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情怀中医精诚妇科
49445800000036

第36章 附录篇(2)

妇科之病多于男科,又别于男科,且病因复杂。张先生认为,房事不节是妇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带、胎产诸病与房事不节关系密切。若房事过度,则肾精亏损,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可致经水日少、崩中漏下或经闭,扰动胎元则胎漏、滑胎。经水未净而行房,多致瘀热内结而致腹痛、赤白带下,等等。如一赵姓妇人,起病产后,时已七年,带下量多,色白或有血丝,腰酸腹痛,经期加剧,潮来色紫而暗,下有血块,西医诊断为盆腔炎,身体日见消瘦。细寻其因,言及其夫,对于房事,甚为强悍,每每事后,诸症加剧,脉沉涩,舌质暗红,苔白。张先生认为此为男强女弱,勉强其事,日久伤肾,致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治当攻补兼施。服药30剂,果获效,七年病痛,终告痊愈。

由于张先生的医术精湛,在50年代金华人民远近皆知,与当时金华城里伤科的黄乃聪、儿科的许永茂等齐名,在此后的年代里,逐渐成为浙中、西、南地区久负盛名的医家。

张先生成名之后,工作量极大。六七十年代,城市医院挂号就诊,流行限号。他则不然,尽管诊务十分繁忙,许多远道而来的病人求治,当天应诊病人,他从不推诿到翌日,有时日门诊量多达近200人,常常是推迟中餐或中午不休息,也不让病人久等。

古人对遣方用药,论述颇多。张先生极为推崇徐大椿的《用药如用兵论》一书,称之为遣方用药之准绳。他常说:医家临证,犹如兵家临阵,强将精兵,以奇制胜。故临证他极注重精方简药,少则三五味,多则七九味,做到配伍严谨,用药精专;但亦不否定大方,力求多而不杂,君臣有序,繁而有要。

张先生不仅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尊敬,而且还以崇高医德博得广大群众对他的信赖。生前他曾多次当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盛名之下,仍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他常说:“一个人生了病,来找我们,就是对我们医生寄予极大的希望,把性命交给了我们。因此,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满足他。如果我们站在患者的角度为病人考虑,往往能提高疗效。”

记得张先生一生中,有两次因病倒下。1976年,他因患严重下肢静脉曲张而住院动手术,出院后尚须在家中卧床休息。有一日,他闻知医院有许多病人在等他去看病,便不顾走路困难,拄着拐杖去医院,等看完病人他的腿已经肿痛得不能走动了,只得由他人帮助抬回家中。另一次是1978年,他持续高热半月多,诊断是结核性胸膜炎,大病初愈,即又投入繁忙的中医门诊工作。

带中医学徒是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某些专科、一技之长的绝招、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及手法等,很难从书本上学到,更适于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张兆智先生就是这种授医带徒的行家。几十年来,经他带教过的学生有30余人,其中他一手带出师的学生就有10余人。带徒期间,每日他总是一大早就来到医院给我们上课。当时由于教材是取材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历代名著的全国统编第一版中医院校教材,内容较深奥,我们不易读懂,他就一边授读一边释义,有时晚上还要到医院解答我们在书本中遇到的难题和白天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

张先生极重医德,对学生的教育有其独特的方法。每位学生满师时,他老人家都要进行一次别具意义的医德教育,使每个学生终身难忘。在出师前一天,先生赠送学生三件礼物:一双胶鞋、一把雨伞、一只电筒。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学习出师,我没什么要求,只希望你们独立工作后,不怕山高路远,不分白天黑夜,风雨无阻,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

此文发表在1999年12月2日《金华日报》七版

一家三名医

汪土松

在金华,全家从医的有不少,而一家有三个名医的却不多见。五六十年代“一代金华妇科名医”张兆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如今都成了金华市名(中)医,可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张兆智的大儿子张仲山,是金华市中医院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仲山医师走上从医的道路,说起来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只不过他没有继承父亲的中医药技艺,而是从事了西医临床。据张仲山医师回忆,其父曾想把一身中医妇科诊治真谛传授于他,无奈他对医古文书籍讳莫如深。为了不让父亲失望,1962年他顺利地考入了浙江医科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他父亲仍试图让他改读浙江中医学院,但未果。1967年,张仲山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丽水人民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即便是这时,他父亲仍教导他挤时间读些中医药书籍,以便有机会改做中医师。真正使他父亲放手让他学西医外科是在他工作三年后。

那次他回老家罗店探亲,他父亲接诊了一名阑尾脓肿病人,吃了几剂中药未见好转。张仲山与父亲为病人会诊后,采取了中西药并用的方案。结果,三天后病人的肿块明显缩小,其父这才说,你就专心攻你的西医吧。而让张仲山对父亲的医术和中医药之疗效感到惊讶的却是另一件事。那时他在丽水接诊一名子宫功能性出血的患者,这名患者几乎吃遍了丽水地区有名气中医的药,但总不见好转。而西医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子宫,可这对一个育龄妇女及其她的家庭是很大的打击。于是张仲山把患者的详细病情以书信的方式寄给他父亲,其父开了一张仅有鹿含草等两味药的方子,结果两剂药就治愈了她的病。

此方后来在丽水广为流传。

由于张仲山基础扎实,天智聪颖,好学上进,态度和蔼,几年后便成了丽水人民医院外科的骨干力量,之后又担任外科主任,成了外科一把刀和当地群众爱戴的好医师,他也在那里整整干了20年。1988年,为了报效家乡人民,同时便于照顾年迈的父母,他调入金华市中医院。那年该院正在筹建西医外科,于是他一到中医院就成了顶梁柱。十几年来,市中医院由一个外科发展成两个外科,他在为数以千计的金华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还带出了许多学生。

张仲山医师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从医30多年来,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上一丝不苟。他对每一位病人都是笑容可掬,和蔼亲切,整天为病人忙个不停,即使在节假日,病房里也至少要去两次以上。有一次因带病坚持工作差点晕倒在病房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都坚持做业务摘录,他撰写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胆总管结石46例》、《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治探讨》等10余篇论文,先后刊于省级以上杂志。1998年他被评为金华市名医。

由于张仲山走上了西医之路,张兆智的内侄张华山和小儿子张丹山先后在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习中医,成了嫡传内家弟子。张华山随叔父习医满师后,又随其佐诊10余年,尽得真传。在这期间,张华山按照张老先生的要求,学完了当时国内五所中医学院编辑的第一版中医教科书全部课程,并把《中药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诀》等背诵得滚瓜烂熟。苦读掌握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十几年的临床诊治实践,使得他当年在罗店卫生院时,便成了金华一带小有名气的中医妇科医师。1984年6月,他被提拔为原金华市中医院副院长,分管中医药业务直至1996年8月。在任副院长期间,他坚持每周两个上午坐专家门诊。80年代末,又参加了省中医学院举办的主治医师提高班学习,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1996年被评为金华市首批名中医。

张丹山随父学医佐诊数年后,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于70年代末考入金华卫生进修学校学习,并于1981年毕业。1991至1992年又到浙江中医学院深造,两次理论学习为他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之后,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1992年、1994年张丹山先后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并被选为婺城区第三、第四届人大代表,1998年被评为金华市名中医。

张华山、张丹山继承父业,都主攻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妇科病的诊治,并各有建树。仙居县杨府乡大路村的徐某夫妇结婚8年,其妻项某先后怀过4胎,但均因流产而未能留下子女,苦药却吃了几箩筐。几年来,这对农村夫妇一直承受着来自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父母们盼着早日抱孙子的精神压力。1998年这对夫妇慕名找张华山医师求治,张医师凭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用中药为项某调治了半年后,这对夫妇终于喜得贵子。为了感谢张华山医师,这对夫妇花了一天多时间,用家里的碗、杯划好圆底,贴上金字,制作了一面别致的锦旗,锦旗中间八个大字是:送子送福、妙手回春。然后,夫妇俩专程从仙居赶送过来,向张华山表示感谢。许许多多经他们治疗而喜得子女的患者,在送感谢信或锦旗的同时,往往会喜滋滋地带上一张娃娃的照片。在他俩办公室或家里,都可以翻出一叠经他们治疗后患者送来的娃娃照片。

如今,张华山医师专家门诊增加至每周四个上午,求医者仍然络绎不绝,每天上午大多在40号以上。而张丹山自从1997年调入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并受聘副主任中医师后,求医者更是门庭若市。他每周坐诊5天,每天就诊号均在80号以上。在学术上他俩牢记张老生前的教诲,虚心求学,不耻下问,并将临床所获经验、心得体会加以归纳总结,撰写成医学论文。近年来,他俩已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张丹山的《消症汤治疗卵巢囊肿76例疗效观察》一文于1998年被收入《全国肿瘤年鉴》一书。由于兄弟俩的努力和勤奋,不仅在金华地区已颇有名声,而且仙居、龙泉等外地区的病人也纷至沓来,他俩的医术医德均赢得了病人的赞誉。

此文刊载在2001年3月22日《金华日报》“文化广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