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家族药物方面,土家族有传统的民间医药。在梵净山区域和乌江流域地区有着丰富的药物资源,特别是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更是生长着许多贵重特殊的药材。根据印江县的普查,“境内中草药品种达4800多种,大部分产于梵净山区”。沿河县有中药材897种,其中,蕨类24科53种、菌类10科26种、种子类126科721种、动物类57科89种、矿物类8种。其中,产量多、疗效显著的有147种。土家医师主要以本地的中草药和祖传秘方、验方进行治疗,多数人具有治好某种疾病的专长。
土家族医药的基本特点是:(1)土家族医药理论是以三元学说为基本理论框架;(2)在病症的命名和分类上,多采用形象生动的形状分类和性质计数法;(3)治疗方法崇尚“刀、针、水、火、药”五术为一体的外治法;(4)按药物性质、作用和序数分类形成了土家族药物资源独特的理论体系;(5)医、药、护一体的医疗模式,是土家族医学人性化从医的集中体现。总结土家族医药的研究现状,一是资源调查与野生转家种,二是理论文献研究,三是临床应用与开发,四是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现实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彝族医药
贵州彝族居住在黔西北地区,主要聚居在毕节地区威宁、大方、赫章、纳雍等县及六盘水市的水城、六枝、盘县等地。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如今,贵州彝族大多可讲汉语和使用汉文。历史上经历了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其医学思想见于早期彝文稿中,但未将之系统化,主要为经验医学,现代整理研究始兴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专门的彝族医药古文献,其医学思想散见于彝文文献,如《宇宙人文论》等书籍中,其方药文献发现于贵州的主要为《启谷署》等书。以经验医学见长,医理应用较少,但彝族医药对人体疾病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较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特点。内、外治兼长,善用动物药与矿物药,用药喜鲜用,多小复方与单方。
在疾病认识和病因学方面,彝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仅认识到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脏腑组织在生理和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如《宇宙人文论》说:“耳主闻听声响,一听就辨析到声音;喉纳雾气,辨到香味;胆主口才,讲话凭胆子。”又说:“眼主心气,眼有所见,心有所知。”这不仅说明了眼的生理功能为观察事物,又揭示了眼与心气相通的生理关系。彝医还充分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可影响整体,整体也可影响到局部。在预防理论方面,强调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是彝医预防医学思想的中心内容。彝医重视疾病的治疗,更重视无病先防及既病防变。
在疾病命名方面,彝医除了认识到邪气的致病作用外,还认识到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根据致病外因及病人体质容易患病症状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命名,疾病的种类主要有风症、箭症、毒症、邪气、毒气、蛊症、尔症、色老症、虚劳症、月劳症、闭症、崩症、霍乱症、麻脚症等。
在疾病诊断方面,彝族医师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和检查患者的全面情况和疾病的本质,以掌握诊断必需的依据,然后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变化,对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疾病治疗方面,彝族医师在望诊、问诊、触诊的前提下,进行处方治疗。在治疗上主要有外治和内治方法。内治法主要依靠口服,药物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酊剂。外治法有外包、外敷、烧火、熏蒸、放血等。外治法主要用于外伤病和皮肤病,另外,某些内病也可以用外治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彝族药物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彝族药物数目达千种,包括动物药、矿物药和植物药,其中,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比较广泛。根据《彝族医药学》的作者归纳和整理研究,初步总结出彝药共1189种。其中植物药871种,动物药262种,矿物、化学、自然土及水56种。彝族常用药物约360种。代表药物如破天草、紫花地丁、龙胆草、大黑蛇骨、耗貂、小土狗、山麻雀、蟾蜍、黄鳝、泥鳅、蝌蚪、乌梢蛇、土蜂、石蚌、朱砂、琥珀、炉甘石、夜明砂、白花矮陀罗、鱼腥草、李子对根、橄榄尖、真金草根、良旺茶寄生、鸡屎藤、苦荞麦、牛膝草、龙牙草、川续断、射干、雄黄、石膏、海浮石、夏枯草、苦瓜、大花金钱豹、姜等。
彝族医药与中医药学有较深的渊源,这两种医药的理论相似可以求证此点。如彝医“清浊二气”与中医六经理论一脉相承,彝医五体(即肾属金、筋属木、血属水、肉属土、心属火)与中医五行(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脾属土、心属火)的相近或相同的说法等。
彝族植物药多以鲜品入药,并且使用单味药比较多,常见的用法有掏烂、揉烂、外敷、咀嚼、熬水内服和炖鸡内服。彝族地区名贵药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彝族常常用酒于药中,也有悠久的历史。彝酒是用谷类和曲酿成。彝族用酒治病历史比较长,范围很广,数量比较多,方法各异。常见的有以酒泡药(药酒);以酒(或甜白酒)为引煎药;以酒兑服药汁(或药粉);以酒调药外敷或点火酒。这些都是彝族医药中的传统医疗方法,可见,酒在彝族丰富的药物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
仡佬族医药
全国仡佬族有50多万,而98%的仡佬族则聚居在贵州省境内。仡佬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了解植物和动物对人体益处和危害,逐渐认识到某些动植物、矿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药知识与实践经验逐渐丰富,并且通过师徒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于是,仡佬族的医药活动逐渐活跃起来。随着火的使用,陶器和青铜器的发现,特别是仡佬族的酿酒业的兴起,使仡佬族的医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酒丰富了仡佬族的文化生活,用酒提神助兴,舒筋活血;另一方面以酒来泡制动植物药,如益肾酒、延寿酒、怡春酒、夜郎追风酒、黑糯养阴酒、跌打止痛酒、映山红止咳酒等,则可为仡佬族人民治疗风湿麻木、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于是,随着仡佬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仡佬族医药也日益发展起来。
在病因学方面,仡佬族医药接受了中医学关于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方法,仡佬族医师认为,风、寒、湿环境对人体的侵袭是主要的致病外因;情绪低落、贫困、忧虑、社会纠纷是主要的致病内因,而饮食、劳倦、意外伤害则为不内外因。过去,在仡佬族民间有民谣曰:“八月谷子黄,摆子鬼进房。人人肚内长个包,上坡下坡痛断腰。”可见仡佬族过去的生态环境是非常糟糕的。
在诊断学方面,仡佬族医药也有所发展,由问病发药,发展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来判断疾病的深浅和部位,特别是在脉诊方面,虽然没有中医学那样详尽和规范的脉学理论,但是在实践经验中也知道,脉诊可以判断疾病轻重缓急。如中医学认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仡佬医对脉的浮大中空,形如葱管,是疾病危急的现象也有认识,对脉微如绝、病人奄奄一息的表现是危候也能够认识。
在疾病治疗方面,仡佬医学由简单的推拿、疼痛部位的捶打,到接受中医的经络知识,形成自己特色的推拿手法,如仡佬医特色的小儿推拿,有“运水入土”、“运八卦、开虎口”、“上三交”、“打马过天河”、“开二扇门”、“摇头凤尾”等,融入了一些中医的经络理论。
由此看来,仡佬族医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仡佬族医药形成了它自己的特色。
仡佬族医师普遍采用草药治病。常用药主要有:龙胆草、党参、小血滕、刺老包根皮、刺黄连、老虎刺根、续断、车前草、追风伞、马蹄根草、牛舌头根、三步跳、五倍子、天麻等。
水族医药
水族人民集中居住在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沿岸和龙将上游的山乡水寨,水族自古就有用草药治病的传统,村村寨寨都有草药医,多数人会用几种草药治病。其药源来自本草,因而水医也以本草医为基础。随本民族的生活习惯,逐步形成和发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水医吸收了中医和其他民族的医药知识,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医药风格。对疾病的认识与分类也有“两纲”、“十六症”之说。“两纲”即冷病、热病纲。“十六症”包括发痧症、耗子症、老蛇症、霍乱症、绞肠症、哑喉症、胀臌症、蛇膨症、肚脐症、产后症、巴骨癀、蛇窜丹、蜘蛛症、偏七痛、偏头痛、癞壳症等。
在病因学方面,水族医师认为,环境卫生、气候、病从口入、过度劳累、房事不节以及意外伤害等六个方面均可致病。
在疾病命名方面,水族医师认为,什么样的疾病叫什么样的病名,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而对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应该用什么样的药才是最重要的。由此看来,按照疾病的症状给予疾病进行命名是水医的主要特点,如大便不下、白带多、产后抽筋、大勃颈病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族地区出现了现代医学用语,以及借用中西医病名为自己所用,如毒蛇咬伤、水火烫伤、羊痫风、疔疮、小儿疳积等。
在疾病诊断方面,水医主要凭借望诊和问诊来诊断病人的生病情况。望诊分为三望,一望五官舌头,了解病情轻重缓急;二望面色,辨别虚症实症;三望步态,了解病程长短,确定给药的份量。问诊主要指问病人的病情,特别是发病的时间、部位和疼痛的情况等,根据这些现象来判断病情严重与否,最后确定治疗方法。
在疾病治疗方面,水族医师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在用药物治疗时,不需要炮制,主要采用新鲜、单味药,无规格和系统的配方,但在药物剂量方面非常讲究,不同的年龄、体质和男女等都有特别的配给。采用水煨药剂和酒泡内服外搽,可治内外劳损。鲜药多用掏烂或口嚼成泥外敷,如水医姚福孔用19种中草药内服外敷治疗骨折,疗效显著。其接骨术经验祖传已经有七代,在当地水族中享有声誉。水族医师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有刮痧、拔火罐、推拿。水族医师常常用瓷碗、硬币和汤匙等棱角蘸取桐油或是菜油,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刮,直到看见皮肤出现紫红或见有细小出血点为止。或用口水吐于食中指,两指曲折反复掀起皮肤数十次不等,一直刮到皮肤上出现有痧为止。刮痧能够驱除风寒,止痛退热,主要治疗风寒感冒和周身酸痛等疾病。而水族医师的拔火罐就是采用牛角、竹筒,内燃纸片,扣拔痛处30分钟,皮肤红晕高突后取罐。根据病人的病痛情况,往往拔的部位都会不一样。拔火罐常常可以治疗祛淤、通络、止痛、躯风散寒并调节内脏功能等。水族医师采用硫黄母猪及肥猪肉片,治疗毒疮疡。具体操作为:将母猪片、肥猪肉片蘸一些硫黄粉末、花椒粉末和食盐,一起架在锅子上烤热,再用土布包缠好后,又在炭火上烤烫后,按压在疮毒肿痛的地方,立马可以起到止痛、拔毒和排浓。这一方法确系水族民间治疗疮疡肿毒的特殊方法。
在民间秘验方方面,为了丰富祖国的传统中医学,水族民间医师曾经在1958、1959、1972和1974年多次将他们所掌握的水族民间方子和药物献出来,共1500人次,药方4000多个。
水族药物主要采用草药治疗病人,除此之外,还有一整套土疗法如刮痧、拔火罐、推拿按摩、针灸、口咂疗法等。常用药物200多种,代表药物有双肾草、山螺狮、棕榈嫩尖、芙蓉根、反背红、仙桃草、甲鱼血、秤杆菜根、血当归、茶树根、水冬瓜根皮、野葡萄根、水蛭、杉树皮、细叶泽兰、韭菜根、螃蟹、散血飞根皮、岩五加、青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