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准你的位置——大学生求职与职场制胜方略
49436000000025

第25章 求职技巧(1)

谋取职业,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种没有演习的实践。大学生求职的途径很多,如网上求职、学校推荐、个人自荐、人才市场等,但无论以哪种方式求职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及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第一节 就业心理准备

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在寻找工作中备受困扰,有的表现出焦虑不安,不知所措;有的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有的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由是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实现抱负,求职者在择业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一、初次择业的心理矛盾

大学毕业生进行择业存在着一些心理矛盾,影响他们就业选择的行为。第一是择业目标居高不下,与社会需求形成很大反差。部分学生在择业价值观上,表现出由原来“社会价值观”转向“经济价值观”,对社会需求、职业目标、自身兴趣爱好、职业能力等匹配问题都考虑较少,他们所关注的是就业城市地域、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条件等,在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时,过分地关注工资、奖金及是否提供住宿或住房补贴费等,而较少关注专业对口、企业发展前景、职业发展机会。第二是既要专业对口又要待遇高,还想工作舒适,就业总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里考虑,同时期求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农村基层、工作艰苦的环境去工作,尽管有的地方和单位非常需要专业人才,但还是不愿意去。第三是择业目标不稳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顾自己的专业特长,盲目攀比,把待遇作为择业的首要目标,在择业时犹豫不决,与周围同学攀比单位名气、单位效益好差。

二、就业前做好心理准备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种种心理问题,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因此,我们在就业准备中,思想和心理的准备极其重要,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方法磨砺大学生的意志,调节他们的情绪。而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则应在就业前做好心理准备。

1.树立信心,克服自负心理。对自己要充满信心,进入人才市场,面对笔试面试,回答各种问题,都要表示出自信心,如果自己也缺乏信心,没有勇气面对招聘单位,将会使自己失去许多就业机会。与此相反,有的大学生面对用人单位左挑右挑,自负其才必有用,结果耽搁了择业良机;有的大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怕苦怕累这不好那不干,还给用人单位提出许多不太合理的要求,导致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2.要有韧性,准备承受就业挫折的思想。毕业生走上求职之路,常常是投出许多求职信息,却似石沉大海有去无回;有的虽有多次笔试、面试机会,却多次碰壁而遭受失败;有的对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一见钟情”,自己虽百般努力,却还是被拒之门外;有的虽然进入工作岗位,可是在试用期中被淘汰出局。因此,你一定要有韧性,调整自己的心态,去找寻自己的适合岗位。

3.适时调整期望值,抓住就业机会。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给自己确立职业定位,在人才市场、供需见面会、双向选择中,我们既要坚定信念,又要对客观就业环境作出正确判断,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和期望值。如果期望值太高,可能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相反,如果期望值太低,可能抓不住重点和机遇,错失良机。

4.克服依赖思想,自主完成就业选择。大学生就业要充分利用人脉资源,但这并不是说你就可以完全依赖父母双亲、亲朋好友、学校老师,这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应敢于自己直接面对就业人才市场,单独参加笔试、面试,自主作出决定。然而,我们看到现在还有不少大学生去就业市场应聘,要在父母亲和朋友的陪同下才感到心里踏实,须知用人单位若发现这种现象,那你的第一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许因此而就业失败。退一步说,即使被录用,也会因第一印象之故让你失去独立承担重任的机会,从而影响你的前途。

5.克服侥幸心理,增强应变能力。有的大学生为了能够参加应聘,在推荐表、求职信、个人简历中都极力对自己进行过分的包装,有的甚至是弄虚作假,把自己的考试成绩、比赛荣誉、优势特长描写得非常突出,用人单位要求提供佐证材料时,却提供虚假证明。这种人在笔式、面试中往往心情紧张,最容易出洋相。用人单位发现后会,势必会将你淘汰出局。就是侥幸过关,在往后的工作岗位上还是要凭真才实学干事,一旦把事办糟,后果照样严重。因而包装必须适度,不能过分,更不能造假。我们应在改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扩大就业范围提高成功率上花气力。

三、排除不良求职心态

求职中的不良心态有很多方面:一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人生价值扭曲,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浓重;二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三是过分依赖社会关系择业,如有不少毕业生把希望押在通过家庭和朋友“拉关系、走后门”的手段的运用上,以为这是求职的最佳捷径。

我们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做好各方面的竞争准备。一要树立竞争意识,因为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让人感到激烈;二要增强竞争实力,它是个人实现择业最理想的资本;三要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借自己的竞争实力,并运用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不良的求职心态已成为就业的第一障碍,必须及时进行调整。第一,早就业早获经验,胜于空等。大学生先上岗就能积累社会经验,先上岗再调整心态,先上岗再充电,有时工作经验比证书更重要。第二,脚踏实地,调整过高的期望值。有的学生一味地高标准定位,把自己框死在狭窄的就业范围中,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在求职过程中屡战屡败,到处碰壁。第三,了解自己,规划未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第四,从容应对,不要焦虑,现在的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过分担心和焦虑无济于事,只要增强自身竞争能力,运用得当的竞争技巧,就很可能获得成功。第五,主动出击,克服“求职恐惧症”。你应该知道用人单位不是一味地追求“最优秀的人”,而是寻找“最适合工作岗位的人”,只要让招聘单位认识到你的亮点和闪光点,你就有可能成功就业。

四、常见求职心理异常表现及调节

毕业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很多,主要表现为心理障碍,它是由于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的相互作用,使毕业生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心理障碍是毕业生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或倾向。常见的有焦虑、自卑、怯懦、自负、冷漠等。

焦虑,是因为压力或挫折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安、烦躁、忧虑及某些不良的生理反应。轻度的焦虑人人都有,是正常的;适度的焦虑能使人产生一定的压力,让人努力奋发向上,处理得好会成为前进的动力;而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人的正常活动,易导致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度的焦虑。他们烦躁紧张、心神不安、萎靡不振;学习中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急躁就是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一种不良的心境,处在这种心境中的人往往缺乏自控能力,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事后又追悔莫及。有的在就业中屡战屡败后,产生恐惧感就属于此类。

自卑,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这种心理障碍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毕业生。他们在就业求职中往往缺乏自信,不敢竞争,在面试时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有的自知德、才、性格等方面有缺点,怕用人单位看轻自己,结果“不战而败”,特别是就业屡遭挫折后,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由是而影响到他的正常就业。

怯懦,在就业过程中有的过于紧张,只想成功,害怕失败,胆小怕事;有的在就业洽谈会上,不主动应聘,对自己的言行过度压制,处处小心谨慎;有的语无伦次,结结巴巴、答非所问。毕业生都是初次就业,在“双选”会洽谈中缺乏经验感到紧张是正常现象,但过分紧张的胆怯就会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对择业不利。

自负,在部分毕业生身上反映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自己成长道路太顺利,自以为大学毕业有资本,自以为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干,在面试中海阔天空、夸夸其谈,给人一种浮躁虚饰的印象,结果碰壁。

冷漠,是一种对挫折的自我退缩心理反应,带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御性质。有的人在就业中遭受挫折后,往往表现出无能为力、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识麻木等心理状态。冷漠只是表面现象,它掩盖着内心的痛苦、孤独和无助,并有强烈的压抑感,不利于求职工作,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保护,对于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大学生只有掌握了调整心理状态的一般方法,才能避免心理冲突的伤害,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事物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并会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事情,同时也能做到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要的是要保持稳定、健康、乐观的情绪,正确估价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建立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抱负,增强自己对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要培养积极的情感,人的情感具有两极性,如爱和恨、热情和冷漠、坚定和犹疑等,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其次要培养积极的兴趣,它是大学生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再次要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有规律的生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到有紧有松、劳逸结合,讲究生活的节奏性,注重人际交往,沟通情感和思想,开阔胸怀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

注重心理调试,对于初次就业的大学生影响极大。能否拥有良好择业心态是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生找工作,心情迫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不必过分焦虑,应注意克服“就业恐惧症”,千万不要一想到找工作,就“吃不香睡不着”,看到就业信息就犯晕。要开阔眼界,切莫死钻牛角尖。不应该只把留在大城市作为一条“思维定势”,将自己的视野给束缚了,其实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等经济形势已构筑了就业大市场,客观上给大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

第二节 求职择业的材料准备

我们提出的“5P”策略中有促销与沟通(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策略,在求职技巧中的促销主要是做好推销自己的广告,它包括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个人简历、求职信、感谢信等,对简历制作、求职信等要进行个性化的创意。

一、求职择业材料准备的原则

准备求职材料是高校毕业生推销自己,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的实务性工作。求职材料是推销自己的广告,推销自己与推销产品是一样的道理,好的广告有两个标准:其一是清楚地介绍这是什么产品,有什么用途;其二是主动地介绍它有什么特点,与同类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优秀的个人求职材料也应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情况,让招聘者一目了然;其二是充分显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使用人单位产生“非你莫属”的感觉。因此,要求内容翔实、格式规范、富有个性、设计美观。它通过书面形式来显示你对求职的态度,反映你所具备的能力,也体现你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与表现。切不可无原则地自编自夸,凭空臆造。因此,我们应该遵循几个原则:

1.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求职材料是你的基本情况、大学生活的全面总结和反映,必须讲究诚信,客观如实地填写。

2.全面性和规范性原则。填写材料要全面,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等级、专业课程成绩、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还包括奖学金、学生干部、各项比赛、自身优势、特长、爱好等相关情况。同时,还要把材料准备齐,如个人简历、求职信、推荐表及照片等。

格式要规范,术语要准确,重要的复印件要有学校盖章。

3.突出重点和富有个性原则。求职材料必须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让了解你的人很快地、明确地看到你的基本情况和长处。材料的组织和文字表达既不能“千人一面”又不能“张冠李戴”,必须富有个性特点,让招聘人员很快发现你的个性和特点。

4.设计美观和避免出错原则。设计要具有个性化,能吸引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注意力,尽量让他们感兴趣,特别是学习文学、艺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求职材料要更富有创意,以体现专业功底。最低要求是避免各种错误,哪怕是一个字、词、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