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民族、卫生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逐渐把发展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贵州全省在医疗卫生战线拨乱反正,使医疗、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逐步恢复到正确的路线上来,特别是重新恢复了因在“文革”中受到错误批判而遭到严重破坏的中医中药与民族医药事业,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政策,中医与民族医药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主要指1949年后在贵州省民族自治州内各个时期投资兴建的各类医院、卫生院、卫生所、卫生室、医务室和门诊部,它们构成了贵州民族自治州医疗行业的主体。
1949年后,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健康极其关怀,把扑灭疫病作为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医疗设备,培养各类医疗卫生人才,使民族地区医疗机构、病床、卫生人员、设备得到了较快发展。1950年,党中央派出民族访问团到贵州,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了解人民的健康状况,协助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卫生院(所)。1950年和1952年,贵州省认真贯彻全国第一届和第二届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措施,逐步恢复、整顿、发展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力量迅速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寄生虫病。1950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指示》中,对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对少数民族人民就医实行免费医疗,收治少数民族重病患者;第二,在少数民族地区试办基层卫生组织;第三,建立流动医疗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第四,培养卫生干部和初级卫生人员。由贵州省卫生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学历的男女学生入学,费用由国家全部供给。春季招收医疗、助产护士各20名,培训期限为两年;公共卫生护士10名,训练时间为1年,共招收50名。秋季招收50名,其中,医疗20名、助产士20名,培训期限为2年;公共卫生护士10名,训练时间为1年。培训高级卫生干部,采取保送高中毕业程度学生报考贵阳医学院专科(学制2年),以助学金方式供给,共招收20名。1951年,贵州省卫生厅设立了少数民族卫生科,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卫生工作实施纲要》,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专门划拨了10亿元(旧人民币)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卫生工作经费;同年11月15日,贵州省卫生厅召开了第一届民族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以重点防治疟疾、回归热、破伤风、天花、麻疹等疾病和开展好妇幼卫生工作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全省民族卫生工作。1952年,贵州省卫生厅又制定了《民族卫生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加强民族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全省先后抽调3000多名公、私医务人员,组成“土改卫生工作队”、“民族卫生工作队”、“妇幼卫生队”等,到农村宣传卫生知识、防病治病、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仅1952年,全省接种牛痘632万人,接受霍乱和伤寒苗注射5万人(份),卡介苗接种5000人;全省清除垃圾485.4万吨,整修改建厕所3.31万个,新建厕所1943个,改良水井4802口,城乡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到1957年,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到570个,比1949年增长10.9倍;病床增加到1633张,增长了11倍;专业卫生人员增加到4100多人,增长了19.5倍。一些专署增添了显微镜和50毫安的X机等设备。同时,危害甚烈的霍乱、天花、回归热等传染病已被消灭,改善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状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在全国“大跃进”形势的影响下,贵州省卫生厅制定了《贵州省卫生工作大跃进规划二十八条(草案)》,提出了一些高指标和不切合实际的做法,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也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1960年到1961年期间,由于集中较多的卫生人员开展“三病”(妇女病、浮肿病、干瘦病)防治工作,对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有所放松,致使1961年疟疾在8个县33个区暴发流行,其中一些县是民族自治地方。
1949年底,黔东南州有县卫生院16所,仅有医务人员46人,病床14张。到1956年黔东南州建州时,有医院(所)96个,病床336张,医疗人员1117人。与1949年比,医院增长5倍,病床和医务人员各增长23倍。到1977年,全州医疗机构已发展到713个,病床3676张,卫生人员5661人。到2004年底,黔东南州已有综合医院26所,中医医院9所,民族医院3所,这些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46人,占全州卫生事业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6.1%。其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1483人。在这些医疗机构中,黔东南州州人民医院和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原四一八医院)是两个医院设置达到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标准的规模较大的医院,集中了全州主要的临床医疗高级技术人员,医疗设备先进,设施和服务质量一流,也是全州临床医疗科研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州中医医院和该州内各县市人民医院、民族医院、中医医院以及各乡镇卫生院近年来也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州医疗机构布局较为合理,除凯里市作为州人民政府所在地集中较多的医疗服务机构外,州内各县都有一所二级以上标准的综合医院,加上不断增多的社会医疗服务机构,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多种医疗服务的需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贵州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人、财、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使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8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了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卫生厅等6个部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穷地区卫生事业的报告》,明确规定在民族机动金等经费中,每年必须保证有15%用于发展卫生事业。同时,对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人员培训、设备补充以及防病治病、中医药和发掘民间中草药做出了详细规定。贵州省卫生厅等部门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设备配置等方面向民族地区投资倾斜,仅“八五”期间,优先向民族地区投资2000多万元基建款,改、扩、建了卫生院90个,同时,从贵州省财政每年安排的500万元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专款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卫生事业。“八五”前三年共安排给3个自治州的经费454万元,占总经费的45.4%。另外,在医疗设备配置方面也向民族地区倾斜。贵州省三个民族自治州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卫生机构、人员、房屋设备等方面的建设;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把发展民族卫生事业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专门明确抓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处室和人员。
1980年至1988年,用于发展卫生事业的民族机动金累计达980万元,不发达资金累计投入1913万元,这两种资金绝大多数投入在民族地区。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1980年到1985年安排了889.69万元民族机动金,在民族地区维修、扩建和新建了40所区卫生院、160所乡卫生院及20个县级卫生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改革总方针的指引下,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多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院、所、站、院长负责制,推行了各种办医形式,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医格局。采取开设专科、专病门诊、家庭病床等多种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就医,允许医卫单位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业余服务和超额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矛盾显著缓解,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各种卫生防病工作得到加强,预防保健机构得到恢复,并在区卫生院设立了防保组,乡卫生院设立了专职防保人员,预防保健工作实行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卫生监测监督工作也有较大进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此外,还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芬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等国家和团体进行合作,引进资金、设备和技术发展民族地区卫生事业,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据统计,到1998年,全省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9113所,比50年代初期增加了8974所。其中,医疗机构1870所,比50年代初增加了1799所。其中,民族自治地方有3260所。全省有卫生人员101256人,其中,民族自治地方有34418人;全省卫生机构有床位数57844张,其中,民族自治地方有床位21032张;全省25846个行政村有20614个行政村设有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为76.45%,其中,民族自治地方有15084个行政村,11345个行政村设有医疗点,村卫生室覆盖率为75.3%;全省实行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的村有582个,其中,民族地区占了212个。民族自治地方已有医院135所,卫生院940所,门诊部(所)2106所,专科防治站29所,卫生防疫站49所,妇幼保健站41所,其他卫生事业机构有151所。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和所有民族自治县卫生行政机构已建立健全,3个自治州均建立了州医院、州卫生防疫站、州卫生学校、州妇幼保健所(站)、州药品检验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建立了民族医学专科学校,是贵州省唯一的一所民族医学专科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三个自治州所属的46个县均建立了县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药检所,有27个县建立了中医院,还有一些县建立了县卫生职业学校或县卫生学校。所属乡(镇)均有乡(镇)卫生院,有10942个村建了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72.73%。
目前,贵州省三个民族自治州的州医院均拥有500毫安以上的大型X光机、心电图机和彩色B超等医疗设备,一些自治地方还有钴60治疗器、心脏监护仪、肾渗透仪、直线加速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自动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拥有CT和高压氧舱等高精尖设备,所属的县和其他民族自治县都配有大型X光机、B超、同位素扫描仪、心电图、胃镜、心脏监护仪等设备,一些县还配有CT、脑电图机、心电图机、纤维内窥镜、彩色多普勒等大型设备,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和1469个村卫生室都配置了必要的设备。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民族地区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州级人民医院已能熟练地做上、下腹部手术、脑外科手术、肺叶切除、子宫切除、盆腔清扫、脾腔静脉分流肾自体移植等难度较大的手术。近几年来,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病、儿科病及眼病等方面的研究与治疗,一些项目达到了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多数民族县医院,能做胆囊和胃切除、剖腹产、子宫切除等上、下腹部手术,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多数乡(镇)卫生院也可以做一些上腹部手术,保障了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