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紧急处理
(1)对于生命体征稳定但症状体征提示膀胱内尿液已较多的患者,应马上进行导尿,倘若导尿管不能成功导尿的,应请泌尿外科进一步处理。
(2)对于生命体征稳定但症状体征提示膀胱内尿液不多的患者(膀胱区不充盈、无明显的腹胀、叩诊无明显的浊音),可暂不处理,先进行检查。
4.辅助检查
对排尿困难的患者,常规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1)尿常规:可以明确患者有无尿路感染。如果尿液中出现明显的红细胞、白细胞,尤其是白细胞以及细菌计数明显升高的考虑尿路感染;出现蛋白考虑肾脏病变可能。
(2)彩超: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患者尿路有无形态学的改变,如肿瘤、结石、狭窄等。
(3)肾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肾脏功能,因为尿潴留可以继发肾功能不全,所以尿潴留患者应常规进行肾功能检查。
5.初步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于急性尿潴留患者诊断上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明确尿潴留的直接原因。
1)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肿瘤、疤痕狭窄、感染、外伤、结石等,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膀胱及尿道结石:只有当结石堵住膀胱出口或尿道时才可能引起尿潴留,临床症状有相应区域的疼痛,可放射至会阴区、腰部,伴有腹胀或有便秘,彩超可明确诊断。
膀胱癌:有慢性尿潴留急性加重病史,同时可出现恶液质,彩超或膀胱镜可以明确,尿潴留可能引起肾功能改变。经过以上检查不能确定原因时应进行膀胱镜、肾动脉造影等检查。
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有排尿不尽、尿线变细、夜尿增多等症状,彩超检查可以明确。
尿道狭窄:多有相关外伤或手术病史,膀胱镜可以明确。
尿路感染:伴有尿路刺激症状,上尿路感染同时出现腰部酸胀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但往往无膀胱充盈的体征,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及细菌计数的明显升高,上尿路感染征,出现白细胞管型,尿液培养可明确是否真性菌尿以及是何种病原体。
2)泌尿系统外疾病:包括神经肌肉疾病,药物作用,焦虑、窘迫等心理因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等。其特点为分别有相应的外伤、手术、用药史、情绪波动、分娩史等,相应部位检查阳性,而泌尿系统的检查却为阴性。心理因素导致的排尿困难往往无膀胱充盈,除此之外,一般有膀胱充盈。
(2)同时应判断尿潴留是否引起并发症。
1)膀胱破裂:有尿潴留的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彩超可以明确。
2)继发感染:在此次发病前无尿路刺激症状,而在此次发病之后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检查亦有相应改变。
3)肾功能不全:在此次潴留后出现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检查可以明确。
6.处理
(1)一般处理:因患者尿液不能排出故不应再饮入水分,应禁水,注意休息,不宜运动。
(2)对因治疗: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若有结石的予排石治疗;肿瘤的则予手术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尿路感染因多为大肠杆菌感染,所以可先予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或三代头孢菌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待尿液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再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生素;神经损伤则予恢复神经功能的治疗等。
(3)对症治疗:主要是通过导尿、膀胱造漏等排出尿液。
(4)并发症治疗:患者出现膀胱破裂则应马上请泌尿外科会诊;并发尿路感染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出现肾功能不全则应停用所有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和食物,限水限钠,改善肾血流等。
(5)必要时,待初步处理,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少尿或无尿少尿是指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17mL。而无尿是指24h尿量<100mL。少尿和无尿均是临床上威胁生命的极其严重的症状。其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一般以此为第一主诉的很少,但如果以此为第一主诉的请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询问病史
(1)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职业。一般来讲,中老年人出现少尿、无尿的,多见于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男性多见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年轻人少尿、无尿,多见于尿路结石、肾炎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2)既往史:主要是了解患者有无休克、大出血、重度失水、心功能不全等肾前性原因;有无肾脏疾病史;有无结石、前列腺肥大、尿路损伤等肾后性原因的病史;有无运用阿托品等可以导致尿道括约肌松弛而引起排尿困难和肾毒性的药物。
(3)症状情况:包括少尿、无尿的起病时间、发展速度、伴随症状等。
1)起病时间、发展速度:尿量减少时间较长、发展缓慢的,首先考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时间很短、发展迅速的,应考虑肾后性或者肾前性原因。
2)伴随症状。①伴出血:见于各种失血症,考虑为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少尿或无尿。②伴大量蛋白尿:考虑肾病综合征。③伴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见于各种急性、急进性肾炎。④伴剧烈腰痛:多见于尿路结石。
⑤伴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肥大。⑥伴贫血:伴有急性贫血见于出血;伴慢性贫血多见于慢性的肾功能不全。
2.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应注意其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的检查。肾前性原因的患者容易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参照危重急诊处理程序马上给予相应的生命支持并监护;而肾性和肾后性的患者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一般稳定,可继续以下的步骤。
(2)一般检查:主要检查患者面容、精神状况、皮肤、黏膜等。这些都是快速视诊内容,有助于对患者生命状态的进一步准确评估和对少尿或无尿的全身性疾病病因判断。
(3)专科检查:主要检查泌尿系统,包括耻区的触诊、叩诊以及肾区的叩击痛。耻区检查以明确膀胱是否充盈;而肾区叩击痛有助于结石、肿瘤等尿路梗阻的诊断。
3.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有无蛋白尿、血尿等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患者尿液的比重和渗透压,以助于鉴别肾前性急性肾衰竭(ARF)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2)肾脏彩超: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患者肾脏和尿路形态。如肾脏缩小提示慢性病变;肾盂积水提示尿路梗阻;而对结石或肿瘤,肾脏彩超可以直接显示。
(3)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肾脏功能,判断肾功能不全,这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指标。
(4)电解质检查:少尿、无尿的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的较为常见。
(5)必要时病理检查:很多肾性疾病应行病理检查方可明确其具体病因。
5.初步诊断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于少尿和无尿的病因诊断如下。
(1)肾前性:肾外原因引起肾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引起少尿或无尿。
1)血容量不足: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脱水、大出血、细胞外液迅速外移(大面积烧伤等)、大剂量应用利尿剂等。
2)心排出量不足:见于心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压塞等。
3)有效血浆容量减少:肾病综合征、肝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应用血管扩张药或麻醉药物等。
(2)肾性:由各种肾实质性疾病引起少尿或无尿,具体的有以下几种。
1)肾小管病变:多为缺血或药物引起,近端肾小管损害表现为小分子蛋白尿、肾性糖尿,远端损害表现为浓缩稀释功能障碍及肾小管酸中毒。
2)肾小球病变:急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狼疮性肾炎可有其他系统表现(光敏、口腔溃疡、关节痛、自身抗体阳性等)。
3)急性肾间质病变:以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多见,表现为全身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以及肾局部表现(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慢性肾病急剧恶化:多有慢性肾病史,由严重感染、脱水、心功能不全、尿路梗阻、药物毒性等引起肾功能的急剧减退。
对于肾性疾病,肾脏彩超和肾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其肾脏形态和功能,而要明确诊断往往依赖肾活检。
(3)肾后性: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所致,具体有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等。其临床特点有:①突然无尿起病;②多伴有肾绞痛或腹痛;③伴有血尿;④梗阻引起少尿、无尿时为排尿困难,可伴有腹胀、膀胱充盈;⑤肾脏彩超可见尿路梗阻的具体实物(结石、肿块或前列腺的肥大等),并可见肾盂积水。
5.处理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适当饮食,肾功能不全者要低盐饮食。
(2)对因治疗:肾前性给予扩容;肾性给予改善肾循环,去除诱发因素;肾后性一般请外科医生予解除梗阻等治疗。
(3)对症治疗:保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
(4)出入量监测,当生命体征不稳定时需予心电监护。
(5)此类患者一般需住院治疗,待初步处理,患者病情稳定方可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多尿
多尿是指24h尿量>2500mL。多尿分为暂时性多尿和长期性多尿。暂时性多尿常为功能性原因所致,如摄水量过多或应用利尿剂后;而长期性多尿最常见于内分泌疾病,其次可见于肾脏疾病和精神因素影响。
1.询问病史
(1)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职业。
(2)既往史:主要是了解患者内分泌代谢疾病史(如糖尿病等)、肾脏疾病史、药物应用史,因为以上三种情况均能导致多尿。
(3)症状情况:包括多尿的起病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
1)起病时间:如果发现尿量增多、时间较长,首先考虑内分泌疾病或肾脏疾病;如果时间很短,只是暂时出现多尿,要排除是否为摄水量过多或应用利尿剂。
2)诱发因素:在大量饮水后出现多尿,考虑功能性;在应用相关药物后出现多尿,要注意药物反应的可能;在精神紧张如考试、比赛等情况下出现多尿,考虑与精神因素有关。
3)伴随症状:①伴烦渴、多饮,见于尿崩症;②伴多饮、多食、消瘦,多见于糖尿病;③伴高血压、周期性麻痹,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④伴肾脏疾病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⑤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后,考虑急性肾小管坏死。
2.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多尿患者应注意其生命体征的检查,尤其是血压。多尿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而出现血压不稳定,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应马上参照危重急诊处理程序给予相应的生命支持并监护,但大多数情况下,多尿患者的生命体征是稳定的。
(2)一般检查:主要检查患者面容、皮肤黏膜脱水情况。多尿患者脱水明显者可出现眼窝凹陷、皮肤黏膜干燥、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减退等体征。
(3)专科检查:主要检查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肌力检查、神经反射及肾区检查。
3.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有无蛋白尿、血尿等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患者尿液的比重和渗透压,以助于判断肾脏疾病的性质。
(2)肾脏彩超: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患者肾脏和尿路形态。如肾脏缩小,提示慢性病变;肾盂积水,提示尿路梗阻;而结石或肿瘤,肾脏彩超可以直接显示。
(3)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糖,这些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判断,如血糖升高考虑糖尿病可能,多尿本身或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均可引起低钾,而肾脏疾病则很可能出现肾功能的异常。
(4)激素检查:有助于垂体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引起多尿的诊断。
(5)CT或MRI:考虑垂体疾病者最好予头颅MRI检查,考虑肾脏原因或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行肾脏及肾上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