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
49551200000017

第17章 饮食中的“五味”

1.五味

何谓“五味”,就是指食物中的五种味道,用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语言来说,就是叫做“五味,酸、苦、辛、咸、甘也。”用今日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比较普遍的用语来说,就是叫做:酸甜苦辣咸。

而食物中的“五味”,来源于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

所谓,“主食”,就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各种各样的粮食,或曰“五谷杂粮”;不言而喻,其中当然亦包括面粉在内。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归纳概括起来,不外乎“阴”和“阳”;而食物中的“五味”,就有“阴”和“阳”的区别:凡是属于味辛、甘性质的食物,入口人胃,经过吸收消化后,转化为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阳”或曰“阳气”;凡是属于酸、苦性质的食物,入口入胃,经过吸收消化后,转化为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或曰“阴气”;用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的语言来说,就是叫做:“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调和,人则平安。”(《千金食治》)。

2.五味不可过

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例如:其“阴”,或曰其阴精的产生,来源于日常生活饮食中的“五味”。但是,必需要说明的是: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储藏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阴”,或曰“阴精”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亦会因为食“五味”太过,而受到伤害。

食味中的“五味”,不论哪一味,都不能过食,过食了,对人的身体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

过食酸味,会使人出现使“五脏”的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就会使其“五脏”中脾气的衰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食物中的酸味入肝,日常生活中,人们适量的食用酸味,可以养肝;但是,太过了就不好,因为太过则就会使其“五脏”中的肝气淫溢过盛。肝在五行属木,木盛则克土,脾属土,所以肝强则脾弱,日久而脾气绝;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叫做;“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过食咸味,就会使人其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为什么呢?古学者张志聪作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注:肾主骨)。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抑郁也。”

不仅如此,古书《类经》十卷第五注,亦作了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并且是恰到好处,指出:“咸入肾,肾主骨,过于咸则伤肾,故大骨气劳。劳,困剧也。咸走血,血伤故肌肉短缩。咸从水化,水胜则克火,故心气抑。”

过食甘味或曰过食甜味,会使人“五脏”中的心脏其心气满闷,使其气逆作喘,随之使其颜发黑,使其“五脏”中的肾脏其肾气失于平衡;为什么呢?古书《类经》十三卷第五注,则作了比较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甘入脾,过于甘则滞缓上焦,故心气喘满。甘从土化,土胜则水病,故黑色见于外而肾气不衡于内。衡,平也。”

过食苦味,会使人“五脏”中的脾脏,其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就会使“六腑”中的胃气壅滞;为什么呢?古书《类经》十三卷第五注,作了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因为“五脏”中的脾,其“脾气不濡,则胃气留滞,故日乃厚,厚者胀满之谓。”

不仅如此,古学者高土宗亦注释云:“脾为湿土,胃为燥土,两土相济。今脾气不濡,则胃气过燥,故胃气乃厚。厚,燥实也。”

过食辛味,会使人其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为什么呢?古书《类经》十三卷第五注,作了比较透彻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沮,坏也。弛,纵也,央,殃同。辛人肺,过于辛则肺气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辛散气,则精神耗伤,故日乃央。”

总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应注意和讲究,要谨慎地调“五味”。不论哪一味,都不能过食,只有将“五味”调和恰到好处,则才会使其人的骨骼强健,使其筋脉柔和,使其人的气血通畅,并随之就会使腠理致密。而所谓“腠理”,则是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交接处。而所谓其“腠理致密”,其意思就是说:人体或曰人体内,其气血通畅,腠理致密,就能够抗御外邪入侵,使人不会受到伤害。

所以说,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应该十分注意讲究和重视必要的养生之道,并且按照正确的好方法,加以实行,则就会使人能够长寿,用古人的语言来说,就是叫做:“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以上所说的饮食“五味”,则不可过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辛,筋脉沮□,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3.五味多食影响健康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凡是多食咸味,就会使人的血脉凝涩不畅,随之就会使人出现或曰反映人的颜面其色泽发生变化。凡是多食苦味,就会使人的皮肤枯槁而毫毛脱落。凡是多食辛味,就会使人的筋脉劲急而爪甲枯干。凡是多食酸味,就会使人的肌肉粗厚皱缩而口唇掀揭。凡是多食甘味(就是俗称的甜味),就会使人的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们还应该具有这样的认识,就是食物中“五味”,分别是与五脏之气有相合的对应关系,例如:心欲得苦味;肺欲得辛味;肝欲得酸味;脾欲得甘味;肾欲得咸味。这就是“五味”与“五脏”之气相合的对应关系。

以上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及其精神实质,用《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第十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是故多食成,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腊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成,此五味之合五脏之气也。

4.色味当五脏

食物中的“色味”,与我们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的关系,亦很密切。所以,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们应该具有食物中“色味当五脏”的认识,内容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说:繁多复杂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凡是属于白色和辛味应于肺;赤色和苦味应于心;青色和酸味应于肝;黄色和甘味应于脾;黑色和咸味应于肾。

不仅如此,而且人们还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就是因人体内的“五脏”外合五体,所以食物中的白色应于皮;赤色应于脉;青色应于筋,黄色应于肉;黑色应于肾。

上面说的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第十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成。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