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管理概论
49473400000006

第6章 物流战略和规划(1)

了解物流战略的定义、特征、领域及意义,理解物流战略的要素和目标,理解物流战略的层次结构,掌握物流战略的环境分析方法,了解物流规划的内涵和原则,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设计内容、步骤以及策略和控制。

第一节 物流战略

一、物流战略的内涵

1.物流战略的定义

“战略”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是“将军”,当时引申为指挥乐队的科学和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战略一词主要用来描述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和任务所制定的规划与策略。

物流战略的概念来源于企业物流活动的实践。物流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基于对物流的不同认识和自身管理经历的差异对企业物流战略给予不同的定义。

较早明确物流战略性地位的是美国的马丁·克里斯托弗,他将“物流与战略相对应的思想”称为“战略性物流”。他的《战略性物流管理》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他将物流的评价分为战略性标准和战术性标准。所谓战略性标准,是指“物流系统对企业战略的适应程度”;所谓的战术性标准,就是作业标准,是指对设施、运输、库存、保管、装卸等活动和计划、成本费用、改善对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企业在进行物流总体规划时,首先是决定他的方向性,然后选择物流的方式,再按成本费用和系统两个方面进行选择,这就是物流战略的一般模式。

所谓物流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物流业务的方法,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并支持企业战略所需的与“物”相关的,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弃物及一般供应用品以及专业服务的控制系统的规划、组织、执行、控制的谋划和方略。

所以物流战略可以描述为企业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物流组织根据已制定的物流战略,付诸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称为物流战略管理。

2.物流战略的意义

古人“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的战略思想显而易见,物流是为企业产品打入市场铺路架桥,把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生产部门,把产品快速地传递给终端客户群。如果物流系统不通畅敏捷,企业就在市场竞争中无立足之地。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由于物流被看做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辅助的内容,因此许多企业没有物流战略,缺乏战略性的物流规划和运筹。企业物流战略的意义在于促使物流在企业内部与外部进行无缝衔接,并整合为一体,优化作业流程,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物流战略的领域

不同领域对物流战略的需求及研究都有所侧重,有时对其基本概念的认识也略有不同,企业物流战略选择的具体载体是企业物流系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

(1)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战略。这个领域的主要特点是,购销活动、商业交易、管理与控制等活动与物流战略活动密不可分,因而,该领域必然要包含与物流战略相关的经济活动或这些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

(2)生产领域中的物流战略。生产领域中的物流战略可以理解为广泛的和较狭窄的两类思路。广义的思路是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全部经营活动,即从供应开始,下延到生产加工制造,再延到销售。狭义有两种,一种是专指生产企业涉及购销活动的物流战略;另一种是生产加工范畴中物料的物流战略。

(3)军事领域中的物流战略。随着军事科学的发展,军事物流纳入军事经济系统之中,尤其在和平时期,“经济性”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因而军事领域中的物流战略研究又出现了新特点,使其外延不但涉及政治、军事,也逐步扩展到分配、调度及各种购销活动中。

(4)生活领域中的物流战略。目前,对生活领域的物流战略的研究不多,现代物流学所总结的一些物流规律、物流系统和物流方法、物流工具装备大多从经济领域中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一领域的物流战略研究也将会有所发展。

4.物流战略的目标

因企业的不同其企业战略目标必然不同,企业物流战略目标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不管企业性质如何,对于物流来说,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降低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减少资本占用以达到投资回报最大化;改进服务以提高企业销售收入。

(1)降低成本。是指降低运输和库存相关的变动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成本,例如,在不同的仓库选址中选择,或者在运输方式中选择等。追求成本最小化,必须是在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保证不变的前提下选出成本最小的方案。当然,企业所追求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2)减少资本占用。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系统的直接硬件投资,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在保持既定服务水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投资。例如,采用直接向客户供货从而免去库存环节,也可通过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减少对硬件设施的投资。但必须注意的是,与投资大的方案比,变动成本会上升,其增加值如果超过投资的减少值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投资回报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3)服务改善。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竞争的激烈,客户在选择公司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及时准确到货也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有力筹码。一般来说企业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服务的水平会使物流成本大大提高,但最终的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年收入,权衡的方法可以从高服务水平是否带来更大的年收入进行评价。

总之,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目标和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企业总体战略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5.企业物流战略的特征

根据物流战略的内涵,它具有以下特征:

(1)全局性。企业物流是针对企业经营中各个重要环节、各个专业职能的活动,虽是局部的,但作为总体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物流的整体效能的发挥,它是以企业大局为对象所规划的物流各个“节点”的整体运作,谋求的是物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具有全局性的特征。

(2)长远性。企业物流战略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统筹谋划,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它规定了企业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较长时间,少则3~5年,多则5年以上。因而,实现企业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制定长远规划,并明确相应的阶段性计划。

(3)竞合性。即具有竞争性和合作性的特点。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各方不一定拼个你死我活。面对强大的对手,弱者各方可以以多种方式联合,对付强大对手实现双赢。即使实力强的企业也可在特定的领域和环节与实力弱的中小型企业协作配合,共谋发展。通过竞争走向合作,这也是一个重要趋势。

(4)纲领性。企业物流战略规定的是企业总体的长远目标、发展方向、经营重点、前进道路,以及基本的行动方针、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骤。这些都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规划,具有行动纲领的意义,尤其是物流战略中的战略目标更是全体职工的奋斗纲领。同时,物流战略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实践上必须能够层层分解、分步实施,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行动计划。

(5)风险性。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物流战略必然带有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决策者关注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企业承担或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以上的特征可以发现,战略的制定和规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决策活动,它要求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决策水平。

6.物流战略的要素

物流战略的要素就是构成物流战略的主要因素,影响着企业战略分析、选择、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并通过物流战略规划指导下的经营活动表现出来。物流战略的基本组成要素是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四个方面。

(1)经营范围。是指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领域。经营范围不可以随意变动,其变动是有局限性的。从开始经营前的工商登记就已经明确指出企业的经营范围,但是随着物流经营活动的展开,可能出现经营范围与企业规模、作业能力等因素不相称的情况,这时企业可以通过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请进行经营范围的变更。经营范围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接触的外部环境,也能反映出企业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程度。

(2)资源配置。是指对人员、资金、物资、设施、信息和技术等的安排水平和模式。人员、资金、物资、设施、信息和技术是物流经营活动的基本资源,资源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各项物流作业活动的效率。任何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的变化,都能够引起物流资源配置与经营业务的不协调,造成物流效率、经营成本等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变化。要想消除变化中对物流经营的不利影响,就应该对物流资源配置作相应的、及时的调整,使物流作业中的资源配置水平与物流战略的要求相适应、相协调。

(3)竞争优势。是指由企业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经营优势。竞争优势在短期内可以视为是一个静态概念,但就长期而言则是一个动态概念。也就是说,竞争优势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物流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竞争优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或丧失,或增强。因此,在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动趋势。

(4)协同作业。是指企业的各类资源之间或者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可能形成的效果。比如,运输和库存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运输部门和库存部门按照部门成本最小化安排物流作业,或共同按照公司大局的总成本最小化安排物流作业,其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在分别管理情况下,运输部门会尽量减少运输的批次,等待运输量达到一定规模再安排运输,而库存部门会尽量减少库存,使平均库存保持一个较低水平,从而实现库存成本最小化。显然,这两个部门在运作中会产生矛盾,给企业带来不确定因素。如果两个部门进行联合决策,情况会大不相同,运输批次与库存水平相互配合,可能会使某一个部门出现成本的小幅度上升,但从整体上会降低两个部门的总运作成本。这就是物流运输与库存相互协调进行决策产生的效果。协同效果也是物流组织结构向集中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物流战略环境分析

1.物流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内容

所谓物流战略环境综合分析,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情况,反映了企业所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对企业的潜在威胁。而企业能否利用机会,避开威胁,则要通过与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科学判断与决策。

2.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有利因素——机会。例如,国家物流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银行信贷的支持;国家税赋的降低;国内外市场容量的扩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竞争对手;企业所需资源有了新的更充裕的来源等。分析这些有利因素,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2)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风险。例如,某些企业生产某些行业所需的产品,正是国家物流产业政策所限制的;国家紧缩银根,限制投资规模和某些行业所属企业的产品生产所需资金,提高银行贷款利息率;提高税赋;某些产品的市场容量呈现缩小趋势;企业所需资源逐渐枯竭。分析这些不利因素,可了解到给企业的生存将会带来多大的风险。

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特别要注意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

宏观环境是建立在国家宏观社会经济要素的基础上,如目标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稳定情况、社会结构情况、文化和亚文化、法律完善情况以及政策稳定性等。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其社会和个人的购买力,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显而易见有很大的差别。经营环境的变化如果能带来社会购买力的提高,便可为物流行业提供很好的发展机会。另外,分析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于研究物流的行业发展状况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经济周期是处于经济高涨期,还是经济衰退期,对于制定物流的长期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影响。制定长期物流战略时,除了要考虑经济要素外,政治因素也绝不可忽视。因为政治稳定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对于物流企业,目标市场的政治稳定性是长期发展的可靠保证。同时,不同的社会结构状况、文化和亚文化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从而对物流产生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政策稳定性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流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获得一个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