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讲,你的思维方式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不是以讲道理为主的。要养成讲道理的习惯不是说说就行,而是要将讲道理的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脑海中。你不但要在心里讲道理,而且,还要让你的语言和行动更具逻辑性。”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上面这个例子中的词不达意的现象其实是很常见的。父母在和孩子说明道理之后,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孩子没有采取行动,父母觉得已经说过了的道理没有必要反复说来说去。为了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往往强调起自己来了,像“我已经说过多少遍了,你难道没有听见?”这样的话,便很容易说出口。
殊不知,这样的话一出口,性质便有可能发生变化,因为如果不再强调道理,父母将从讲道理的角色变成了压制孩子的角色,父母将从“讲道理”的父母变成了“要求孩子听话”的父母。
其实,父母很委屈,他们表面上是在强调自己,实际上强调的是刚刚说过的道理。很可惜,这样词不达意的话传达不了这样的信息,孩子更是无法理解而且很难接受。
避免容易引起误解的沟通方式
除了前面词不达意的话外,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还有必须注意的要点。
有的父母喜欢用暗示的沟通方式。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明白基本的道理,应该知道事情该如何做。所以,在孩子的做法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时,父母通过身体语言,例如瞪眼等,或者通过情绪反应,例如故意表现出生气等态度试图暗示孩子已经做错了,这种做法极容易引起孩子的误解,进而让孩子不知所措。
请父母注意,道理再“基本”,如果没有人和孩子讲解而且孩子不主动学习的话,孩子将永远不会懂得这些道理。也就是说,基于认知特点,孩子不可能无“师”自通!被溺爱的孩子到了很大的年龄头脑仍然非常简单、处理问题的能力差等,都是因为父母过度宠爱孩子,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理的讲解和传授,同时,在安逸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缺乏通过实践感知和体会道理的机会,而且主动学习的动力也不强。换句话说,被溺爱的孩子晚熟、能力差是因为与道理和做事方法相关的“概念”有缺失、有偏差、有错误所致。
一般来说,暗示的动作或者语言与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之间缺失推理过程,对孩子要求较高。如果父母对孩子认知的把握度不够、技巧不足,很容易使孩子因为逻辑问题而无法理解父母的用意,所以如无特殊需要,请父母尽量少用暗示的方法和孩子进行沟通,直接说清楚可能是最容易的方式。
有的父母喜欢利用“替代作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劝阻。父母试图给孩子安排一些事情来制止或者防止孩子做某事,这是典型的“小花招”。
例如,孩子玩电脑时间较长,父母甚是不满,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甚至根本不提玩儿电脑的事情,父母只是以“需要锻炼身体”“某某事情更好玩”为借口要求孩子下楼玩耍或者做其他事情等。不管父母的要求能否达到,在“玩电脑”这件事情上,父母没有尽到和孩子说明道理的义务。孩子呢?或许会因为接收到的信息有限,认为父母是“惹事精”而心生厌烦。
父母的本意只是对孩子进行劝阻,所以父母所指派的事情未必必须做。让“无关紧要”的事情剥夺孩子的选择,这至少值得商榷。如果站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处理的话,父母不应该隐瞒真实意图,而是直接针对玩电脑的事情和孩子进行沟通,说出孩子不能玩电脑的理由。劝阻之后,孩子是否需要下楼玩、是否需要做某某事情等再作具体分析。
还有些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思维混乱、表述不清,这当然会引起孩子的误解或者不适。这些父母的话语无法正确地表达他们的想法或者不合常理,极易引发沟通的障碍甚至孩子的反感。
例如,有一次,天气变冷,贝贝妈给贝贝添加了衣物。第二天,贝贝不想再穿了,抗议道:“我不冷,你加的衣服太厚了,我热!”
“热啥呀热!你也不看看天气,穿这一点衣服哪里会热!”
“我就是热嘛!”
“你热不热我还不知道……”贝贝妈的口中竟然蹦出了这样一句话!很显然,她的思维不合常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其实不少,最常见的可能是父母根据自己的判断要求孩子做事,可是孩子不听父母的,在出现不理想的结果时,父母开始抱怨,此时父母比较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话语。从孩子的立场上看,父母的认知可能很无厘头。例如:“我让你喝水你都不喝,咳嗽了吧!”“你要是学习上再努力些,你会考不过他?”“别太累了,我不希望你考第一!”……请稍微思考一下,喝水与咳嗽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自己的孩子再努力些,别人家的孩子难道不会更努力些吗?希望孩子轻松固然很好,可是考第一难道变成了坏事……
教育孩子是个技术活,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不懂装懂,父母必须确保采取的教育措施能导致想要的结果:如果对疾病不了解,不要想当然地随意给孩子用药;如果不知道孩子学习效率的高低,不要单纯地压迫孩子学习;如果不清楚孩子是怎么想的,不要武断地对孩子的行为定性……
不欺骗,不隐瞒
一切强调客观,没什么说的。需要说明的是,父母不必担心客观的东西对孩子造成伤害,例如,孩子对“性”感兴趣等。如果孩子向您询问这些问题,您要站在自己真正接受的观点上回答孩子;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或者事实上已经接触,您要主动和他们讨论。请相信“掩耳盗铃”是没有用的,欺骗更是枉然。您自己的素质和见解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观点,所以请提高自己的修养,先让自己有一套系统的和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讨孩子喜欢
在不影响教育目标的情况下,和孩子玩耍、让孩子高兴能显著地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具体的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尽量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模式,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等。这些,都将对您的教育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不多说,极力推荐,并希望各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重点考虑、优先考虑!
合理控制孩子的舒服和难受
在前一节中,我们已经对如何利用“利”和“害”引导孩子行为的原理作了说明。但是,我们没有仔细讨论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不过,在实际教育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详细讨论之前,请各位父母先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问题1:“骂孩子”的手法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害”吗?
问题2:“给孩子买玩具”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利”吗?
问题3:同样的“害”和“利”,孩子的感受是不是一样的?
问题4:“害”就是“害”,“利”就是“利”,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可以分开对待吗?
父母可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不过,我既然这样问了,我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对于问题1来说,如果父母的方式不同,父亲选择恶狠狠地“打”,母亲倾向于严厉地“骂”,那么,两害相权取其轻,“骂”对孩子来说成了“利”,孩子更希望母亲来教训自己;再极端一些,如果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深深地伤害了父母,父母已经绝望,孩子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渴望得到父母的谅解,那么,父母的“骂”对孩子来说将成为享受。您说呢?
对于问题2来说,如果要买的玩具孩子不喜欢,而且因为已经买了这个玩具孩子不能再有其他消费的话,买玩具对孩子来说还能称为“利”吗?
对于问题3来说,如果孩子每次犯错都要招致惩罚,孩子难道不能适应了您的惩罚,进而对您的惩罚免疫吗?也就是说,同样严厉的惩罚会因为孩子承受能力的增强而变小;如果孩子犯了个小错误,您在他面前嘟嘟囔囔,起初孩子还能泰然处之,可是您经常这样,孩子还能忍受吗?他们多数会因为您的嘟囔变得暴躁。您嘟囔的“害”还是那样的“害”,但是对孩子来说,你嘟囔的“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无穷大了。也就是说,“害”可以因为孩子承受能力的降低而增强。
如果孩子喜欢糖果,那么第一次给他买的时候,他的喜悦感一定非常强。可是,如果天天给孩子买呢?他的喜悦感难道不会变弱吗?这是“利”变弱的例子。假如孩子喜欢存钱,在起初得到1元零花钱时,他可能不会太兴奋。可是,等他已经存钱至9990元之后,在尽早存够1万元的诱惑下,他每次得到1元钱时,恐怕都很难淡定。这是“利”变强的例子。
也就是说,同样的“害”和“利”,对孩子的影响是会变化的,孩子的感受当然也会发生改变。
对于问题4来说,如果您给孩子买了他心仪的玩具,他当然会很喜欢。可是,如果您因为他玩这个玩具耽误了正事而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呢?可能有的父母会认为,心仪的玩具到手孩子会非常满意,而且玩具一直都在,玩具的好处孩子时时处处都能感觉得到。您批评了孩子虽然让孩子不高兴,但是批评的难受感不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孩子忘记您对他的批评而对您购买玩具心存感激。这种情况的确可能发生,但是,批评对孩子的“害”是存在的,是否可以忽略其实很难说。如果您的批评对孩子的影响足够严重,孩子会迁怒于玩具,对玩具从喜欢变成讨厌;如果您的批评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虽然他还是喜欢那个玩具,他对玩具的钟爱程度其实是变小了;如果您的批评对孩子的影响本来就很小,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忽略了批评的存在。
同样的教育举措(例如批评、夸奖、吵等)对孩子来说是“利”还是“害”并不一定,其“利”“害”的大小也很难说,不同的教育举措不能单独对待必须综合考虑。
要合理利用“利”和“害”对孩子进行教育,首先必须能准确地把握“利”和“害”。如果父母不知道某项教育举措对孩子是“利”还是“害”,也不知道“利”和“害”的大小,父母显然是无法利用“利”和“害”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那么,面对“利”和“害”的复杂性,父母该如何处理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父母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教育举措作个评估,对孩子是“利”是“害”作个初步判断,然后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来判断自己的初步判断是否出现偏差,如果有偏差的话及时作出调整。一般来说,父母的初步判断是准确的,较少会出现偏差。出现偏差的只是特殊情况。例如,训斥孩子对孩子来说一般是“害”,训斥得越厉害,其“害”就越大;给孩子买物品一般来说是“利”,未买之前孩子催得越急“利”就越大等。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您对教育举措的估计是否正确,验证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即便教育举措不需要调整,验证也可以让父母做到心中有数。教育孩子我们需要的是“一定”而不是“可能”,这就是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来评价教育举措的效果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简单地说,如果孩子感到舒服、感到高兴,那么您的教育举措对孩子来说就是“利”。舒服和高兴的程度决定了“利”的大小;如果孩子感到别扭、感到难过,那么您的教育举措对孩子来说就是“害”。别扭和难过的程度决定了“害”的大小。如此一来,判断是“利”是“害”变成了判断孩子是舒服和高兴还是别扭和难过,这就容易把握了。“利”“害”大小的判断也变得非常容易。最难判断的“利”和“害”的综合影响让孩子自己判断,最后,请孩子反馈给我们一个结果就行了。
一句话,合理控制孩子的“利”和“害”就是合理控制孩子的舒服和难受。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您想让孩子学习,那么就要让孩子觉得,相比之下,学习比不学习舒服就行了。至于采取怎样的方式,不必拘泥于形式,您说了算!
不要“夹着尾巴”逃走
鉴于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多数父母有过度教育孩子的欲望。但是,揠苗助长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父母在拥有必要的教育技巧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处理孩子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您的要求太高了,放弃正在进行的教育举措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尽量不要“夹着尾巴”逃走,这样的话,您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话也就那么回事。父母的面子是小事,孩子今后的教育是大事,您说呢?
“剑理”有了,招式还成问题吗?
您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有效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鼓励、表扬、嘟囔、吵等都可以选择。但是,请注意孩子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无法恢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