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49546300000016

第16章 平常心

朋友的孩子中了高考状元,着实让人高兴。这孩子学习一直就不错,学校又是有名的重点中学,在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都得了第一,校级状元、市级状元、省级状元都是有可能的。学校和老师都希望他为学校争得荣誉,他自己也充满了信心,父母更是期待他取得好成绩。然而,在第一年的高考中,他的成绩仅仅只是上了重点线,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发挥失常。孩子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他太想得那个状元了,也许那个状元本不该是他的。

孩子放弃了那次机会,重新再考,如愿以偿,得了状元。可是在考试以前,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过要他考状元的事,孩子也说,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就行了,结果得了状元。

佛讲:世上也有这样的人,向菩萨求得之法,菩萨巧使妙法,教他休习十二姻缘。他依法奉行,积累功德,获得阿罗汉果,得以修成正果。对于愚昧之人,反其道而行之,则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浅。

所以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反也。”那么,这个不合理的“横逆”,也就是遭遇,对于有志者来说,能使其身心受益匪浅。

有一座庙里的老方丈年事已高,要在众弟子里选一个慧根优秀的弟子接他的住持之位,弟子们知道后都积极表现,想取得师父的青睐。有个弟子平时课业修为都非常出色,这时就更加努力了,可是,自己反而觉得修为不如以前精进,就去问师父,师父笑而不答。有一天,师父想吃山下王老汉种的香瓜,就带他下山去买王老汉的香瓜,付了钱,王老汉拿起两个香瓜掂了一下,递给师父:“正好一斤三两。”

弟子说:“你没称,怎么知道就是一斤三两?”王老汉说:“小师父,如果错了,你把老汉这双手给剁了。”弟子说:“你就那么自信?”王老汉说:“小师父,不是老汉吹,卖了这么多年瓜,老汉还没掂错过。”弟子童心未泯,和王老汉较上劲了:“老施主,可是你说的,错了别怪我不客气。”王老汉笑呵呵地说:“你称吧,你称吧。”弟子拿着香瓜到旁边的秤上一称,不多不少,果然是一斤三两。

王老汉说:“小师父,这些年老汉卖瓜就没用过过秤。”师父说:“老王头,你别吹,不见得你每次都能掂得准。”“嘿,老方丈,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我哪次出过错。”

王老汉和师父又较上真了。

师父拿出一块银子递给王老汉:“老王头,这块银子我也不知道是多少,你要能掂出来,就归你了。”

王老汉问:“真的?”师父说:“出家人不打诳语。”

周围的人啧啧称叹,有的说:“老王头,你卖一个夏天的瓜,也不一定能挣这么多。”

王老汉拿着银子,掂了几掂,有些迟疑地说:“有一斤五两?”

师父说:“你可掂准了。”王老汉又掂了几下说:“是一斤五两。”师父说:“借刚才那个施主的秤用一下。”拿来一称,是一斤三两。

弟子愣了,王老汉也愣了,看着自己的手说:“一斤三两,它咋就能掂错了呢?”

回去的路上,弟子问师父原因,师父说:“在荣誉和利益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够以平常心看待事物的发展呢。”

弟子豁然明白:“谢谢师父教诲。”后来,这个弟子再不想争当住持这个事,潜心修佛,终于成为一代高僧。诗曰:大海不选尘埃,好花不择开处。心有虚谷,能容各种真气。

令狐冲虽然偶尔练成魔教教主的“吸星大法”,但因为趋善怯恶,最终修得《易筋经》,得为正道,成为一代武林圣主。

学习艺业,要耐得住寂寞,多艺者未必有才。沉下心去,才能守住其志,从一为大,才能触类旁通,这中间就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又何愁不能笑傲江湖。

干嘛非要吃速生之药!

取速生药

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王要莫看。待与王药,然后示王。”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敕左右赐以珍宝。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