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和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决策,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为有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了一系列意义深远、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其中一项就是在全国确定了若干个城市和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即上海市、重庆市、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珠三角地区、广州市、南京市、青岛市、唐山暨曹妃甸地区。经过各个试验区的努力,“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已经成效初现。本章简要介绍了其中5个比较有特色的“两化融合”试验区,展示它们在推进“两化融合”上的先进经验和重要举措。
5.1 上海市“两化融合”促进经验介绍
5.1.1 上海市“两化融合”现状
上海经济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上海港,居住人口超过2000万。上海工业发达,工业化水平一直处于我国领先地位。近年来(截至2008年),上海经济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发展,2007年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超2万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295.9亿元。上海市的主导产业有机械、轻纺、石油化工、重工业、冶金、电子信息工业,辅助产业有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上海市工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国企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大;工业出口速度加快、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家投资上海;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效果良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嫦娥一号卫星机载系统、荣威中高级轿车、ARJ飞机、全回转4000吨浮吊“华天龙”号起重船等一大批“上海创造”产品涌现。
在“两化融合”方面,上海市也已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1)上海市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例如,上海宝钢集团2008年以355亿美元营业收入和23.14亿美元总利润,名列世界500强的第220位。
(2)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上海市政务网网络主要平台基本建成,政府利用网络发布信息,提供网上报税、年检、公证、咨询及投诉等多种互动式在线电子政务服务。
(3)上海地区高层次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上海市高等学府林立,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学府;由于上海地区经济发达,企业条件优厚,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吸引了大量海内外优秀人才进沪工作;上海市通过“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人才引进工程、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外、国内优秀人才加盟上海建设。
(4)一大批上海市重点龙头企业、外部机构等与上海市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上海“两化融合”建设。例如,2003年,上海市政府与国际计算机领域巨头IBM公司签署网格计算合作谅解备忘录,致力于上海城市网格建设以及上海软件人才培养;2006年,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与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合作办公室签约,成立“上海亚太地区信息化人才培训中心”,致力于信息化相关人才培养;2008年,上海市信息化主管部门与上海电信签订了2008年度推进上海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重点推进七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开通容量640G的新跨太平洋光缆等;2009年,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移动签订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战略。
(5)信息化在社会中广泛应用。上海市通过重点推进“1012号工程”(建立和完善10个城市管理专业子系统,网络互联形成1个整合平台,建成城市管理信息服务社会网和城市管理信息服务内部政务网2个网站)等,大幅度提升了上海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据2008年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发布的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上海地区与北京并列第一名。该项评选综合考虑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化环境等六大方面26个指标。早在2002年,上海就建成了地理城市数据库,并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上海热线”、“东方网站”等一大批综合性网站开通,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和网上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成功运营,为市民提供了诸多方便快捷的服务;上海市中心城区可称为“光纤上的城市”,光纤覆盖绝大多数中心城区商务楼宇,同时国际互联网出口宽带进一步扩容;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有力支撑工业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社会保障卡、公交“一卡通”、数字证书、个人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赢得了“数字上海”的美称。
(6)信息化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全市绝大多数企业已经运用信息化。大中型企业积极开发使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MIS、CAPP、CAD、CAM、CIMS、DSS、ERP等应用软件和技术在全市企业得到普遍推广使用。例如,上海烟机自“十五”就开始开展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成包括工程技术管理系统、生产计划与加工过程管理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化集成系统框架,并提出建设“数字化上海烟机”的口号。
虽然上海在“两化融合”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可以看到,上海的信息化和工业化仍有一定的不足。例如,上海工业企业的能源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耗需进一步下调,能源利用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等。总体来说,上海“两化融合”水平与美国、芬兰等信息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上海的“两化融合”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5.1.2 上海市促进“两化融合”的举措
继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成立之后,上海就成立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上海市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新成立的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担负起了上海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政策制定、措施实施的重要责任。2009年5月,上海正式被批准成为八大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
至此,上海市“两化融合”工作全面铺开,并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推进“1010”工程。“1010”工程是指聚焦10个重点产业,重点建设10项重点工程。上海市重点推动信息化与航空航天、石化、船舶、消费品、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十大产业之间的融合;着重开展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公共服务平台支撑项目、信息安全保障项目、工业软件振兴项目、节能控制与利用项目、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引导项目、两化融合专业人才培训项目等十大重点项目。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
(1)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协调。拟成立上海市推进“两化融合”联席会议,组建“两化融合”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布推进上海市“两化融合”实施意见,出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认定备案管理办法》以及三年行动计划等。其中,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发使用的共性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服务业信息化,在重点制造业领域,促进“两化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实施公共服务模式。此外,专门成立由18个部门组成的推进政策落地服务企业办公室,该部门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专门负责解决企业“两化融合”中碰到的困难。
(2)以重点示范项目为龙头,带动全市“两化融合”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2009年,上海市初步选定了20个基础条件好、实施意义大的项目作为重点示范项目,如上汽工业“汽车供应链协同设计平台”项目、上海宝钢股份公司“宝钢(跨地域、多基地)经营管理系统建设与集成创新”项目、临港集团“临港数字产业区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等。此外,建立“两化融合”项目储备库,实施“两化融合”项目长效滚动推进机制。
(3)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耗,发展循环经济。上海市一向高度重视以信息化等高科技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例如,上海化工区早在2001年就开始重点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成效显着。2008年初至今,化工区的万元产值能耗为0.92吨标准煤,不到石化行业平均水平的1/2;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97%,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89.19%,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80%;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20吨,远低于上海市园区控制的水平。具体措施有:①上海建立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推广中心、无害化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基地、“在线收废”平台,从而构建废旧品回收网络机制。②利用上海节能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上海市节能网、上海节能服务网等,开展上海市节能宣传周等各项活动,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和理念。③依托上海能效诊断中心,建立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平台,实施了年耗能万吨企业上报能源利用状况的网上报送制度;④依托上海节能服务网,构建了上海市的节能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进行节能技改项目网上申请、十大节能工程申报、节能技改产品供应和求购等。⑤制订《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落实专项资金,扶持节能减耗产品和项目。⑥准备把节能减排情况作为“两化融合”测评量化指标,推进建材、电力等高能耗企业的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生产方式。
(4)推进上海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市信息化主管部门与上海电信签订了2008年度推进上海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重点推进七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把上海打造成为亚太地区信息枢纽,开通新跨太平洋光缆,容量640G;2010年以前,建设覆盖上海全市的无线高速宽带网络,实现上海农村地区村村通宽带等。2009年,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移动签订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战略。中国移动计划投资310亿元人民币,对上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该协议具体包括:重点实施“188”工程,通过投放金融终端设备等方式,提高上海金融信息化水平,同时提供与移动业务融合的金融信息服务;实施“三全”建港计划,即洋山港全岛信号覆盖、北外滩客户全服务、临港产业园区视频全监控;投资10亿元重点建设世博信息化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上海TD网络,并逐步向TD‐LTE过渡。2009年,上海联通与上海市经济和信1 23息化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保增长、促就业,推动两化融合,服务精彩世博”
行动,具体包括:在3G建设上,进一步促进GSM网络深度覆盖、新建WCDMA基站;固网上,优化NGN核心网架构,实现宽带进一步提速;世博园短信业务、10010热线双语服务;推出面向企业的虚拟呼叫中心、宝视通、企业短信、宽视界-神眼等业务。
(5)高度重视农村和农业“两化融合”,推进农村信息化普及。2009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联合推出了200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计划在上海闵行、嘉定等10个区县开展信息化培训,到2010年,完成6万人的培训。
(6)推进电子商务广泛应用。①引导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电子商务供应链平台,整合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例如,宝钢股份的原料采购中心、资材备件采购部、工程设备部等部门均通过宝钢股份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统一采购,该平台具有网上寻源、询价、比价、竞标等功能;上海烟草集团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覆盖全上海卷烟三级批发机构及其延伸批发机构的销售网络体系。
②扶持第三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重点面向钢铁、化工、移动商务等行业。
③制订政府政策,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例如,2008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以保障上海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7)注重发挥服务平台支撑作用和产业发展配套作用,促进新兴融合型产业发展。①上海市建成了多家向社会开放的服务平台,如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系统仿真技术产学研示范平台、数字化汽车车身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②2008年,上海市创意产业、工业旅游、工业设计研究等新兴产业已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上海把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研发设计,作为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环节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