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49546300000076

第76章 学习放弃解放自己

秋天把凝重的思考按时交到了冬天的手中。于是,有了冬天的冷峻和沉思。

冬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冬天是一个守望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生命是静态的。在北方,一切生命的迹象归于无限的沉默,原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褐黄色的田野和呼啸的风演绎出一曲狂放的冬之曲。

冬天的畅想,哀婉而劲烈,树是光秃秃的枝条,路是漫无边际的黄尘,荒凉得没有生机,延伸延伸再延伸,一直到生命的极致。就是那随风飘扬的尘土,也有极致的穿透力,落在山野落在河川,落在冬天生命的脊梁上,给冬天覆盖上厚重的寒冷。冬,冷到了脊髓里,冷到了内心里。

这样的季节,是一个需要放弃的季节,放弃伸张的思绪,静静地围着炉火,可以听风的诉说,也可以观雪的妩媚;可以烫一壶酒,呼朋唤友,谈谈风花雪月的浪漫,说说人生得失的机缘。

不过思绪的触角不要伸得太远,那样才能时刻感受到温暖,太远了的思绪,会在游走的时候迷失方向,让思绪在冬天里流浪,那是对冬天嘲弄,也是对思绪的放纵。

所以,在冬天,要学会放弃,放弃赏花的愉悦,放弃踏青的休闲,放弃野游的惬意,放弃一些闲适梦想,把自己牢牢地把握在想象的范围内,总结得失。

《百喻经》中的“杀驼破瓮”是一则非常耐读的寓言,一个人看到骆驼渴了,就用一个瓮盛满水饮骆驼,可是骆驼把整个头伸进了瓮中,无法取下瓮,这个人为了取下瓮,只好砍下骆驼的头,结果头断瓮破,弄了个一无所有。

佛说:我们一些修行的人,往往自作聪明,修行不皈依佛法,为了一些小的私欲,以为可以善得一生,而放弃佛法中的宽宏,导致一生的努力付之东流。

当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愚人是非常少的。但是,聪明人有时也会犯愚人的错误。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在五十岁以后才能看出来,因为五十岁以前是活给事业、家庭、儿女的,倘若五十岁以前没有把孩子培养好,那么下半生不会有歇心的日子。儿女的负担会让你感到活着真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即便是到了死亡的时候,还有很多牵挂。倘若五十岁时夫妻不和,感情缺失,那么下半生注定生活在一个无法皈依的环境中,心情是快活不起来的,免不了郁闷伴随到生命的终结,多么的可怕。倘若过了五十岁,还为了某种利益活着,在上司和领导的面前低声下气,那么,人格的缺失会使你感到活着就是卑躬屈膝,自我没有任何可以歌颂的地方,顶多就是一个为了别人欲望生存的应声虫。人有时根据某些利益的需要,叮咬别人,到了死亡的时候,可能连你的儿女都觉得身为你的后人感到耻辱,因为你没有给他们留下可以支撑人生的道德支柱。

这样的人历史上不少,现实中也不少。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倘若还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值几斤几两,那么他的后半生注定是悲惨的。很多过去看似很风光的人到了晚年,境况日下,不是生活所迫,而是自己种植的因果成型。因此,在显赫的时候学会回过头来看,笙歌自古没有夜夜唱响的,美貌也无长生不衰的。衙门是铁打的,因为政府需要运转,官是流动的,走了张屠夫,还有王屠夫,也许杀猪的水平更高。财富轮流转,看看世界富豪排行榜,哪有永远当老大的富翁。

放弃一些燃烧的欲望,注入一些清新的空气。看山,山有了仙气;看水,水有了灵气。看身边的人也会多一些祥和的目光。此时的爱人也许人老珠黄,肚腩鼓胀,可是那种温暖像自己盖久了的那床被子,贴心舒适;此时的朋友虽然平淡无奇,却是一壶醇香的酒,酣畅淋漓后回味无穷。

如果放弃是一种选择,骆驼和瓮只能留一个,那么我们还是要吃饭的家伙,不要盛水的瓮,可欲望可能诱使我们迷失双眼。

春天放弃了鲜花,选择了夏天的茂盛,夏天放弃了热烈,选择了秋天的丰硕,秋天放弃了成熟,选择了冬天的沉思,冬天却孕育了新的生命。

人生的四季,也是在学会放弃的过程中,给自己的精神寄托铺一条生命之路。

杀驼取瓮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复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当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