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拯救自我
49462500000020

第20章 人品修炼篇——重新找回丢失已久的人品(1)

本章提示:人们经常拿人品说事,埋怨当今社会人品缺失和道德荒漠化。经常在不明白情理之下对他人乱下定义,口口声声指责他人无人品。何谓人品?人品高低又是如何定义?现代社会中,对人品的定义,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定义范围,人品高低更多的是自身人文精神、价值观和认知观的集中体现。为此,在这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横流的物欲强烈冲击的社会环境下,科学地识别人品问题、坚守道德信仰、坚定人品修炼,坚持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找回那失去已久的人品,持之以恒地在量的积累中,实现人品质的转化……

第一节人品与人品问题

一、人品的定义

何谓人品?狭义地说,人品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广义地说,人品是一个人心灵总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衡量文明人的重要标志,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心理修养、文化修养、职业素质、做事原则和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拿人品说事,埋怨当今社会人品缺失和道德荒漠化。虽然有人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标榜成正义的使者和真理的化身,经常在不明白情理之下对他人乱下定义,口口声声指责他人无人品。究竟什么是人品?人品高低又如何来定义?现代社会的人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旧思想的定义标准范围,人品高低更多的是自身人文精神、价值观和认知观的体现。因此,也有人把人品比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集中表现。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生命都是相当脆弱的,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往往为了一点点小小的误会,由于受人品问题的牵制,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二、网络人品问题的由来

人品问题是网络流行的调侃语,意指玩家的品德不好,人品出现问题,简称RPWT。关于人品问题的提法,据说源于网络上人气极高的一款游戏,传闻称游戏中包含了一种类似人品的隐藏属性,玩家的不同行为会影响其人品价值的升降,当有较高的人品值时,会有相对应更高的“掉宝率”。虽然此传闻从未得到游戏公司官方的证实,但却在玩家特别是国内玩家中不胫而走。多数玩家经常用此说法来互相调侃,并将某些运气极坏的现象都戏称为“人品有问题”,应用范围已经具有较大普适性,也成为现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流行词之一。有的人把所有的倒霉事,都用人品问题一言以概之,统统归纳为由于人品问题所造成的结果。

三、网络游戏中的人品问题引发的思考

如果说,在网络游戏中,考验玩家的人品值高低是采取将玩家的生存能力量化为生命值,并通过将玩家所做的好事一件一件积累后,才能获取相对应的回报方式的话,这里就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一是提醒:提醒玩家提高人品价值,如果为人不好,平时不做好事,不仅“骰”不到装备,而且还要遭到一定的报应;二是告诫:告诫玩家人品是做人的准则和闯关成功的基石;三是回报:通过“骰”到装备或获取财宝的方式,回报人品值较高的玩家,提高其生存能力延长生命值;四是衡量:衡量玩家人品值的标准以“掉宝率”和“骰”到装备为量化指标。

一个看似简单的网络游戏,却蕴藏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人品价值内涵。通过提醒玩家注重人品提高人品价值,多做好事必有回报,多做好事必有好运气,多做好事“爆”上好东西,多做好事“骰”到好装备,多做好事获取较高的“掉宝率”。这里所指的做“好事”,不仅考验玩家爱心助人的善良之心,而且考验玩家除恶过程中的正直坚强和刚正不阿的人格力量;不仅要求玩家坚持诚实守信和勤劳勇敢的品质,而且要求玩家做事尽心尽责;不仅提醒玩家知恩图报,而且提醒玩家对人要宽容大度;不仅鼓励玩家修炼胜不骄的淡泊之心,而且鞭策玩家在冲关的关键时刻冷静反思,做一个聪明睿智的勇士。

一个让不少家长反感和担心的网络游戏,却在不经意的游戏中,将人们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人品教育问题,通过量化指标逐渐渗透到玩家的思维和行动中。对此,本人感到既欣慰又悲哀。一方面感到欣慰的是,不管家长和教育家们承认或不承认,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一些优秀而又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已经形成对玩家人品的教育场所。

也许,玩家在游戏的同时,在注重提高人品价值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将这种人品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自己的灵魂内。当然,这只是本人一厢情愿的良好愿望而已,所以,也只能用“也许”两个字表达自己的心愿。另一方面感到悲哀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频频遭遇到缺失的人品问题,却没有设定相对社会公认的衡量人品的标准,没有有效的惩罚和制约措施。我们对这类问题是否应该进行认真地反思?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反思社会管理问题,反思如何治理社会品质环境,反思如何提高个人的人品素质问题等。这些反思,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的延续,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

第二节介绍“十项个人品质”管理标准

一、网络人品问题的延伸

网络游戏的设计,将玩家人品价值的高低量化为生命值以考验玩家的生存能力。这种以提高玩家的人品价值与延长玩家的生命值成正比关系的构思,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但是,游戏归游戏,现实归现实。游戏中的因果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关系,虽有相似之处但又不能等同。

在现实生活中,人品问题更为复杂化,它涉及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虽然,人品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和谈论的主要社会话题,然而,几千年传统的忠孝以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在近百年的社会发展史中至少被革去了一半的命。本世纪初,中国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首次颁布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内容的公民基本道德标准。尔后,在2006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提出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八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八耻”的公民基本道德标准。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的社会道德建设。以上这些举措,由于过于原则,未能以相对统一的文化形式与教育有效结合,故一直在浮于口号式的萌芽下徘徊。同时,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转型、教育和文化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变革,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由此带来的人性退化、人格失衡、人品缺失、思维混乱、心里空虚和精神颓废等问题。纵观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所带来这一大串的矛盾和问题,用理性眼光来看,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一个道德人品的问题。

二、构思设置“十项个人品质”管理标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所遭遇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地抱怨,笼统地指责他人的人品好与坏。事实上,这也是一种道德人品缺失的表现。为了相对合理地划清人品问题的界线,我们必须对人品有一个相对确切的概念和评价尺度,以便在拯救自我过程中更有效地展开修炼行动。在吸取传统道德观的精华和参照官方的公民基本道德标准的基础上,本人在《自我管理学》一书中,构思提出了由“诚实守信、尽心尽责、勤劳勇敢、爱心互助、感恩图报、正直坚强、宽容大度、冷静反思、淡泊知足和睿智好学”这十项内容构成的“十项个人品质”管理标准(或修炼标准),基本上界定了对人品问题的范围和衡量标准。

如果说,在网络游戏中衡量玩家人品价值的标准是以“掉宝率”和“骰”到装备为量化指标的话,本人则将个人品质分为三个评价档次。即第一档是做人的基本底线,将其命名为个人基本品质,它是由“诚实守信、尽心尽责、勤劳勇敢、爱心互助、感恩图报”五项基础管理标准构成;第二档是个人良好品质,它由“个人基本品质+良好辅助品质”共八项管理标准构成;第三档是个人优秀品质,它是由“个人良好品质+优秀辅助品质”共十项管理标准构成。

1.个人基本品质

第一档是“五项个人基本品质”管理标准,个人基本品质是做人的基本底线,其基本公式(1)如下:

个人基本品质(1)=诚实守信+尽心尽责+勤劳勇敢+爱心互助+感恩图报(公式1)

2.个人良好品质

第二档是“八项个人良好品质”管理标准,个人良好品质是由“个人基本品质+良好辅助品质”共八项管理标准构成。其中,良好辅助品质又由“正直坚强、宽容大度、冷静反思”三项管理指标构成。个人良好品质反映了一个品质良好的人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条件,其基本公式(2)如下:

个人良好品质(2)=个人基本品质(1)+良好辅助品质(2-1)(公式2)

或:

个人良好品质(公式2)=诚实守信+尽心尽责+勤劳勇敢+爱心互助+感恩图报+正直坚强+宽容大度+冷静反思

其中:

个人基本品质(1)=诚实守信+尽心尽责+勤劳勇敢+爱心互助+感恩图报(公式1)

良好辅助品质(2-1)=正直坚强+宽容大度+冷静反思(公式2-1)

3.个人优秀品质

第三档是“十项个人优秀品质”管理标准,个人优秀品质是由“个人良好品质+优秀辅助品质”共十项管理标准构成,其中,“优秀辅助品质”又由“淡泊知足和睿智好学”两项指标标准构成。个人优秀品质反映了一个品质优秀之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条件,其基本公式(3)如下:

个人优秀品质(3)=个人良好品质(2)+优秀辅助品质(3-1)(公式3)

或:

个人优秀品质(公式3)=诚实守信+尽心尽责+勤劳勇敢+爱心互助+感恩图报+正直坚强+宽容大度+冷静反思+淡泊知足+睿智好学

其中:优秀辅助品质(3-1)=淡泊知足+睿智好学(公式3-1)

第三节修炼人的基本品质

一、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

诚实守信是个人基本品质五项内容之一,也是个人品质修炼之一。人之所以称为人,就在于人是言而有信,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则不能称之为人,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和资格。社会的诚信氛围和环境,是由每个人的诚信记录汇总形成的,诚信已成为社会的特殊资源和稀有的珍贵资源。做一个诚信人,不仅做人做事应该实事求是,还要做到说话算数、承诺过他人的事要尽量去做等讲信用行为。在人品修炼时,必须把握以下十个方面:

1.责任不可推卸

当你不能做到为人诚信时,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解释和开脱,更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或客观环境。那种谈什么被迫不诚信观点,是推卸个人责任的典型代表。

2.出污泥而不染

在社会诚信环境相对不好的情况下,出污泥而不染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你支付的品质管理成本会比别人高得多,个人利益受损程度也会比别人大。

3.宁可沉默不说

你的说话必须真实,但也没必要把所有真实话都告诉他人。当你处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为了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实在不能说真话时,宁可保持沉默不说话,也不要说假话、谎话和违心话。保持沉默也是保持你高尚的品格以及坚持做人清白的原则。

4.承诺必须做到

不要随意对他人承诺和许愿,既然承诺和许愿,必须是一诺千金,应该尽力做到。如若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确实办不了,事前须打招呼,事后向他人道歉,并尽量解释清楚,取得他人的理解和谅解。

5.遵守口头约定

事实上,口头约定是一张无纸化的合约,虽然并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但受诚信约束,是考验一个人诚信与否的重要部分。如还款、约会、承诺某件事等方面作了口头约定时,一定要遵守这种约定。

6.慎签纸上合约

对于重要合约的签订,要经过周密的分析和思考,不可随意签字。尤其对合约有效期内执行的难度,应该有最坏的思想准备。一旦签约,必须严格执行合约条款,行使其权力并承担责任和义务,即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必须由双方重新协商,达成新的共识。

7.做到有借有还

借东西一定要归还,哪怕是一分钱、一本书、一个袋子、一张碟片、一根针、一个盆子、一件雨衣都必须归还。及时归还所借来的零星小物品,可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因为,还还是不还考证你的人品,收还是不收则是他人的问题。同时,借出的物品,则由自己根据价值轻重程度而决定追讨与否。

8.承受支付代价

诚实守信之人,必须作好承受吃亏代价。因为,在一个社会道德严重污染的环境下,你承担的诚信成本也许会高于他人。比如说,在水平同等的情况下,一场考试,作弊的人分数也许就高于你。再比如说,在一个民主生活会上,你实事求是给领导提意见和看法,也许就会遭到打击报复。

9.理解善意谎话

讲诚信,说老实话,在处理某种对立情绪时,会出现一种善意的谎话现象。比如说,在父母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或团体之间产生的矛盾,为了避免矛盾激化、为帮助或保护他人时,偶尔也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话,当然,不包括作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