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49595800000041

第41章 网络青年的心理疾病(5)

第三,知性被压抑以后,青年的艺术天才无法发挥,变得木然、呆板,在感性的简单快乐和理性的老气横秋之外,神情单调,缺乏可爱的浪漫气质。特别是女青年,让人感觉呆板而不可爱。在男性身上表现出来的是缺乏幽默感,女孩子们经常形容一个男人像木头一样,说的就是这种人。缺乏起码的亲和力。

第四,理性被压抑,青年缺乏理性思考的机会,对事物求真、求实的愿望难以实现,缺乏明辨真理的欲望,缺乏真知灼见的研究能力,只是盲目而软弱地跟随某种主题生活,力求保全自己。中世纪宗教强权的时代,就是典型的理性遭到打击和压抑的时代,社会理性被压抑,科学发展必遭打击。

第五,灵性被压抑,青年信仰被约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自己的灵性目标,只能按照社会规定的政治或教育理想规划自己的生活,在自律和诚信方面被强制化遵从社会价值观。在今天这个个性化的时代,这样的统一规划往往和现实是脱节的,结果可能强化了青年的片面心理自我判断能力,降低了个人参与社会的热情,使青年更缺乏自律和诚信。青年在理性约束下从事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的评价准则由于过于单一而缺乏人性化的温暖。

2.过分或放纵性问题行为

第一,本性的过分放纵,青年更多地依靠原始本性生存,那是一种脱离社会规则的自然生活,这样的生活往往和盗窃、性犯罪、安全威胁直接联系在一起,这种对于社会的破坏是让人无法容忍的。所以,人对于本性的适当压抑是理智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社会属性的要求。

第二,感性和知性的放纵,缺乏或者故意脱离理性指导和约束,把自己放在非正统的另类人群中,这样的人群在任何时代都会被关注。

过去中国有人以闲云野鹤自居,而网络时代个性张扬,网络青年选择驴友自助游、同居、个性化艺术俱乐部等形式充实生活,主张非理性生活。作为张扬个性的表现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带来消极的社会后果,导致行为怪诞、毁坏正常社会规则等等。

第三,理性放纵或可称为大鸣大放,把一切社会事物都放在理性的拷问之下,这样的青年把一切都认为是理性的化身。遇到事情高度紧张,表现出缺乏情感、缺乏道德关怀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便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那个被称为动乱的十年产生了可怕的社会灾难。对于个人而言,则出现了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

第四,灵性放纵,完全不加约束的信仰自由,属于纯自由的社会形态。在原始状态和宗教统治时代,灵性的过分放纵,导致了极端宗教活动的泛滥,恣意破坏社会规则,出现远离社会生活的超现实空想。

如果个人出现这样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可能会比较接近精神分裂症。

二、常见的人格问题和人格障碍

按照一般的理解,人格问题是介于正常人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和前面分析的问题行为有很多交叉表现,但是人格问题更多地接近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00年6月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即DSM-IV-TR标准,其中将人格障碍定义为,个人经历和行为模式明显违背所处文化环境的预期,是弥散的,并且会引起忧虑。在这个标准手册中将人格障碍分为三组:古怪性或怪僻性人格障碍、戏剧性或情绪性人格障碍、焦虑性或恐惧性人格障碍,共10个类型,以下作简要介绍。

(一)古怪性或怪僻性人格障碍

共同特点是:古怪,经常怀疑他人,很难与他人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困难。在理性范畴的评价标准出现混乱后,人格不统一,心态失去平衡。包括三种类型:

第一,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的行为表现非常固执,对周围的人和事非常敏感,而且习惯性猜疑别人,通常自己非常紧张,很容易对别人产生嫉妒,自尊心和好胜心非常强,干什么都想把事情干得非常好,但是经常事与愿违,于是只好夸大事实,说假话哄骗别人也哄骗自己,平时语言总是带有攻击性,倾向于将过失和失误归罪于别人。

第二,分裂型人格障碍。这种人行动在现实中,但是想法总是脱离现实,异想天开,希望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主观感觉很强烈,在行为和穿着上喜欢把自己搞得很怪异,有时候相信自己有特异功能,可以知道未来的事情,预测别人的想法,行为效果非常低,得不到别人的赏识。

第三,分裂样人格障碍。这种人给别人的感觉极端内向,集体活动中非常被动,平时生活中独往独来,内心体验很少向外透露,注重一种事物体验,死钻牛角尖,情感冷漠,与社会和家庭疏远,一旦生气或者自己感觉不舒畅,就会采取破坏行为,而且常常以破坏自己的家庭来平衡从社会上受到的伤害感。这种人在工作上已经无法和别人合作,很多单位把这种人放在简单的岗位上,负责单一而且很简单的工作任务。

(二)戏剧性或情绪性人格障碍

共同特点是:表现出不适当或极端的变化无常的行为,通过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知性过度夸张,忽视理性的适当约束,所以,很难遵从社会规范。主要类型有:

第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过很多的压抑,自己内心非常苦闷,感觉社会不公平,别人对不起自己,行为中漠视其他人的存在,很容易冲动起来,并且在激动中容易伤害和侵犯他人的社会权利。

第二,边缘型人格障碍。这种人的生活不大合群,生活状态处于不稳定中,很少从人际关系中得到友爱关怀,自己的行为经常随主观感觉变化,个性强,很难合作,自己的情绪和自我意向稳定性差,情绪经常强烈波动,让其他人很难摸清当事人的状况。

第三,表演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特点,用过分做作的戏剧性动作吸引别人注意,像马戏团的演员,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只是片面注意自己的心情,而不大关心自己的行为后果。

第四,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非常喜欢关注自己的言行、长相及举止特点,很随便地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某种特征,而不关注别人的感受,过分自高自大,所以和别人的合作很难进行下去。这种人对自己的才能也往往夸大其词,经常说谎话,不做实事。

(三)焦虑性或恐惧性人格障碍

共同特点是:高水平的担忧和神经过敏,对道德规范过度关注,也就是说对理性的力量过度看重,把沉重的理性当作自己的灵性信仰目标,惶惶不可终日,完全失去感性和知性的快乐和幽默感,人生变得晦涩而沉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种人胆子很小,对别人尽量采取回避的态度,在集体行为中尽量退缩,表现出自卑和萎缩的行为,把自己的自尊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心理体验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委屈和挫折,战战兢兢,唯恐得罪和伤害社会权威,这种人活得非常累。

第二,依赖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总觉得自己难以独立,害怕被抛弃而失去社会归属,因此过度依赖别人,强烈要求他人为自己承担责任,一旦出现社会问题,马上就找到自己的依赖对象,寄生情绪很重,人格难以独立,这种人的生活多以悲剧收场。

第三,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做事情小心谨慎,而且追求完美,但由于自信不足,做事循规蹈矩,所以做完的事情总是一遍又一遍检查,反复检讨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出现了不应该有的失误,一旦检查出来失误更加会强化这种行为的心理机制。这种人因为紧张而缺少灵活性。

一般来说,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典型的强迫症有一些相同点,但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弥散性的,行为表现在多项活动中,并不针对特定事件,而强迫症的行为是针对特定事件的,比如不停地洗手。

凌辉、黄希庭等人2008年发表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报告,对全国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个行政区21个城市26所高校的4811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认为:人格障碍检出率在1.2%至7.6%之间,占比最高的为表演型(27.6%),最低的为分裂型(1.2%),也就是说,表演性人格障碍的青年比例较多,显示出他们忽视理性的反社会的特征;男生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自恋型、强迫型的人格问题表现显著高于女性,而依赖型问题主要表现在女生身上;农村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也证明这些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大,对社会的压抑情节很深,相应地人格障碍也比较多。分析结论是,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问题,男生比女生严重。这份调查针对的是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青年展开的。一方面证明前面我们的理论分析是合乎现实生活逻辑的,即社会贫困和情感打击等的压抑、个性成长的自尊要求、社会观念束缚是网络环境下人格障碍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也证明笔者提出的人格五要素理论在解释人格障碍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便于应用和讨论。

三、关于情绪障碍

前面已经分析了问题行为和人格障碍,其中问题行为是人格障碍的前提,而问题行为的表现方式,往往与情绪的发泄方式有直接关系。

也可以说,情绪的发泄方式和强度反映了青年行为中存在问题的程度。

生活中总会不断地有不良情绪需要发泄,而且非常直观,所以,我们发现问题行为也好,注意人格障碍也好,经常是从一个人的异常情绪表现开始的。是笑脸还是苦脸、是喜悦的还是沉闷的?情绪变化就这样成为观察一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的窗口。

(一)不良情绪的产生

人在生活中有很多非理性的精神因素,不断地影响到我们认知的准确性,扰乱正常的判断力,引起心理失衡,特别是网络青年心态飘浮不定的时期,非理性因素对情绪的影响更加明显。常见的非理性情绪因素有:

第一,嫉妒。嫉妒是心理失衡产生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嫉妒情绪,面对别人的成功就会不舒服,自我心理冲突加剧,而对被嫉妒者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嫉妒情绪主要是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因为他并没有把时间、经历和生命放在自己生命的积极进取上,而是蹉跎徘徊,专门盯着别人的成绩挑毛病,以实现自己的畸形心理满足,强烈的嫉妒很容易产生仇恨和报复。

第二,愤怒。愤怒是因为无法抑制自己的混乱情绪,失去冷静地解决问题和冲突的失控状态。愤怒往往造成现实的人际冲突。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很难顾及别人的尊严,并且严重地伤害了别人,因此,一时冲动的愤怒,可能意味着过后要付出高昂代价来弥补,有一些损失则是终生无法弥补的。

不过也有人对发怒有特别的理解。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董事会会长维特摩亚说,如果某人发怒,我觉得对于我自己的地位反而有帮助。这是一种高级的运用对方不良情绪的例证。

第三,恐惧。过于担忧就会导致产生恐惧情绪,而恐惧则使人学会回避、躲藏,而不是迎接挑战。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情绪,来自对压力的缺乏自信,不敢胜任。恐惧的泛化能导致焦虑,泛化的焦虑情绪,也就是对大小事情都焦虑的情绪状态,甚至比恐惧还要糟糕。产生恐惧情绪而不想方设法加以控制和克服,潜台词相当于默认自己是个缺乏自信的怯懦的人。

第四,抑郁。短时间的抑郁情绪比较容易摆脱出来,但是一旦抑郁情绪延续下来,慢慢形成一种习惯,就会成为人生非常大的障碍,因为改变一个人沉闷抑郁的情绪状态,需要改变他的人格特征,从认知、态度到观念,这意味着在青年成长过程中要重新设计自己的观念和模式,困难可想而知。

第五,狂躁。狂躁情绪是不安分的,在集体活动场合非常活跃,很容易受到关注。狂躁的情绪容易使人陶醉,所以,初次接触狂躁情绪时,会让人产生错误的感觉,以为他是多么的具有活力和使人感动。

狂躁和抑郁是两种极端的情绪状态。狂躁是极度兴奋,而抑郁是极度的抑制。在精神病分类里,有一种叫做狂躁——抑郁症。说的就是这两种情绪状态交杂、心理失去稳定的协调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往往是集体的带头人,也往往是人们心目中的死敌,因为他太难相处。

以上几种非理性因素,当某种因素程度加深、泛化,就会带来情绪障碍类精神疾病。

(二)情绪障碍

大体上说,情绪障碍是人格障碍的表现形式,情绪障碍致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疾病发作或复发的间接诱因,二是直接致病的因素。常见的有焦虑性障碍和心境性障碍两大类。

第一,焦虑性障碍。共有四种:一指焦虑障碍,是指广泛性焦虑,持久、恐惧对象不明确;二指惊恐障碍,是极度焦虑引起的发作性障碍;三指恐怖障碍,恐惧对象明确,且有回避行为。恐怖障碍常见的有三个类型,即单纯恐怖、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四指强迫性障碍,细分为两种形式,即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在人格障碍分析中基本涉及到了这些问题,作为情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特别是临床诊断和咨询中,具有针对性辅助分析作用。

第二,心境障碍。包括抑郁障碍、躁狂症和双相障碍。这一部分涉及到精神病学理论,主要用于对比研究,日常青年心理障碍很难见到,因此在此不作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