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环境卫生、控制疾病发生是松桃县委、县政府历来主张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因此,成立了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其办公室确定为正科级单位,与卫生局合署办公。在农村主要开展了改水、改厕项目建设。到2004年底,农村改厕累计1.99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4.45%;改水累计受益人口33.95万人。全县第一期初保工作于2003年基本达标。全县以乡镇为单位的“四苗”接种达85%以上,相应传染病大幅度下降,连续10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甲类传染病基本根除,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00年的2.8372‰下降了0.59‰。肺结核、伤寒、肝炎、痢疾、乙脑等疾病得到基本控制,基本消灭了麻风病。全县防疫队伍得到加强,乡镇卫生院配置防保队,防保技术人员147人。县卫生防疫站升级为县疾控中心,人员由初设时的10人增加到43人。2002年,利用国债资金100万元新建了疾控中心综合大楼,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自1963年以来,卫生防疫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预防人员业务培训,内设防疫、卫生、地方病、检验等业务科室,结合实际,加强各科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使流行多年的副霍乱、天花、白喉、流行硅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麻疹、流行性感冒、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狂犬病、炭疽病20种传染病,于20世纪80年代就得到有效控制,并基本消灭了丝虫病,从前流传的“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的民谣成为历史,成为松桃县人民渐渐远去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印江县相继成立了县、区、乡三级防治管理机构,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普查,根治现症病人,实行全民预防服药及灭蚊等措施,使全县的疟疾发病率由原来的23.2272‰万降至1987年的0.0208‰,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部颁标准。特别在疾病天花、丝虫病、疟疾、麻风病、“五苗”接种和其他传染病防治方面,印江县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
天花是威胁人类的甲类传染病之一。1952年印江县实行全民普种牛痘苗,接种人数为195645人,1953年经上级考核验收,达到了基本消灭天花标准。至今,该县也没有天花病例发生。丝虫病是印江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较高。1977年4月至1978年11月,印江县开展了全民丝虫病普查普治工作,通过广大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摸清了丝虫病的流行规律,实行全民服“海群生盐”6个月,微阳率由防治前的8.3%降至防治后的0.22%,达到国家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指标。1979年10月,卫生部组织专家对全县的丝虫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获丝虫病防治达标县;1984年12月,荣获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实验研究和贵州省大面积消灭丝虫病的方法”省级科技二等奖,并荣获省卫生厅颁发的“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装备冷链运转以来,印江县每年都对7岁以下儿童实施“五苗”接种(麻苗、脊灰苗、百白破三联疫苗、乙肝苗),接种率达到了县、乡双85%普及儿童免疫目标。白喉、脊髓灰质炎、百日咳、麻疹均控制在卫生部颁布的指标以内,其他法定传染病正在逐步下降。1986年,贵州省麻防办统一部署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印江县内新发现病人6例,复发病人2例,4例正接受治疗,累计现症病人12例,患病率为0.04‰,按国内流行区划分标准划为低流行区。1987年至1997年每年都进行一次现症病人检查、临愈病人复查、病人家属检查、疫点调查及高发区14岁以下小学生调查,累计10955人,未发现麻风新病例和复发病人。1990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进行基本消灭麻风病自查验收,患病率为0.000027‰,近10年平均发病率为零。1997年12月经省地有关专家组织验收,印江自治县的麻风病防治已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道真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积极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在防治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从1951年起抓天花防治工作,培训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以接种疫苗预防天花为主的农村防疫队,深入区乡,走村串寨,登门为儿童和未患过天花的易感人群接种牛痘。截至1958年,共种痘339214人次,完全控制天花流行,此后无病例。疟疾是危害最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1957年统计,当年疟疾病人13688人。县组织抗疟队,在各区、乡举办训练班,实行分片包干,送药上门,落实灭蚊措施,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和媒介,到1966年发病率降至0.38%,疟疾基本灭绝。1971年对血丝虫病开始大面积防治,采血镜检608146人次,治疗病人34099人次,服药201295人。1976年,经省、地考核,微阳率由防治前9.16%下降到0.42%,达到中央要求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成为全省第二个消除丝虫病的县,获大面积消灭丝虫病科技成果三等奖,受到省政府表彰。1985年微阳率为0.03%,1992年全部转阴,1993年经省、地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标准,宣告道真彻底消灭丝虫病。2003年,全国上下同非典型肺炎作斗争,县内于4月17日启动防治工作,成立县领导小组,下设“非典”办公室、7个工作小组和5个督查组,同时指定县中医院为发热病人留观医院,县人民医院为“非典”治疗定点医院,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沉着应对,严防死堵,全县没有发现“非典”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此外,对流脑、乙脑、钩体病、伤寒、肝炎、痢疾等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流行。计划免疫方面,每年定点接种卡介苗、百白破苗、小儿麻痹症疫苗、脊灰苗、乙肝苗、流脑苗、乙脑苗、白破二联苗等疫苗。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卫生疫情监督管理、监测和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培训等工作得到了加强。2000~2004年,县内分别发生传染病14种589例、11种539例、11种593例、14种759例和13种982例。
1952年7月,务川县成立了卫生防疫站,附属于县卫生院。1953年,遵义专区卫生科的领导,率领医务人员,携带医疗设备,来务川县调查疟疾流行情况,县医疗卫生单位密切配合,获得了流行病学资料。查明务川县流行的疟疾,是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次之的混合型感染的高疟区。从脾肿程度反映出疟疾流行十分严重,据蕉坝、乐居、长脚等地调查,该年疟疾病患者高达1800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从1953年起,疟疾流行严重的蕉坝、乐居、长脚、红丝、甘禾等地,采取派卫生工作队,划片包干,蹲点防治。治疟开始,房前屋后喷洒“六六六”粉和滴滴涕治虫治蚊,政府无偿配发了1600床蚊帐,平均每户1床,人口多的2床。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上门看病、巡回治疗,服抗疟疾药物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吞下才走”,并采取“全面兼顾,重点突破,打歼灭战”的策略。由于措施得力,防治到位,大大控制了疟疾病的暴发流行,降低了发病率。抗疟工作由点到面,扩大到全县。首先抢救垂危病人,解决绝大多数群众患疟疾的痛苦,先治标再治本。在全县范围开展除害灭病的爱国卫生运动,大面积喷洒药物灭蚊,处理蚊蝇孳生地,及时处理病灶,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水源,逐步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采取培训骨干,依靠群众,依靠基层,普及抗疟知识,群防群治,消灭疟疾。1958年,全县疟疾普查16万多人,预防服药18895人;1959年对疟疾流行严重的乐居、蕉坝、长脚、上台、红丝5个小乡的调查,疟疾发病率由1952年的75.4%降到0.07%,达到消灭疟疾的要求。又经过6年的努力,1965年,务川全县疟疾发病率在万分之一以下,实现了消灭疟疾的目标。
务川县在全面开展消灭疟疾为中心的防病治病工作中,1968年,开展丝虫普查114621人,检出患微丝蚴感染者951人。1964年和1969年先后在新田、官学两地开展试点,随着全县开展丝虫病的普查普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消灭了危害群众健康的又一大传染病。1984年,国家卫生部检查团到务川考核验收后确认务川县基本消灭丝虫病。1996年,经国家卫生部验收,务川县达到消灭丝虫病目标。
民国以来,务川不断有霍乱、伤寒麻疹疫情暴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断加强环境、食品、生活饮用水的监管,保障卫生安全。卫生部门曾多次组织伤寒疫苗注射接种开展重点预防。1980年,开始冷链运转,计划免疫工作进入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结核、麻疹、伤寒、脊髓灰质炎、百白破、肝炎等传染病防治疫苗逐步纳入计划免疫或开展重点控制工作。自1994年以来,在各医疗机构开设肠道门诊,加强传染病报告和疫病监测,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防治了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持续保持务川无脊髓灰质炎状态。2005年,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到3.2620‰万,计划免疫接种率、建卡率达到95%。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1956年务川县建立了县妇幼保健站和防疫队,同时建立了大河、普安、水龙3个区级卫生所。全县医疗单位增加到7个,医务人员40人。农业合作化期间各医疗单位先后为每个农业合作社培训了保健员。同时在大河、交梨、马场、三合、普安等地建立了联合接生站。随着县、区医疗网点的建立,人民的健康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57年建立自治县,由荔波县拨来了周覃、九阡2个区卫生所。1964年又恢复建立城关区卫生所。县的医疗机构发展到10个,医务人员104名,正规病床40张,简易病床92张。1991年,建镇撤区并乡后,乡(镇)卫生院增设为21所,村卫生室增设为149个。其中,成为全县医疗中心的县医院已具相当规模。从此,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初步形成。面对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疫情,务川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一系列预防控制方案,迅速组建了全县抗击非典的四线三级网络(政府、卫生、教育、计生四线,县、乡、村三级),设立了7个防非典检查站(新田、庙坝、后坪、鹿池、当阳、泥高、云丰),并在县医院改造出非典隔离病房,开设县、乡二级发热门诊,对全县医务人员、防疫人员、相关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防非典知识、禽流感防治等知识的培训及考试,及时购进口罩、体温计、急救药品、急救医疗设备,如床边X光机,配置和储备隔离衣、消毒剂、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等防控、消杀、救治、防护物资。累计培训医务人员3086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8万份,张贴标语42幅,全县发热门诊共接诊、筛查发热病人330人,消毒车辆1953台,排查5837辆,排查外出返乡人员32777人次。
妇幼保健体系
新中国成立前,玉屏县妇幼保健工作完全是一个空白。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成立妇幼保健机构,专门从事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设有妇幼门诊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咨询门诊。对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子脱”、“尿瘘”等妇科病坚持普查普治;普及了新法接生,对幼儿园和散居儿童进行免费检查和健康管理。乡有专职干部,村有接生员,上下结合,层层抓。计划内新法接生率达到80.2%,破伤风发病率下降到41%,孕产妇死亡率已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76年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6‰。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妇女的健康,增强了幼儿的身体素质。从1990年起,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995年,经地区、省、中央验收,县初保工作全面达标。1984年,玉屏县承担了冷链试点工作。1992年,协同中国预防医疗科学院在玉屏开展了吸烟以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课题,同时完成了WFP-5181子项目课题的研究和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玉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