的贵州省各级卫生监督所所构成的。目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各县市卫生监督所都已组建完毕,有199人,其中,有卫生技术职称的有160人。全州卫生监督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广泛开展,当时主要由各级卫生防疫站承担。由于体制等原因,由卫生防疫站进行卫生监督工作已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独立的卫生监督体系,探讨卫生监督工作新机制,规范、高效地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成为必然趋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黔西南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体系改革及建设,该州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得以加强。2001年11月批准成立黔西南州卫生监督所。随后,全州八县市卫生监督所相继成立。到2003年5月,该州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全州共成立和组建州、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9个,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实施奠定了组织基础。全州抢抓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的机遇,2004年至2006年,争取到“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项目”资金389.1万元,地方配套50余万元,先后配置卫生监督机构监督车辆、取证设备、信息化建设设备和现场快检设备等共230台件。

黔西南州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对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卫生、饮食店卫生、餐具消毒、桶装饮用水等监督检查,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和查处相应的一些违法行为,为保障消费者健康作出了贡献。一是抓好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全国食品安全整治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要求,出动卫生监督员7464人次,检查餐饮单位6746户次,查处案件241起,罚款6.27万元,取缔无证经营户2l户、吊销卫生许可证10户。二是积极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积极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分别在黔山酒店和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召开餐饮业、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场会,推动各县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州县城以上学校食堂175家,实施量化管理128家,量化管理率为73.14%;全州餐饮业有100座以上就餐的餐饮单位148家,实施量化管理116家,量化分级管理率为78.38%。三是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2007年全州食品卫生共监督7479户,监督覆盖率为100%;监督42697户次,合格37168户次,监督合格率为87.05%,平均每年户监督频率为5.59户次。食品卫生行政处罚782户次,其中,责令改正253户、警告143户、取缔和吊销卫生许可证7户次、罚款376户次、罚款金额达12.8万元,与未组建卫生监督机构的2001年数据(处罚787户、取缔和吊销卫生许可证3户、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55户次、金额0.55万元)比较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监督的同时,加强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的监督管理。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中,黔西南州监督1354户,监督覆盖率98.12%。发放卫生许可证1318户,监督频率为户均2次以上。围绕“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等主题,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加强企业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此外,黔西南州卫生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也得到加强。黔西南州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卫生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监督。二是制定政策推行综合执法。出台了《黔西南州关于全面实施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意见(草案)》,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三是强力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2005年7月以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出动卫生监督员2935人次、车辆1813台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435家(次),依法取缔251家、吊销卫生行政许可3家、罚款143家、罚款金额达42.8万元。四是加强血液监督,保障采供血安全,努力促进采供血工作和采浆站工作的规范化。

爱国卫生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省民族自治州各级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逐渐得以恢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了城乡卫生状况。

黔西南州按照《贵州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赋予的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创卫工作广泛开展。1993年,该州各县、市和开发区,按照全国爱卫会省的统一部署和评比检查标准,在全州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创建卫生城市为主的“五创”(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寨、卫生单位)活动,为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打下了基础。2002年经省爱卫会验收合格,黔西南州的安龙县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二是农村改水改厕使农民受益,改善了城乡卫生状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素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1991年,黔西南州的兴仁、贞丰两县列入省改水项目,作为该州第一批改水项目县。1992年投资195.66万元,建设兴仁县4个水厂(交乐、回龙、百德、新元)和贞丰县挽澜水厂,受益人口达20340人,牲畜6929头。与饮水有关的地方病区,日本援助项目对兴仁县交乐砷中毒区再投入62.34万元,对兴仁县铊中毒区投入22.15万元改良饮水设施。省爱卫会投入30万元为安龙县海子乡和兴义市白碗窑镇的砷中毒区改良饮用水设施。截至2007年,黔西南州共投入改水资金19705.48万元,其中州县政府7560.25万元,爱卫会258.23万元,共建自来水厂、简易供水站点3239个,修水窖36843个,受益人口达204.64万人,其中自来水受益121.28万人,占44.32%。1991年,全州农村开始改厕试点工作,通过宣传、指导、推广,村民自出劳力、材料和资金改厕建厕,截至2007年,共改、建厕22.36万户,其中沼气式2.23万户、双瓮漏斗式0.02万户、三格式0.59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0.99%。农村改水、改厕的大力开展,为黔西南州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黔东南州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不仅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60年的发展过程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有了新的发展。从1952年起,黔东南州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泛开展了以除害灭病、讲究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农村反复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抓“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厕、改水井、改炉灶、改牲畜圈棚、改室内外环境)工作,使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此后,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及卫生工作社会化的一种有效形势保持下来,长期开展活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相继出台,爱国卫生运动及时适应卫生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了卫生工作的开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爱国卫生运动不仅继续在广大农村进行除害灭病、改水改厕和健康教育等活动,而且进一步与新时期卫生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寨、卫生县城和卫生城市的活动。到2005年年底,黔东南州有96个村达到州级卫生村寨的标准,占全州行政村总数的2.8%,有13个县获得了省级卫生县城的称号,占全州16个县市的81.3%。“创卫”活动,既改善了城乡面貌,促进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又宣传了卫生知识,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促进了卫生工作的发展。

1989年黔东南州红十字会成立后,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红十字总会和省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备灾救灾、初级救护培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和无偿献血宣传等工作。到2004年年底,全州共有红十字基层组织和团体会员401个,会员26080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与科技进步和卫生教育密不可分的。为解决卫生人才紧缺的状况,黔东南州先后成立了自治州卫生学校和各县卫生技术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近年来,为提高卫生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自治州又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在职卫生人员培训工作。

农村医疗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黔东南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21世纪以来,自治州积极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探讨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等各种措施,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使黔东南州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黔南州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农村改水均有明显发展。城镇卫生达标竞赛年年坚持,1987年达标率为83.6%,比1985年上升30%。大面积灭鼠活动,有效地降低了鼠害。农村改水保证了每年有四五万人口饮到清洁卫生水。防病灭病也取得了明显效果。1984年考核确认,黔南州已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和基本控制了地甲病、克汀病。1985年经考核验收,州内都匀、贵定、龙里、瓮安、福泉5县已基本消灭疟疾。该州其他各县业已由高中疟区降低为中低疟区。疟疾年发病率由建州时的5.086%,降至0.0025‰以下。传染病总发病率比建州时也下降了90.07%。儿童计划免疫,已有9县(市)四苗接种率达到85%,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地区。

黔南州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瘴疠之地”,劳动人民缺医少药,受疟疾、天花、麻疹、回归热、伤寒等各种瘟疫的危害十分严重。民间曾流传:“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前夕,黔南州仅有九处简陋、残破的卫生院,49张病床,专业医护人员75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民健康,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黔南州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带领广大卫生防疫人员长期深入农村,积极开展防病灭病工作,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向各族人民宣传卫生知识,许多布依族、苗族聚居的村寨,改变了过去“人无厕所畜无厩”的状况,逐步形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到1956年,黔南州已基本消灭天花、霍乱,1958年又消灭了回归热,并控制了疟疾、麻疹、白喉、百口咳等多种传染病的发病与流行。随着卫生防疫工作的进展,黔南州的西医医疗、中医医疗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1959年,全州已有州、县(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所)356个,病床873张,专业卫生人员1198人,已初步形成州、县(市)、乡镇医疗网,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