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49456400000009

第9章 中国最大的断代诗选 全唐诗

编者:曹寅等

成书时间:清康熙年间

背景搜索

唐代(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直至现在许多诗篇还被我们广为传颂。

唐代诗坛群星璀灿。唐王朝不仅拥有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众多杰出的诗人,而且出现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流芳千古的诗歌大家。唐诗的取材广泛,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秀丽河山;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诗人敏锐的目光使写作的题材不拘一格、包罗万象。不管是社会生活、人物内心世界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唐一代的社会史实,表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情感和愿望。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许多伟大的作品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唐王朝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盛世。

唐诗的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是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就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因为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由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而且推陈出新。它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了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的有重要的意义,至今还广受民众的喜爱。这时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派、边塞派、韩孟派、元白派等。山水田园派是盛唐时期产生的一个诗派,以山水田园来寄托闲适情趣。王维、孟浩然为其主要代表,描摹山水田园的自然美精细传神,技巧娴熟,风格淡远清新。边塞诗派是指在唐代中前期出现的一批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人,其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多雄浑开阔,大气磅礴,数量众多,质量上乘。

唐诗在风格上呈现出雄浑、冲淡、纤柔、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飘逸、旷达等多种,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局面。

作品解读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共收录唐代诗人2529人的诗作42863首,共计900卷。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就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共10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这900卷的《全唐诗》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编撰工作,主要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编撰的《唐诗》和胡震亨编撰的《唐音统签》的成果。

季振宜(1630-1674年),字诜兮,号沧苇,扬州泰兴人,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他整理唐诗,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迄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历时十年,始得告成。全书凡417卷,收诗42931首,作者1895人。

胡震亨(1569-1645年),字孝辕,号遁叟,浙江海盐人,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唐音统签》为其费毕生精力编成的唐诗总集,全书凡1033卷,以十天干为序,按时代先后辑录唐及五代的诗作以及词曲、歌谣、酒令、占辞等,末附《癸签》,为唐诗研究资料汇编。胡氏编此书,资料搜集极其广泛。唐人佚篇残句,皆尽收录,并注明了出处。唐诗本事及评论资料,亦间附诗后。诗人小传考证尤为详尽,并采辑遗文佚事,附入小注。此书编成后,也未能付印,至清初始由其后人印出一部分,多数则以抄本传世。

《全唐诗》将所有唐一代诗歌汇为一帙,为唐诗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妙文精粹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塞下曲之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唐朝

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

武则天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和他的儿子们逐步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626年,唐高祖把帝位传给李世民。李世民皇位得来不易,治理国家也比较用心,是个相对贤明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臣,虚心纳谏,励精图治,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出现了日益繁荣,国力逐步强盛起来。由于李世民在位期间年号贞观,这段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死后,由唐高宗李治继位。高宗体弱,但也不失为一位守成之主,当政期间没有大的过失。后来皇后武则天协助处理政事,逐渐大权独揽,高宗反而受制于她。高宗死后,武则天将几个儿子都严格控制起来,自己做了皇帝,并废除了唐的国号,改国号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她重用一批酷吏,排除异己,对自己的子女也冷酷无情。但她重视发展农耕,听得进不同意见,破格重用了一些有才能的人。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稳定。

武则天死后,经过一番夺权的斗争,由她的孙子李隆基即位,即唐玄宗。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713-741年)。这段时期玄宗勤政爱民,重视官员的人选,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官吏,姚崇、宋景等卓越的人才都得以施展才华。开元期间,政通人和,国富民强,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诗人杜甫有诗描写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朝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唐朝疆域空前广大。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朝盛时,中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唐朝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和日本关系更加密切。唐朝和印度半岛有频繁的通使往来。唐朝和西亚的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

唐朝三彩钵

唐玄宗后期,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宠信奸相李林甫,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任为相,朝政更加败坏,胡将安禄山花言巧语骗取了玄宗的信任后暗中准备谋反。玄宗却沉溺于歌舞升平的表象中,对潜在的危险毫不在意,终于酿成了自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唐王朝经过艰苦的平叛,终于结束了安史之乱。这场动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大量良田荒芜,许多城市毁于一旦,百姓流离失所,接着又出现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朝的政局更加动荡混乱。均田制被破坏,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从此,唐朝的奢华绚烂都成过往云烟。

876年,爆发了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起义于884年被镇压,但唐王朝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名存实亡。

链接二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王勃(649年或650年-675年或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杨炯(650-692年),唐代诗人。华阴(今属陕西)人。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由于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唐代碑文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

卢照邻(约637-约689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比之为司马相如。高宗乾封三年(668年)初,出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终于自投颍水而死。《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记其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均为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两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骆宾王(约640-684年)唐代诗人。字观光,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戍卫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的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的《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他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这种诗体,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