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烹饪学
49467700000031

第31章 热菜烹调与造型工艺(1)

本章内容

●烹调工艺的分类

●热菜烹调工艺技法

●热菜造型工艺

教学要点

1.烹调技法是指将经过初步加工或切配后的原料,再通过加热、调味使之成熟,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它是烹饪过程的核心,菜肴的色、香、味、形、质大部分是通过各种烹调技法的运用而体现的。

2.热菜烹调工艺技法按传热的介质分类,可分为液态介质传热法、气态介质传热法、固态介质传热法和特殊混合烹调法四种。

3.菜肴的精致来源于刀功,菜肴的口味取决于烹调,菜肴的美化依赖于装盆。菜肴装盆美化就是通过菜肴的特别盛装过程,或利用其他物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对菜肴色泽、形态等方面进行装饰的一种技法。

烹调技法是指将经过初步加工或切配后的原料,再通过加热、调味使之成熟,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烹调技法是烹饪过程的核心,菜肴的色、香、味、形、质大部分是通过各种烹调技法的运用而体现的。热菜造型工艺是烹饪过程的关键,其担负着美化菜肴、增加菜肴附加值的重任。

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烹调技法,适当运用美学原理对菜肴进行造型,并与器皿和谐搭配,对于菜肴的质量保证、显现特色、促进食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章着重讲述热菜的烹调工艺技法与造型工艺技法。

第一节烹调工艺的分类

烹调工艺的分类也和其他类别一样,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原料加工时传热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液态介质传热法、气态介质传热法、固态介质传热法和特殊混合烹调法四种;根据成菜的性质,可分为热菜制作工艺、冷菜制作工艺两种;根据烹调的工艺特点和风味特色可分为炸、炒、熘、爆、烹、炖、焖、煨、烧、扒、煮、汆、烩、煎、贴、塌、蒸、烤、涮等几十种;还有根据烹调工艺操作程序来分,有只调不烹的非热调味工艺、既烹又调的热熟烹调工艺。

第二节热菜烹调工艺技法——热熟烹调技法

热菜烹调工艺技法又称热熟烹调技法,是指将原料通过加热、调味成熟的烹调技法。它按传热的介质分类,又可分为液态介质传热法、气态介质传热法、固态介质传热法和特殊混合烹调法四种。

一、液态介质传热烹调法

液态介质传热烹调法是以液态的水或油作为传热介质,从而对原料进行加热使之成熟的工艺技法。液态介质的传热法包括水传热法和油传热法两种。

(一)水传热法

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它易与食物中的极性基团形成引力而吸附它们,使食物中的许多基团(如蛋白质、淀粉)分散到水中。另外,水能吸引电解质中的离子,使一些电解质(如盐)溶解于水中,并随水的迁移进入食物内部。同时水的导热性好,一经加热立即发生对流传热作用,迅速形成包括整个容器及所有物料在内的均匀温度场,使原料受热均匀。水的化学性质稳定,又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所以不会因受热而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又能溶解多种物质,因此食物原料经水处理后,对食品的风味通常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但也要防止某些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水传热是中国烹饪中最重要的一类技法,它使菜肴成品具有软、烂、嫩、醇、厚、湿润等多种风味。

1.水焐

水焐是将加工切配后的原料,放入冷水或温水中,用小火或中火加热,水温保持在85~95℃,使其缓慢成熟的一种加工技法。

水焐菜肴(不包括发料加工)具有汤宽味鲜、质地细腻的特点。

选料范围:多为极嫩的蓉泥状原料制成的丸、珠形的半成品,如鸡片、虾珠、鱼丸。

烹调程序:原料→入冷水(温水)中→小中火加热→原料成熟→加调味品→出锅装盆。

把原料加工成丸、片、珠等状,逐个放入冷水或温水中,用小、中火加热至汤水升温,保持85~95℃的水温约2分钟,使原料成熟,加入调味品,起锅装盆。

说明:①整个加热是缓慢升温的,水不能沸腾,防止冲散原料。②烹制时是否勾芡可根据成菜要求而定。③此法也可以作为涨发中的辅助程序,如涨发海参,将海参加热至水沸,再离火保持85℃左右的水温进行加热涨发。

2.水浸

水浸是将原料投入沸水中,使水温保持在90~100℃,让原料缓慢成熟的一种加工技法。

水浸具有肉质细腻、质感嫩滑的特点。

选料范围:刀工成片、块或整形,具有质嫩的动物性原料,如鱼、虾。

烹调程序:原料→入热水中→中火加热→原料成熟→出锅装盆→淋味汁和热油。

选用鱼虾类原料,加工成片、块或整形,投入量大的热水中,中火加热,使原料成熟,出锅装盆,淋入调味汁,撒上葱姜蒜椒丝、胡椒香菜等料,再淋上热油。

说明:①水浸比汆的温度要低,需反复加热保持水温。②水浸比水焐的温度略高,区别在于水浸是热水至沸腾再放原料,保持水温在90~100℃,而水焐则是原料与水一起缓慢加热使原料成熟。

3.汆

汆是将质地较嫩的小型原料,经过加工切配,上浆或不上浆,再投入量大的沸水和鲜汤中,短时间加热使之成熟的一种加工技法,也称为“汤爆”。

汆具有汤宽量多、滋味清鲜、质地爽口的特点。

选料范围:加工成片、丝、条的动植物原料,如猪肚仁、鸭肫、猪肉丸、牛肉丸。

烹调程序:原料→投入沸水中→大火加热→原料成熟。

①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清水或鲜汤烧沸,将上浆或不上浆的原料抖散下锅,放入辅料、调味品,再烧至沸起,撇去浮沫,盛入汤碗成菜。②将制成的半成品丸子投入烧沸的清汤内汆熟,并加辅料、调料等,同时起锅成菜。

说明:①汆比其他的水介质加热的时间都快,往往原料一变色即被捞出,所以原料加工的形状都是小型的。②有些较嫩的原料可以上浆后再汆,以保持其嫩度。③如果汆时使用鲜汤,则实际沸腾时水温会略高于100℃,故称之为“汤爆”或“水爆”。④汤爆(水爆)与油爆相仿,是将主料放入开水快速焯至半熟(或不焯),再投入调好味的沸汤(沸水)中至烫熟,捞出成菜(或需另起锅,烹入兑汁翻拌成菜)的一种加工技法。

4.煮

煮是将原料或经初步熟处理后,放入量大的汤水中,先用旺火至沸,再用中火或小火使原料成熟、调味成菜的一种加工技法。煮的水温一般控制在100℃,加热时间在30分钟之内。

煮具有汤宽味鲜、汤菜合一、口味醇正、不勾粉芡的特点。

选料范围:刀工成丝、片、条、块以及整形的鱼、猪肉、豆制品、蔬菜等类原料。

烹调程序:原料→入冷水中→大火加热至水沸→中小火加热→原料成熟→调味→入味→起锅装盆。

锅内先放入汤或水,投入原料,用旺火烧沸,移小火或中火继续加热使之断生,调味后,再煮至入味,起锅装盆。有些菜肴加热过程中不加调味,上桌后以调料蘸食。

说明:①煮与烧较类似,但汤汁比烧宽,所以煮菜一般注重汤的质量,但作辅助加热或煮白切肉、白斩鸡时,才有可能使用清水加热。②按汤的色泽,煮又分清煮和白煮,清煮汤清见底,白煮汤汁浓郁。

5.炖

炖是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大块或整形原料,放入大量水中,大火加热至水沸后,用小火长时间进行加热,使原料熟软酥糯的一种加工技法。

炖具有汤多味鲜、原汁原味、形态完整、软熟不烂的特点。

选料范围:刀工成条块、整形原料。一般以禽、畜类和食用菌为主。

烹调程序:原料→沸水焯水→入砂锅大火加热至沸→小火长时间加热→原料成熟。

将洗净的原料放入沸水中焯一下,除去血腥浮沫,捞出放入炖锅或陶瓷器皿内,加足热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加盖移至小火或微火加热至熟软酥糯,待汤汁浓香时,按菜肴要求调味(或不调味)成菜。

说明:①一般加热的时间为1~3小时,加热工具多用砂、陶器。②为保持原料的香味,有时以桑皮纸封住器皿盖口。③因炖的加热时间长,故绿色植物不宜采用。④为使菜肴汤汁清澈,采用隔水长时间加热(目前一般使用蒸汽),虽采用了蒸的技法,但习惯也叫“清炖”。

6.煨

煨是将原料经炸、煸、炒、焯水等初步熟处理,放入汤水中,大火加热至沸后,用微火长时间加热至原料成熟的一种加工技法。一般加热的时间在1~2小时,比炖法的时间略短。

煨具有形态完整、味醇汁宽、熟软酥香的特点。

选料范围:多用刀工成块、段或整形动物性原料。以禽、畜、鳖龟类原料为主。

烹调程序:原料→入冷水中→大火加热至沸→微火长时间加热→原料成熟。

锅内加入鲜汤,放入原料后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加入调味品烧沸加盖,用微火加热使之酥软,装盘成菜。

说明:①同一菜肴有多种原料的,除采用初步熟处理、调剂成熟程度外,还可用投料先后的办法,使其成熟程度一致。②在制作鱼类菜肴时,由于质地较嫩,故煨制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③煨与炖一样重菜也重汤,大火加热至沸后,等蛋白质溢出,汤汁浓白后,再改用微火。④煨制菜肴的复合味以咸鲜味、咸甜味、香糟味为主,色泽不宜过深,味感要醇香鲜美,突出主料本身的滋味。

7.烧

烧是将经切配加工熟处理(炸、煎、煸、煮或焯水)的原料,加适量的汤汁和调味品,先用旺火烧沸,再用中火或小火烧透至浓稠入味成菜的烹调技法。一般加热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原料质地软老的可适当延长时间。按工艺特点和成菜风味,烧可分为红烧、白烧、干烧、酱烧、葱烧等。

(1)红烧

红烧是将原料加入有色调味品,用中小火加热,收汁起稠成菜的一种加工技法。

红烧具有色泽红亮、质地酥软、鲜香味厚的特点。

选料范围:加工成块、条形或整形动植物原料。

烹调程序:原料→放入水中→大火加热至沸→改中小火加热至入味→大火加热收汁成菜。

将切配后的原料,经过焯水或炸、煎、炒、煸、蒸等方法制成半成品,入锅加鲜汤,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入有色调味品,改用中火或小火,烧至熟软汁稠,收汁起锅,成菜装盆。

说明:①烧制前可在锅内垫上竹垫或加入葱结、姜块等,以防黏锅。②烧制时可二次调味。第一次在撇去浮沫后进行基础调味,第二次在收汁前进行定味调味。③收汁的时机应控制在菜肴恰好成熟至酥的得令阶段,并采用自然收汁方法,不另勾芡。④如果烧整形原料,应保持菜肴的形态完整。

(2)白烧

白烧是将原料加入无色调味品,用中小火加热,收汁起稠成菜的一种加工技法。

白烧具有色白素雅、清爽味鲜、醇厚清淡、爽口不腻的特点。

选料范围:新鲜无异味,质地细嫩,加工成块、条形或整形的动植物原料。

烹调程序:原料→放入水中→大火加热至沸→改中小火加热至入味→大火加热收汁成菜。

将切配后的原料,经过焯水或炸、煎、炒、煸、蒸等方法制成半成品,入锅加鲜汤,旺火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再加入无色调味品,改用中火或小火加热至熟软汁稠,收汁起锅,成菜装盆。

说明:①白烧汤汁较红烧的宽薄。②动物性原料烹制时一般汤汁浓白,有时在烹制植物性原料时加入虾干、鱼干也会使汤汁浓白。

(3)干烧

干烧是将原料加入豆板辣酱等调味品,先用旺火加热至沸,再用中小火使之浓稠入味,自然收汁成菜的一种加工技法。

干烧的汤汁基本收干(或尚留有少许),其汤汁(包括滋味)已渗入原料内部或黏附在原料表面。

干烧具有色泽红亮、香辣醇厚的特点。

选料范围:牛、鹿、蹄筋、鱼虾、鸡,部分茎、荚豆、茄瓜类蔬菜等原料。

烹调程序:原料经油炸→入锅→放入炒香的豆瓣辣酱及调味品→旺火烧沸→中小火烧透至浓稠入味→收汁装盆。

豆瓣辣酱炒香出味,放入经油炸或滑油的以条、块和自然形态为主的鱼、虾、鸡、蔬菜等原料,再加入黄酒、酱油等调味品,先用旺火加热至沸,再用中小火加热至浓稠入味,自然收汁成菜。

说明:①面酱应以中火温油炒香后,用汤汁搅散再放入原料烧制,豆瓣辣酱亦应以中火温油炒香至油呈红色后,掺入汤汁烧沸出味,去除豆瓣渣,再放入原料烧制。②原料经油炸或滑油的方法处理,使其固定形状不易烧烂,既增加菜肴的香味,又能缩短烹调时间。③对易碎的原料可用勺舀汁淋在原料面上,使其入味,如遇全鱼则待汤汁收干,先把全鱼装盘,再把少量油汁淋于鱼上。④干烧不能让菜肴呈现汤汁,而是让油汁呈略带水分的状态。

8.焖

焖是将初步熟处理的原料,投入汤汁用旺火加热至沸,投入调味品加盖用小中火长时间加热,使之成熟并收汁至浓稠成菜的一种加工技法。

焖具有形态完整、汁浓味醇、熟软醇鲜或软嫩鲜香的特点。

选料范围:选料多用质地老韧,加工成大块的动植物原料。如鸡、鸭、鹅、兔、猪肉、鱼、蘑菇、鲜笋、蔬菜等。

烹调程序:原料→加入汤汁→大火加热至沸→加调味品→改中小火长时间加热→成熟入味→大火加热收汁成菜。

将经炸、煸、煎、炒、焯水等熟处理的原料投入鲜汤中,旺火加热沸,撇去浮沫,加入调味品至沸,基本定味后,盖严锅盖,移至小火至软熟。根据原料含胶质的轻重、菜肴软嫩质感等具体情况,决定收汁是浓是淡、是否勾芡。

说明:①根据色泽和调味的区别,又有黄焖、红焖、油焖三种。②多用砂锅,并且加盖,含有“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