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危险人格识别术
49463800000006

第6章 “我就是一切。”(自恋型人格)(2)

为引起别人的重视,有些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会为自己编造一些光环。比如,他们会说自己是个美国海豹突击队5的特种兵,曾获得多个荣誉和嘉奖,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当过兵;当然,你也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来揭穿他,因为他们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冒充战斗英雄是一件很恶劣的事,因为这是对军人的侮辱;更有甚者,有些自恋者会假冒成医生、飞行员或其他专业人士,人们听信了他们的谎言,就把自己的健康、生命或积蓄托付于他。这是对信任的辜负,对道德的出卖。这种恶劣行径会腐蚀我们的社会,而以我的经验而言,做出这种事的人大多属于自恋型人格。

自恋者擅长于迷惑和哄骗他人。克里斯蒂安·卡尔·哥哈慈里特就是这样。他从德国移民到美国,改名叫“克拉克·洛克菲勒”,声称自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后来他与受人尊敬的女企业家桑德拉·博斯结婚并生了一个孩子,再后来桑德拉发现了事情的真相,要与他离婚,他就绑架了自己的孩子来做要挟。什么样的人会做出这种事呢?——不成器却渴望被人重视的自恋者。

我记得曾有一位名叫萨拉的女士来FBI寻求帮助。因为所牵扯的是跨州作案,所以局里派我接她的案子6。萨拉是个寡妇,刚刚供第三个(也是最小的那个)孩子上完大学。因为闲暇时间多了,她就有心思干点别的,并很快迷上了一位刚刚来镇上传道的牧师。后者对宗教极为虔诚,见多识广,与人为善,乐于结交朋友,这些“优点”都深深吸引着萨拉,而他也殷勤地请萨拉协助他建设教堂。萨拉把自己30000美元的积蓄都交给了他,可是刚刚把钱给他,他就不见了。

三年过后,我跟萨拉谈起这件事。此时的她仍未从那次诈骗中缓过气来。她的积蓄都没了,孩子们也因为她跟很多中老年妇女一样被一个骗子利用而懊恼不已。同样令人伤悲的是,萨拉说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她对宗教不再那么虔诚,也不敢再相信别人了。

自恋型人格的自大没有边际,也没有明晰的界限。自恋者总是在不断挑战他人、法律、规则、社会规范的底线。他们把社会看作木偶剧的舞台,而把自己看作操控木偶的大师,把他人看作手中的木偶,通过命令、指示、操控、利用别人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比如说,在跟自恋者约会的时候,在他看来,你的调情、挑逗、接吻、爱抚都是性引诱,也许你想把亲昵程度保持在某个限度以内,可他却觉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他说“不要”和“住手”是没有用的,对他而言,你不是让他停下来,只是想慢下来。所谓自恋者没有界限感,就是这个意思。

当你听到又有一位CEO在说到公司经济状况时夸大其词,把公司员工的经济利益置于险境时,你看到的就是一个自恋者。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2001年安然公司7破产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杰弗里·斯基林和肯尼斯·雷。他们俩均被判处欺诈和共谋罪。但对受骗的股东、那些听信了他俩的花言巧语往这个黑洞里投资的20000多名公司员工来说,这种判决只是一点点心理慰藉罢了。他们丢了工作,也失去了毕生的积蓄。要做出这样的事,需要有骇人的特权感、自大感,以及极度缺失同情心,而这些条件在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身上都得到了满足。

那些性侵孩子的牧师、营队辅导员、学校教练,其实就是不尊重人权的自恋型人格。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恶行败露被捕时,他们从不道歉。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有权力这么干。性侵多名男童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橄榄球队助理教练杰里·桑达斯基就是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也是一个可悲的人,他把孩子们看作他的主题乐园。从他口中未听到一句道歉的话,犯下如此罪行还不知悔改,终身监禁和人们的唾弃还是太便宜他了。他也许是个称职的教练,但却不是个好人——这也是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的病态。

控制欲

大家有时会开玩笑说自己是个“控制狂”,但是,如果你真的有个控制欲强的上司或配偶,是绝对笑不出来的。玛蒂尔达爱上了一个跟她一样来自拉丁美洲的帅气的男人,他外出工作,她在家操持家务,家里的收支都是他来负责。开始时一切都还顺利,但过了一段时间,玛蒂尔达就感到被他管控得喘不过气来。她厌倦了每次买生活用品、新衣服、圣诞礼物都得跟他开口要钱,但每次她提起这件事,他都会说:“我不是管得挺好吗?又没缺你少你的,这种事不用你操心。”

不久后他就离开了玛蒂尔达,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回顾事情的经过,开始时他似乎对玛蒂尔达悉心照顾、慷慨大方,从而把她牢牢控制住,玛蒂尔达连家里有多少存款,甚至钱存在哪里都不知道。结果到了现在,50多岁的玛蒂尔达得同时干着好几份工作才能维持生计。她没有存款,没有信用卡,没有退休金,而他却对她的求助视而不见。她的自我价值跟经济价值一样,跌到了谷底。玛蒂尔达痛哭着告诉我:“我什么都没有了,我把什么都给他了。”她信任他,但他却践踏了她的自由和尊严。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步田地?类似情况都是这样:跟自恋者一起生活,就是一步步迈向深渊。

在工作上,自恋者往往寻求那种能够控制别人的职业或职务。所以,他们大多从事法律、医药、政治行业,或是在其他行业担任高层行政职务,这样他们就能利用等级或地位来做利己的事。我记得为FBI招募新人时曾面试过这样一个人,他说:“等我拿到那个FBI警徽,就再没有人敢找我麻烦了。”不消说,他刚一出门,我们就把他的申请否决了。自恋型人格在找工作时倾向于那些能赋予他们权力和权威的职位,其目的在于控制别人,而不是帮助他人,这种事很常见。

其实归根结底,职位和头衔的高低不是问题的关键,不管是何种职位、头衔,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想的总是对其加以利用为自己谋利。当你在新闻中得知某某俱乐部、组织、机构、团体、协会的某成员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暴君”,或某人多年来一直在贪污挪用公款……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个人是个自恋者,这就是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的行为方式。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词汇

多年以来,我一直从那些与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一起生活过、工作过,甚至受其所害的人那里收集描述词。下面列出的词就是来自我曾交谈过,或找FBI或我个人寻求帮助的人之口。在回应我的要求、用某个(些)词语来描绘那些人格时,他们也许做不到“政治正确”8,也不懂什么医学和心理学术语,但他们的话都是发自内心,源于亲身经历的苦痛和恐惧。以下词汇是他们所述描述词的引用,我并未作任何删减修饰和改动。也许你觉得有些词跟你认识的某个人很相符。这些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某人能与之挂钩的话,那就是你该留意提防他的时候了。

口出恶言、善于表演、装腔作势、好斗、不道德、自大嚣张、巧舌如簧、哄骗、胡说八道、欺凌弱小、爱算计、无情、有魅力、善变、迷人、欺骗、聪明、冷淡、骗子、暗地使坏、傲慢、控制欲、罪恶、残忍、狡猾、危险、虚伪、迷惑、没人性、可悲、不诚实、狡诈、搅事、分心、跋扈、自我中心、讨厌、利用人、大胆、假惺惺、诡计多端、油嘴滑舌、浮夸、夸张、假装无辜、敌意、冒名顶替、不顾及别人、冷漠、不忠、冷血、伪善、热情、风趣、胁迫、令人厌烦、不可靠、急躁、易怒、作威作福、目无法纪、撒谎、不可爱、不择手段、好指使人、刻薄、迷惑人、自恋、纳粹、道德败坏、寄生虫、爱虚荣、恋童癖、花花公子、捕食者、掠夺、占有欲、冒牌、光芒四射、毒蛇、爱冒险、统治者、尖刻、性感、利己主义者、肤浅、演技出色、谄媚、优雅、阴险、卑鄙、浅薄、诈骗犯、不得体、喜怒无常、歹毒、两面三刀、暴君、死不认错、不关心、不感兴趣、靠不住、寡廉鲜耻、没有同情心、丑恶、报复心重、小聪明。

自恋型人格对他人的影响

刚开始接触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时,我们很难察觉其异样,因为他们可能具有很多优点,如:聪明、迷人、风趣,甚至闪耀着“无所不能”的光彩。他们乐于向那些对他们有用的人施展魅力,但其本来面目最终还是会显现出来。

有时候,你能看到他们身上狂妄、自大、傲慢的明显迹象,这时你能意识到或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有时候,他们会表现得疏远、冷漠、架子大,你会因此感到不舒服;有时候,他们会麻木不仁,或者拒绝帮忙,或者不愿践诺。不论他们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的:你会感到别扭、痛苦,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

自恋者还暗中冷落你。他们会故意对你的重要成就不屑一顾,或对你的痛苦和挫折视而不见。通过这种蓄意的冷漠,他们将你的欢欣或痛苦置之不顾,任其自生自灭——因为他们对你的事一点点兴趣都没有。如果他们在乎了,那会让你感觉良好,而跟他们的目的就背道而驰了。

因为他们同情心有限,所以就像是个“半成品”,不断在寻找能使自己完美起来的人。但当他们找到这个人之后,情况再度急转直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能让他们感觉遂心如意。反过来说,他们也不能使别人变得更好。如果你天真地以为能跟自恋狂正常相处,那你定将付出情感、心理甚至身体的损失。

以上就是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会给他人造成的主要影响:烦躁、恼火、紧张、心累。他们把你的需求和欲望看作累赘和干扰,你个人的沮丧失意、压力、麻烦跟他们没有关系,但一旦他们不遂心了,你将立刻看到:翻白眼、嗤之以鼻、噘嘴、不耐烦、暴躁、气鼓鼓、咆哮,或者干脆转身就走——就像是个小孩,但有着成年人的身体。

有时你能立刻感受到与自恋狂相处的痛苦,有时候过了几秒钟才感到心口好像被捅了一刀一样(“他刚才干了什么?!”“他刚才说什么?!”)。也许你会在凌晨两点冷不丁地惊醒过来,那是你的潜意识对其行为和谎言的警报。有时他们的行为会触动你的第六感,使你隐约地感觉有点不对劲。每当如此,很多人都会感到心神不安或恶心想吐;有些人则是精神不振、心头沉重。曾有人这样对我说:“每次要跟那个人打交道,我都不敢吃早饭,我怕到时候会吐出来。”

如果你也有上述的几种负面感觉,当心。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对人宽容、不念旧恶”,对家人和朋友尤其要如此。而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利用的正是这一点。他们屡次伤害你,屡次目中无人、志得意满,而留给你的是一次次的愕然无语、失意沮丧……这种情感伤害会令你在他们手心中慢慢耗成灰烬;为了自保,很多人选择了“断臂求生”。

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会钻法律的空子做出过火的事。曾有一位女士为了家庭事务来FBI寻求帮助,可惜的是,从法律上我们帮不了她,只能建议她求助于社会服务。她说,好多年了,丈夫每次召开家庭会议,都逼着她和孩子们坐在地板上,听他劈头盖脸地对家里的某事横加指责。他像国王一样坐在椅子上,而她和孩子们则坐在地板上,听他的训斥,或是交代自己的错误。

最后,在尚未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前,她终于带着孩子逃离了他的魔爪,却是以经济上的巨大牺牲为代价。这个事例中的自恋狂,就是为了抬高自己而把家人都践踏在脚下。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警察局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报案,其细节不尽相同,但当中的自恋狂的动机都是一样的:牺牲他人,荣耀自己。

如果他们无法压制、贬低你,就会变得非常“恶毒”。克莱尔曾对我说起她的经理:“他总是一脸阴沉地走过我的办公桌,把要办的文件资料‘哗啦’一下扔在桌子上。文件全散了,桌子上的咖啡也洒了。他不管我正在做什么,我的办公桌在他眼里就是个垃圾倾卸场。让他气哭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把人气哭啊,什么人能做出这样的事?”

每次听说有妇女/小孩在公共场合被其丈夫/父亲打骂,或在家里遭受虐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家庭里有一个自恋狂,他贬低妻儿抬高自己,甚至殴打家庭成员。

海达·娜斯鲍姆及其养女伊丽莎白·斯坦伯格的遭遇就是与自恋狂一同生活的真实写照。娜斯鲍姆1975年认识了乔尔·斯坦伯格,用她的话说,当时她觉得斯坦伯格就是她“心中的男神”。娜斯鲍姆是一名图书编辑,她听从斯坦伯格的指点发展自己的事业,但跟他一起生活却远非想象中那么美好。他总是对她横加指责,对她的贬损甚至到了逼她像狗一样在地上四肢爬行的地步。他几乎每天都要打她,打得她的脸都破了相。1987年,他在一时气愤之下迁怒于6岁的养女,将其打死。这个悲惨的事例告诉我们:跟自恋型人格共处的时间久了,就会变得顺从而麻木。检察官认为,娜斯鲍姆长久以来饱受斯坦伯格的残酷虐待,在看到后者向女儿施虐时已经“不能”挺身而出去保护那个无辜的孩子,也“不敢”去打电话叫救护车。娜斯鲍姆的反应正是“受虐妇女综合征”9的表现。30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她们母女俩的惨剧,我都感到一阵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