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49520700000006

第6章 广涉猎,增情趣(1)

皇家的怡情养生之道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

博览群书,汲取精神营养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要能够博览群书,从历代统治者的升降沉浮和国家的兴衰荣辱中汲取经验教训,对内政外交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顺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规律,是他们帝业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中国历史上最爱读书并且能做到学以致用的皇帝,莫过于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身为满族人,玄烨既要学习满族文字和骑射技能,继承满族老祖宗的传统文化,又要研修汉字汉文和儒家经典,适应大清王朝天下一统的需要。玄烨五岁开始读书,并且“早夜诵读,无问寒暑,惟有读书作字而已。”他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八岁登极之后,愈加勤奋,曾因刻苦攻读而咯血。他说:“朕自五龄,即知读书。八龄践祚,辄以《学》《庸》训诂。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日所读书,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反复探索,必心与理会,不使纤毫捍格,实觉义理悦心,故乐此不疲耳!”

康熙帝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认识,明辨是非,更好地治国安民。他说:读书是为了“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国、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谈《周易》,览《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著文,日以为常,自首之年,手不释卷。他组织编纂了著名的《清文鉴》《康熙字典》《全唐诗》等巨著,还自著了长达176卷的诗文集《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康熙不仅精通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还爱钻研数学、化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音韵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他从少年时就感到,要做一个明君,不能不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他曾无不感慨地说:“汤若望于午门外九卿前,当面睹测日影,奈九卿中,无一知其法者。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康熙在宫中从耶稣教会士修研数学、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耶稣会士张诚、白晋等将《几何原本》译成满文,在内廷教习,皇帝康熙的学业令人惊叹不已,著有满汉文合璧的《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他还亲自动手演算习题、做实验。至今,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康熙帝演算数学题时所用的桌子和文具。

基于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康熙帝还开辟了让西洋人在朝廷做官的先例。他任耶稣会成员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从此,西洋人担任钦天监监正、监副者相继不绝?他让南怀仁等制造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天体仪,并绘图立说,著《灵台仪象志》。他命法国传教士白晋到欧洲约聘科技之士。后来,白晋用法文撰写了《康熙帝传》,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欧洲人对中国有了较多的了解和认识。樊守义到欧洲留学,撰写了《身见录》,回到北京后,康熙帝亲自召见他,向他了解西方的情况。

康熙帝命人编纂了《律历渊源》,编绘了《皇舆全览书》,并自著科学文集《几暇格物编》。作为一个封建皇帝,能够如此重视西方自然科学,并有如此深的造诣,这在中外历史上都十分罕见。总之,康熙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学精神的一个皇帝,他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

康熙帝对医学的重视和了解,本书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另行叙述。

乾隆帝受其皇祖父康熙帝的教育和熏陶,也堪称是一个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皇帝。清史专家阎崇年在《清朝皇帝列传》中指出,博学多才的乾隆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和学者。作为满人,他不仅精通新、老满族文字,而且还懂汉、蒙、藏、维等多种语言文字。他在接见蒙古王公时,欣然用蒙古语同他们对话,显得格外亲切。他在平定准噶尔期间,先后接见萨喇勒和阿睦尔撒纳等人时,都用一口流利的蒙古语同他们交谈。他对大臣们说:“凡有谕旨兼蒙古文者,必经朕亲加改正,方可颁发。以理番院所拟原稿,示蒙古王公多不能解。缘翻译人员,未能谙习蒙古语,就虚文实字敷衍成篇,遂致不相吻合。”可见他的蒙古文水平之高,高过了理番院的蒙古文专门人员。

乾隆还用藏语同班禅额尔德尼谈过话。

乾隆帝70大寿时,六世班禅不远万里长途跋涉,从西藏拉萨到承德避暑山庄朝见乾隆皇帝。乾隆用藏语与他细论藏文经典。原来,他从16岁就开始诵习蒙古及藏文经典,长达五十余年。他精通世故语文和佛教经典,章嘉呼图克图大师受命翻译《大藏经》时,都要经过乾隆逐字逐句的裁定。他会维吾尔族语,不用带翻译就能阅读维吾尔文字并直接同维吾尔人交谈。他会维吾尔语,对用兵新疆起了很大作用。掌握满、汉、蒙、藏、维五种语言文字,对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乾隆帝在书法、绘画、诗文方面,也出手不凡,颇有造诣,不愧是一个难得的天才。他的这些特长和爱好,本书将在后面有关章节述及。

赋诗言志,抒发胸臆

历史上不少皇帝擅长吟诗作画,抒发豪情壮志。

大家知道,汉高祖刘邦以及楚霸王项羽,都曾留下过千古名句。刘邦名作当属《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的背景是,沛县小吏刘邦在秦代末年参加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死后,他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继续战斗,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秦亡以后,他先后消灭与他争雄的项羽及其他割据势力,重新完成了统一大业。这是他衣锦还乡时写的一首感怀诗。项羽的名诗是《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其诗写的是他在垓下被刘邦的汉军重重包围,不得不演出一场“霸王别姬”的历史悲剧。刘、项二人的诗虽然不多见,但仅有的这两首,都堪称诗歌史上的杰作。

三国时期的魏武帝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文学家。

《魏书》说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射禽猛兽,尝于南皮一射雉获六十三头。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由此可见,这位善于权数的兵家,是何等地多才多艺!“横槊赋诗,盖一世之雄也。”

曹操虽是武将出身,但他同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却因杰出的诗词歌赋,而成为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熟悉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建安文学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周围聚集了许多著名文人而形成的文化潮流,如被称为“建安七子”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踽、应场、徐干等。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都是汉末军阀混战的经历者,他们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较深的了解和感受;同时,自己也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因此,他们常常登高而赋,慷慨悲歌,吐露他们希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留下了《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以及《燕歌行》《洛神赋》等千古名篇,强壮了“建安风骨”。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写道:“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即源于曹操的名诗《步出夏门行》。

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留名史册的大诗人。曹丕为曹操次子。曹操死后,他继承曹操的官职和爵位,封为丞相、魏王。公元220年冬,自立为大魏皇帝。他当了七年皇帝,在军事、政治上建树不大,但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他的诗留传至今的有四十多首,其中的《燕歌行》,描写一个无助的女子在深秋月夜,遥望一河相隔的牵牛织女,怀念远出不归的丈夫。其诗感情委婉真挚,语言秀丽简洁,情景交融,是我国现存文学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年代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曹丕同父异母的弟弟曹植,则是建安文学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辞赋,是屈原《离骚》精神的直接继承。他那首脍炙人口的《洛神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一个神人相恋,无从结合,终于含恨分离的故事。由于艺术水平极高,成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作。但他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还是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十多首。他的诗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乐府民歌和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放牛娃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从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虽然因家庭贫寒,未受过文化启蒙和教育,但特殊的经历,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也使他成了一个诗人。在皇觉寺当和尚时,这个不安分的青年人开始认字,先是修研简单的佛教经文,继而与他朋友共同研读《史记》《礼记》等经典,很快提高了文化水平。他还爱上了历代名人的名诗佳句,经常吟诵,并且自己也学着写作诗词、歌赋及散文,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抱负。在胡士萼点校的《明太祖集》一书中,就录入了朱元璋创作的诗、词等114首。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些诗词也许粗糙了点,但它充分表达了这位农民皇帝热爱自然、寄情山水、豁达开朗、积极上进的胸怀。在《春日钟山行》一诗中,他写道:“我爱山松好,云理常不老”,最后两句是“山清水清我亦清,有秋足我是民宝”。这样的诗虽谈不上精彩,但它表达了朱元璋并非简单地陶醉于自然,而是想为民众做些事情的抱负。总而言之,这位农民皇帝的诗作,感情朴素真挚,富有强烈的个性。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诗人皇帝”,除了极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外,还因为他特别喜欢读书。在艰苦卓绝的争夺战中,这个放牛娃出身的人深感知识的极端重要,便主动网罗了冯胜、陶安、刘基、朱升等一批有识之士,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受这些儒雅之士的耳濡目染,在文化上先天不足的朱元璋读起书来简直是废寝忘食,乐以忘忧,即使在打仗的间隙也不忘读书。

做了皇帝后,他读书的兴致更浓,特意命人在奉天门建文渊阁,收藏诸子百家之作,设置若干名大学士,自己经常抽空去那里,“命诸儒讲经史,躬自批阅,终日忘倦”。他特别喜欢读史书,尤其重视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时常引以为戒。一些文人赞扬他说:“太祖高皇帝在军中喜阅经史,操笔成文,雄浑如玄化自然”。朱元璋自己也颇为得意地说:“我起草野,未尝师授,然读书成文,涣然理顺,岂非天生耶?”

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也像乃父一样,是一个手不释卷、重视历史文化事业的皇帝,其功不亚于历代名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朱棣君临天下后,迁都北京,疏通了大运河,派遣郑和六下西洋,并且尊儒纳士,广罗人才,编纂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长达22877卷,字数达3亿7000多万,内容包括了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爱写诗而且写得最多的,莫过于清朝的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他的御制诗集,在25岁登极前,就有《乐善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凡750首。在位60年间,尽管曰理万机,仍笔耕不辍,写御制诗5集,收诗41800首。他说:“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诗。”又说:“每天余时,或作书,或作画,而作诗最为常事。每天必作数首。”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的一天,他乘船畅游颐和园昆明湖,“舟行十里诗八首,却未曾消四刻时”。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他驻跸北京香山,五日之间竟作诗67首!真是“放舟览景,俄顷之间,得诗数首。”可见作诗是他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据历史学家统计,乾隆一生作诗的数量超过了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的陆游。有唐一代,出了2200多位著名的诗人,其作品集《全唐诗》,才480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