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护理美学
49434900000018

第18章 护理审美(2)

(二)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相对性

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相对性,是指护理审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如护士在护理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种种护理美现象呈现在护理审美主体(病人)面前产生的美感,这时病人是护理审美主体,而护士是审美客体;当病人获得心理满足,身心逐渐康复时所表现的护理康复美呈现在护士面前而产生美感时,护士就转化为护理审美主体,而病人则转化为护理审美客体了。这就是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相对性特征。

(三)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陶醉性

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陶醉性,是指当感性的护理审美客体呈现在护理审美主体(如病人)面前而引起身心愉悦的感受时,审美主体进入了以审美情感为基础的审美陶醉之中。护理审美陶醉感,有利于促进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提高和维护身心健康。

(四)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创造性

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创造性,是指具有较强的护理审美能力的护理审美主体经过长期反复的护理审美实践活动,遵循护理美学基本理论和护理美的基本规律,敢于探索、开拓,敢于冲破种种旧的、传统的思想束缚,主动创造出新的护理审美客体的过程。如创造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护理学科理论、护理操作美、护理人际美和护理环境美等。创造精神是创造护理审美主体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护理科技工作者的高贵品格。

(五)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差异性

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差异性,是指护理审美主体在护理审美理想、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评价和护理审美能力等诸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性,其实质也就是护理审美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在护理审美活动过程中,护理审美主体之间的审美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审美主体所持有的不同的审美需要。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审美需要,是在护理实践活动中,运用和通过护理全方位的关照与帮助护理服务对象引发精神愉悦,达到维护、保持、恢复或增进健康;同时,参与护理审美活动,享受护理职业美所带来的自豪感、愉快感,并促使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患病者来说,他(她)们的护理审美需要主要是减轻痛苦,消除紧张与焦虑心理,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与护理,促使身体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恢复身心健康及人体美等。而健康者、咨询者、康复者和求美就医者的护理审美需要则主要是维护、保持、保障或促进人体健康和人体美,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延年益寿等。

第三节 护理审美客体

一、护理审美客体的含义

护理审美客体,是指能使人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一般也称为护理审美对象,即泛指一切具有护理美性质与特征的对象。护理职业美体现在医学护理和生活护理的一切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之中。因此,在医疗、护理、卫生、防疫、预防、保健、康复、整容、美容等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参与的人和物,都应该是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对象。例如,现代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护理方法、医疗护理环境、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以及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患者、康复状态者、健康者等等。

二、护理审美客体的构成条件

作为客体的护理审美对象和许多其他事物一样,是依赖于护理审美主体与之相互作用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与审美态度,客体就不能构成审美对象。同时,还必须注意到,任何人或事物能不能构成护理审美客体,只靠护理审美主体的作用还不够,还必须要求护理审美客体自身的审美素质,也就是必须具备护理美的素质,这是构成护理审美客体的内在条件和依据。无论护理审美主体的主观作用有多大,甚至可以在一般人看不到美的地方发现美、创造美,但总要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与一定的审美性质相联系。因此,护理审美客体的构成要素,一是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二是护理审美客体的审美素质。

三、护理审美客体的特征

(一)护理审美客体的现实性特征

护理审美客体的现实性特征,是指护理审美客体所具有的现实美性质是现实客观存在的,它不以护理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换句话说,护理审美客体无论护理审美主体是否发现、认识或感受,他始终客观地存在着。

护理审美主体与客体所构成的护理审美关系是一种赋予特定意义的精神关系。可以说,护理审美客体是护理审美主体形成与产生护理审美意识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是对客观现实存在的护理审美客体的反映。如果说,在护理审美关系中,承认护理审美主体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必须肯定护理审美客体的决定作用。因为护理审美主体在护理审美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护理审美客体的现实美的刺激与调控下才能真正发挥。这就充分体现了护理审美客体的现实性特征。

(二)护理审美客体的多样性特征

护理审美客体的多样性特征,是指现代护理审美客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非常丰富也十分复杂。这是因为:其一,护理现实美的本质是维护、保障和体现人体健康美,它存在于现代护理职业、护理理论、护理程序、护理关系、护理技巧、护理伦理、护理管理、护理保健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等领域的一切人和事物中,并能够充分为护理审美主体所发现、认识和产生护理美感。其二,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审美实践活动的发展,能够为众人所认识、感受与创新的护理审美客体必然越来越多;同时,护理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差异性的增大,也必然拓展护理审美客体的形式与范围。其三,在护理审美关系中,随着护理审美主、客体角色的相互转化,也必然显示出护理审美客体的多样性特征。

(三)护理审美客体的时代性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特别是中国在加入WTO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人民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基础上,精神生活也必将提出更新、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具有护理职业美和护理现实美的护理审美客体势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显得更加纷繁复杂而丰富多彩,这就是护理审美客体的时代性特征。

第四节 护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一、护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护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都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肯定的相互依存关系而构成的特殊关系。如果护理审美客体对护理审美主体不具备相适应的特定需要的价值,那么双方就很难建立起彼此之间亲密审美关系;同时,护理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态度等可作为判断护理审美客体美的尺度,而公认的护理审美客体美又可作为衡量护理审美主体的尺度,这同样可以看出护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和相互肯定的关系。例如,在护理服务实践中,护理人员的仪表美、体态美、语言美和行为美以及相适应的优美、宁静的医护物质与心理环境,都能令患者获得最佳的美的感受,减轻病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与忧虑,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这里如果没有前者的护理美性质,或者没有后者的护理审美趣味和护理审美态度,那么这种护理审美关系则不复存在,护理美的功能也就无以发挥。