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49612400000041

第41章 反思传统回归本质(2)

《南京零距离》之所以受观众欢迎正在于它对新闻规律本质认识上的回归。它以市民的视角,关心市民身边的事,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时向群众提供相关资讯。平民化的选题,平民化的视角,使新闻与观众心理需求上实现了“零距离”。也许有人会质疑《南京零距离》作为都市频道以社会新闻为主体的栏目可以做到内容上的贴近性、服务性,但是以主旋律正面报道为主要选题内容的联播类主流新闻栏目却不易做到。确实,不同定位的新闻有不同的内容要求,但在遵循新闻规律上应是一致的。值得称道的是《南京零距离》也不是只报道百姓身边的事,同样关注主旋律的大事。

每逢重大节庆及特殊纪念日,《南京零距离》均推出大型节目或举办特别活动。南京解放53周年之际,使用飞艇在江苏电视史上第一次成功实现空中直播(《空中看南京》);中秋节,制作了南京历史上最大的灯笼(直径5.4米),并邀请一个五世同堂的家庭将其升起,并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国庆节,采用卫星直播车、微波转播车等转播设备进行了一次多点直播报道南京城市亮化的特别节目;2003年元旦,推出长达6小时的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从零开始》;2003年春节,播出16集系列专题片《四海情牵——天南海北南京人》,这也是江苏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环球采访。在日常播出中它也主动配合中心工作做主旋律的报道,如关注下岗职工再就业,推出下岗职工零距离系列培训班。他们在主旋律报道中以平民视角切入问题,使主旋律报道同样紧贴百姓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南京零距离》也有时政新闻,它的报道视角也不是报告、讨论等活动本身,而是从中找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结合点,如南京市两会的报道,《南京零距离》记者从代表提案中选取药物价格降低、增强物价透明度等直接影响百姓生活的事件进行报道。

新闻报道题材不论大小都可以服务受众,更何况从百姓利益出发就无所谓大小,以“小”见“大”是新闻的规律。大题材小角度切入,小题材可提炼出大主题,大与小本是辩证的关系。

新闻贵在“新”,新闻规律要求记者在“新”上下工夫,重视独家报道,抢报道上的第一时间,注重拼抢新闻的时效也是《南京零距离》受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每天60分钟播出25-35条新闻,其中超过80%是24小时内发生的新闻,一旦有突发事件,《南京零距离》记者通常是第一个到现场,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是栏目组对记者的要求,也因此能在众多新闻媒体竞争中力拔头筹,如轰动全国的“汤山镇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南京零距离》记者率先到现场;南京反扒英雄关志祥在反扒行动中意外受伤,《南京零距离》记者又是率先赶到并在第一时间向南京市民报道了此事。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大战中谁能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用第一手材料向观众作第一时间的报道必能脱颖而出获得观众,甚至是新闻业内同行的好评。电视现场第一手材料的画面传播把传统新闻时效要求的“今天的事情今天报”而转变成“现在的新闻现在报”;把“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变成“正在发生的事”,充分展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优势。

今天观众对新闻的需求不仅是知道了什么,还要了解事件的影响,所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对新闻的传播既快又深,要完成从快速传播新闻到紧随着的分析解释新闻。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是有分工的,消息新闻栏目简要报道,分析解释是专题新闻栏目的任务。而现在新闻传播已打破了这种明确分工。从满足受众需要,也从快的原则出发,在重要新闻处理上,做到了信息的发现→信息的延伸(提供事件相关背景)→信息的解读(认知)的新闻信息传递链接上的环环相连,用信息深化的客观手法使新闻实现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南京零距离》在重要报道中也是这样做的。如对反扒英雄意外受伤的报道不仅第一时间作报道还全程跟踪采访,利用背景资料拓展新闻空间。因为关志祥作为反扒英雄,《南京零距离》过去就以跟随拍摄手法拍到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也有现场采访的独家资料,足够的新闻画面延伸了今天的新闻事件,足够的资料画面使报道形象生动,独树一帜。在随后的报道中《南京零距离》记者又融入了独家思考,以《谁来为反扒英雄解忧》的报道率先提出了“反扒志愿者保护市民安全,可谁来保护反扒志愿者”这一问题,把人们对英雄的关注引向深入的人文关怀。这样的报道典型地体现了新闻传播理念的新走向。在为观众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上,在对新闻时效的追求上,在主要新闻信息传递的由快到深的全程流通上,《南京零距离》实现了遵循新闻规律,回归新闻本质上的“零距离”。

《南京零距离》成功的意义还在于它在传播方式上真正实现了在电视大众传播媒介中引入人际传播的优势。传统的联播类消息的新闻传播方式是相对封闭的,虽然也搞直播却没有充分发挥直播的优势,基本形式还是播音员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我播你听”的新闻传播格局,这很难形成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南京零距离》直播空间是开放式的,它发挥电视语言的优势,运用高科技提供的条件架构其平等交流和信息互动的传播平台,为新闻信息传播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开放互动体现在60分钟直播现场内,刚刚送到演播室的新闻可以随时予以播出,加强新闻的鲜活度。每次播出都有一个调查话题,请观众拨打热线反映自己的判断和意见,节目最后主持人都会公布调查结果,及时地反映民意,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功能。开放的传播空间变单向传播为观众的双向参与,使受者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对观众关注的重要事件把采访记者或当事人请到直播室与主持人对话,让观众了解画面之外的更多的情况。

《南京零距离》开放式的直播方式全方位地把人际交流引入到信息传播中来,充分地发挥了电视独具的优势。大众传播学家施拉姆曾说,最好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他又强调,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只有电视可以实现这种人际传播。早期在强调电视新闻优势时是指所拍摄画面形象上的优势,而今天强调的则是电视与被采访者,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信息的优势。现场画面固然重要,画面值千言,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画面又不是万能的,新闻突发事件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拍到的。采到听到的总比瞬息万变的现场拍到的要多。因此可视的语言传播在深入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有理论家强调“面对面”的交流思想是电视的最大长处。

讲话在电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讲话是通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是通过主持人在演播室与嘉宾及现场观众的交流以及面向观众的语言传递来完成的。它把人际交流全方位地引入电视新闻传播中来,充分发挥了形象画面与语言双重元素的优势。面对面用语言做人际传播是声音语言和伴随声音的体态语言,情景语言共同形成的立体信息传播,声形并举让观众自觉地参与进去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知上的共识。声形并茂的语言因为可视可信而有助信息传递的通畅到达。那种“我播你听”的传播方式,因欠缺平等交流的亲和力会使高饱和度的信息传递出现低到达率。因形式不当,而使信息因渠道不畅而流失。信息的高到达率需要受者的密切配合。

在新闻的人际传播中,同观众最直接交流者是主持人,主持人水准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水准,这已被国内外实践所证明,也被《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所印证。笔者在南京深感观众对《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的喜爱。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光头主持”的孟非不是端着架子播音,而是以带有他个性色彩的话说着新闻,以平等交流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在传受双方之间构架起信息畅通的渠道,使信息传递达到高到达率。孟非的形象在新闻主持人中可谓“另类”,他剃着光头,说起话来嘴角还略有些歪,形象上与传统的新闻主持人标准要求相去甚远。但他却以“就在你身边”的平民形象、以语言的个性风格而展现出的魅力赢得了南京市民的心。

个性魅力是主持人的学识修养、语言才能、性格气质乃至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主持人的个性可以营造节目的个性。个性化的主持人与个性化的节目是浑为一体的。现今的电视人深感苦恼的是精心策划打造一个具有新意的节目样式,很快就会被“克隆”,唯独不能“克隆”的是个性化的主持人,个性的主持人是栏目的标志,也是栏目克敌制胜的武器。

用采、编、播相结合的主持人要求来衡量,新闻节目主持人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选择者,分析者。在新闻主持人众多的素质条件要求中,最重要的是新闻工作的经验和流利的口才。他必须有新闻敏感,有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面对被访者他善于提问,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材料。同时,他能及时地把握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出口成章地流畅地向观众传播。作为栏目的主创者,他还要熟悉电视编导业务,有驾驭整个节目的能力。CNN主持人在国内传播界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主持人的记者素质,美国99.9%的电视新闻主持人是从当过记者的人中选拔出来的。孟非他虽年轻,却有较丰富的阅历和电视从业经验,当过印刷工,开过小商店。干电视后又做过摄像,当过记者,做过制片人,也做过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他喜爱文学,善于思考,更有与生俱来的好口才。思考加口才使他既在《孟非读报》,也在每天60分钟的节目中能自信地评点时事,加上与众不同的形象,形成了他独特的主持个性,也构成了《南京零距离》的独特风景。

探讨《南京零距离》引发的是对电视新闻改革的更多的思考,期望的是电视人真正解放思想,彻底摆脱传统、习惯思维的束缚,“与时俱进”地去传播新闻。理念上不断更新,实践中不断创新,满足观众对新闻传播的期望和需求,让电视新闻真正发挥主力和龙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