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49595800000040

第40章 网络青年的心理疾病(4)

在这样看似紧迫的背景下,2008年11月8日,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酝酿出台,网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报卫生部批准后,将在全国主要的甲级医院推广使用。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此事引发出无数的网络议论,其中声称荒唐的反对者居多。山东网康培训基地主任翟振杰认为,不能把网瘾简单地当精神病人看待。“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开教授说,我在美国查遍资料也没发现有人说网瘾是病。他认为网络成瘾只是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不用吃药就可以纠正,根本就不是精神病。2009年5月,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 PA)在华盛顿州召开年会。对于网瘾究竟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能否被纳入2012年D SM-V的论题,精神病学家们依然争论不休。从1995年网瘾一词被创造后,他们一直争论到现在。

更多的青年认为,现在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有几个人不是每天趴在网络上工作、学习、游戏?如果按照中国的专家口气,我们全都是网瘾患者了,岂不是成了笑话!

平心而论,由于沉溺网络,或所谓网瘾导致精神疾病的案例,确实是有。但是,网络时代青年对于网络的依赖情况越来越普遍,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网瘾症状,并且能够作为精神疾病的一般诊断标准?还真得谨慎斟酌。

据《京华时报》2009年5月8日以“山东专家用‘电击’刺激孩子脑部治疗网瘾惹争议”为题报道,号称全国戒网专家的杨永信在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治疗网瘾采用电击方法,配合使用精神类药物。来这里寻求治疗的孩子彼此称为盟友,对杨永信尊称为杨叔。一旦表现不好就会被“加圈”或“点现钱”。“加圈”是在盟友名字后面画一个圈,累计5个圈就要接受一次电击。“点现钱”就是被迫接受电击。记者在孩子们病房里看见一张清单,上面列举了86条规定,吃巧克力、空腹吃药、盟友未经许可坐杨叔椅子、上厕所锁门等都在其列,违反其中任何一条都有可能被电击。杨永信称,他使用的是1至5毫安电量,对大脑不会有任何伤害,但是会感觉相当疼。记者接触到的家长,大多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精神病患者,但他们却通过签协议,认可了杨永信给孩子吃药、通电等行为。杨永信说:“如果国家规定说精神卫生医师不能参与网瘾治疗,那我就马上停手不做网瘾治疗,但是现在国家没有规定说可以还是不可以。”

这个事件被披露不久,2009年7月14日《新京报》报道,国家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对“网瘾电击疗法”做出暂不宜应用于临床的研究结论,要求各地立即停止使用。

一位真假难辨的网瘾治疗专家,采用治疗重症精神病适用的电击手段,无端地为貌似网瘾的青少年诊断治疗网瘾,组织之荒唐、手段之冒失令人咂舌。

2.网瘾的主要特征

我们顺着肯定网瘾的思路去寻找其中的脉络。先来看看专家的分析。2007年1月16日的《北京晚报》刊登“中科院心理所揭秘网络成瘾基本原理”一文称,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项目科研成果,揭秘了网络成瘾的基本原理。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中科院心理所的高文斌认为,从小到大只有一个成长衡量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构成网络成瘾的首要因素。

文章介绍,该课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青少年网络使用与反社会倾向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上。

越喜欢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其反叛社会倾向越严重。国外青年网络依赖或者成瘾问题主要在于信息下载、网络通信、网上聊天、网络购物、网络赌博、网上色情信息等多个领域,而中国网络青年的网瘾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上,统计数据上超过了其他问题的总和。

联系起来看,中国网络青年的网瘾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成长标准单一,或者说是对于青年心身成长的价值判断标准单调,导致青年成长压力巨大,进而产生严重的反叛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由于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表达这种反叛的心理潜意识,所以寻找到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发泄和抱怨,时间久了便成为“网络瘾君子”。

问题的关键在于,网瘾的主要特征或者说判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39健康网(www.39.net)2009年9月10日的报道,在过去的5年里,在中国出现过至少4个网瘾标准:2006年8月陶宏开提出的标准;2008年1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陶然制定的标准;2009年3月田成华代表北医六院提出的标准;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杨永信自定的标准。2009年底或2010年卫生部委托北医六院制定的标准可能会出台。

目前出现的网瘾标准,几乎都可以在金伯利·杨提出的标准中找到影子。纽约州圣竼纳万切大学教授金伯利·杨在美国心理学会1996年的年会上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关网络成瘾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十条网瘾标准。包括无法自控地过度上网、影响正常社会功能、刻意隐瞒上网时间以及戒断后的焦躁症状等。他认为如果受试者符合四条或是四条以上的标准,且持续超过12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可以诊断为“网络依赖者”,也就是我们理解的网瘾。

文章介绍,被称为网瘾治疗先行者的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技大学精神病学学院布洛克教授(JeraldJ Block)已经不愿意接受所谓网瘾患者的求诊,“在没有权威判断的标准下,网瘾往往成为一些人钻空子的借口。每年我都接到大量的求助,要求我在法庭上证明他们因为犯网瘾病引发犯罪,或者以网瘾是病为借口向保险公司索取医疗赔偿。”

他在电子邮件中质疑,“我们是否急于把一些尚在讨论或者没有明确意义的议题包括在疾病内,而忽视诊断标准的权威性?”

归纳上述意见,网瘾问题目前还在激烈争论中,焦点在于网瘾的定义是怎样的?网瘾究竟是否属于精神病范畴?网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争论的背后还隐藏着急功近利的商业动机、争夺国家级标准制定权的学术地位等学术以外的所有权争夺。

这正应了笔者在前面分析中提到的,探讨个体人格心理健康,绝不单纯是心理要素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偏正与否,而是和社会功利所有权紧密相关。如果忽略了社会现实所有权代表对心理问题形成的机制以及对这些问题判断体系的影响,简单从心理学意义上讨论青年个体心理健康,包括网络心理特征,就会变成当代版的缘木求鱼。

简单分析来看,由于部分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心理问题,而且很多严重的心理障碍没有机会得到解决,导致这些问题在网络媒介中极端地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必然出现沉溺于网络环境的现象,严重的便构成网瘾问题。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

第一,初期是逃避和反叛社会压力,对周围生活的一切反感、厌烦,通过网络多元价值观点支撑自己的精神趣味,获得精神认同,并因此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渴望上网。随后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不上网则情绪低落、外表憔悴、眼神茫然,上网后精神立刻恢复正常。

第二,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无理由下载文件、制作网页,醉心于网上信息、网上猎奇。导致个人生理受损,正常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对网络以外的事情表现出冷漠和隔离。

主要表现为:网络交际或色情迷恋、网络游戏迷恋、网页浏览迷恋、虚拟社区生活迷恋等。

第三,持续对现实社会事件的不关注,忽视家人和学校、朋友的存在,现实人际交往萎缩、角色错位,把网络角色当成自己生活的主要价值,行为出现异常,进一步演变为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混乱,出现现实人格分裂症状。

从本质上判断,这是青年在社会巨大压力面前,社会心理适应不良,表现出来被动的心理反常现象;或者说是网络文化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不是单一的网络文化问题,而是不良生活情境的变态表现。

当现实心理障碍问题通过互联网放大以后,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极端化,便加速了人格心理疾病的表征。

2006年夏天,笔者接触到这样一位在读的大三学生。初中的时候,他离开家到镇上去读书。由于家庭贫困,每周只能吃些咸菜和馒头,营养跟不上,时常感冒发烧,不久得了鼻窦炎。情绪变坏了,学习成绩也只能勉强维持,有时甚至想自杀。假期回家干活,老觉得没有力气。在高中自招考试中,很幸运地考上了省重点学校。高中紧张的学习导致精神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不时感到抑郁。后来侥幸考上一所大学,心情却是越来越差,总是乐不起来。经常一个人孤单地去自习,在教室里却看着书发呆,看了半天都翻不过一页。没有朋友可以说话,很少交往。特别是上英语课,非常担心老师叫回答问题,一去课堂就焦虑得不行。有次上课被老师叫到讲台上复述,他面无表情地回答了,后来老师说他不是极为害羞就是心理有问题。到了大二开始迷恋网络。每天晚上都熬到后半夜三四点,结果每天都做梦,一躺下就觉得累得要死,满身大汗。第二天去上课只能睡觉,刚开始时还勉强直着身子,可后来发现还不如趴着睡觉。一米七五的个子瘦得只有52公斤。每天都活在困倦与病态里。到了大三终于在绝望中走进了北医六院,寻求治疗。他表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懦弱、不肯自杀。

这个案例说明,网络问题是综合性成长焦虑,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要冷静分析。网络心理障碍的前提是必定有一个家庭或个人生活潜在的病态压抑症结,而且这个潜在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单一的价值观评价问题。每个青年的个体心理差异很大,必须找到属于他的特殊的生长症结。如果简单地追究青年对于网络的迷恋,并且在末端采用另一种治疗手段戒除对于网络的依赖和迷恋,甚至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多元价值观带来了青年的心理疾病,那一定是错的。

(三)青年怎么预防网瘾?

从青年个人的角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心理预防:

第一,努力激发自己改变现状的动机。要冷静面对自己眼前面临的困惑,正视现实冲突和矛盾,为自己建立信心,通过网络和现实相结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客观描述自己的不良体验。把自己的不平衡心理和生理体验记录下来,过几天拿出来自我分析一下,看看思维理性、人际关系以及睡眠等指标的状态是否真的有问题,问题有多严重。

第三,可以寻求网络论坛的好心人帮助自己寻找痛苦的原因。比如家庭成长原因、学校师生关系原因、意外伤害原因、社会朋友以及利益伙伴冲突原因、恋爱失败原因等等,在大家的帮助下,冷静地分析社会环境对于自己的痛苦带来的危害程度,主动体验这种伤害,在体验中寻找新的分析评价观念。

第四,要建立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地评价自我潜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新的社会生活出路和平台,找到自己的快乐,使自我力量不断成长。

第五,巩固积极的心理平衡状态,改善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与大家快乐相处,彼此帮助,挑战生活中的困难。每次事件都要做好记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恢复一个快乐的网络青年的形象。

第三节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由个人的问题行为发展而来。也就是说,是行为出现异常变化之后,在一段时期无法恢复正常,反而慢慢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人格的病态特征。这种人格改变以后形成的障碍,会成为一种行为惯性,一般来说很难治疗和恢复。

一、问题行为

(一)怎么理解问题行为

传统观点认为,问题行为是指青年学生品德上有缺点、有问题的行为表现,而且这些行为会给学校、社会带来麻烦。问题行为还包括在性格发展上有偏差,比如,对教师或权威人士的长期对抗、旷课、挑衅、说谎、欺侮伙伴、欺骗别人、破坏公共财物等。

按照笔者的个性结构五要素的理论分析,这个观点是主要依靠社会理性的规则制定的主观化标准。笔者认为,以此标准衡量青年的行为偏差程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个性还有四个方面需要考虑。笔者认为,个性五要素中,不管哪个方面出现极端问题,表现为行为以后都属于问题行为,社会都必须高度关注。而上述问题中,主要涉及到灵性修养缺乏、不诚信、不自律,以及忽视理性规则的问题,还不够全面。

(二)问题行为的分类

问题行为的形成主要由压抑和放纵两方面引起。

1.压抑性问题行为

第一,本性受到压抑以后,比如没有条件保持身体清洁、始终和家长在一起睡觉等,慢慢会出现行为异常。像简单的饮食需求、性发育需求、安全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青年行为就会出现自卑倾向,羞愧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反面行为会出现自闭、窥阴癖、偷窃、欺骗、破坏等问题行为。

第二,感性属性受到压抑以后,比如家长不让孩子自己玩耍,看到孩子淘气就觉得是出格、不规矩,训导看管严格,青少年不敢开怀大笑,天真的、纯洁的感性特点被压抑,行为表现过于成熟,过早失去了应有的笑声和顽皮活跃的天性,眼神空洞,在集体中不愿意参加游戏,沉闷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