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导读
49553600000011

第11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

本章属于概论性质,具有纲领性特征,对以后各章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内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对病因、病机、发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等做了原则性的提示,为杂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学习重点:掌握疾病产生的条件、正气强弱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治疗原则,熟悉治未病的精神,了解四诊的具体方法。

一、原著精读

【原文1】 问曰:上工①治未病②,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③。四季脾王④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⑤,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词解】

①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②治未病:此处是指有病后,治其暂时未病的脏腑,以预防病邪的传变。

③实脾:即调补脾脏之义。

④四季脾旺:土寄旺于四季,故云四季脾旺,此处可以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很健旺之意。

⑤脾能伤肾:伤,制约。

【释义】 从整体观念出发,论述杂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本条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脏腑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阐明疾病有先后次序相传的规律。但重点还是在强调内伤杂病“治未病”的治疗原则。因为脏腑是有机的整体,尤其是五脏之间联系甚密,一脏有病,可及它脏,治疗须从整体考虑,治未病之脏腑,以防疾病传变。举肝病为例,论述了治未病的具体方法。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第一自然段通过对上工和中工的比较来说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重要性。举例肝病传脾的特点及其治疗来加以具体的说明。肝病易传脾,一般来说,肝实易传,脾虚易受;肝虚不易传,脾旺不易受。由于生理上的密切关系,肝病多传脾,故治肝病应当注意实脾以防变。若病证为肝实脾虚,应在泻肝的同时兼以实脾,使脾气旺盛,防止肝病传入。倘病证为肝实而脾不虚,可在泻肝的同时略加健脾和胃之品,避免损伤脾气。对肝虚的病证,原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提出酸、焦苦、甘药的治法。因酸入肝,肝虚补之以本味,故补用酸;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故助用焦苦;甘味之药能调和中气,故益用甘味之药。若肝实,则不用此法。本段提出了“虚则补其子”的治疗原则。

关于“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主要是强调治病务必分清虚实。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谓之虚虚;实证误用补法,使病邪更盛,谓之实实。这种虚当实泻、实当虚补的错误治法,反而加重了病情。《难经·八十一难》云:“无实实,无虚虚,无损不足而益有余。”因此,治病当辨清虚实,虚则当补,实则应泻。即是“补不足,损有余”的正治方法。原文“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都反映了这种虚实异治的观点。

本条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叶天士在治疗温热病时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当邪热在胃时,既用清热益胃的石膏、知母,又加入咸寒滋肾的阿胶、龟甲(板),防胃热下陷于肾,就是治未病思想在外感热病中的具体应用。

【原文2】 夫人禀五常①,因风气②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③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④,中人多死。千般疢难⑤,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⑥,不令邪风干忤⑦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⑧,针灸、膏摩⑨,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⑩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词解】

①五常:即五行。

②风气:指自然界的气候。

③元真:指元气或真气。

④客气邪风: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⑤疢难:疢难,此指疾病;千般,言其多也。

⑥养慎:指人要善于保养,调摄,外慎风寒。

⑦干忤(wu五):忤,违逆、抵触:干忤,此指干犯。

⑧导引、吐纳:导引指自我按摩,吐纳为一种调整呼吸的方法。这二者均为古代的体育疗法,起养生却病的作用。

⑨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的一种外治法。

⑩服食:指衣服,饮食。

【释义】 此条第一段论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病因分类。第二段阐述预防重于治疗、已病应早期治疗的具体方法。

第一段在开始提出“夫人禀五常……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一方面,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杂病的发病机制。指出正常自然气候对万物的生长有益,而反常的自然气候则能伤害万物,就如水能行舟、亦能覆舟—样。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也莫能例外。另一方面,人体正气有抗病能力,如五脏真气充盛,功能正常,营卫气血运行顺利,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正不胜邪,邪反易侵入人体,则发生疾病,甚至危及性命。

随后提出“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概括地提出了疾病的三因学说。疾病虽有万般变化,然其原因不外三条:一是经络受邪,传入脏腑,此由正气不足,邪气乘虚入内所致,故言“为内所因也”;二是皮肤受邪,通过血脉传注,仅见四肢九窍壅塞不通者,其病在外;三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此段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论述发病与防病。从发病学的角度看,疾病是人体内环境或内、外环境失调所造成的。若某种原因致体内正气不足,一旦经络感受外邪,邪气即可乘虚而入,内客于脏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人体正气的强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邪气的侵袭,是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正能胜邪则不病,反之则病。因此,本文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提出了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身体锻炼,养护正气,才能防止外界不正常的气候侵袭人体。对于病因的认识,本文强调了六淫的致病作用,确立了以脏腑经络定内外,对病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同时,提出了房室、金刃、虫兽所致之病,这是杂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宋·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就是源于此文,并有所发展(表2-1)。陈氏以外感六淫为外因,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因,房室、饮食、跌仆、金刃等所伤为不内外因,是着重论述三种类型的病因。张仲景虽强调正气不足,致邪深入,但未言及造成正气不足的具体原因。故可参考陈氏的情志内伤,这对内伤杂病的发病学有重要意义。

第二段重点论述杂病预防的重要性以及防治结合的措施与方法。指出若人能内养正气,卫外有力,阻止邪气侵犯经络,才能保持健康无病;倘一时不慎,感受病邪,外邪入中经络,应乘其未传入脏腑,便及早施治,以防微杜渐。并举例说明早期的治疗方法,比如四肢才觉重滞,即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逐邪外出,以免九窍闭塞不通;更要精神内守,遵守国家法令,避免禽兽等意外灾伤,并注意房室、饮食起居的调节,勿使形体虚衰,一切致病因素便无从侵入腠理。腠理是泛指人体的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以及皮肤肌肉间隙交界处的组织,为三焦所主,与皮肤、脏腑关系密切,它既是元真相会之处,又是气血流注的地方,具有渗泄体液,流通气血,抗御外邪内侵的功能,在人体抗御能力减退时,它便成为外邪入侵的门户。

【原文3】 问曰:病人有气色①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②;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③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④。

【词解】

①气色:五脏六腑的精华,藏于内的“气”和现于外的“色”,此处指表现于皮肤的光泽和颜色。

②水气:指水液内停的表现。

③目正圆:两眼直视不能转动,眼小目瞪之象。

④留饮:指水饮留在体内不行。此处指水饮泛溢之象。

【释义】 通过望面部气色诊察疾病和判断预后。

从内容上可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属五行归类方面的,即五脏、五色、五部相配,如鼻为脾所主,青为肝之色,鼻头色青为肝乘脾。二是为面部的一般望诊,如面色白为血不上荣,主亡血、失血等。人体五脏六腑之精华,藏于内者为气,显露于外者为色,本条列举了一些面部望诊,来说明望诊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此段论述也是对《内经》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原文中对“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中其气色显露的部位,历代注家看法不一致,有的指鼻部,有的指面部。作面部气色解释,似更接近于临床实际。同时临床望色在注意分部的时候,也应结合全身具体病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分析,辨证才能全面。

【原文4】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①,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②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③细而长者,头中病。

【词解】

①寂然:安静无声之谓。

②喑喑然:形容声音低微而不清澈。

③啾啾(jiū)然:形容声音细小而长。

【释义】 本条主要论述闻诊的临床运用。

“言为心声”,通过对不同病音的辨别来区分疾病。骨节间病导致体位转动不利,动则作痛,故病人常处于被迫的安静体位。若偶一转动,则痛加剧,可突然发出惊呼短叫。心膈间病,是指结胸、心痞、懊等一类病证。由于实邪闭塞心胸,致气道不畅,故声音低微而不清澈。头中病,多指偏头痛、巅顶痛之类病证,由于痛在头中,如作大声则震动头部,其痛愈甚,故声音不敢扬,由于胸膈气道正常无病,故声音虽细小但清长。

【原文5】 师曰:息摇肩①者,心中坚②;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③唾沫。

【词解】

①息摇肩:摇,动也,息摇肩,指呼吸即抬肩。

②心中坚:心中犹言胸中。心中坚,即胸中坚满之谓。

③肺痿:病名,指肺气痿弱不用。

【释义】 本条论述察呼吸、望形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从其描述的症状看,“息摇肩者,心中坚”,多为实证,是由实邪壅塞在胸,以致胸部气闭,呼吸困难。常伴有鼻翼扇动,胸闷气喘等症;息引胸中上气者,咳,为胸中有邪,阻塞气道,以致肺气不降,呼吸时气上逆而为咳;呼吸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是因为肺脏萎弱,不能司正常呼吸,故虽张口呼吸,仍感短气不足以息。经云:

“闻而知之者谓之神”,凡病者的声音有所改变,则反映了不同的疾病。本条论述闻诊,从病人不同的语声判断为不同的疾病,说明了仲景闻诊的精细和对闻诊的重视。

【原文6】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①,在下焦者,其吸远②,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③者,不治。

【词解】

①吸促:指吸气浅短而急迫。

②吸远:指吸气深而长。

③呼吸动摇振振:指病人呼吸急促时,出现身体动摇不安之状。

【释义】 本条论述望呼吸以辨别病位之上下、病情之虚实,并判断其预后吉凶。

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多由于实邪壅塞中焦,影响肺气的肃降引起呼吸浅而次频。若下其中焦实邪,则气机调畅,呼吸可恢复正常;若吸而微数是由于宗气衰竭,肾不纳气,游息无根,则属不治。如中焦邪实而又正虚的,下则伤正,补又碍邪,此亦为难治之证。病在上焦,吸气短促困难,为肺气大虚所致;或病在下焦,吸气深长而困难,为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者,都是难治之证。呼吸时全身振振动摇,是虚弱已甚,是形气相失的危重证候,故曰“不治”。本条体现了中医学呼吸之气主于肺而根于肾的基本理论。

【原文7】 师曰:寸口脉①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②。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词解】

①寸口脉:寸口,一名气口,又名脉口。此处寸口脉当指两手寸部的六部脉。

②四时各随其色:指春青、夏赤、秋白、冬黑的四时气色。

【释义】 本条论述脉象与四时气色相结合的诊病方法。

人与自然密切相关,正常人的脉象和气色,往往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寒温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例如,春时肝旺,脉弦,色青是为正常,假如此时色反白,脉反毛(秋脉),是为非其时而有其色脉,即属不正常的现象。因此,临床上可以据此来诊察疾病。《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非其时之色,皆当病”。结合时令,望色切脉辨病是中医学人与自然整体观的又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