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49437700000030

第30章 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4)

尽管我们的社会似乎已经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但这一论断用于农民工身上显然还为时过早。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身份类别,农民工在20多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构化”进程中,其生存境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组织化程度却依然如故。农民工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和工会组织,缺乏一个集团性的维护自身权益的组织。集体缓冲层的丧失,“决定了农民工阶层无论是在面对市场(企业)时还是在面对国家代理人(政府)时,都是脆弱的。

组织化程度偏低,消解了将农民工个体微弱的声音凝聚起来的可能,削弱了农民工的整体话语权能力”。在此种状况下,农民工阶层日益远离城市社会的中心资源,只能作为一个“自在的阶层”

而存在,而不能上升为“自为的阶层”。虽说打工挣钱构成当前农民工的第一要务,但生存毕竟不能代替生活,农民工并非“挣钱的机器”,他们也有超越生存之上的各种需求,并且渴望得到满足。“以前整天就只是干活挣钱,像个机器一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是草根之家带给我新的视野,那就是要活得像一个‘人’,要看得更远、想得更多,关注我们整个群体的命运。”这是一位工友志愿者的心声。在当前农民工普遍只有挣钱谋生的生存状态下,草根之家可以说是为农民工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使得工友们更多地从社会大范围去认识自身的处境、从“我群体”出发去思索如何争取自己的权利、改善种种社会不公,争取社会对自身的公平承认。农民工是城市里的外乡人,不能指望城市社会会主动给予农民工和市民一样的待遇,只有靠农民工自己去争取。而农民工的人数虽然多,但如果是一盘散沙,就没有什么力量,争取不到什么东西。只有抱成团,组织起来,把农民工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农民工的声音集中起来,才能让外界听到看到,才能争取到所要求的东西,让城市社会真正地了解和认识农民工这一群体。

在这里,笔者想到了霍耐特的“承认政治”。霍奈特认为,有三种主体间的承认形式,分别是爱、法权、团结。首先,爱是原生同上。

性的首要的承认形式,个体只能在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情感所支撑的与原始他者的相互承认关系中获得健康的自信。其次,人们不仅要拥有自信,而且要获得自尊。这就需要通过法律体系赋予社会所有成员以普遍权利,将自己理解为与其他成员平等的人,在对等的相互关系中对待他人。最后,人们还需要获得社会尊严,即“团结的承认关系”。与权利的法律承认不同,社会尊严乃是对人“具体特性与能力”的承认,它预设了“价值共同体”的存在。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能够真正拥有充分实现自我的机会,都有机会给共同利益作出贡献,从而赢得尊重。草根之家对于个体农民工而言,是一个团结的共同体,个体在其中被尊重、被关怀、被实现,同时,个体农民工通过草根之家凝聚力量,向外部社会要求平等权利的承认。

(2)志愿精神的“另类”生活

调查发现,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他们来草根之家做志愿者的最初动机主要是为了体验生活和自我实现。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社会阅历浅、社会接触少,不少大学生志愿者抱着接触社会、积累经验的动机参与草根之家的志愿活动,可以说是他们对自身生活的一种调剂。

总的来说,社会人士参与志愿行动出于两个方面的动机。一方面,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微不足道,其志愿服务都能在改善世界和他人命运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进而从中获得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实在肯定。因而,志愿行为能够维系和坚持的关键在于个体在志愿工作中生命的价值得到肯定:被人尊重、被人需要、被人喜爱和感激,这反过来会激发人对自我生命的愉悦、欣赏与肯定,从而使人乐意坚持。另一方面,这种非物质非功利的“另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走出狭窄生活圈子、与受助对象密切接触、奉献爱心、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最佳途径。在志愿服务与被服务中,大家感受到了在城市化和工业社会中丢失很久的亲情、友情、安全感和大集体的热情,这为他们提供了过“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工友志愿者则把草根之家当作自己能休闲放松、参与公共生活的唯一地方,所以会经常来,参与活动也比较多。由于缺少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工友们很乐意利用草根之家这个空间来交往、休闲、沟通和自我提升。对于组织各类晚会,进行歌舞训练等等活动,工友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很高,甚至不需要组织给予太多支持,他们就能够按时排练,形成非常融洽的团队氛围。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仅能在组织中获得情感、尊重、关怀以及归属感等精神需求的满足,而且,对组织的参与本身就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集群结社、参与公共生活的需求的满足。这无疑印证了梅奥的“社会人”的理论。除了物质利益能够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之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被尊重等等非经济动机和感情因素。

草根之家是基于“自愿”创建的,从发起人到志愿者,大家虽然动机不一,但是在做的事情都是利于社会、利于他人的。因此,可以说没有志愿者的满腔热情,草根之家就失去了支撑点。与其他民间组织的成员在经济上对组织存在很高的依赖性相比,草根之家的志愿者从草根之家得不到任何经济上的好处,有的只是相合的精神需求。这种非物质的联系纽带有助于推动一种纯粹志愿精神的意义建构和认同,吸引着那些在竞争激烈的城市社会中怀着志愿精神和社会关怀,渴望过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实职业生活的“另一种生活”的志愿者们。

(3)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平台

除了社会关怀,草根之家也关注志愿者个体价值的实现。在草根之家,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可以为组织出谋划策,组织也为每个人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历练的机会。对于每一位志愿者,草根之家都会建立档案,将其联系方式、特长爱好、性格特征等等登记造册。徐文财说:“我们秉持‘人人都是志愿者’的理念,深信每一个成员都能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或许在某个时候,他就能帮助其他人。比如,哪位工友有文艺特长,我们就会在适当的时候把他推出去,代表草根之家参加文艺活动。”这对于志愿者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志愿活动,志愿者既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会网络,积累社会经验和资历,又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艺,实现自我的成长,让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事实上,很多志愿者进入草根之家的初衷就是想要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让自己的价值在草根之家得到展现和认可。

例如工友小张说:“通过这三个月的志愿者工作,我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强了,胆子也大了,也找到了自己的特长所在。以前我从来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现在都可以做晚会的主持人了,志愿者工作对我本人的帮助真的很大。”另一位经常参加活动的工友小赵则说:“从老家农村出来,来到城市打工,各方面的社会知识、社会经验都比较缺,在草根之家做事,我交到了很多朋友,这里的工友都很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关怀;还有,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以前是小孩子一个,现在变成熟了,口才和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

虽然,农民工不是有闲阶层,超强度的工作、工余时间的匮乏使得他们很难聚合在草根之家这个公共空间中,但是即使这样,仍然有许多人愿意来做志愿者。虽然工友们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志愿者概念,但是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坚持不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这里看到了自我的成长和实现。

而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参与草根之家的志愿活动,使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并为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绝佳机会。草根之家正是通过积极鼓励志愿者的自我实现和成长并为之提供种种平台,使得志愿者获得个体在自我历练、精神价值方面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团队的集体认同。

(4)制度激励和民主氛围的营造

在草根之家,所有制度都是建立在自愿原则上的,鼓励志愿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奉献个人的人力和财力。这种“不强制要求志愿者做什么”的组织原则为志愿者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草根之家存在一套比较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旨在形成一个从志愿者到会员再到核心干事的激励机制。首先,工友来这里做一般的志愿者,在享受组织提供的文化娱乐、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同时,要为组织做义工,积极参与组织的公益性活动。

如果考核不错,就可以成为会员,遵循入会退会自愿的原则,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能够对社团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表现优秀的会员可以择优进入社团理事会,成为核心干事,参与社团管理。虽然这种选拔机制并不意味着志愿者和组织之间会必然形成血肉联系,但至少为形成这种血肉联系提供了可能性和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志愿者对组织的认同度和组织对志愿者的吸引力、凝聚力。

与之相适应的,草根之家的民主氛围也很浓厚。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及工友都能够参加草根之家的决策会议,参与讨论决定组织的团队构成、规章制度、工作大纲和工作方式方法等问题,让工友们在了解组织的相关活动规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民主和人人平等的滋味。在例会上,志愿者像朋友一样地沟通,可以无所顾忌地.所欲言,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精神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当志愿者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无法统一时,会议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类似的会议和讨论成为构建组织文化和集体认同的极佳场合。

草根志愿组织的民主自治氛围,使得成员互动呈现出了平等的、朋友式的特征,能够充分调动成员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从形式上看,草根志愿组织是比较松散的,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事实上,基于“志愿”基础上的道德层面的约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组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7.4.2外部意义建构:宗旨定位的对外宣言

讨论完草根之家组织内部的意义和认同的建构,笔者将进一步讨论草根之家志愿行动的外在意义是如何建构的,也就是,草根之家如何建构自身对于服务对象以及外部环境所产生的意义和目标,这主要涉及草根之家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等问题。尽管在前一章笔者概述了草根之家的宗旨和定位,但在查阅草根之家的内部材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草根之家的自我定位并没有完成,而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并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和混乱。

疑问一:是仅仅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层面还是提供包括精神文化、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帮助等全方位的服务?

草根之家从最初致力于构筑农民工的网上家园,到在民工聚居区成立实体性的文化中心,除了服务对象范围从原先的那些有条件上网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70、80、90后的农民工)扩大到不同年龄层的农民工之外,草根之家的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条基本的脉络是:从最初仅仅关注工友们的精神文化情感需求,扩大为囊括了精神文化、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创业服务等全方位服务。笔者在实地采访草根之家文化中心时,就看到文化中心门口高高挂着写有“文化生活、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创业服务、服务工友、公益品牌”字样的招牌。但是,就现实的条件以及草根之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草根之家要想全方位推进服务是不切实际的,至少这几种服务需要决定发展的优先顺序。

对此,徐文财是这样认为的:“草根事业,从一个梦想,到一份切实可行的事业,可大可小,现在有这么一个团队来执行,一定是要往大里做,才配得上这么多有实力有能力的同仁们为之奋斗。

总的来说,我们要把草根之家打造成外来打工者提升自我的平台和支持并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坚强后盾。从小处说,对每一位加入草根之家的工友,我们为他构筑精神家园,为他提供精神栖息地,这是最基本的层面;再往上,提供梦想平台,希望工友们能够从草根之家得到一些其他方面的支持;从组织的角度说,我们要成为外来打工者的代言人,成为他们与外部社会沟通的一个渠道,通过组织的力量,让城市社会听到我们打工者的声音和话语。”

由此可见,组织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达成了大致的共识,那就是关注的视野要开阔,发展的方向要全面,但在目前现实条件下,把能够做的先做起来,把容易开展的先开展起来,做精做到位,待时机成熟时,再全方位地推进草根之家的事业。

疑问二:是面向农民工提供服务的志愿服务组织,还是兼具服务性和投资性的社会企业?

长期以来,要把草根之家做成什么性质的组织一直是困扰徐文财等核心成员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引起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草根之家究竟是以为工友们提供服务为主,还是更多地考虑组织的志愿者尤其是核心成员的需求、愿望?争论的结果是大家折中了上述两个方面,提出一个“社会企业“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