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不良饮食行为主要有哪些
不良饮食习惯会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孩子从小就应在家庭和学校受到良好的饮食行为的培养,这对人生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然而,当前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无规律,很多孩子不吃早餐,其实吃好早餐,可以使学生上午有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精神,专注地听老师讲课,提高学习效率,否则精神萎靡不振,疲惫不堪,影响了听课效率,容易出现差错,严重时候还会出现低血糖,甚至休克,严重损害学生身体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良后果。
(2)节食无度,一些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害怕发胖,一味节食,甚至造成青春期厌食症,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如果营养缺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
(3)常吃快餐,快餐的制作多以煎、炸、烤为主,所含能量高,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低,经常吃快餐,热能太多,多余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内储存起来,引起肥胖,而肥胖与多种疾病有关。
(4)另外不良饮食习惯还有多吃冷饮制品、经常吃方便面、喜欢吃无证摊贩的羊肉串、零食等。
249.你了解厌食症吗
厌食是指对食物无欲望或欲望很低,未进食就感到腹饱的食欲不振状态,以及拒食、畏食、“望饭生厌”等饮食行为异常的总称。因厌食而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素缺乏时,可称为厌食症。
厌食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精神因素可能造成学生厌食,比如学生学习负担重,作业过多,情绪紧张,或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再有家长一点压力,孩子就显得“心事重重”而不思饮食,这是常见的厌食原因之一。高脂肪餐也可能造成学生厌食,脂肪高的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进入肠道后的吸收速度也较慢,不易出现饥饿感,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经常食用单一的食物,往往会因缺乏味觉刺激和对食品的新奇感,使学生对饮食失去兴趣,慢慢地产生厌食。另外,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学生的进食,比如零食太多,果蔬太少,餐前吃糖等都会影响正餐时的食欲。除此之外,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同样也会引起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厌食。厌食除了因疾病引起的之外,大多与坏习惯有关,因此,引导学生把吃饭当成一种愉快的事情,从小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非常重要。
250.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早餐应摄取约占全天总热能的30%,午餐约占40%,晚餐约占30%。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一天中的上午常常是青少年学习最紧张、精力体力消耗最大的时间,需要足够的能量提供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正常情况下,从前一天晚餐后到第二天的早餐,间隔十几个小时,隔天晚餐中吸收的能量也基本上消耗殆尽,如果不进早餐或营养搭配不合理,能量就得不到补充或补充不足。而青少年在上午的学习中,身体储存的能量又会被大量消耗,就必然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的下降,影响脑力活动,这样青少年学生就会出现精力不济、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反应迟钝等症状,甚至还会发生低血糖性虚脱,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对大脑造成损害,这会对青少年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吃早餐的同学短期记忆力、数学测试成绩好于没有吃早餐的同学,早餐吃得充足的同学身体耐力、创造力、加法运算和数字核对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均优于早餐摄入不足的同学,早餐吃得好的同学明显比不吃早餐和早餐质量不好的同学精力充沛,思考问题积极。因此,青少年学生不仅应该吃早餐,还应该吃好早餐。
251.复习和考试期间的学生应注意哪方面饮食
饮食的原则主要是平衡膳食,同时还应考虑到孩子平时爱吃的食物,以孩子经常选用的为主,因为,如果考生能够很愉快地进食,就为保持良好的考试状态创造了条件。食物的口味应尽量以清淡为主,食物的种类要保证营养丰富,安全卫生。孩子晚上如果睡得较晚,可以喝1杯牛奶,有安神的作用。
考试期间应尽量多吃蔬菜、水果,其中含有很多膳食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对神经系统都非常有好处。吃饭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吃饭,那样容易引起紧张情绪,书也没看好,胃肠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吃饭要定时定量,使胃、肠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在注意营养丰富的同时,也不能吃得太多,吃得过多,同样也会因胃肠负担增加,甚至引起消化不良,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或考试。
252.体育锻炼对学生有何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发育最快、最重要的时期,这时的体型,肌肉和体能等经历着较大的变化。体育锻炼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长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防病能力。
运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有助于肌肉收缩力增强、肌肉发达、相互配合更完善,活动起来灵巧敏捷,身体健壮匀称不肥胖。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心跳慢而有力,使心脏赢得更多休息时间,心脏越来越强壮。同时为了满足身体氧气的需要,呼吸系统加倍工作,增大了胸围和肺活量,可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增加食欲,增强胃肠功能,为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运动还会对大脑不断产生刺激作用,使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听觉、视觉更加敏锐,智力发育更完善,从而能有效提升大脑的工作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避免精神紧张,消除疲劳,使思维敏捷,提高学习效率。总之体育运动对促进青少年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253.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吗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不愉快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减少焦虑,减轻疲劳感,还能提高记忆力和反应力。体育锻炼虽然是体能的对抗,但也是心理的游戏,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作用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来克服心理偏差。
如孤独怪癖不合群,可选择足球、篮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在集体活动中通过相互合作、互助交流进行人际沟通,提高交往能力。如腼腆、胆怯、难为情,那就应该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跳马、跳高等项目,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克服怕摔倒,跌痛等胆怯心理去超越障碍,以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如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就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短跑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良机,造成失误,它是培养手疾眼快、反应灵敏、身体灵巧的锻炼方法。如急躁易怒、易冲动,就应该参加棋类、射击、慢跑等持久而缓慢的体育项目,这些活动能增强自我控制力、稳定情绪从而锻炼耐心。
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儿童青少年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以及机智灵活、沉着果断、富有挑战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培养儿童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热爱学校有集体荣誉感的精神。对健全良好的个性和心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254.运动开始时需要准备活动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人体各个器官和大脑从相对静止状态到紧张活动需要有个过程,机体需要神经、心血管、肌肉和关节等系统做好充分准备,以适应由安静到运动的转变。准备活动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提高肌肉温度,克服僵硬状态,减少由于肌肉突然剧烈收缩造成的肌肉拉伤。二是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水平,为机体供氧、供血,减轻内脏器官的不适感。三是调节心理状态,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锻炼者心理状态调整到体育锻炼的情景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动前做适当准备活动,可使机体各系统逐步进入最佳运动状态。如果没有准备活动就进行体育运动,身体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四肢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无法充分发挥。活动方式多以慢跑、徒手操等为主。
255.运动结束时需要整理活动吗
整理活动的目的是使机体由紧张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静止的状态,它的意义不亚于准备活动,并非可有可无。因为剧烈活动时心脏处于高效率工作状态,突然停止运动后,心脏在短时间内仍然继续按照剧烈运动时的需要将大量的血液送到肌肉里,此时由于运动突停,下肢肌肉不再收缩,使心脏的回流量减少,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补充,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原有大脑里的血液还会急剧流向心脏,造成大脑暂时贫血,于是就会出现眼发黑、头晕、恶心甚至昏倒的现象,医学上称“重力性休克”。因此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来,而应当继续慢跑一段距离,然后做些深呼吸或轻微的体操,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重力性休克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继续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以补充剧烈运动时机体所欠的氧气,加速机体废物的排泄。总之,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可以使身体有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减轻运动后的不适和疲劳,防止意外的发生。
256.如何预防运动性创伤
运动性创伤一般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与运动有关的急慢性意外损伤,如骨折、关节脱位、扭伤、肌肉拉伤、皮肤破损等,绝大多数的运动创伤是可以预防避免的。首先,运动前要注意锻炼环境和锻炼器械的安全性,必要时要有防护措施。其次,要根据自身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锻炼,运动前要有准备活动,运动时要由慢而快、先易后难。运动量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先弱后强。运动时间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运动与休息要交替进行,运动后做些恢复整理活动。切记不在饥饿或刚吃过饭时运动,不在身体有病或不适时运动,不在危险的地方和无安全保护的地方运动。在夏季锻炼和出汗多时不要忘记及时补充水分,这些都有助于预防运动性创伤的发生。另外,对一些已经发生的创伤要及时治疗,这样可以避免陈旧性创伤的加重而演变为慢性创伤。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在医生的监测和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在急性病期应暂时停止运动,特别是感冒并发的心肌炎不可忽视,以免由于疾病期间参加体育锻炼而引发意外。
257.常见运动性创伤的应急处理有哪些
处理由运动引起的外伤应视损伤情况而定。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血肿等应采取先“冷”后“热”的办法。首先应立即采取冷敷的方法,可用冷水冲,冰块敷以减少内出血,减轻损伤,24小时后改用热敷,使血管扩张,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并辅助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云南白药、跌打丸、三七片等,或进行理疗,以利于消肿、散瘀、减少粘连,促进愈合。对一些皮肤破损或开放性伤口,则要进行彻底清创,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后,涂抹红汞或甲紫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包扎,疼痛较重的可服一点止痛药。
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了较重的运动损伤,如骨折、大出血、应包扎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然后去医院,如发生休克、晕厥等应立即送医院,以免延误治疗。
258.根据青少年健康状况分成哪几个组进行体育锻炼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发育水平和技能,以及学生不同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来决定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5版中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基本组、准备组和特别组。基本组的学生体格发育正常,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身体健康又经常参加锻炼,按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参加体育活动,专项活动和校内外比赛。准备组的学生身体条件稍差,心血管功能基本正常,不经常参加活动,按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部分项目进行锻炼,一般不参加专项训练和比赛活动。特别组的学生体弱或病残,不能参加正常体育活动,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
259.根据《儿童少年卫生学》第5版将心脏病、高血压以及肺结核学生应该如何分组
(1)心脏病学生:有器质性心脏病史,但心血管功能检查正常,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可列入准备组;若功能状况不佳或无运动基础可列入特别组;有生理杂音但心血管功能正常,又经常参加活动者可列入基本组;若很少参加运动可编入准备组;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恢复期的学生应列入特别组。
(2)高血压学生:血压增高但无心肾病理改变,自我感觉良好,心功能正常且经常参加活动者,可列入基本组;若伴有新肾病理改变,但心血管功能仍属正常,可列入准备组;各方面情况都较差的,可列入特别组。
(3)肺结核学生:肺结核病变范围小,病灶已钙化2年以上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可列入基本组;病变范围较大,钙化不到2年,或病变范围小但未完全钙化的,可列入准备组;已进入恢复期,但仍不时有低热、盗汗、易疲劳、食欲差等症状的,应列入特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