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中寻“机”
机遇不会找上门来,坐等是消极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机遇还没有来临之前,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力。对自己负责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和事业。
如果想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就应该积极尝试。在现代企业中,有勇气、积极上进、能从尝试中学习到更多经验的人,会受到领导的欣赏。我们应在平时做好准备,掌握足够的信息,把握机遇。
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中,其实就是走在一条不断追寻机遇的道路上。有的人在这条路上节节高奏凯歌,有的人在这条路上每每黯然神伤。成功与失败的分歧点,在于是否找到了机会并将其抓牢在手中。人生的成功要有机遇的垂青,但机遇却需要你在职业生活的过程中去寻找和发现,你能正确定位,你发现机遇的眼光就会更加敏锐。
如果一个人在发展,他就具有生命力;如果停止发展,他就会失去生命力。
人的生活应当是积极向上、有要求发展的迫切愿望,而不是出于弥补不足而产生的一种被动需要。以发展为动力,就意味着要充分体现自己生命力,让生命焕发出应有的光彩、获取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不是时时想到自己的某些缺点和失误,感到自己有必要改正与提高。只要选择以发展为动力,你最终一定能够支配自己现时生活的每时每刻,你便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既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不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有了这种能力,你便能够适应并改变自己的外界环境。萧伯纳在他的一个剧本中写道:“人们通常将自己的一切归咎于环境,而我却不迷信环境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奋斗寻求他们所需要的环境;如果他们未能找到这种环境,他们也会自己创造环境……”特别是人在职场处于低谷时,尤其要战胜惰性,树立信心。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就是学会在现时中生活,细想一下,除了“现在”,我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时刻,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的时光,其实未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即将到来的“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无法生活于未来之中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握现在,在自己现在的岗位工作中去努力寻求发展的机遇。
机会是不会花费气力去找寻那些浪费时间、偷懒的人;机会好像总是落在那些忙得无暇照料自己的成功人士身上。失败者的借口通常是:“我没有机会!”他们将失败理由归结为没有人垂青他们,好职位总是让他人捷足先登。而那些意志力坚强者则决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苦干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惟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杰出的功绩永远属于那些富有奋斗精神的人,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机会的人。如果机会俯拾皆是,那么人人都会成功。可惜事实不是这样的。要懂得,很多时候机会存在于逆境中。许多事若是一帆风顺,就无法有惊人的大突破,成功者多半都是在困境中才大大激发出了自我奇异的潜力,从而改变人生,创造历史的。
要想利用机会,就必须有高度的洞察力,去发现、认识,直至抓住它。
机遇具有选择性,它只垂青那些肯追求、肯思考、有眼力,能抓住它的人。
机遇具有隐蔽性,它是伪饰着的;机遇具有潜在性,它等待着开发。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在充分地准备着、在刻意地追求着。有的人机遇特别多,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接近机遇、创造机会的方法,不妨试试。第一是有机遇时就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抓住它;第二是展露,让机遇来拜访你;第三是敢于冒险,在风险中创造机会;第四是善交朋友,让机遇时时跟着你;第五是善于择机,不为偏机、旁机所左右。人生有逆有顺,走运的人他们走运的窍门就是看到旁门左道的机会就放弃。
有时危机就是机会。所谓危机,可以理解为险境降临,还可理解为危境中的机会,当整个社会经济低落时,真正的英雄正可以大显身手。有上升就必定有下降,下降是一种调整,是下一次上升的前奏。诞生于明治时期的日本三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它16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7次大的经济危机,至今屹立不倒。每一次危机到来,无数企业鬼哭狼嚎,三菱却在欢呼,因为:
“我们的敌人死了!”危机,就是使强者有机会,让强者在困境中逆势而上,发展壮大。企业是如此,我们个人的事业也如此。
四、克服思维定势
职场事业的竞争、职业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遵循,但我们的事业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从发展中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然而,人们的思维却常常被“惯性”的思维定势所困惑,使人们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从而影响做事成效。职场工作是需要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创新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思维活动的“惯性”克服思维定势,善于另辟蹊径,如从经济学视角看就是要考虑“路径依赖”问题。
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上时,你是否注意到两具火箭推进器,它的宽度只有48.5英寸。为什么?因为推进器造好之后是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它的宽度是由火车铁路的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决定的。这一个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呢?原来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是由英国人建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英国人的铁路是由电车轨道的设计者所设计的,这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的。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如果当时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凹陷的路辙上撞坏。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是48.5英寸。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立的,因为在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道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需而铺的,48.5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寿命不会长。
那么,罗马人为什么以48.5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这个路径依赖,看起来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它是事实。在职业生活中有可能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也许我们的职业轨道就是48.5英寸宽。但我们又必须摆脱这种思维困境,披荆斩棘,寻找新的途径,采取新的举措,突破此前的陈规陋习,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新的事业。
五、“潜伏”生存 “亮剑”发展
职场如战场,生存第一发展第二,既要有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职场生存术,又要有《亮剑》中李云龙那种敢于亮剑的军魂和胆略。他们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两人都有人生理想。不管别人有什么样的理想,始终牢牢记住自己的大志,这才是立命之根本。
在办公室工作必须要有余则成的职场生存术。这是指在把握原则的前提下,处理具体工作时作为一种战术层面的管理艺术值得我们借鉴,特别在职场中的待人处事方式,不妨学其一二,如凡事要小心,“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还有说话看场所,不讲人长短尤其是不在背后议论老板,“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这是真理”。在很难决断和表态时,“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真正聪明的高手,是大智若愚,该精明时精明,不该精明时装傻”。自我评价时切记,“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要有自我负责的态度,“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