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再小,
也不是你的附属品,
他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和意志。
请给予他应有的尊重,
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他。
他不是小孩子,而是微型大人
情景再现:
我的隔壁住着位来自英国的年轻妈妈桃瑞丝和她的女儿艾米。一次,我准备邀请3岁的艾米来我家做客。当我到她家邀请艾米时,习惯性地只打算征求她母亲的同意。因为在我看来,孩子那么小,这样的邀约更像是家长间的约定。我的孩子从1岁多就开始和别的小朋友约着一起玩,那时的他话还说不利落,所以这样的社交活动只是母亲间的约定。细想起来,其实一直都是我在给孩子挑选玩伴。
当我问桃瑞丝,艾米是否能到我家做客时,她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把艾米叫过来,蹲下身子认认真真地问孩子愿不愿意去我家做客,不管孩子还是那么幼小。看到艾米高兴地点头了,她才正式答应下来。桃瑞丝的举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如何从细节上体现并做到的。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好像只是象征性的,却并不只是一个形式,而是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某某想和你一起玩,你愿意和他一起玩吗?这表达出父母对孩子意愿的尊重,尽管孩子还很幼小,选择的范围也很有限。
每个家长都应该不断反省和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几乎所有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都会犯错,我也不例外。回顾我教育儿子的经验,曾犯过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替孩子做决定,幸亏我及时发现了这个错误。从桃瑞丝一个小小的举动中,我也受到启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这件事情上,我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上,然而这种尊重精神却是很多父母所缺乏的。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属于自己的,那么,替孩子做主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谁会注意到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呢?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人小、需要成人照顾,就把他看成自己的附属品,要受自己的支配。孩子并非是父母的附属品,他和父母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需要被尊重。现在很多父母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想到的是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体是否健康,却没有看到或是忽略了孩子也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也有自己的意愿和思维的事实。
父母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孩子不是小孩子,而是微型大人。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1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这标志着孩子主体“我”的发展。18个月到24个月的幼儿逐渐会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如我、你)来称呼自己和他人,这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完成了第一个飞跃。要知道,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一步,也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让父母苦恼的是,幼儿在2岁左右所表现出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与强烈的占有欲,甚至认为“我看到的东西就是我的”。在行为上,幼儿经常把“我”“我的”这两个字眼挂在嘴边。有时,孩子会突然从你手里抢走小勺子或某件玩具,并大声宣布“这是我的”。
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因而责备孩子自私、不懂得分享。其实,儿童此时的想法和感觉是察觉到“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知道“我”是独立于他人之外的个体,当然属于我的东西也是我特有的,包括我的头、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玩具等。任何一个“他”敢动“我”及“我的”东西,会让“我”大大地不舒服,会遭受到“我”强大的对抗。由于孩子正进入积极建立自我的时期,虽然他不确定该如何去做,但他会铆足劲儿去做。此时,如果家长们了解到心理发展的必然经历和奥秘,将会以欣喜的心情来看待孩子的不再乖乖听话和“自私”,而不是徒增些许烦恼。尊重孩子在这阶段的心理需求,信赖他的感觉,才能帮助他们成为懂得分享的人。
3岁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期,其心理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阶段,积极地建立自我意识,也从与周围人的互动中感受到爱与尊重。每位妈妈都有亲身体验:婴儿时期的宝宝更陶醉在自己的怀抱中,可是3岁以后的孩子会逐渐地、自觉地拉开与自己的距离。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我是一个独立于你之外的个体”。这个阶段孩子的口头语经常是“我的”“我要”“我会”“我来”,以此来表达自我的独立意向。从这个时期开始,父母的意识应该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应该意识到孩子的年纪虽然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人长大了要走自己的路。从小把他当独立人看,给他必要的尊重和选择的余地,成年之后,他才会拥有自信和独立的精神。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愿意按自己的方式压制孩子的行为或者替他们做决定,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很明白越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他们会发展得越快,也会更早地独立,这样就意味着他们会更早地离开我们。正是这种分离焦虑让我们在孩子需要足够尊重时无法在某个当下做出更恰当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潜意识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接受这种改变。这种会被孩子抛弃的焦虑感会因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而持续到孩子成年后。
昨天还是妈妈怀里的娇宝宝,今天突然要独立,什么都要“自己来”,明明自己做不好,却什么事都想参与,还不让别人帮忙。
但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父母会说:“孩子变得不听话了!”事实上,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孩子可喜的进步。孩子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父母有一样的平等地位。在孩子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
那么家长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出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呢?
首先,父母应当合理地保护孩子的“占有欲”。
当孩子把“我”“我的”挂在嘴边时,别忙着责备他,这并不代表他自私或主观意识强。若有其他大人斥责或嘲笑他这种表现,你还须为孩子解释,说明孩子处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当孩子吵着“我的”“我的”时,你则须从旁肯定他,“对!这是你的小火车。”“对!那是你的娃娃。”但也要教他一些规矩,告诉他:“对,这是你的,慢慢说,但不可以尖叫。”当其他小客人来访,他不愿把某些玩具借给小客人玩时,别责备他,接受孩子的做法并告诉他:“好的。我们来找别的玩具借给他玩。”当别的孩子抢走了属于孩子的玩具时,应该帮孩子保护其所有物,你可以拿另一个玩具去换,尽量让玩具物归原主,并告诉孩子:“来!拿回你的玩具,哥哥并不是故意要抢你的玩具,他只是借来玩玩。”
“占有欲强”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正常表现,虽然他与别的孩子相处时,会使父母觉得尴尬,但是明智的父母不会要求这个时期的孩子去“分享”。因为就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建立明确的自我意识是首要之务。如果父母强迫要求这个时期的孩子去“分享”,将使孩子在表面上不得已接受你的做法,但在心理上,由于自我意识建立不完全,成人之后更容易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的人。
在支持孩子“占有欲”的同时,父母还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不属于他的。对18个月大的孩子,可以从指认身体开始,告诉孩子:“这是爸爸的手,不是宝宝的。”接着,再转移至其他方面——“这是爸爸的床,不是宝宝的。”然后你带着孩子去看他的床,用夸张的动作来表达,会让孩子开心地接受。带孩子出门时,也不忘提醒他有些东西并不属于他,比如到幼儿园时,告诉他:“这些玩具不是宝宝的,宝宝的玩具在家里。”
有时候孩子会坚持带着玩具出门,若这个玩具便于携带又安全的话,父母应尽量容许他的这种行为,因为孩子对钟爱玩具的保护欲望就像保护其身体的一部分。随身带着宝宝喜爱的玩具,还能帮你省下不少麻烦。当宝宝抱着别人的东西不放时,你就可告诉他:“这个娃娃是姐姐的,你的娃娃在这里,来,拿好!”一个在家长看来毫不起眼的玩具,对这时期的孩童来说,象征意义相当重大。他会将属于他的东西,寸步不离地携带着,借以巩固自我认同感并增强安全感。
其次,父母应该珍惜婴幼儿的自我独立意向。
在生活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1岁半至3岁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婴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上厕所、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最好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就拥有独立的房间,循序渐进地培养他独立睡觉的习惯。还可以告诉孩子,哪些区域是属于他的,哪些是属于爸爸妈妈的,当他要使用其他人的空间时,必须先征求对方同意。父母在使用孩子的所有物时,也须事先征求他的同意,这样可为孩子树立榜样,让他同时也懂得尊重他人的所有物品;如果孩子拒绝的话,请接受孩子的拒绝,告诉孩子:“好吧!”
父母还要允许孩子有适合他年龄段的看似简单的想法存在,给孩子一些由他自主处理的事情,接受孩子对成人的合理建议,相信孩子的每一次保证等。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或者看电视,然后问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与孩子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到事情共同探讨,共同商量,让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这样,会使孩子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孩子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当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获得成人支持时,幼儿就会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珍惜孩子的独立意向,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使他的独立性不断发展。
要点回顾 你知道吗?
1.孩子是“我”的附属品吗?
不是,孩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上,而不应该代替孩子做决定。
2.孩子也需要尊重?
需要。从十几个月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并引申出很强的占有欲,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并尽可能培养孩子独立的思想和技能。
没有天才宝贝,只有最好的教育方法
情景再现:
我遇到过一个妈妈,她说每次催看电视的女儿去洗澡都很困难,我就和她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验。一个周六的傍晚,我对正在看电视的儿子说:“儿子,你先去洗澡。”儿子却反问我:“为什么你不先去洗澡呢?”我觉得孩子说的没错啊,于是自己先去洗澡了。待我洗完澡出来,儿子立马从电视机前站了起来,主动去洗澡了。这位妈妈照着我说的方式去做了,可是一次也没有成功。
为什么这位妈妈先去洗澡以后,她的女儿却没有主动去洗澡呢?因为那是她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人物改变了,结果也会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环境、生长经历不同。后来,我仔细询问了这位妈妈,原来她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拖延,做事疲疲沓沓,洗澡、做功课、吃晚饭,都要求“过一会儿再说”,而我儿子却没有这种问题。所以,她女儿主动去洗澡的几率很小。我告诉她,你不妨试一试计时方法,就是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出发,弄清她做某件事需要多长时间,然后设定好时间,最后促使孩子在限定的时间里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具体到上述案例来说,这位妈妈在洗澡之前,可以先告诉孩子:“妈妈要去洗澡了,十分钟后出来,你看表给妈妈计时,等一会儿妈妈也帮你计时哦!”这招对她的女儿就有效多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敏感多疑,有的孩子争强好胜,有的孩子懦弱退缩,有的孩子勇敢坚强。父母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够愉快地接受,这样才会获得好的效果。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呢?答案在你的心里。因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书本上讲的方法,只是站在一个普遍适用的高度提出的忠告和建议,供父母借鉴;但父母将这些方法用在自家孩子身上之前,还要好好想一想它们的适用性。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而且每种个性都有成功的可能,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发掘和引导孩子的个性。那么,你是否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呢?怎样才能发掘出孩子内心最大的潜能呢?你需要承认孩子间的不同,并尊重这些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从性格气质到智力体力,从思维方式到行为习惯,差异无处不在。即使是兄弟姐妹也会有诸多不同,但我们往往不由自主地盯着孩子的弱点,结果越看越抱怨,越比心里越不平衡。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外貌特征、性格、气质、思维方式等都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比如,孩子的阅读能力强,父母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不好,数学差,但喜欢历史,很爱读书,父母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多表扬孩子爱读书,同时教给他一些数学知识;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就要从写好一个字、算对一道题开始,对他进行训练。
你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并且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教育方式。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他的行动、他内在的个人特质等,就开始从他的睡姿、哭声等各种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时候,你要耐心地去读懂他的行为特征,因为它们往往暗示了你应该如何引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