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采访记者四十多岁,是个老练机智的英国人。采访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记者将摄像停了下来,走到梁晓声面前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遮镜板“啪”一声响,记者的录音话筒立刻就伸到梁晓声嘴边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对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梁晓声一怔,未想到对方的提问竟如此之“刁”,分明有“诓”人上当之意。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回答如此巧妙!英国记者不由一怔,摄像机立即停止了拍摄。
民国初年,一次《亚细亚报》记者万士同采访大将军蔡锷。
万:“鄙报为国民喉舌,请教蔡将军的政见。”
蔡:“我喉头有病,有你这个喉舌就行了。”
万:“孙中山在海外宣称讨袁,将军是辛亥之勋,想必引为同道。”
蔡:“中山之徒不是也有给袁总统筹办帝制的吗?”
万:“对,对。不过梁启超先生反对帝制的大作,你总该深表同感吧?”
蔡:“梁先生是我的老师,袁总统是当今国家元首,我该服从谁呢?”
万:“是啊,该服从谁呢?”
万士同想不到难题竟轮到自己头上,只好模糊应对了。
“踢皮球”式的应变方法,其实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提问的问题变成问题提出者自己的难题。这种方法既保护了自己,又攻击了对方,使对方处于败地,实在高妙。
(3)修辞法
有些问题,实话实解,既没有力度深度,也缺乏严密性,趣味性,而这时候采用修辞的方法作答,或打比喻,或作类比,既能使话题趣味盎然,又意味深长。
子禽有一次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墨子若有所思地说;“话要是说得太多,好比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着,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去注意它,这有什么好处?但是,雄鸡只是在天亮时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亮了,都很留意它。所以说话不在多,而在说得有用处。”
对于一些简单而不易回答的问题,大多数人都自作聪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回答,其实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因为,最大的智慧是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理解世界,而修辞法确是帮助理解的最好方法。
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朗宁,1893年生于我国湖北襄阳。朗宁的父母是美籍传教士。朗宁出生在襄阳时,喝的是中国奶妈的乳汁。而当30岁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掀起一场诽谤他的运动。反对的理由是:“朗宁曾经喝过中国人的奶,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对此,朗宁运用类比法进行了有力的反击:“按照这种逻辑,喝什么奶就形成什么血统的话,那你们有没有人喝过加拿大的牛奶呢?在你们身上是不是也有着加拿大牛的血统呢?”
“当然你们可能喝过加拿大的人乳,又难免喝一些加拿大的牛奶,那么在你们身上不是既有着加拿大人的血统,又有着加拿大牛的血统吗?你们岂不都成了人牛血统的混血儿了吗?”
“也许你长大了不能仅靠‘喝’,自然还得‘吃’,吃鸡脯。吃猪排、吃羊腿……这样,你们的血统实在是很难认定了。”
那些反对派听过朗宁的反击,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是兵家常识,而修辞法确能收到以虚对实、以实对虚的奇效,具有很强的说服、驳斥的力量。
(4)曲解辞意法
在双方批评性谈话中,有可能出现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它让人有可能利用词的多义、同音或同形的条件,或故意违反逻辑规律,或是巧妙地利用逻辑规律,以一个词语去关联两种事物,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即用同一词语表达两个判断,从而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效果。
纪晓岚曾在乾隆皇帝的军机处办事。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突然来到军机处。此刻的纪晓岚正在光着膀子和军机处的几个办事人员闲聊。其他人一见皇帝来了,连忙上前接驾,只有高度近视的纪晓岚没有看出是乾隆皇帝走在后头,忽见其他人在前边接驾,才大吃一惊。心想:如果就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犯了亵渎万岁之罪?大概皇帝还没看见自己,还是先躲一下为好。于是,仓皇地钻到办公桌下藏了起来。
其实,他的举动乾隆皇帝早已看在眼里,他也清透纪晓岚的心理,却佯装不知,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纪晓岚在桌子底下缩作一团,大汗淋漓,却又不敢出声。两个时辰过去了,纪晓岚听不到乾隆说话的声音,以为他已经走了,就鼓着勇气低声问办事员:“老头子走了没有?”
乾隆皇帝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立刻板起脸孔,厉声问道:“纪晓岚,你见驾不接,我且不怪罪于你。你叫我‘老头子’是什么意思?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讲清楚,否则可别怪我无情!”
纪晓岚吓得半昏,只好无可奈何地从桌子底下爬出来,穿上衣服,俯伏在地,不住地磕响头,并连称:“死罪!死罪!”接着,慢条斯理解释道:“万岁不要动怒,奴才所以称您为‘老头子’,确是出于对你的尊敬。先说‘老’字,‘万寿无疆’称‘老’,我主是当今有道明君,天下臣民皆呼‘万岁’,故此称您为‘老’。”
乾隆听后,点了点头。
纪晓岚接着说:“‘顶天立地’称为‘头’,我主是当今伟大人物,是天下万民之首,‘首’,‘头’也,故此称您为‘头’。”
乾隆皇帝边听边眯着眼睛笑,很是满意。
纪晓岚见此情景,猜透了乾隆的心思,拉长了声音说:
“至于‘子’字嘛,意义更明显。我主乃紫微星下转,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天下臣民都称您为天‘子’。”纪晓岚说到这里,稍微停了停,又说:“皇上,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原因。”
乾隆皇帝高兴地点了点头,不再追究他。
交际中,失言是难免的语言现象。谁都不想说错话,但当错话的确从自己口中迸发出来了,又该怎么办呢?又该如何防止失言呢?曲解辞意,将“歪”拉“正”,不失为随机应变的好技巧。
这就要求应变者在情急之中,从容自若,调整思维。巧妙的回答往往不就事论事,而是换几个角度,别出心裁,为自己打圆场,但又不偏离问话的限制。如果只顺从一条思路,只遵循一种逻辑,陷入单向思维的死胡同,失言就不可避免了。
(5)模糊法
含糊其辞,又称模糊语言,它是语言应变技巧中的一种。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力避被动,争取主动。词语“方便”、“最近”、“大约”、“前后”等等即是模糊语言。
比如,朋友邀你去做客,你自己无法确定具体时间,就可以说“大约在中秋节前后,我一定去一趟。”这样很灵活,可以在中秋节前,也可以在中秋节后。
魏巍曾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记叙一位志愿军战士冒火抢救朝鲜儿童的英雄事迹。这位战士叫马玉祥,他转业后,回地方默默无闻地工作了30年。有一次,回答大学生的提问,下面就是这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问:您回地方这些年默默无闻地工作和生活,您从来没想到过您是英雄吗?
答: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分量也就心满意足了。
问:您是50年代青年,我们是80年代青年,两代青年在气质、品格等方面有许多差别,您喜欢哪一代青年?
答:50年代青年有点“傻”,80年代青年有点“尖”,还是两代掺合掺合好!
马玉祥用模糊语言,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难以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问题,引起了一片掌声。
模糊语言,还可在论辩中,故意玩弄一些辞藻,使用一些手法,打打马虎眼,使对方摸不清虚实。
有一次希特勒问占星学家:“我将死在哪一天?”
占星学家算了一下图像,很有把握地说:“你将在犹太人的节日死去。”
“究竟哪一天呢?”
“噢,你不论哪一天死,这一天就是犹太人的节日。”
这位占星学家在希特勒这位杀人魔王面前,用模糊语言既表达出了他及犹太人对希特勒的痛恨,又掩护了自己,实在是应变得高妙。
8.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国外某名牌大学,曾发生过师生反目的情形,即许多教授遭到群体学生的围攻。当时,也有一群学生冲进某教授的研究室,对他提出各种提问。但是,无论学生说什么,这位教授始终不开口,双方僵持了几个小时后,学生终于无可奈何地走了。该校唯独这一位教授因保持沉默,而逃过这一难关。
这位教授保持沉默,实际上也是一种反抗,同时又给对方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迫感。由此看来,“沉默是金”确有一定道理。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
在特定的环境中,缄默常常比论理更有说服力,更能充分地表示出你的意向观点。我们说服人时,最头痛的是对方什么也不说。反过来,如果我们在遭遇围攻时什么也不说,对方的错误意见就找不到市场了。
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沉默方式,运用时要掌握火候,恰到好处。
(1)别人谈论自己时需保持沉默
伊里亚·爱伦堡的长篇小说《暴风雨》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某报主编不知从哪里了解了斯大林对《暴风雨》有看法,说是“水杯里的暴风雨”。
显然该书应该批判。为了讨好领导,就组织编辑部讨论这部小说,以表示该报的政治敏感和高度的警惕性,表明该报鲜明的立场。
讨论进行数小时,发言人提出不少批评意见。由于主编的诱导,每篇发言言辞辛辣而尖刻,如果批评成立的话,都足以让作家坐几年牢。可是在场的爱伦堡极为平静,他听着大家的发言,显出令人吃惊的无动于衷,这使与会者无法忍受,纷纷要爱伦堡发言,从思想深处批判自己的错误。
在大家的再三督促下,爱伦堡只好发言。他说:“我很感谢各位对鄙人小说产生这么大的兴趣,感谢大家的批评意见。”这部小说出版后,我收到不少来信,这些来信中的评价与诸位的评价不完全一致。这里有封电报,内容如下:“我怀着极大兴趣读了您的《暴风雨》,祝贺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约·斯大林。”
主编的脸色很难堪,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会场,那些批判很尖刻的评委们,都抱头鼠窜溜之乎也了。爱伦堡轻轻地摇摇头:“都怨我,这么过早的发言,害得大家不能再发言了。”
爱伦堡的聪明在于,如果他据理反驳,必能激起同仁们更加尖锐的批评,这种场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褒贬随人。
(2)不明就里的需保持沉默
在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开口,保持沉默,不但能揣摸对方意图,往往能变被动为主动。如果冒失开口,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某博物馆派出某馆员招揽橱窗广告业务,这位馆员专程赶到当地一家制鞋厂,稍加浏览,就大包大揽地与厂长谈生意。他自以为是,颇为认真地手指厂房里展列出的各类鞋产品,夸奖—通:“这种鞋子,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如果与我们馆合作,广为宣传,一定会提高知名度的!然后就会畅销全国,贵厂生产也会蒸蒸日上啊!”
听起来声情并茂,又具说服力,可惜说话人并非制鞋内行,又没做准备工作,没有事先虚心讨教探探“底”,探测信息,就夸耀对方厂中积压的一批过时的产品。结果厂长不动声色地答道:“谢谢你的话。可惜你指出的这批鞋子全部是落后于市场供求形势的第七代产品,现在我们的第九代产品正在走俏、热销。”
仅此两句话,就令这位馆员无话可说了。这位馆员的话语没有说到点子上,让厂方觉得这样的话一听显然是外行,和他们合作也没什么前途,不如趁早“鸣锣收兵”。厂方对这位馆员不得章法的话视为花言巧语,从而在心理上筑起了防线。
于是,一个眼前的客户走了,一桩即将完成的生意砸了。不是因为该说的没说,而是因为开口太早,说得太多,给自己“曝了光”。
如果例中的这位馆员能够记住“知彼知己”的道理,从实际情况出发,积累资料,分析清楚问题所在,再去游说企业领导人,岂有不胜之理?
说话盲目易造成危害,无形之中是贬低了对方。如果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刺激他,你也会同样达到目标。因为你已经摸清了彼方的情况。通过这样一场较量,使用先扬后抑的谈话艺术,以退为进,激将对方,调动对方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地收到很理想的效果。
(3)时机未到时需保沉默
说话莫忘看场合,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力。正因为受特殊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有些话说出来就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此说与在彼说的效果就不一样。因此,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的环境,如果环境不相宜,时机未到,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
日本公司同美国公司正进行一场贸易谈判。
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绝地向日商介绍情况,而日方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