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面对新环境,要纯正生活动机。动机决定态度。要问问自己,进入这个新环境,生活动机是什么。如果进入一所新的学校的动机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锻炼自己、早日成才,就能克服困难,为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愿,毅然抛弃了富裕的家庭生活,坚毅地投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成为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无数像周总理这样的爱国人士,无一不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裕的生活条件,而有所作为的人,他们的成就皆来源于生活动机的纯正。
对那些生活态度端正的人来说,今天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更应该或能够做出一番事业。
(3)面对新环境,要建立吃苦意识。青少年要学会考问自己,进入一个新环境,有没有吃苦意识。有人说过,人生来就不是为了享福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苦与乐从来不是绝对的,两者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人生的最大财富是能够从艰苦中磨炼意志,吃苦的经历常常是激发人走向成功的动力。青少年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不是享乐,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砺。江苏淮阴县五里中学,有名女孩叫徐胜兰。徐胜兰的父亲因病去世,撇下了她和弟弟妹妹,还有多病的妈妈相依为命。在农村,像徐胜兰这样的家境,女孩是无力上学的,因此,妈妈劝她停学,帮妈妈种田养家糊口,可她死也不答应,哭着向妈妈哀求:“妈妈,我知道您的苦楚,可我不能不上学,5亩地,我边上学边帮您种地。”妈妈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起早贪晚,承担了家中许多活,还跟学校请好假,每天提前回家帮妈妈种地。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居然能扶犁耕地,连比她大的男孩子都自愧弗如。起初,排在学习成绩前10名的全是男生,由于徐胜兰学习有目标,态度端正,从入学成绩倒数第二,一跃而成为全班第一。徐胜兰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建立起吃苦意识,才能直面人生磨难;只有自觉地吃苦,才能真正享受到艰苦过后的快乐。
3.管理严格的适应对策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要想高效运作,都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是组织制度的需要,青少年在自觉性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这种组织制度的约束是必需的。即使是成年人,也经常表现出缺乏自觉性的行为,有的甚至还是习惯性的。因此,人们无论处于哪一个社会组织中,都应该接受严格管理,这是一个人所在的社会组织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从通常意义上说,严格管理就是对人的自由意愿的客观约束和限制,而任何个体在主观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与这种客观约束相排斥的需要。因此,严格管理就意味着任何个体都要放弃一部分自己的主观意愿,接受一部分客观限制,即强迫自己放弃那些想做而与组织需要相悖的事情,尽量去做不想做但组织需要必须去做的事情。客观上说,学校的管理制度是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订的,相比其他组织机构要宽松得多,无论怎样强调严格管理,也是充满人文性的。但不管怎么说,管理的这种约束和限制,还会使一些青少年在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之初感到不适应。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一试下面几种方法:
(1)尽快定位角色,服从规范。社会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社会规范理论。所谓社会规范,就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里,人们如何行动的一致意见。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如教师、学生,医生、患者,父母、子女等,社会规范对每一种角色的言行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个人必须服从这些规范,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和谐,否则就会招致排斥甚至惩罚。青少年以学习为主,以接受学校教育为主,因此,作为学生,与人生其他阶段的角色相比,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有其特殊性,即与其他角色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校学习期间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守纪的习惯,为今后扮演其他社会角色打好基础。毫无疑问,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青少年都应该自觉接受这种严格管理,主动适应这种严格管理,以培养自身优良素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2)端正行为态度,辨证思维。心理学强调态度影响行为,而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辨证关系,首先取决于态度。有些青少年对学校(或其他组织)严格管理有逆反心理,这恰好与态度有关。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我们常说的自我意识,就是心理倾向的一种表现。如果自我意识出现了偏差,心理上就会产生负面效应。严格与宽松、纪律与自由从来就是相对的、辩证的,双方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一个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青少年,再严格的管理对他来说也是宽松的;因为在自觉遵守纪律的前提下,自由的空间是很大的。要知道,多么严格的管理也有一个度的限制,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同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样,宽严结合、张弛有节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只要明白,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客观世界,但可以改变主观世界。作为青少年,一开始对学校的严格管理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增强信心,就能够处理好与管理有关的一切难题。
(3)强化自律意识,树立信心。他律是一种客观的约束,而自律是一种内化的动力。强化自律意识,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绪体验,有了这样的情绪体验,说明我们的自我教育显现了效果。为了巩固这一效果,此时可以对自己采取一些鼓励性的措施。所谓强化,其实就是不断地适时地鼓励自己,使积极的情绪体验转化成良好习惯。
每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都清楚自己对未来充满憧憬,期待这种憧憬早日成为现实。但憧憬和期待都不解决树立信心问题,只有行动才能让愿望变为现实。坚持自律的强化,就是在不断强化信心,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适应外界的约束和限制,并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告诫自己,适时地抑制并化解与之相悖的情绪体验,主动排除强化信心的障碍,把适应学校严格管理进而自觉遵纪守法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作风和习惯,做自律的模范。
4.远离亲人的适应对策
心理学有一个“第二次断乳期”的概念。所谓断乳,指阻断个体与母体之间的直接联系,即阻断个体对母体的依赖。第一次断乳切断了个体对母体生理上的依赖,第二次断乳切断了个体对母体心理上的依赖。青少年每升入一所新的学校,难免会因为熟悉的人际关系网络突然被阻断,而产生孤独感。特别是进入寄宿制学校的新生,一下子离开了温暖的家庭,难免会产生恋家情绪。这原本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如果这种思念情绪超出了人们公认的度,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了。例如,有的青少年想念过去的朋友和家人想到不能自拔的地步,整天无精打采,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晚上睡不着觉,有时还躲在被子里哭鼻子;有的青少年不与他人交往,整天沉浸在孤独郁闷中,根本无心学习,甚至私自弃学回家。这些表现对个人的成长有害无利。因为任何人都不能一辈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生存,对他人的依赖只会延缓心理上的成熟,使个性发展受到限制。过度思念家人或朋友,其实就是第二次断乳不彻底,直接后果是:轻者分散学习精力,影响学业的完成;重者产生自闭心理,导致人际交往的退缩或偏差。因此,青少年一定要学会真正从心理上断乳,为最终完全适应社会生存环境打好基础。
(1)放开眼界,学会自立。每一个成长中的人都要自觉强化独立意识,独立生活或者生存,连许多动物都必须面对,何况我们人类呢!
青少年要放开眼界,如果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过程中,连自觉地控制想家的念头都做不到,又怎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呢!因此,青少年要有意识地督促自己克制依恋亲人心理,学会自强自立。既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固守在某一个生活圈子内,且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为了我们能够早一点迈向成熟,让我们大胆地向父母挥手、与家庭告别吧。
(2)“移情别恋”,学会放松。如果一味地想念亲人,心里就像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不能承受又无法摆脱,那将会是一种苦不堪言的结局。如果能够积极地进行情绪转移,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学习和活动上,想家的心理负担就会减轻。其实当我们被一种消极情绪钳制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移情别恋”。这样做既有利于平衡心理状态,又有利于提高适应环境能力。所以,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如踢足球、打篮球等剧烈运动项目,以此宣泄自己的情绪,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还可以多看看书报,玩一些益智游戏,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如加入舞蹈队、合唱团、文学社或科技制作、航模等俱乐部,这些组织为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了融洽而稳定的会友、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对于陶冶性情、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十分有利。
(3)深化友情,学会社交。摆脱孤独,摆脱恋家情绪,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尽快结交新朋友。校园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与人交往。可以这样认为,热情结交新朋友是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向社会学习的初始阶段。能够从由亲人组成的小圈子中走出来,与他人交往,逐渐扩大交往的范围,进而在和睦相处中交到新的知心朋友,这是青少年学习社交的渐进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成长中的青少年就不会有孤独之感,因为深化友情的过程就是淡化孤独感的过程。一个没有孤独感的人,体验的大多是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个体乐观开朗,提高待人接物的水平;还可以使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协调,个性健全发展,成为和谐社会的促进者;还可以为今后的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奠定基础。总之,深化友情,学会社交,对转化个体远离亲人的不适应感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依靠集体,学会倾诉。每一个相对的环境中必然存在一个相对的集体,因此新的学习环境中也必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依靠集体是每一个走出家庭小圈子的青少年不可忽视的问题。组成这个集体的同学,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但大家的志趣、爱好、发展目标大体相同,融入这个集体,能够处处感受同学习、同活动、同娱乐的温馨。当你苦闷的时候,老师的关心帮你打开心结;当你彷徨的时候,同学的关心帮你战胜困难。老师像父母长辈,同学如兄弟姐妹,这样的集体,不是家庭但胜似家庭,温暖如春,友爱无比。因此要学会与所在集体的成员和睦相处,学会及时向老师或要好的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学习和生活中碰到了难题,应主动争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依靠集体,必先建立集体观念,这是理性的生活态度建立的前提。一个沐浴在集体温暖中的青少年,即使亲人远在天边,也不会有强烈的不适应感觉。
三、角色转换的心理适应
一个博士新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了这家研究所学历最高的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刚好正副所长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里却嘀咕: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要上厕所。只见他“蹭蹭蹭”健步如飞,从水面上走到了对岸。
博士眼睛睁得大大的。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
这下子博士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上岸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疑惑地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不能代表将来。角色变了,心态不变,必然会走弯路。尊重有经验的人,注意角色学习,才能适应角色的要求,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