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护理美学
49434900000026

第26章 护士的礼仪美(4)

(二)护理老年患者时的礼仪

对老年患者要表现出特别的尊重。首先,要使用尊称如老师傅、大伯、大娘、阿姨或可根据患者的身份分别给予适当的称呼。其次,多用敬语和谦语,并以商量的口吻交谈。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听力及反应能力的下降,在交谈时应注意声调和语速,多询问,并要不厌其烦地反复交代,在生活方面给予细致周到的照顾。再次,要充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因为老人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听力下降、行动不便的患者,交往中的身体语言极为重要。护士在为老年患者护理及交谈时,应以聆听为主,在适当时表明自己的意见,并辅以热情、耐心的表情以及轻柔的动作,如握手。

(三)护理孕妇、产妇时的礼仪

护士在孕妇待产、分娩过程中,在语言、举止上都要表现出对孕产妇的极大关怀。如经常观察产程的进展,随时通报情况,在孕产妇出现宫缩时,应尽可能地陪同在身旁,指导其减轻疼痛的方法。不要在孕产妇出现剧烈疼痛时,全然不顾她们的感受,而和同事谈一些无关紧要的私事;也不要面对孕产妇随口说出接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征兆,应在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后再告知产妇。不要对未婚产妇及超生产妇冷嘲热讽、态度生硬以及表现出轻视、不屑一顾的态度。当胎儿顺利产出后,应将婴儿擦净后尽早抱给产妇看,并表示祝贺。

(四)护理年轻异性患者时的礼仪

在一线从事护理工作的一般多为女性,她们与年轻的异性患者容易沟通,并愿意与他们多交往,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护理活动中不注意掌握交往分寸,就会招致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在给年轻异性患者护理时,应做到不卑不亢,避免过度热情;同时应以礼相待,做好该做的事情,并且要始终把握好两者之间的护患关系。

四、护理手术病人时的礼仪

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副整洁的担架,一次认真的查对,一个无菌的环境,一张安全的手术床,一次详细的宣教,都会增加手术病人的安全感。

1.关怀手术病人

手术台上的病人渴望得到关怀。因为手术无论大小对病人而言都是人生难得的一次遭遇,他们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可能达到极致。术前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是那样的无助和无奈,渴望能有人和他说说话。这种时候,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年龄和性别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以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切忌将病人赤身裸体地暴露在手术台上,这是对病人极大的不尊重。一些医务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谈话不太注意,有时议论一些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甚至有些医务人员不太注意医德,讲话非常刻薄。如:“那么胖,胖得像猪一样,你要减肥了。”类似这样的情况都是违反职业道德的,是严令禁止的。

2.手术台上的礼仪

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的言行要谨慎,举止要安详。手术开始后医护人员应该尽量避免彼此之间的交流,更不能议论一些加重病人负担的话,像“真没想到”、“太糟糕了”、“完了”等。尤其是对实施全身麻醉的病人,医护人员更应该做到言语谨慎。因为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下的病人是非常敏感的,医护人员一旦流露出无可奈何和惊讶的神情,都会给病人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一定要言行谨慎,举止得体。

3.手术病人的迎送

在临上手术台之前,病房护士几句温馨的祝福、诚意的安慰,都会给病人平添几分温暖。如果我们对病人说:“祝您平安归来”、“祝您一切顺利”、“会一切平安,一切顺利的,放心吧。”病人就会感到很安慰。

当手术结束、病人返回病房时,护士应该主动迎上去,协助搬动病人,微笑地告知病人手术顺利结束了,各项生命体征正常,让归来的病人如释重负,同时跟病人交代一下术后的注意事项等。例如:“现在就这么躺着,去掉枕头六个小时,六个小时以后才可以放枕头。”“我会经常来看你,有什么事随时叫我。”既让病人感到非常亲切,又使病人心中有数。

五、护理操作时的礼仪

各种护理操作是为患者实施治疗与护理,帮助其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以友善、礼貌的态度和娴熟的技术对待患者,将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从而使患者以更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一)操作前的礼仪

护理操作前,要体现护士对病人的尊重和关心。操作前,应先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给病人造成的不适感觉。解释时语言应通俗易懂,声调不能太高,语速不能太快,以示礼貌。护士要注意保持自身仪容的整齐、清洁,保持得体的举止,以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在执行导尿、灌肠、床上擦浴等操作时,如需要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应该处处为病人着想,如拉好窗帘、床帘,屏风遮挡等。同时,要耐心给病人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二)操作中的礼仪

在操作过程中,对待患者的态度要和蔼、真诚,通过言谈、表情和体态语的表露显示对患者的关怀。操作中不仅要技术熟练,动作轻柔、稳当;护士的站、坐、行、蹲、持物、递物等姿态都要符合行为举止规范,显得有礼有节,规范自如。某些操作如果需要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护士应注意给予遮挡。操作中如果给患者造成痛苦,应主动表示歉意,以取得谅解。

护理操作中最高的礼仪是对病人的尊重,“珍视生命,以病人为重”。要最大限度地给病人以安全感。护士在上班期间一定要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以免手机鸣响分散你的注意力,造成病人不安的情绪。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同事通知你接听电话,你应该请同事转告对方等一会再给他回电话,并按照原来的操作速度有条不紊地继续完成操作,让病人感到在你的工作中他是最重要的。

(三)操作后的礼仪

护理操作结束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所实施的操作项目给予患者亲切的嘱咐和安慰。通过嘱咐、安慰和询问,了解患者接受操作后的感觉、操作后的预期效果是否达到,同时交代操作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等,以减轻患者的顾虑。

当患者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操作后,护士应当对患者的合作诚恳致谢,以反映护理人员良好的礼仪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六、护士的其他礼仪

(一)对待病人家属的礼仪

对待病人的家属要像对待病人一样和蔼、热情、耐心,护患关系不仅仅是护士与病人的关系,从广义上说,也包括与病人家属的关系。因为病人家属在病人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病人家属的言行,既受病人的影响,也影响着病人,可以说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是护患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所以对待病人家属同样要像对待病人一样和蔼、热情、耐心,必要的时候还要主动、真诚、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从而使病人的家属和病人一样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从而使护理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催交住院押金礼仪

病情危重和动过大手术的病人已经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同时在经济上还要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有时候病人会出现欠费的现象,为了避免给困扰在病榻上束手无策的病人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护士应该将补交住院押金的事情告诉家属而不要惊扰病人本人。

(三)护士的首问责任制

所谓首问责任制,指的是当病人对治疗有疑问或者对病情渴望了解的时候,无论问到哪位护士时,既不应推脱,也不能让病人去找其他人去解决。

作为被病人首次问到的护士,虽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但应设法和其他护士、护士长或者医生取得联系,并且把结果告知病人。例如,病人问:“王护士,我昨天抽了血糖,今天化验结果该出来了,你能不能帮我看一看。”这时,你可以告诉病人:“好的,我待会帮你看,看完后再告诉你。”事后应该对病人有个交代,把结果告诉病人。

如果病人问护士:“小李,今天上午医生说给我输液的,但现在已是10点钟了怎么还没有来。”也可能医生告诉这个病人,给他开输液,但后来可能没有开。也可能医生的医嘱已经下达了,主班护士正在处理医嘱。也可能治疗班护士已经去拿药了,但药房正在配药,还没有拿到药。也可能药已经拿回来,输液班护士正在加药。所有这些过程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小李说:“大爷,这事我真不知道,要不您去问主班护士小张、治疗班护士小王、输液班护士小周她们?”如果你把这个事情推给别人,那这个病人上哪儿去问呢?他怎么知道哪个是小王,哪个是小李,哪个是小周?所以,病人问到谁,谁就应该告诉他:“我去看一下,药是否开了,药是否拿上来,是否加好了。”这时候,我们小张护士可以这样对病人说:“大爷,我刚才帮你看过了,医生已经开药了,我们的治疗班护士已经去领药了,待会就能领回来给您输上液。大爷啊,您先准备一下,别着急,回到床位上再等一等,一会她就来了。”这就是我们护士的首问责任制,它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四)交接班时的礼仪

交接班是一个较为正式的场合,护士应当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不宜随随便便,给人留下散漫、不认真的感觉。交接班可分为集体交接班和床旁交接班两种。

集体交接班一般是在早上,由夜班护士介绍晚上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注意事项。

交班者虽然辛苦工作了一个晚上,但仍应保持衣帽和发型整洁,不宜穿拖鞋、赤脚或蓬头垢面。接班者应保持良好的仪态,仔细倾听交班者报告的内容。接班者应当避免在交接班过程中交头接耳或干自己的私事。

床旁交接班一般在患者床单位旁边进行。在患者旁边交接班时,护士除了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外,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无论是交班者还是接班者,都应当避免在言辞中使用会给患者留下不良影响的词语。进行床旁交接班的重点查看内容为:①神志、生命体征;②体位;③伤口敷料、引流管;④液体;⑤皮肤易受压部位;⑥饮食、服药情况;⑦晨间护理完成情况。

思考与讨论

1.什么叫礼仪?

2.礼仪的特点、原则有哪些?

3.握手礼仪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4.迎送患者应注意的礼仪主要有哪些?

5.护理操作时应注意的礼仪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