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的生命价值有三种表现形态
1.处在物性状态下的初级人
有人说,人活着,是因为爹妈把我生下来了,我也就要活下去。就像一棵树那样,树长在那里为什么而活,你是讲不出理由的。这话听上去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很多时候,为生命而存在,为存在而活下去就是理由和道理。因为,大千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这个法则去这么做的。
为了生命必须有饭吃,为了过好日子而努力奋斗活下去,为了养儿育女把下一代培养出来。人的一生,算算复杂,想想其实也并不复杂。经历几个阶段后人生就结束了。从人的生命公式看:从婴儿成长为儿童,从少年长大成为青年,从青年经历恋爱、婚姻再到结婚生子,从赚钱养家、培养下一代为子女操办婚事自己已变成中年人,从中年人到第三代出世后自己变成了准老年人,从准老年人扶持第二代带上第三代后变成了老年人,直至生命的终止。人的生命犹如动物那样,为什么要吃?为了活下去,为了快些长大成人,为了交配生子,为了养育后代。当我们日趋见老,最后已经不想吃也吃不动时,就在等死。这种生活是动物式的初级生活,对初级生活的追求,形成了初级人的意识和行为。我们说,物质生活的高低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呈现在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即对精神的追求和满足心灵需要方面,这就涉及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功能。
2.发挥自我生命价值认识功能的中级人
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功能,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动物没有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认识功能,而人却具有这一特殊功能。所以说,寻求自己“活着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找出自己“为什么而活”的理由,这是每一个处在中级阶段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是衡量一个初级动物人走向“人”的神殿所必备的第二道开门钥匙,是向真正的“人”靠拢的必要条件。当我们在为温饱备受艰辛之余用点时间想一想,在巨大的财富宝库中腾出点空间思一思,在耀眼的荣誉光环下找个遮阴点凉一凉,在花天酒地的喧闹声中找个地方静一静,在贪婪的欲望膨胀时想个办法收一收。无论你以前是否思过、想过、分析过、冷静过,无论你思考的结果有多完美,最终还要落实在行动中,也就是说,初级动物人向中级人转化的关键在于行动。
3.追求生命价值,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的高级人
我们说,追求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件上。所谓客观存在,就是决定一生方向的大事上,影响一个阶段内发展的目标上,解决在一个时期内的矛盾上,处理在一个时段的矛盾中,消化在一个时点上的焦虑上。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需要用一生的努力去做,体现在一个时期或阶段的行动上,体现在每个不同的时段中,更具体的还需要在每一天、每一个时点上的琐碎事、烦劳事上。这种由小、中、大聚集起来的具体事情,汇聚着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提升。
第四节寻找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空虚感是由无价值感和无有用感捏合而成的,是现代人看不清和找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
弗兰克说,“无论处境多么悲惨,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
也许,从宇宙的整体角度看,用时空观来解释人的生命、生命价值、生命作用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犹如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样,犹如灰尘、水土、沙石那样,仅仅是一个暂时的存在和眨眼的过程而已。但是,人与其他生物相比,与动物相比,人活着有两层价值,一是对自己来说,享受生命存在时的整个过程;二是留下一些精神和心灵的痕迹。
2010年7月30日,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院士逝世,网友信力建的一篇“‘三钱’离世中国科学后继何人”文章,读后彼有感触。为什么人们如此怀念他们?不仅仅是这三位功勋卓越的钱老先生比我们这些草根伟大,更主要是他们给人们留下一大批精神财富遗产。在这批宝贵的精神遗产中,不仅有科学精神、爱国情结、科学信念、科学成果,更可贵的是做人的品质、崇高的道德婚姻观,其中钱学森、钱伟长两位老先生的婚姻均达到了“钻石婚”60年之长久。
虽然,三位“钱老”先生陆续离开了我们,上帝将他们的躯体从人间带走,但他们那颗蕴藏着无穷价值的心和那个滋养着崇高生命的灵魂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生命,是生命存在时的价值实现;这就是生命价值,是生命终结后的价值延续;这就是生命的回答,是一个人活着为了创造生命价值、体验生命价值、实现生命价值直至延续生命价值的真正意义。
一、创造生命的价值
创造生命价值是弗兰克提出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之一。所谓创造生命的价值,就是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工作、辛勤劳动、认真学习而取得相对的成功。创造生命价值是一种显性的生命价值,这种显性表现在功绩或成就感上。如三位钱老科学家,他们是在创造生命价值这条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凡例。
1.创造生命价值的普遍性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造生命价值是人类共有的属性,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劳动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价值体现。从创造生命价值角度看,带有普遍的意义,无论地位高与低、财富多与少、生活富与贫、知识多与少、能力大与小,每个健康之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劳动能力和生存能力。
2.创造生命价值的局限性
创造生命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人生命的长短限制。一个人的生命存在时,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所致。虽然对退休老人来说,创造生命价值的几率相对会少一些,但那些坚持良好道德人品信念、意志坚定的老人还是很多。
2010年8月1日,新浪网“老人勇救落水大妈要求被救者找媒体宣传引争议”文章中的孙老伯就是一个例子。“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救人的老伯姓孙,连云港灌云人,今年82岁,1944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抗美援朝之后被分来杭州工作。老伯特别强调,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人,‘我是第二个跳进池中救人的。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也是一个老头,年纪比我还大,84岁了’。孙老伯告诉记者,‘要求宣传是为了教育旁观者’,不为自己的名声。老人说,‘让我寒心的是,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对于那些怀疑他救人是为财的人,孙老伯说:我是退役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现在每月七七八八加起来收入过万,你说我还需要什么财?……孙老伯表示,理解一代人要把他同他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我经历的历史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我的世界观指导我的行为。我只是想通过宣传我的事情感染更多的人。我没想到这一举动引来那么多的误解’。”“要求宣传是为了教育旁观者”,用八旬老人道德人品力量以感染更多的人,这就是一位82岁老人的心声,一位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执著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创造着新的生命价值。这个事例揭示了一个真理,一个人在创造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背后,一定有着强有力的道德人品信念的支撑。从主观因素看,个人的道德人品、责任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相关的理想信念,受年龄、环境等主客观条件限制,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和时效性。
二、体验生命的价值
体验生命价值是弗兰克提出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之二。所谓体验生命价值,就是指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1.体验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体地说,通过爱情体验,品尝爱的酸甜苦辣之味,感受由爱带来的幸福感觉,承受因爱而带的痛苦折磨;通过亲情体验,感受融洽的亲情之情结,承受亲情矛盾带来的烦恼和痛苦;通过友情体验,感受朋友之间的友谊之情,体验情感和心灵方面的回报价值;通过旅游体验,感受大自然风光带来的快乐;通过艺术作品体验,提炼欣赏美好事物的愉悦心情;通过小说书刊体验,感受情感和心灵的充实;通过闭门思过体验,感受反思带来的轻松心情;通过与人交谈体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优劣;通过工作学习、家务劳动体验,提炼出其中的各种不同的感受。
2.体验生命价值考验人的能力
对于体验生命价值来说,它是一个寻找生命价值、发现生命价值、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繁琐的小事上,也就是说,在平常事、繁琐事、特殊事、偶发事、好事、坏事、痛苦事、烦恼事等事情上的体验。体验生命价值其实是体现人的一种能力,它是情商、意商、智商、德商融合为一体的产物。通过人的良好品质,催生出人在苦中取乐的苦乐观、淡泊知足的心境、急流勇退的睿智等等。体验生命价值的能力体现在感受能力和感悟能力上:感受是通过感觉和承受来表现,感悟包括领悟和提炼两大部分。
领悟能力在整个体验程序中是要点和难点。领悟之要点在于必须闯过前两关,即感觉关和承受关。感觉关需要理性思考,承受关要求承认客观现实。领悟之难点在于提炼,提炼显现人的一种能力和智慧。如在生活中体验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提炼出愉快的心情,提炼出美好的东西,提炼出良好的人品,提炼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德情操,提炼出承受苦难的生命价值等等。
三、承受苦难的价值
承受苦难的生命价值是弗兰克提出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之三。所谓承受苦难的价值,就是指,“当一个人遭遇到一种无可避免的、不能逃脱的情境,当他必须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他就等于得到一个最后机会,去实现最高的价值与最深的意义”。当我们遭遇面对无法改变的灾难、危险、病症,以及恶劣环境带来的痛苦时,所采取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承受苦难的价值基于态度、体验和感悟为一体。具体地说,承受苦难的态度包括:一是对苦难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二是用怎样的态度来承担自己的痛苦。承受苦难的体验包括:一是对苦难的感受;二是坚定承受苦难的意志。承受苦难的感悟包括:一是假设的信念目标;二是臆断假定的生命价值;三是提炼臆想的道德情操;四是步入淡泊的心灵圣殿。
既然痛苦是避免不了的,那么,如何在苦难中获得快乐这就是接下来要谈的问题。如何获得快乐,如何避免痛苦只是一种理想性的表面生活,并不是客观的真实生活。只有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生命价值后,我们才能真正有一个明确的生活方向或目标。对于我们来说,为什么有的时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明知道是件苦差事,还是心甘情愿地去做?为什么有的时候一件并不是很苦的差事我们却又不愿意去做?这里就是一个值不值得的问题,也就是一个生命价值的问题。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接送孩子业余去学钢琴、学画图、学跳舞等课外兴趣学习,这个差事烦不烦?肯定大多数家长不会感到厌烦。为什么?因为为了培养下一代,让孩子们多一些艺术气质和生存技能。所以家长宁愿放弃休息、放弃自己的时间而执著地去做,因为这种放弃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的。如果说,自己送老年父母去上老年大学去学绘画、学跳舞、学外语,儿女们是不是都一定会坚持呢?这就不一定了。为什么?因为对于儿女们来说,还有更有价值的事要做,比如说,约会啊、送自己的孩子学习等等。
承受苦难的生命价值,不仅在态度上,还在寻求承受痛苦的支撑点和力量,并通过这个支撑点或力量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心灵的提炼过程。
当你发现这种痛苦承受了是会有回报和有价值的,你的痛苦也许就减少了或者感觉不痛苦了。有人说,人很怕死,但真得在死之前,人又变得很安静了。
一个人不能改变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可以转变自己的看法或观念。对于承受苦难感悟出来的生命价值,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的、不可回避或躲避不了的,如生病住院、开刀等天灾人祸,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当你确实无法减轻或消除自己痛苦时,可以用假想法,设定一个价值,并用意志去坚持、去忍受、去担当,从而获得一种承受痛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