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49546300000007

第7章 隐藏的罪恶

寓言说:有一个人生了七个儿子,一个儿子死了,他想把那个儿子埋在家里,再带着其他六个儿子离家出走。邻居说:你为什么不把死的那个儿子埋在外面,却要带着活人离开家呢?那个人一听有道理,可是只有两个人才能凑成一担,于是,他又杀了一个儿子凑成一担,挑到山里埋了。当时的人都嘲笑他愚昧、无知、残忍。

此寓意是说七个儿子代表了佛家的七聚戒,死了一个儿子隐喻破了一戒;置放在家中比喻将罪恶隐藏在心中,离家出走表示放弃修行;出去埋葬是说将所犯错误永远埋葬,不再违犯戒律;再杀一子似乎是又犯一条戒律,不想悔改,被人看穿了索性恶事恶做,陷入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了。

佛说:人性有善有恶,趋恶求善抑或趋善求恶,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因心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

破一戒确实不足于破七聚戒,此时,罪恶之心有善念在心会从善而行,认真悔改;有恶念在心会从恶而行,不思悔改。隐藏罪恶是人性之本然,隐藏之后呢?是内心漫长的煎熬。是因其恶而反观内心,知错就改,虔诚修行,正其心,不再破戒;还是因其恶而姑息其心,助心为纣,走入罪恶的深渊呢?以“杀子成担”来看,愚人之愚应该是后者,其真正的原因是参不透佛法的奥妙。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的错误中逐步完善自我,在错误之后是心生悔过,还是漫继其心,似乎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功名事业。错了就是错了,不要给错误找主观原因,否则,其错就为再错了,岂不是变成此愚人了吗?

杀子成担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旁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