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49624000000096

第96章 提升亲和力 建设新农村

杜姝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这项目标需要新闻媒介利用自身优势影响社会、凝聚群众。作为主流媒体,宣传好、引导好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是当前党报的重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党报在农村报道中存在的三点问题

反思当前党报在农村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开拓农村市场的力度不够

市场经济中,受到发行成本、读者兴趣、广告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出现了城市报业市场繁荣与农村报业市场萎缩并存的局面,导致农村传媒市场的发展滞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某种程度的“传媒缺失”状态终使广大农村地区沦为传媒世界中的“戈壁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除了中央级的《农民日报》等报纸之外,省级报业集团中的“涉农媒体”仅有十余家。[1]由于农村的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未受到足够重视,在村一级地方看不到一份党委机关报的情况仍然存在。[2]

2.报道内容脱离生产生活实际

农民读报多半是为了获得与实际相关的信息来指导生产生活实践。但目前农村报道大都侧重于对国家政策和党建生活的论述,致使大量未经过滤的冗长文字和说教性文章充斥版面,趣味性强、人情味浓的新闻并不多,农业科技方面的内容也不够通俗。

3.宣传效果不佳

比起自下而上的反馈,自上而下的宣讲和成果性事件的报道往往更容易受到编者的关注。尽管各省党委机关都充分利用了党报来宣传党的农民政策,但在农民身上产生的实际宣传效果却并不乐观。[3]提高党报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改善党报理论宣传的效果,仍是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几点建议

报纸的亲和力是报纸贴近读者、贴近实际的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亲和力是报纸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与其他媒体展开市场争夺的竞争力。说到底,亲和力就是报纸的生命力和生存力。办出具有亲和力的报纸理应成为新时期党报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针对上文指出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吸引农村受众,创办独立农村版

目前,我国大多数党报只是将农村作为一个信息源和报道方面,每当政府出台农村政策或者农村基层涌现出新的典型人物的时候,才会给出一定的版面来关注这部分内容。[4]在新农村建设受到普遍关注的今天,这种蜻蜓点水似的报道方法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阅读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农村新闻固定的受众群。

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我们多创办独立发行的党报农村版——有固定出版周期并独立发行的农村版,关注“三农问题”,聚焦农村建设,贴近农民生活,吸引农民阅读,方便农民阅读。

2.服务农村受众,提供有效信息

这里讲的有效信息,是指包括政策性信息、技术性信息、市场信息、健康的娱乐信息等易于被农村受众理解,能够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的实用性和服务性信息。

与篇幅较长的理论性文章相比,那些言简意赅且实用性、服务性强的文章更容易受到读者好评。党报要根据农民学法懂法、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迫切需要,多刊登一些对法律法规和“三农”政策进行通俗解读的文章;要根据不同的农时季节,多刊登一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的新闻稿件和科普文章;要抓住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做一些释疑解惑、寻求解决办法的深度报道;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多刊登一些教育科学、致富信息、卫生健康、生产生活、文明新风等方面的小知识。[5]2005年,《荆门日报》的县乡新闻版就成功推出了“记者走进特色村”专栏。记者通过深入各地农村,选择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打工、生态家园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的60多个村进行了采访。“特色村”稿件见报后,各地纷纷学习借鉴,有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获取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有效信息来减少生产生活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我们要在注重客观宣传的基础上,加大对有效信息的传布密度,增强新闻工作直接服务于新农村生产建设的能力,帮助农民降低生产生活的不确定性,间接提升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农村受众,搞好思想宣传

(1)生动及时讲政策。

生动及时地传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要求党报走下政治宣达的讲坛,以“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思想,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利用明白晓畅的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的大众化形式,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事例向读者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做到抽象理论通俗化,复杂观点简单化,使农民对党的政策有深入细致的把握。

(2)兼顾“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实际上,相对于成果性报道而言,负面报道往往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有较大相关性,更能体现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问题的揭露和报道,不仅可以增强读者对党报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吸引读者关注事态、发表意见、营造浓烈舆论氛围、促进问题解决,还可以通过揭露不良行为,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避免类似现象再度发生。近年来,《日照日报》就在负面报道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针对农民生产中科技含量低的问题采写的报道《同是养虾人 收入大不同》,通过提出问题有效地指导了农民正确运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来提高生产。[6]

为此,我们要重视培养报纸与受众的平等交流姿态,促进“上传”、“下达”间的协调发展,即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对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披露,做好负面报道,反映农民心声,想农民所想,言农民所言,维持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之间的平衡。

(3)农民也要“分众化”。

“农民”的概念是广义的,与农业、农村密切相关的人都在“农民”之列。

细分农民构成,可以通过纯农户(本人及其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主要劳动时间从事农业,家庭收入主要源于农业)、脱农户(本人及其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主要劳动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家庭收入主要源于非农产业)等的划分提升报道针对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例如农村养殖、种植专业户需要获取市场价格、供求、技术等信息来调节自己的生产结构;农民工需要掌握就业信息、劳动力市场信息来确定务工方向。细分农民构成,还便于找出农民中的主流人群,形成党报农村版在农村中的核心读者群。通过他们在农民中自发形成的“意见领袖”的角色来影响广大农村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使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事半功倍。

(4)把握时机是关键。

不论是政策法规的宣传,还是经验技术的推广,把握农民实际需求,选准时机进行相关推介都至关重要。正如都市类报纸针对城市居民工作日程的特点推出周末版一样,农村报道要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也要根据农民在一年中作业周期的规律性设置相应话题。例如就业信息的介绍是农闲时分备受关注的焦点;临近农忙时,针对农时季节刊登具有指导性的实用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的新闻稿件和科普文章;每当有重大畜禽疾病流行或农田发生病虫草害时,及时组织农业专家介绍并讲解治病、除草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生产实践中亲自把握和体会,巩固、拓展对技术和经验的认知,真正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让广大农民“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总之,对新农村报道的探索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这条道路上,提升党报亲和力,体现时代性和贴近性,用新的视角审视和报道新农村建设,始终是使党报新农村报道质量提升的重要门径。

(杜姝文: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6级硕士生)

注释:

[1]陈强:《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扮演》,人民网,2006年5月19日。

[2]韦毓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党报党刊》,金黔在线,2006年10月23日。

[3]杨育才:《党报关于农民报道的问题及对策》,《新闻大学》,2003年秋。

[4]郭慧、杨东伶、雷赫:《党报在提高农民信息能力方面的作为》,《青年记者》,2006年第6期。

[5]叶进:《渴求“服务”厌弃“空泛”——农民对地市报农村新闻的需求》,《新闻前哨》,2006年第6期。

[6]陈修文、曲亚平:《地方党报与“三农”报道》,《新闻记者》,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