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贵州省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员不但少,而且素质不高,仅有初级卫生人员201人。据资料记载,贵州省医学教育的萌芽是1920年,由当时省立医院创办的产科讲习班,直至1938年贵阳医学院成立,贵州省才有了正规的医学院校。但自该院成立起,从第一届至第十四届共毕业学生207人,贵州籍毕业生仅4人。第一所正规的中级卫校是1941年成立的贵阳高级医学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护理人员。
新中国贵州民族医学教育发展历程
1951年5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在凯里办了少数民族卫生人员训练班,学员57人;卫生学校、医专及派往省外学习公共卫生人员48人。《贵州省1952年下半年民族卫生工作实施办法》确定,贵州省成立民族医药队20个,共64人;培养高级卫生干部12人,中级80名;7个专区,每个专区训练少数民族初级卫生人员(包括卫生员、接生员)60名,共计420名,训练3个月;训练种痘员2150人,以作今后区以下卫生基层骨干。同年,贵阳医学院培训了初级卫生员及卫生小组长329人,新法接生员32人。仅1954年卫生学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01人,加上各级各类学校的进修学习,全省培养中级民族卫生干部211人,高级6人,初级4212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4年,在民族地区共培训了全脱产的初级卫生人员3400余人,并有在职民族卫生干部537人。1950年~1955年,中级卫生学校共招收少数民族学员483人,毕业216人。贵阳医学院也招收少数民族学生25人,毕业14人,大都分配在民族地区卫生工作。有的在医院里做临床工作,有的在中级卫校做助教。“文革”期间,培养少数民族卫生干部工作被迫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少数民族医学教育受到重视,各级卫生部门把造就一支本地区少数民族为主的卫生技术队伍放在工作首位。各级卫生部门和医学院校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措施培养民族地区卫生人才。高等医学院开办了民族班,对民族地区考生降低1~2个分数段录取,毕业后全部分配到县以下卫生机构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为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分得去的高等卫生技术人才。各自治州中等卫校均开办了民族乡村医生班、民族医士、民族助产士班,实行定向招生、定点录取、定点分配的办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投资200万元开办了民族医学专科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还与遵义医学院联办了大专班,毕节地区卫生学校采取单独录取、自行划定录取分数线的办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级卫生部门为生产队培训了大批“三员”(卫生员,接生员,保育员)。截至1952年,全州共培训“三员”7564人。黔南州卫校1958年建立,先后开设了医士、护士、检验、妇幼医士以及医疗大专班等专业。1958-1990共招生4371人,毕业3562人,占全州中级以上卫技人员的57.64%。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1063人,占33.5%。黔南州州卫生职工中专学校于1984年建立,先后开设了医士、护士、卫生医士等专业,共招生226人,毕业206人。黔南医专1985年建立,已开设医学、外科、妇科等专业,五年共招生510人,毕业156人。全州11所县级卫校每年平均轮训乡村卫生员300人(次)。此外,州和各县(市)每年还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短期学习班、培训班、学术交流以及“请进来、派出去”等方式,大力培养各类专业卫技人才。据州统计资料统计,1950-1990年全州各级各类医学院、校已培训出大专毕业生434人,中专毕业生4687人,初级卫技人员12892人。为加速培养少数民族卫技人才,州卫校1981年开始举办民族班(分医士、妇幼医士、护士三个专业)。随后,黔南医专也开始举办民族大专定向班。州卫校民族班定点到乡,1981~1990年共招生759人,为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作出了贡献。
1980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卫生部、教育部向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内地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学、教育试行方案》。1981年,建议由河北省对口支援贵州,支援的内容包括,内地省市高、中等医学院与对口支援省的高中等医学院挂钩联系,招收民族地区教师进修学习,选派技术专家到少数民族地区讲学,相互交流资料、图书、标本、模型,组织科研协作,选派学有专长的科技人员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工作2~3年。同年5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卫生厅做出决定,增加中等卫生学校民族班(医士专业)招生指数170名,分给毕节卫生学校50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40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40名,六盘水卫生学校40名,并要求上述地、州、市将招生名额一定要分配到民族自治县和边远县,落实到边远、高寒、贫穷、不发达的公社,为这些地方培养卫生人才。
1981年6月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计划委员会等6个部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地区卫生事业建设的请示报告》,决定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为这些地区培养卫生人员。从1981年开始,黔东南、黔南、兴义、毕节、安顺、铜仁、六盘水的7所中级卫生学校各办一个40人的民族班,纳入国家招生计划。民族班在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地区单独招生,适当放宽录取条件,毕业后回原地方公社卫生院工作;全省各中级卫生学校从1982年开始,每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招收部分符合条件的卫生人员,培训一年后,分配到原卫生院工作。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这些地区去支援卫生事业建设。
1981年10月1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和边远不发达地区卫生事业建设》的决定,在各卫校增设民族医士班,有苗族、布依族、水族、侗族等民族210名学员进入卫校学习。为了使民族地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逐步缓解缺医少药的状况,实现2000年民族地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199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贵州省民族医药人员培训中心。培训中心设在贵阳中医学院成教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主要培训民族地区乡土医药人才,民族医药人员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得到结业证书后,回乡为当地群众服务。在学期间,学员可以参加成人大专、中专考试,学完规定课程并成绩合格者,发给相应的文凭。品学兼优的学员,当地乡(镇)卫生院招收农村卫生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1992年和1995年,印江自治县两次对全县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建立了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库,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开展乡村医生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了“十五”乡村医生人力培训计划。21世纪以来,印江卫生部门选派了一批能力强、技术好、留得住的同志外出进修学习,学成回来后,大多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和跨世纪人才。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全部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以增强其技术力量。县卫生人才培训中心还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了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共1320人次,到2005年底,印江80%的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乡村医生达到中专水平。
三都自治县为了尽快改变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坚持就地培养医务人员的办法,创办了三都水族自治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到1982年共培训了470名卫生员。199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强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县里成立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三都水族自治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县职业教育中心。
为适应贵州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对医学大专人才的需求,1992年遵义医学院开办了农村医生专业,实行单独报名、统一考试、单独录取,招收学生130名,少数民族学生60多名;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开办民族专科班,招收学员90名,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医学专科人才。为解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批准,遵义医学院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举办临床医学专科教学班,从1993年至1995年,每年招生100人,学制为2年。办学地点设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由遵义医学院按普通高级学籍管理要求,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统一管理,负责控制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派出教师承担所开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学习结束经考试合格,由遵义医学院发给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证书,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内享受大专学历待遇。同时,爱德基金会援助贵州人民币37.6万元以培训乡村医生,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开办2个乡村医生培训班,共招生200人;在独山、长顺、普定分别举办1个乡村医生培训班,每班50人。爱德基金会还向贵州农村基层妇幼保健医生和乡村医生赠送价值8万元的医学书籍。此外,争取世界银行贷款和爱德基金会支助用于培养民族地区卫生人员,贵州省获得的世界银行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简称卫生Ⅳ项目),项目贷款1872万美元,约1.59亿元人民币,省内配套资金约1296万美元,约1.08亿元人民币,共实施项目总投资约2.67亿元,其中用于民族地区达到52.06%。至1998年年底,完成了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自治州卫生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民族自治地方改善12所县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学条件,建立28个县级、47个乡级教学基地,培训了民族地区1108名教师,复训17778名乡、村卫生员,对10342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对119所乡镇卫生院危房进行改建和扩建,为18所乡镇卫生院1469个村卫生室购置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到1998年,全省专业卫生人员101256人中,民族地区占34418人;全省84400卫生技术人员中,民族自治地区占了29562人。民族地区有了一批中、高级技术人才,使民族地区卫生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促进贵州省民族药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利用现有民族医药教学、科研、生产等机构的技术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创新能力;通过选拔深造、重点资助、创造工作条件等方式,培养、引进、稳定一批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坚持以政府奖励为示范、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完善人才和成果奖励体系;增加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奖项的奖励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药业科技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实行重奖。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和积极推荐、引进、发现、培养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重奖。
黔东南自治州卫生学校创办于1985年11月,原址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1987年12月,迁址凯里。占地108亩,总计投入资金2089万元,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办学环境条件优越,教学资源丰富。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21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人,中级38人;在校生规模发展到35个教学班级1945人。该校继开办民族预科班、民族医士班、乡村医士班、民族护士班之后,通过“外引内联”开办香港滋根基金会、南京爱德基金会村医培训班和遵义医学院黔东南医专班。现普通中等专业开设有护理、社医医学、口腔医士、口腔工艺、妇幼医士、美容技术与护士。2004年5月,又与贵阳中医学院联办黔东南分校,招收农村中医班(专科),形成具有高、中、初三个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凯里市文明单位”、“黔东南州文明单位”、“贵州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师生参加省、州各级开展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及统考等,也取得较好的名次和成绩。建校40年余年来,黔东南卫生学校共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才7000多名,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当前黔东南自治州各县的中流砥柱医药卫生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黔东南卫生学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