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由来
49612500000034

第34章 字、词的由来(4)

吹牛皮的由来

黄河上游一带,人们常把牛羊皮缝制成皮筏,作为渡江工具。过去没有打气的工具,全靠用嘴把皮筏吹起来,没有足够的气力是吹不鼓的,对那些爱说大话的人,当地人就对它说:“你有本事,到河上吹吹牛皮看看。”以后人们就把那些爱说大话的人叫做“吹牛皮”。

拍马屁的由来

从前,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有匹好马是很荣耀的,人们相见,往往要拍拍对方的马股,称赞对方的马好。有的人为讨好马的主人,本是劣马也夸为好马。以后人们把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的行为喻为“拍马屁”。

钻钱眼的由来

明代郁履行的《谑浪》载:南宋绍兴年间,张循王最爱钱。有一次,皇宫开宴会,一个演员扮成天文学家说:在中显贵的人必定跟天象相应,用浑天仪看地,只看见星,不看见人,现在拿个铜钱来代替浑天仪。皇帝让先看自己,“天文学家”说是“帝王星”;又让看秦师坦,说是“丞相星”;又让看韩蕲王,说是“将军星”;最后看张循王,说“看不见星”。大家十分诧异,要求再仔细看看,“天文学家”看后说道:“始终看不见星,只见张循王生在钱眼里。”后来把那些吝啬刻薄、爱财如命的人,叫做会“钻钱眼”。

应声虫的由来

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有个故事说:扬中年得异疾,每每讲话,腹中就有小虫应声。几年以后,其声更大。有道士见了大惊说:“这是应声虫,如果不治疗,会传染给老婆孩子。最好读《本草》凡虫不应声的那味药,取而服之。”扬照办,读至“雷丸”虫不应声,吃了几粒,病就好了。后来扬到福建长汀地方,见到一个乞丐,也有这样的病,许多人好奇围观,扬告诉他这个药方,乞丐说:“我贫穷,没有什么技艺,留着它弄饭吃吧!这人体中的应声虫和社会上的应声虫何其相似,作者状物写情,把那些靠“应声虫”混饭吃的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这就是“应声虫”一词的出处。

“穿小鞋”的由来

据《钱载十国诗笺》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制了株六尺高的莲花,描以金色,称为金莲台。让他的宫女美娘,以帛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弯的月牙儿,站在金莲台上翩翩起舞。从那时起,就兴起了妇女缠足的风气。至清朝末年,1000多年来,汉族妇女一直因袭着以摧残身体为荣的缠足陋习。好端端的脚丫子,来了个霸王硬上弓,缠成弓弓足,美其名曰“小金莲”,并且讲究长不过三寸。于是男婚女嫁,差不多把三寸金莲作为衡量美的唯一标准。

可是,封建时代的婚姻,男女双方不得互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能知道人家脚大脚小呢?有办法,媒婆说媒都要带女方的鞋样儿,请男家定夺。如果女方故意把鞋样儿剪小哄骗人,也有办法。男方同意了婚事,就留下鞋样儿,按照尺寸做一双石榴花儿红绣鞋,连同订婚礼物一并送至女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上这双石榴花儿红绣鞋,如果当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穿不上,就要丢大丑哩。

传说有个十分标致的姑娘,她的后妈打算把她许给自己娘家侄儿为妻。这姑娘见过她的娘家侄儿,她侄儿不仅丑陋不堪,还是个哑巴,姑娘贵贱不愿意。这下惹恼了后妈,就打算狠狠整治姑娘一番。适逢有个媒婆登门,来给姑娘说媒,说的是邻村一位秀才,后妈表面上满口答应,背地里却剪了个小半寸的鞋样儿,请媒婆带走了。

大事成了之后,男家送来了订婚礼物和那双小半寸的石榴花儿红绣鞋,后妈悄悄将绣鞋收下藏起,临到上轿时,才拿给姑娘,姑娘怎么也穿不上这双小鞋,一气之下就悬梁自尽了。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便把那些背后使坏点子整治人的行为叫做“给人穿小鞋”。

“上一号”的由来

上厕所用“上一号”这个隐语来表达,恐怕很难有人说清了。其实,发明这个诙谐的专用词当属南京人。

20世纪50年代后期,南京城建康路邮局对面有一座厕所,朝街的墙上刻有水泥阳文编号“001”。这厕所式样新颖、美观,足以使市民称道,尤其那“001”的编号,更使人觉得新奇。因此,人们把这座厕所称为“一号”,后来,“一号”发展成了所有厕所的代称。

“上一号”首先在女同胞中流行,如今,男士们也照用了,这个妙不可言的隐语不但文雅,而且幽默,更含有一点办“头号大事”的意味。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在南京住过几年的外国人居然也学会了这个隐语。他们会伸出一个食指,脸上出现一种滑稽而神秘的表情,似乎不容别人声张,把“上一号”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露马脚”的由来

“露马脚”大意是有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或者别人知道后对己不利的事,在言行中不自觉地露出了真相。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成年时和一位平民出身的姑娘结了婚。姑娘姓马,长着一双未经缠足的大脚。这在当时是很不光彩的事。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马氏觉得“龙恩”虽重,也不应失却礼仪,因此整天穿着长裙,从不敢把一双大脚伸出裙外。一次,马氏坐轿上街,不料刮来一阵大风,轿帘被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突然露了出来,正巧被一些路过的平民百姓看见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露马脚”一词就流传了下来。

“拖油瓶”的来历

旧社会妇女再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带到后夫家去的,俗称“拖油瓶”。对于这样一个奇怪的称呼,许多人百思不解。其实这是以讹传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瓶”。

古时候寡妇再嫁,后夫取寡妇做妻子的,家境一般都不太好。旧社会天灾人祸频繁,一旦寡妇带来的子女有什么三长两短,往往引起前夫亲属的责难。后夫为避免这类纠葛,娶寡妇做妻子时,就要请人写一字据。言明前夫子女来时就有病,今后如有不测与后夫无关。因而人们就把再嫁妇女的子女称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与“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说成了“拖油瓶”。

振兴中华的由来

1874年,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曾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1894年11月和1895年2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振兴中会”,郑重宣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他们说的“惟有激耻以振之”,“中国可以自振”等,与“振兴中华”含义相同,虽是走的改良道路,但根本动因是救亡图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义和团的一些传单、揭贴、告白中,指斥帝国主义“祸乱中华”的罪恶,表示“扶保中华”的决心。

在19世纪后期,不同的政治派别不谋而合地提出了大体相同的口号,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这表明,“振兴中华”那时已是时代的要求,人心之所向。许多志士仁人正是在“振兴中华”口号的鼓舞下,投入爱国斗争的。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提出“振兴中华”,当然它的内容、意义同当初都大不相同了。这个口号在实践中已产生很大的号召力,正激励着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心,动员人们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和统一而奋斗。

“三句话不离本行”的由来

从前有一个小村,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一个是使船的,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儿,打架抬杠的,就请他们去当“说客”。

有一次,本村有老哥俩闹分家,由于人多,嘴多,心眼多,分了几天也分不清,就请这四人去当“说客”。这四人也觉得这次的事棘手,便先到厨师家开了个“碰头会”。厨师说:“我看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了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别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去才行。”赶车的接过话茬:“嗨,咱原先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大格就行。”使船的听着不耐烦了:“我看咱们别在家啰嗦了,不如到那儿再见风使舵,怎么顺手就怎么给他们划拉划拉得了。”

厨师的媳妇听他们说完“噗”地一声笑了:“我说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她的话刚说完,又引得全屋人大笑,原来,厨师媳妇是做小买卖的。

从此,“三句不离本行”也就作为一句俗语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