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拯救自我
49462500000003

第3章 人们在不安全的环境下挣扎(2)

第四节“狼性”肆虐的竞争环境

一、不安全的开放环境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冲击着我们这个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容逃避的不安全环境。我们的民族品牌被逐渐蚕食,我们的民族工业受到冲击,我们的中小企业面临危机,我们人民的资产在大幅缩水,我们的财富在不知不觉中被转移到他人的口袋里。一双试图控制世界的无形之手,利用经济国利己秉性,通过美国次贷危机作为金融衍生品的杀手锏,导致全世界为美国次贷危机买单的损失高达60%之多。一些经济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游戏中,以“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他的还是我的”这一强盗式的方式,公开而又冠冕堂皇地掠夺他国或他人的财富。

二、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当前,制约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是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习性。这种习性,表现在一张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在经济国以利己为中心的不安全的世界环境下,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和完善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在社会资本原始积累还尚未走完的阶段,这种在人际关系网下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为社会垄断集团和少数权贵人士谋取私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们面对的社会事实却是以法律为本、以制度为本被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关系为本的现状所替代。一个原本应该逐渐走向规范和完善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经济市场,在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无助。社会经济结构需要快速调整、城市化社会进程速度需要加快,而完善体制、健全法律、规范法规以及转变执政者思维习性的诸多改革却以老牛拉大车缓慢的速度与快速变革的社会经济环境背道而驰。满满一大车让人心动眼馋的30年改革发展成果,被各路盗贼运用八仙过海的能量争夺、瓜分。一边是美好的社会经济发展蓝图,一边又是血淋淋的抢夺财富、资源和名利的现象;一边是阵阵优美而动听的赞歌,一边又是官兵的刺杀声和战马的嘶叫声。

平凡而又善良的人们既看不清又看不懂,深深地陷入了困境之中。人们在困境中呐喊,在呐喊声中挣扎,在挣扎中攻击,在攻击中相互伤害,在伤害中制造不安全的生存环境。

三、“狼性”肆虐的博弈环境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当的经济人队伍日益扩大。经济人从获取最大化的利己利益这一本质出发,人的私欲不断膨胀,催生了过度的贪婪欲望。人之善性被贪婪所蚕食,而人之恶性却呈现出无节制地扩大趋势。人格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人格中的自我协调功能在减弱,人性退化为“兽性”,被“狼性”所替代。人性退化、人格失调以及人品缺失,造成了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人在猎人与野兽之间不断地变换角色,给别人挖坑时,成了猎人;当一不小心掉到别人挖好的坑里去时,又变成了别人的猎物。

21世纪是一个发展与风险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拯救与陷阱并存的多元化世纪,是一个前人未曾经历过的不流血的财富抢夺年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虽然听不到硝烟弥漫的炮火声,也看不到刺刀闪亮的刺杀声,但在文明遮掩下的金融大战,与流血的战争比较,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在有声的战争中,人们的血是从肉体上流出,那么,在无声的战争中,人们的血却是从心脏内流出。

这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财富争夺年代,也是一个人品缺失的名利博弈年代。

第五节人性退化的相处环境

一、人变得越来越现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变得越来越现实,注重名利效应的实用主义者队伍日趋扩大。不少人从利己利益出发,以名利为核心价值观,无视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存在,干着损人利己的勾当。人性中的善与恶黑白不分、乾坤颠倒,不少人以利己利益作为评价人性善恶的标准。满足自我利益的事就是善事,那些帮助自己满足利益的人就是善人。反之,就是恶事和恶人。有的人一边在行恶,一边却要求他人行善。

二、人之恶性无抑制地扩散

原本善恶交替的人性,在这种黑白不分的环境下,人性之恶无抑制地扩散,而人性之善却被那些戴着光彩夺目之面具的虚伪者强行霸占,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人们在一个善恶混淆、人性退化的环境下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显得越来越困难。那些冒出的五花八门的新职业,如工兵、庄托、枪手、杀手和写手等等,不仅遮住了人们辨别真假的视力,而且削弱了人们辨别真假的能力。人们在人性退化的相处环境下,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进工兵为你挖的坑里受到伤害,也不知道何时会陷入庄托设计的圈套中亏钱,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枪手打中而人财两空。

退化的人性,使文人失去往日的铮铮傲骨,文品被钱财所侵吞,写手与权钱紧密合作,为了钱财,假话、谎话和虚伪话满天飞。

事实上,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不少人对自己的善恶表现并不介意,并经常被“好人命短,恶人命长”的观念所误导。

确实,一个活着的人,并非因善而活,或者因行善能多活几年。一个死去的人,并非因恶而死,或者因他行恶而少活了几年。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生与死,一个生命的长与短,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个体环境和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制约,并非自己能主宰的,或许就是命里注定的。假如说,个人能主宰自己的生命及生命的长短,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希望自己永远不死,永远千岁或者万万岁,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三、人性退化带来了不安全的相处环境

处于现实生活的人们,除天灾人祸以及意外事故带来的灾难和不幸之外,每天还得承受许多摩擦、矛盾和问题。

不少人因为不能妥善处理,经常受到显性伤害与隐性伤害。

由于隐性伤害是一种隐蔽性较深、触及面较广、不易引起警觉且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为此,隐性伤害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如有的人利用公众权力强迫他人按照自己个人意志行事,有的人利用自己强有力的社会地位随意发脾气训斥他人,有的人经常用攻击性语言评论他人,有的人不时捕风捉影对他人挑拨离间,有的人口无遮拦对他人传话、搬弄是非,有的人使用粗暴态度制止不同意见者说话,有的人只图自我表现而压制他人表现等。隐性伤害犹如一种慢性疾病渗透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长期潜伏在我们生命体内顽固而又缓慢地逐步扩散。因为人性退化造成的伤害,不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且腐蚀着人们的机体;不仅蚕食着人们的资产,而且侵吞了人们的财富;不仅损害了人们的权益,而且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第六节人格失衡的自我环境

从人格结构上看,一个完整的人格,体现在善于适时适量地吸取超我力量,充分发挥自我的平衡协调功能,以控制过度的本我欲望。也就是说,在一个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位一体的人格结构中,自我不仅是平衡本我和超我的砝码,也是协调本我与超我的重要环节。控制本我,涉及修炼自我的问题;修炼自我,又涉及持有超我的道德信仰并为自己的信仰而所做出的奉献问题。只有当本我、自我和超我达到相对协调和平衡时,才能打造一个和谐的自我环境。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遭遇的是,人格在一种失去平衡的状态下运行,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烦恼。面对狼性的竞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冷漠的相处环境,面对恶性膨胀的人、冷漠无情的人、空虚无聊的人、自我膨胀的人,人们经常为一些小事而喋喋不休,为一点小矛盾而争执不停甚至出手伤人;不少人经常发出对人性、人品问题的抱怨声;有的人由于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而困惑和痛苦;有的人以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产生了仇视一切的心态,导致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有发生。

第七节人品丢失的社会环境

凸显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品质环境日益恶化,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水平成直线式下降,有失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

道德缺失造成的社会疾病腐蚀着人们的个体品质,守信、正义、诚实、宽容、关爱、助人、孝道似乎变成了台词,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在政府部门、各阶层、企业和团体、个人之间的交叉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诚实守信与弄虚作假的矛盾,公平正义与以权谋私的问题,规范执政与任人唯亲的问题,维护人权与侵犯人权的矛盾等。

人们在繁忙中忽略了规则和自律,在名利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在经济大市场的拼搏中忽视了自我人品的修炼。

不少人分不清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对与错,区分不出小人、恶人和君子。人与人相互提防、互相为敌和冷漠残忍,因为一点儿小事,互相斤斤计较甚至使矛盾激化升级。人们陷入难以自持的心灵空虚和精神迷茫中,心理疾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社会上患精神疾病、心理变态、心灵空虚的人呈上升趋势。

人们不能正确认清现实,拒绝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自己的生存环境被一个不和谐的自我所破坏。面对这急剧变化的世界和社会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不能随己心愿的环境,面对自己的欲望不能实现,面对不同的观点和说法,面对不同需求和呼声时,因为缺乏内在协调能力,所以怨声载道责怪他人;因为不能包容他人,所以与人相处关系紧张;因为情绪不稳定,所以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因为心情不愉快;所以出口伤人;因为心理不健康,所以自我控制能力差、思维混乱和言行不一;因为心理和道德不健康,所以人际关系紧张;因为内外协调能力差,所以对现实环境不能适应。

由于不适应,一旦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不如自己心愿的状况时,人们常常出现焦虑、急躁等情绪不稳定状态,由于不能及时排压和解压,不能平衡和协调自我,日积月累不愉快的心情,不仅形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由此还带来了生理疾病或道德疾病。

从转型期社会道德、个人理念、个人品质修炼等心理和精神方面分析,无论从公共道德方面来看,还是从为官之德方面来看;无论从家庭道德方面来看,还是从个人品质方面来看;无论从社会品质大环境来看,还是从个人品质修炼角度来看;无论从企业公民责任层面上来看,还是从社会公民责任角度来看,都存在极大的矛盾及不和谐的社会现状。

因为社会缺失了寻找良知的和谐环境,所以缺失了个人的良知;因为缺失了人生的品质理念,所以缺失了个人品质修炼;因为缺失了为人之德的道理,所以缺失了为人之道行为。对此,不少人在埋怨、仇恨、懒散、烦恼、忧虑和迷茫等心理阴霾的笼罩下彷徨、挣扎和徘徊。

总之,由于社会道德品质存在诸多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以致使个人品质呈下降趋势。这种被污染的社会品质环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污染了人们正常的生存环境;不仅干扰了社会建设和管理,而且破坏了社会和谐与发展;不仅腐蚀了人们的机体,而且摧毁了人们的精神;不仅蚕食了一代人的灵魂,而且还将移植到后代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