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被轻率使用的人格标签中,“自恋”这个词的滥用程度最高,而了解其真实含义的人却最少。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1,但其真正含义却深奥复杂。
很多人认为,所谓“自恋”就是用自己的名字为酒店命名,或者总是流连于聚光灯下——比如在真人秀节目中露面等。的确,很多人都喜欢万众瞩目的感觉,但我所说的“自恋”远非自我陶醉那么简单,因为自恋的人言行里透着狠毒和危险。在下文中,我将用“自恋者(自恋狂)”和“自恋型人格”来称呼他们。
自恋型人格眼里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的需求,什么好事都得把他们排在首位。大家都喜欢被人关注,但自恋者对关注的渴望达到了狂热的程度,甚至通过摆布他人、操纵局势来达到这一目的。正常人都是通过刻苦努力来获取成功,而自恋者的成功都见不得光,为了取得成功,他们不惜欺骗、撒谎、歪曲事实、投机取巧,毫不关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
此类人格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底层到上流,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而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那些身处高层的自恋狂曾多次挑起战火,导致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他们很可能就在你隔壁的格子间里办公,在酒吧的吧台前坐在你身旁的高脚凳上,也可能和你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同一支球队、同一个教室,甚至在同一个灵修小组里。
在《灰姑娘》这则经典的寓言故事中,灰姑娘的后母和两个同父异母姐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便是典型的自恋狂特征:自私自利,以牺牲别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灰姑娘》的故事最著名的版本出自迪士尼,但古今中外共有300多个类似的故事2。很显然,在很久很久之前,在很多语言文化里,都觉得有必要告诫人们去提防自恋型人格。
具有自恋型人格的人同灰姑娘的后母和两个同父异母姐姐一样,他们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错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肆意诋毁和折磨那些拒绝“仰望”他们的人。迪士尼版本的《灰姑娘》有一个魔幻般的欢乐结局,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没有仙女婆婆或白马王子来救你于水火。在与自恋型人格相处时,我们的安危就掌握在自己手上。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
自恋不同于自信。真正的自信是一种令人钦佩的精神力量,而自恋型人格的自信只是狂妄自大。这是一种性格缺陷,只会结出两种恶果:一是自以为是的想法,二是对私欲的狂热追求。而不论是哪种结果,都需要别人为之付出代价。
有些自以为是的想法是对社会有益的。电的发明和登月计划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沃特·迪士尼当初也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想法——一个老少皆宜的“梦幻”乐园,这样才有了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世界和艾波卡特。
但自恋型人格的自信与上述的有天壤之别。我们以吉姆·琼斯3为例,他的想法就是圭亚那的“琼斯镇”:一个能让他被信众奉为崇高领袖的“世外桃源”。而进入琼斯镇的“入场费”则是你的毕生积蓄和自由意志。此外,你还得与900多名信众一起,在其丑恶败露之后陪葬。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前者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能让我们圆梦的地方。而后者也是梦想成真,实现的却是噩梦。其区别并不在“想法”上面,而在其背后的人格类型和性格缺陷上面。前者是为大家寻求快乐和满足,后者谋求的却是追随者和私欲。这也是我要为大家揭露的自恋型人格的特征。
自我中心
每个人的童年都经历过一段特殊的时期,那时的我们就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任意求取,为所欲为。从本质上来讲,自恋型人格似乎从未从这个时期“脱壳而出”变为成年人。他们仍具有这种儿童一般的索取欲望,为了身处关注的中心而做出荒诞不经、不可理喻的事。
这种人喜欢在会议、聚会、家庭活动等场合迟到,任凭大家牺牲时间精力等着他们的到来。接着,他们会旋风般闪亮登场,只为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在跟别人说话时,他们会毫无顾忌地向你明示或暗示“我就是这里最聪明的人”。有些自恋者喜欢厚颜无耻地自抬身价,习惯性地向你提起他们认识什么什么人、跟什么什么人共进过午餐……只为让你明白他们有多么厉害。
外表对自恋者来说至关重要。大家会发现这种人非常迷恋照镜子。他们对自己的外表看得非常重(因此会痴迷于健美塑身或整容手术),并且利用外表来吸引别人的关注,或者是让自己成为聚会的焦点,或者是让每个见到他们的人都能看到:不管是什么物品,他们的总是最好、最大、最贵的。
有些自恋者总是一副卓尔不群的样子,但事实上他们的成就不值一提。但这并不能影响他们的优越感,他们仍把自己当成伟大的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领袖、歌唱家……一旦不遂心意,就立刻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从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也许现实中他们会犯错、不能胜任工作、不讨人喜欢,但他们绝不会承认这一点。在他们眼里,整个单位、整个社会、上司老板、全体选民,甚至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为敌;错的总是别人,因为别人看不出他们有多么伟大。
若是从他人那里得不到预想的尊崇,他们的反应就会跟小孩子生气一样:闷闷不乐、发牢骚、恼怒,有时候还会动手打人。他们会口出恶言,妒忌怨恨,睚眦必报——这就是他们的天性。
自视过高,看低他人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独步天下,所以就认为别人都是卑微渺小的。因此,他们尤其擅长于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他们把全世界都踩在脚下。也正是这个原因,美国酒店大亨利昂娜·赫尔姆斯利才得了一个“刻薄女王”的绰号。但她并非仅仅刻薄那么简单,据传,只要不入她法眼的人,别想看到她露出好脸色,这倒是跟现在学校里的恃强凌弱极为相似。
如果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呈上升趋势,且欺凌的后果(如学生、员工因害怕受欺负而旷课、旷工,情绪沮丧,焦虑不安,甚至自杀等)愈演愈烈,那么这种事就绝不仅仅是意外了。很多临床医生都认为,自恋型人格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增多,随之增长的就是恃强凌弱的现象,因为欺凌弱小正是自恋型人格的特征之一,二者是如影随形的。
现在,自恋者甚至都不用在你面前就能贬低你。2013年9月9日,12岁的瑞贝卡·塞德维奇从佛罗里达州波克县一个废弃的水泥厂楼顶跳下自杀了,据说是因为在网络上受到了侮辱(网络暴力)。若是有人总在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自恋型人格的普遍特征),那么这种惨剧就会层出不穷。
自恋者有种不可思议的能力,他们能捕捉到别人的弱点和短处并加以利用,借此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种事他们往往做得非常狡猾隐秘,比如:看到你戴了新手表之后,立刻设法把话题转移到他们更为昂贵的手表上去;来参加你组织的户外野餐时,他们会说:“什么?!连牛排都没有,只有汉堡?”其声音之大足以使在场客人全都听到……他们才不关心你有什么感受,踩着你才能站得更高,好让别人看到自己。
这种人要上台做演讲时感觉到排在他后面的人有些紧张,他们会说:“排在一个伟大的演讲家之后上台一定很难受吧,我很同情你啊。”这种事绝不是编造出来的,因为我在新奥尔良做演讲时就曾碰到过这样的人。
有时候,自恋者会在公共场合、社交场合、孩子的运动会上当众斥责妻儿,从而暴露其本性。如果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都能这么做的话,想象一下,在没有外人在场的家里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或者他们会带着尖刻的冷漠,语带鄙夷地评论某人是多么愚蠢无能。他们会厉声对身旁经过的侍者呼来喝去,然后若无其事地转过头来与你微笑交谈。几年前,我到洛杉矶参加一个活动,当时麦克风出了点故障,一个演讲者当着150名与会者的面、尖着嗓子训斥会场的服务人员:“我大老远过来不是来丢人的!快修!”大家都瞠目结舌……不论是目击者还是当事人,每当看到这样的行为出现,你应该立刻明白,这就是自恋型人格的表现。
没有同情心,只有傲慢自大和优越感
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人,其同情心是匮乏的。常人在孩童时代就懂得去体谅别人的感受,明白我们的言行对别人的影响。而在这种人身上,同情心或体谅他人处境和感受的能力是有限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也许你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对此却视而不见,因为在他们心里,什么都比不上他们的需求和欲望重要。再比如,你要在家照看生病的孩子,可他们却让你陪他们去逛街购物……事实上,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把他人的需求、疾病和错误都看作弱点,正好借此来巩固他们的优越感,使其贬低他人的行为显得名正言顺。
有些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会不时显露出傲慢和不逊,这些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都有明显的线索。而在其他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身上,所谓同情是被安排好的,似乎只为特定目的出现——比如说,你生病请假了,这时上司打来电话问你的病情如何,其实他真正关心的是你何时能回去上班。这些行为看似体贴关怀,可最后你才发现,他们对你的生活和幸福的兴趣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若这些兴趣和关心是真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你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了。
还有一些人的自恋型人格隐藏得很深,只有到了危难时刻,他们自私自利的面目才会浮出水面。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的“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发生爆炸,泄漏的原油污染了墨西哥湾,11名工人死亡。这是石油工业史上最大的海油泄漏事故。同年5月30日,在谈到此次灾难及其影响时,英国石油公司的CEO托尼·海沃德对记者说:“对此次事故给大家的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我们深感抱歉。我才是最想让这场危机尽快结束的人,我想让我的生活恢复原状。”他这一番话,用“惊世骇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这是旷古未有的环境灾难,还夺去了11个人的生命,而海沃德心里想的却是“让我的生活恢复原状”。有时候,等到自恋型人格说出“对我而言,除了我自己,什么都不重要”这句话时,我们早已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跟具有自恋型人格的人相处得越久,你就越能发现,他们真的一点儿都不在乎你。他们对你的事一直不闻不问,他们想要的,是你对他们的关注、对其需求的满足、对其“旨意”的听从。但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形象格外留意,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行为会相应收敛一些;但这种蛰伏只是一时的,他们的真面目最终会大白于世。
自恋者如果表现得温柔体贴、积极热情,那也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非发自本心。在电影《好家伙》(Good fellas)中,亨利·希尔向凯伦大献殷勤,带她去高档餐厅吃饭,最好的座位、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酒,无须排队等候……此时的他,眼里只有凯伦。可结婚之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了。这个自恋狂已经用尽心思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所以,当看到他总是带着女人的香味醉醺醺地回到家中时,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妻子想要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得到她了。他曾经的关怀和体贴只是诱捕的工具,不是真的。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前文曾提到的金融家伯纳德·麦道夫就是利用他的人脉和朋友来骗取人们的信任,将其网罗在“庞氏骗局”中大谋其利。与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相处,你所期盼的和你所得到的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这就是那个残酷的事实:你希望能被他们当作朋友平等相待,但自恋者的词典里绝无“平等”二字,对他们来说,朋友就是用来利用的,朋友的存在价值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危险的自恋狂是那些极度缺乏同情心又自大到近乎变态的人,他们辣手施虐,毫不留情。这种人一点儿良心都没有,只会像蚂蟥一样吸取他人情感、经济甚至身体的营养、占尽便宜。如果你遂了他们的意,那你对他而言就是个称心之人,不然,可就是个累赘了,那时你就成了他们贬损,甚至毁灭的对象。有时候我们在报纸上读到,有的父母把亲生孩子或者锁起来,或者遗弃,或者干脆杀掉,仅仅是因为孩子成了他们玩乐的拖累。这种人首先就是一个自恋狂:目空一切,冷漠地贬低他人。
这种冷漠的行为在最近大城市等地方出现的“一击KO”4中可见一斑。要做出这种毫无人性的事,首先就得习惯于藐视他人,而后者正是自恋型人格的显著特征。
投机取巧、歪曲法规、毫无顾忌
因为自视过高,所以,自恋者认为他们不必跟常人一样付出努力,而是寻找捷径或游离于法规之外。有时候我们会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政客传出绯闻、拒绝承认私生子(如美国前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或是把公款转到私人小金库里(如美国前众议员小杰西·杰克逊);或是以权谋私买官卖官(如伊利诺伊州前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
曾有一位公司领导跟我说起他雇用的某个经理的事。这个经理刚来的时候还表现得很好,业绩也不错,却突然间变得爱调戏女同事,就像一下子被情欲冲昏了头脑一样。每个公司员工都知道这种行为是绝不允许的,但在对质时,他就变得非常愤怒,辩解说自己的行为没有违反雇佣合同的任何条款,他的行为只是友好的表现……记住,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有错,因为他们是高人一等的;当有人指出他们行为不当时,就会触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