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研讨多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概念,在2008年首次进入中央文件并正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以及《长三角区域规划》的适时出台,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经过10年孕育已到了瓜熟蒂落之际,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在2008年得到全面提速。国家提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意在通过空间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长三角“1小时都市圈”建设规划,上海至杭州的高速列车45分钟即可到达;沪宁城际铁路建成后,上海到南京最快只需要1个小时。建设立体化多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
然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交通物流的需求日益加大,交通物流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交通运输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交通拥挤、事故增多和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交通运输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各地政府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仍存在各自为政、本位主义与局部利益倾向。规划虽多,因缺乏协调,各地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衔接联动不够,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存在矛盾,造成资源浪费,无法配合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层面,形成多种模式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立体化联动的理念。尽快建立一个区域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立体联动体系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交通与物流体系的整体管理与运作水平,已经成为维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立体交通联动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国际趋势
区域交通体系的立体化联动虽然在国内尚未形成样板以供参考,但是在国际上“立体十联动”已然成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也是区域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
立体化交通体系是指在区域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物流量逐步扩大,在各类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规模也随之逐步扩大的同时,运输与物流的模式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货运客运需求以多方式组合的形式完成,社会交通需求越来越依赖于水陆空管等整体效益得以发挥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立体交通联动是指立体交通体系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因素的高度协调,具体表现在交通体系内部整合和外部关联两个方面。内部整合包括设施平衡、运行协调和管理统一等三层含义:即以枢纽建设为纲,发挥交通设施的整体效益;促进各种方式协调运行、合理分工和紧密衔接;依托法制与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各种作用的组合优势。外部关联是指充分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长三角区域功能提升的互动作用,交通系统发展必须与土地使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诸多城市发展领域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长三角区域全面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国外先进的综合交通联动发展的实例可以为长三角区域所借鉴。
(一)多模式运输一体化联动的伦敦大都市圈
伦敦位于英国东南部,是英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老牌的世界金融中心。伦敦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其交通系统比较发达和完善。
伦敦大都市圈是指以伦敦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英国东南地区,这一地区总面积27224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万人。
尽管伦敦已拥有高度发达的交通系统,但交通问题仍是伦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21世纪初,CBD(中央伦敦)的交通速度下降至每小时16公里以下,道路交通速度的下降影响了公共汽车系统的速度与可靠性。外伦敦城镇的中心区交通拥挤,交通需求继续增长。轨道交通的运输服务面临空前危机,地铁越来越拥挤,可靠性越来越差。这些交通危机威胁着伦敦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的生活质量。伦敦交通也是英国关心的问题,伦敦是英国经济的发动机,是英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作为全球性的城市,伦敦正在参与全球竞争,因此,需要一个世界一流的综合交通系统。
伦敦交通委员会(Transport for London)为主导对首都交通系统米用了统一的整合手段,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引入世界一流的交通管理,通过政府来分配财政资源,建立一个世界级的交通系统,以提高伦敦的商业效率,确保伦敦的经济繁荣,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中远期将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容量来减轻交通拥挤,以适应经济及人口的增长。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容量将得以提高,在未来的15年里,将增加50%的容量。交通战略中建议实施的轨道交通项目,将占增加的公共交通系统容量的2/3,其余的增加容量则是通过改善既有地铁及国家铁路网络来实现。
伦敦大都市圈交通的战略目标是把伦敦区域建设成为一个繁荣的、以人为本的、交通可达的、联动和谐的以及绿色的大都市区域,伦敦综合交通联动发展的十大战略措施如下:
(1)着力打造多模式一体化联动的伦敦大都市圈交通体系,减少交通拥挤。
(2)克服地铁投资的滞后以提高系统容量,减少拥挤,提高其运营的可靠性和发车频率。
(3)改善放射状的出行,提供跨越伦敦中心城的公交服务,包括增加运能、改善可靠性和提高服务频率等。
(4)使国家铁路与伦敦其他交通系统更好地整合衔接,以使通勤更加便利,减少列车车厢内的拥挤,提高安全性,形成一个服务质量高、运营间隔短的伦敦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
(5)通过一些重要的穿越伦敦中心区的铁路连接,提高伦敦交通系统的整体容量。包括改善至国际机场的连接、改善内伦敦环状铁路的连接,以及建设新的跨泰晤士河的东伦敦铁路通道。
(6)改善小汽车使用者出行时间的可靠性,这将对以小汽车使用为主导的外伦敦有益,同时通过增加出行方式的选择来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
(7)支持地方性的交通措施,包括改善至郊区城镇中心及新发展地区的连接、改善步行设施及自行车设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性、实现道路运行系统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8)货物的配送及服务更加可靠,更具有可持续性。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同时减少货运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9)提高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使人人能享受到在首都居住、工作及旅游参观的交通便利性,提高交通的社会包容性。
(10)提出新的整合措施,以提供一体化的、简单的和广大乘客可以接受的公共交通票价。改善重要的换乘点,提高所有出行方式之间换乘的安全性。保证出租车及私人租用车辆完全与伦敦交通系统一体化。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及候车环境。
(二)巴黎大都市行政区的综合联动交通体系建设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的巴黎盆地,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欧洲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对外门户之一,是当今世界级的大都市。巴黎大都市由巴黎市及其近远郊的七个省组成,这一地区在法国被称为“法兰西岛(Land France)”。巴黎大都市行政区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巴黎市、近郊三省和远郊四省。
巴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不仅要把巴黎建成国家的中心,而且要建成欧洲大都市,成为欧洲地区的中心,并提出了相关的城市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还提出了对外发展高速铁路、对内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流量放射状的公共交通系统和环状交通系统的新一轮交通战略规划。为此,巴黎大都市行政区的区域交通体系将进一步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本次规划提出了将巴黎大区与巴黎盆地联系起来,发挥欧洲大都市和世界大都市的优势,发挥巴黎大区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的战略目标。
(1)整合联动的交通网络是满足各种出行的基础。交通网络要改善对乘客经济活动、日常生活的服务,为巴黎大都市的居民到达工作场所、商业区及服务场所提供更多的便利;减少污染,建设污染小的道路设施,保护道路两旁的自然环境,通过新建的公路或铁路来减轻目前的交通污染;对现有污染较重或与周围环境风格不协调的道路设施采取补救措施;注重都市区规划所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领域,发展人口稠密地区,优先保证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的交通便利。
(2)交通网络应适应日趋增长的交通需求。巴黎大都市未来的交通需求量将会有较大增长,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将增长55%,相当于人口增长的5倍。这种出行需求的增长表现在不同的区域分布上,郊区之间的出行量增长将加快,预计到2015年,郊区与郊区之间的出行量将增长72%。因此,未来的交通网络应适应这一增长的需要。
(3)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应该起到互补作用。公共交通和道路设施应该具备全局观念并且紧密合作,积极鼓励各种交通方式彼此互补,而不是成为竞争对象。中心区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使市民大部分出行由公共交通来完成。现有的公共交通网络应该得到加强,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地铁网络的市中心地段要得到进一步扩展。要投资建设新的道路设施,改善公共交通设施及其运营管理,从而有效地改善现有的公共交通状况。郊区是交通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大部分交通将由公路来保证,因此要借助新建的道路设施,尤其是建设环形公路,来保证其良好的畅通性。同时,在交通稠密地区及其周围地区要发展公共交通。交通网络及其换乘地区的衔接应引起特别的重视,以保证各种交通方式的互补性,在公共汽车总站及公共交通枢纽要建立地区性停车场。
(三)信息化贯通下的新加坡综合交通物流联动体系
社会化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新加坡的综合交通物流体系配套衔接,联动运营协同作业。Port net(港口信息平台)是新加坡港务局(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建立的一个海运信息平台,通过广泛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来自运输链中不同渠道的信息,优化货物流动。Port net服务对象包括了港务局、船运公司、船代、仓库运营商、代运商、货车运输公司、进出口商、海关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服务项目包括了泊位申请、设备使用预定、装货计划提交、海关通行证提交、船只航行日程查询、货物跟踪、数据储存和文件处理等。港口信息平台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船只周转时间、提高了货物搬运速度和操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Trade Net(贸易信息平台堤新加坡全国性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允许相关政府部门和私有机构的参与者通过此平台交换贸易信息。使用Trade Net的政府机关主要是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涉及进出口及货物转运管理的政府部门。Trade Net整合了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文件处理程序,企业和货主可直接通过平台提交各类贸易货运文件、获取政府批示。这一平台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花费在准备、提交和处理贸易通关文件上的时间,达到了通畅便利的电子通关。Trade Net联结了35个贸易管理机构,每年处理逾千万份通关单,让进出口商能在线完成全部进出口手续,任何物流链上的企业都可以实现与任何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直接联系,实现了物流业的广泛协同工作效应,加快货物周转,刺激外贸,加速物流。
Cargo Net(货物优化网)是新加坡IDS咨询公司为新加坡海事管理局(MPA)提供的关于货物路线网优化的咨询方案。这一项目的目的是使新加坡港口作为海运枢纽港口更具竞争力,更充分地利用其与日本、欧洲和美国各主要港口的战略合作优势。依据港口现有的技术资源优势,IDSC设计了一个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优化货运线路与订船的系统。通过使用线路优化的技术,可以为客户确定运送其货物的最快捷或最便宜的路线。把这种优化决策的技术和现有的信息技术设施及国际互联网相结合,还可以向客户提供网上询问和订位服务、货物跟踪服务。通过与日本、欧洲和美国各大港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个系统可通过分享其信息资源将服务网络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各地区。
Port net、Trade Net以及Cargo Net有效保障了新加坡港在区域乃至全球物流竞争力,贯通与联动的社会化信息平台是建设综合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的基础条件。
此外,新加坡以其在经济、技术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智能交通与整合物流系统的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Expressway Monitoring and Advisory System,EMAS)。EMAS于1998年开始实施,该系统在高速路边用电子公告板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交通状况信息以避免用户进入过分繁忙或有事故发生的路段。
(2)车速信息系统(Traffic Scan)。Traffic Scan通过安装在出租汽车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 System,GPS)接收器获取不同道路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以此了解区域内的整体交通状况。新加坡的出租汽车公司均使用该系统辅助出租车预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