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小时候,最喜欢被妈妈抱起来,或是被爸爸高高地举上肩头,每当他们那样做的时候,我的心中就充满喜悦与好奇,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等自己有了孩子,从他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终于有一天我不用再抱着他上街了,他自己已经能走很长的路啦。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就别提啦!有一天我依旧兴高采烈地带儿子上街采购,进了商场,他却怎么也不愿意自己走了。我只好蹲下身来试图哄哄他,让他继续前行。就在蹲下身保持跟孩子身高相同的那一瞬间,我突然了解了孩子的感受,他的视线前面黑色、蓝色一片,全是大人们的裤子在眼前晃动,若是换了我,我也不愿在这样的视野下前行了。
蹲下来,保持和孩子同样的视野,你才能看见他所看到的画面;蹲下来,更是一种谦卑的心态、温柔的陪伴;蹲下来,你才能平等地与孩子对话。记得在一次公开课的分享环节,一位已经年过四十的女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还是小学一年级的她,高兴地哼唱着从音乐课上学到的一首歌回家。当时的她并未注意到母亲来了,而只是听到母亲突如其来的声音:“你唱得太难听了,真是五音不全!”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高声歌唱,音乐课成了她学生时代最不喜欢的一门功课,常常不合格。到她成年后,却有位音乐学院的教授对她说,你的音色真美,如果从小训练,有可能发展成为动听的女中音。听到这话的那一刻,她真有种想哭的委屈。
一个15岁的少年曾含着眼泪对我说,在他的记忆里,已经数不清被爸爸打过多少回了,最狠的一次,爸爸用木棍打他,如果当时没有在场的亲戚阻拦,他定会被打死。现在的他跟爸爸没话说,甚至看见爸爸就会恐惧得想逃离。当我跟他爸爸聊起少年的感受时,爸爸说:“哪个孩子没挨过打?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我相信这位父亲说的是事实,但孩子的恐惧也是事实。
亲子间这样或那样的对待、影响和互动中,生命的链条被巧妙地复制着,孩子从父母身上习得的经验,像烙印一样被准确地传递下去。每个幼小的身体上、心灵里记录着一次次拥抱与亲吻,也记刻着一次次挫折跟打击。即使那些细节经过时光冲刷早已被遗忘,但孩子的身体还记得,他的潜意识也还记得。
在一千次一万次相似的态度、语言和行动的重复后,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了。长大成人的孩子不再是白纸,上面涂抹了各种颜色,如不同的情绪:欢喜与愤怒,开心与悲哀,平静或惊恐;还有不同的处事态度:主动或被动,积极或消极。所以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更像是建筑师,如果最初的地基没打好,看似完美的建筑也会有随时坍塌的风险。
孩子是不需要教育的,只需要给他提供所需的环境。在爱、自由、平等的对话基础上,父母才能更好地读懂孩子的内心,才有机会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从而用更智慧的方式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赋予孩子更多美好和快乐,让孩子学会积极、乐观、独立地面对属于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