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有所医的回顾—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496268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贵州民族人口分布概况

贵州现有49个民族。在贵州的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等18个。据2000年统计,贵州全省总人口为3524.7695万人,其中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为1333.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2002年贵州全省总人口为3837.2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1453.329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贵州全省设置了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52个少数民族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于1956年7月23建立,全州面积达30302平方公里。该州境内世居着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壮族、瑶族10个民族。据2004年统计,该州总人口为438.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353.4万人,少数民族占全自治州总人口的80.59%。其中,苗族180.53万人,占总人口的41.17%;侗族138.9万人,占总人口的31.68%;其他少数民族33.97万人,占总人口的7.7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56年日8月8日建立,面积26197平方公里。据2005年底统计,全州总人口为397.3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223.21万人,少数民族占全自治州人口的56.17%。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建立,面积16820平方公里。据2005年统计,该州总人口为311.7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131.67万人,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42.24%。

贵州全省苗族有43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8.1%,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毕节地区、铜仁地区、遵义市、安顺市、贵阳市、六盘水市和松桃苗族自治县,其居住环境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地;布依族有279.82万人,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4.17%,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市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贵阳市、六盘水市及全省各地、州、市,其村寨多为临水而建;侗族有162.86万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5.01%,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居住环境多为四周山峦,内有平坝,坝上溪水环流,平坝土壤肥沃;土家族有142.03万人,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7.82%,主要聚居在铜仁地区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镇远、岑巩县,遵义市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彝族有84.36万人,占全国彝族人口的9.2%,主要聚居在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也有部分彝族居住,其聚居的黔西北乃贵州著名的高寒山区,境内层峦叠嶂,地势陡峭,到处是崇山峻岭;仡佬族有55.9万人,占全国仡佬族人口的96.48%,主要聚居在遵义市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的平坝、普定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铜仁地区的石阡县,毕节地区的黔西县,其多住在山谷地带,大多交通不便,地少而贫瘠;水族有36.97万人,占全国水族人口的90.86%,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独山县、都匀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县、丹寨县、雷山县、从江县,其居住环境多为沿河溪流交错地区,其间夹杂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平坝、河谷和山脊分布,多依山傍水而居;回族有16.87万人,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72%,主要聚居在毕节地区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仁县,安顺市的平坝县、普安县,贵阳市、六盘水市各县,明显地表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特点,其住居环境差别极大,各地回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白族有18.74万人,主要聚居在毕节地区的大方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赫章县、六盘水市盘县,其居住环境多为地势低洼平坦、阳光较强、土质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人畜饮水便利的坝区;瑶族有4.44万人,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县、从江县、丹寨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县,其大多居住于黔桂、黔湘边境地区的崇山峻岭中,因据山而居,山高坡陡、气候寒冷、山峰林立、沟壑纵横,生产活动条件艰苦,居住不能密集,只能“随山散处”,多择傍水之处生活,形成小聚居、大杂居、点状分布的特点;壮族有5.21万人,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黎平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独山县、荔波县,其村寨多依山傍水,且为楼居;畲族有4.49万人,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市、福泉市,其居住环境多为高山、半山、山谷、河谷等;毛南族有3.12万人,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29.1%,是全国22个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县、独山县、惠水县,其居住环境多在山间平坝,且依山傍水而居;蒙古族有4.75万人,主要聚居在毕节地区的大方县、毕节市、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铜仁地区的石阡县,其居住环境多依据当地的地形,选择认为风水比较好的地方建造房屋而居住;仫佬族有2.84万人,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13.69%,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黄平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县、都匀市、福泉市,其居住环境地处苗岭山脉北部、清水江上游的重安江和龙头河两大支流流域内,地貌复杂,群峦起伏,山大谷深,间有少量的山间坝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左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满族有2.19万人,主要聚居在毕节地区的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三个县的结合部,其居住环境多为平缓的山地或山间盆地,土质肥沃,自然条件好;羌族有0.14万人,主要聚居在铜仁地区的石阡县和江口县,其居住环境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或半山地带。

贵州民族医药及其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其丰富的多民族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绚丽的明珠。贵州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医药并行发展的具有贵州民族文化特征、民族特征、地域特征的区域民族医药。贵州民族医药主要包括18个世居民族在内的全省49个民族的医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届政府颁发的有关民族医药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来看,国家一直关注着民族医药的发展。1951年12月1日实施的《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指出,“对于用草药土方治病之民族医,应尽量团结与提高”。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83年联合印发的《关于继承、发扬民族医药学的意见》的通知提到:“民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医疗特色。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等民族医药学,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的理论体系,对防病治病,为本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4年5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1984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民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不但是各族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药、民族医药(主要指少数民族医药)、民间医药都属于中国传统医药,有时称民族传统医药,有时称为中国民族传统医药,有时还称为中华民族医药。

严格说来,每一个民族的医和药是不能分开的,因此,由各个民族的医和药而组成的学科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民族医药学。民族医药学和中医药学有着相似的哲学思维、医疗特点、用药经验和历史命运,都属于中国的传统医药学。

贵州民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

贵州民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据考证,早在远古时代,贵州省各民族就有了朴素的医疗活动记载。苗族古歌《开天辟地》中记载有“天地自盘瓠先开创,世上日月分阴阳,神农皇帝创五谷医药,世人称他是药王”。在湘黔边区的苗族民间,流传有一位苗族药王,常年奔走苗族民间,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一个药王,身在八方,行走如常,餐风露宿,寻找药方。”“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清代陈浩著的《百苗图》有记载“……耕作之暇,则入山采药,沿寨行医。所祭之神名曰‘盘瓠’”。由此看来,贵州的民族医药历史源远流长。而这些传说、古歌、史书等对于研究早期的贵州民族医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是一个高原山地地区,绝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山河交错在贵州全省,境内山峦起伏,地貌类型复杂,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于人类生存繁衍,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国古代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和民族集结地。“大杂居、小聚居”是贵州民族分布的最大特征。贵州现有49个民族,至少有48种类民族医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

贵州民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概括起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贵州民族医药、近代贵州民族医药和现当代贵州民族医药。

古代贵州民族医药主要是指从上古至清朝末期,即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以前这一段时期的民族医药。这一时期为民族医药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的秦汉朝以前多是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古歌里留有民族医药知识的痕迹。而秦汉朝以后,已经有少量医药资料散载于有关史料之中,特别是到了清朝已经有一些专门的医药著作。

古代贵州民族医药文化从各民族神话、古歌而传承下来。苗族原生息于黄河、长江流域,其部落联盟称为“九黎”,其部落首领为蚩尤。传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氏族),九个氏族为一个部落,九个部落组成九黎集团。蚩尤为酋长。在与黄帝、炎帝部落战争时,九黎惨败,蚩尤被杀害,一部分九黎氏族向南逃匿,居于洞庭湖彭蠡之地,经几百年的发展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称之为“三苗之国”或三苗部落。这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在其首领欢兜的率领下加入了尧舜部落联盟。在夏禹时期三苗成为其诸侯,由于三苗受到夏禹的压迫,与夏禹进行了战争,遭到了失败。三苗从此一分为二,即一部分“窜三苗于三危”,一部分降于夏禹后融于华夏(即汉族),又一部分向西南迁徙,逃到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江西的高山中隐居,同当地土著共同生活,这就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迁徙。他们又经过四五百年的发展,又逐渐强盛起来,史书称这“有苗”为“荆”,而称之为“荆蛮”。在九黎蚩尤、三苗、荆蛮三个时期,从神话传说、苗族古歌的遗迹中,梳理出有关苗族古代医药文化的脉络,有“神农尝百草”、“蚩尤传神药”、“祝融传熟食,按摩强身健体术”、“药王传药方”的传说和相关文献记载,这是苗族医药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也称之为苗族古代医药文化。苗族在历史上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主要依靠节日、婚丧祭祀祖先等仪式,由苗巫师、理老、歌师歌手在诗词、古歌中保留下来。苗族古代医药文化也不例外,是苗族先民在千百年生产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通过神话传说、苗族古歌、祭祠仪式的祠词传承下来。

侗族是百越民族的一支后裔。侗族先民们早期的医药文化主要依靠其民族原始神话、古歌而传承下来的,也是随其本民族的起源、存在与演变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侗族先民们无法解释大自然中有关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一旦疾病和瘟疫来临,他们往往只有眼巴巴地信靠巫医驱除病魔,排除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