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别让生活毁了健康
49626300000011

第11章 不做脆弱的“小妇人”(8)

“摸”。聚乙烯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以后容易打开,而聚氯乙烯保鲜膜则透明度和黏性较好,用手揉搓以后不好展开,容易粘在手上。

“火烧”。聚乙烯保鲜膜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有滴油现象,并且没有刺鼻的异味;而聚氯乙烯保鲜膜由于含有氯元素,点燃后火焰呈黄绿色,烟雾比较大,没有滴油现象,离开火源后即熄灭,而且有强烈刺鼻的异味。

市场上的保鲜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保鲜膜,适用于冰箱保鲜;一类是微波炉保鲜膜,既可用于冰箱保鲜,也可用于微波炉加热食物。后一种保鲜膜在耐热、无毒性等方面远远优于普通保鲜膜。因此,我们在保鲜膜选择上要特别注意,分项使用。

健康专家提示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替代品都能代替保鲜膜,比如纸制品、陶瓷或玻璃容器等,使用时如果器皿上面覆盖保鲜膜,不要装满以免碰到食物。

到超市买的覆盖有保鲜膜的食品回家后应把保鲜膜撕掉,将食物用食品保鲜袋包装起来,再放进冰箱;也可将食物装在有盖的陶瓷容器中。

在使用微波炉保鲜膜时也应尽量避免食物和薄膜的接触,尤其是油性较大的食品。加热食物时覆盖器皿的保鲜膜应该扎上几个小孔,以免爆破。

食用时还应该注意保鲜膜加热所能承受的温度,严格按照品牌上标注的加热温度或者选择耐热更好的保鲜膜。

塑料食品袋大比拼

早点、熟食、蔬菜、水果、小吃……每天,当我们把各类食品装入塑料食品袋或一次性餐盒时,也许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不经意中降临。

我们知道,塑料袋有3种:一种是既不能沾皮肤,又不能放食物的,只能用来装建筑材料;一种用来装服装;还有一种则可勉强用来盛放食品。

有些塑料制品中加入了稳定剂,主要是硬脂酸铅,会造成积蓄性铅中毒。有些塑料袋会对人体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是不能用于装食物的。对人体的危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大部分塑料袋是再生塑料制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塑料袋,很多都是各地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多数是再生塑料制品,利用垃圾站收拣的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料垃圾回收加工,未经消毒处理,将其加工制成食品袋投入市场。含有严重超标的病菌和致癌物,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熟食品,会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长期使用极易导致慢性食物中毒。

食物用塑料袋包装易变质。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以后,容易变质;人吃了这类变质食品后,易引起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由于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在密封袋中长期积聚,气体浓度随密封时间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孩子健康发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彩色塑料袋危害健康。小摊上经常使用一些颜色很深的塑料袋,它们对人体有着莫大的危害。彩色塑料袋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重新加工而成,不能用来包装直接入口的食品;另外,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存放含酒精类食品、含油食品,否则,袋中的铅就会溶入食品中;同时这种塑料袋也不能存放温度在50℃以上的食品。

健康专家提示

购买标准塑料食品袋,最好到正规的商场(店)购买品牌的产品。产品的外包装袋上要有中文标识,标有厂名、厂址和执行标准,并在明显处注明“食品用”字样。

经常使用的黑、红、蓝等深色塑料袋大都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加工而成,这些塑料袋大都是聚氯乙烯塑料袋,是非食品塑料袋。对人体有巨大的危害,不能装食品,特别是熟食。

小心身边的“美丽污染”

一提到污染,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污水、废气、噪声等,却往往忽略了生活中来自女性身边的“美丽污染”。若不引起足够重视,势必会损害身体健康。那么,身边都潜伏着哪些“美丽污染”呢?

增白化妆品污染。一些皮肤增白剂对人的面容有潜在的危险。特别是许多祛斑化妆品中含有无机汞和氢醌等有毒的化学药品。增白霜中的汞是氟化汞和碘化汞,很容易被皮肤吸收导致慢性积聚,从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毒副反应,如皮炎、肌肉萎缩、粟粒疹,甚至过敏反应。

洗涤用品的污染。市场上许多洗涤用品中或多或少地含有对人体或生态环境有害的成分。某些洗衣粉中的三聚磷酸钠、硅酸纳、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等均是有害物质,使用时不注意会引起皮炎等皮肤疾病。

香水污染。香水中含有多种易挥发的有害化合物,它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的毒副作用不可小视。很多人使用香水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有人则产生过敏反应或皮肤疾患。

钻石污染。钻石首饰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最受女性青睐的高档饰物之一。然而科学研究表明,有些名贵的钻石中却含有超过正常值的放射线,佩戴这些首饰的人,则受到一定辐射,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如果发现钻石有辐射,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以防患于未然。

健康专家提示

我们在购买化妆品和日用品的时候,不要相信夸大其词的广告语,选用有正规厂家标签的产品。

尽可能选择一些环保无磷型的洗涤用品;洗涤时最好戴上专用手套。

不要使用劣质香水,喷射的浓度尽可能低一些,并且不要将香水过多接触皮肤。

消灭疾病的传染源

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2003年曾一度流行的SARS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的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使我们对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等,都可能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疾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空气、皮肤接触、性生活、血液等,都可以成为媒介,只要稍微疏忽,就有可能“被传染致病”。为此,我们必须学会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日常勤洗手。疾病袭来,“手”当其冲。工作时要经常洗手,特别是爱吃零食的人们,更要防止“病从口入”。回家后、购物后、准备食物前,即使为家中小宝宝换尿片或清理鼻涕前也应先洗手。

纸巾要有备无患。频繁使用纸巾,让家里每人都养成一个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嘴和鼻子。

清洗消毒严把关。家里有婴儿的,对于奶嘴、玩具、塑胶环、奶瓶,这些可能入口的婴儿用品要常清洗。塑料玩具可用洗碗机清洁,毛绒玩具则要送到专业干洗店清洗,特别是在流感多发时节,更应当注意。

如果家中没有洗碗机,盛有热肥皂液的平锅也可发挥同样作用。先将待洗物品煮沸,再用热水冲洗干净即可。

牙刷需要自由空间。不要将全家的牙刷放在同一个刷牙筒中,给它们适当的空间,让它们自由呼吸。使用后要及时甩干上面的水分,以免细菌繁殖。要切记,与爱人分享牙刷等同于分享病毒。如果患了感冒,应换支新牙刷。

热水消毒作用大。如果正处于疾病恢复期,要经常用热水烫洗寝具和睡衣。用热水清洁床和卧室里所有用品的表面,并经常开窗,保持室内通风。

勤换日用品有利健康。及时更换日用品,如毛巾、牙刷。及时更换洗脸毛巾和浴巾,哪怕没有破损。尤其在家人感冒期间,勤换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厨房卫生要保持。最好每天更换洗碗布,洗碗布与洗手巾不可混用。碗碟清洗后,让残留水分自然晾干,勿用抹布擦干。每天都要清洁洗碗机中的海绵并及时更换。

勤晒被子身体好。在天气晴朗时,把被子拿出去晒太阳,既能使棉纤维舒展蓬松,增强保暖效果,又能消毒杀菌。因为被子中会存留一些人体的皮屑、汗液等,即使是干净的被子,连续3个月不晒,里面也会孳生数百万只螨虫,而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有效杀菌。

物品表面要干燥。干燥表面不利于细菌繁殖。清洗完毕,要用纸巾擦干厨房和洗手间水盆、台面以及地面上的水迹。环境卫生很重要。为减少致病因子,应大力改善生活环境。室内外要经常打扫,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还可通过养殖花草等方式绿化、美化、净化室内、外环境,调节小气候。要常开门窗,使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